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道法最后冲刺时政热点及答案(word版)
民法典
材料一民法典诞生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
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
的法律,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行的婚姻法、
继承法、民法则等9部法律将同时废止。
材料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2020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
法治宣讲活动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会,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典》”为主题,邀请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
任张文显作专辅导报告。
材料三民法典姓“民”一部优秀的民法典应当是一本公民权利的
宣言,民法典姓''民",所涉及的领域贯穿每位公民的一生,大到国
家所有制、基本土地制度、房屋买卖、公司设立,小到空调滴水、
邻里纠纷、针头线脑交易、物业费缴纳,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民事
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据
材料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民法典编纂是我国科学法、民主立法、
依法这法的一次生动实践。从2015年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到2017
年3月,民法总表决通过,到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5年间,民法典10次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
见102万条,让立法吸纳各方智慧,最大范国聚社会共识。
命题角度提示
1.民法典的诞生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中国。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党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义。
⑸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则。
2.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说明了什么?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厉行法治,科学立法。
⑵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中国。
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
使国家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民法典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说明了什么?
(1)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相随,相伴一生。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
息息相关。
(2)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3)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
有序的社会环境。
4.民法典编纂过程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说明了什么?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
管用的民主。
(3)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
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⑷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5.民法典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这给我们带来哪些
启示?
(1)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⑵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
有序的社会环境。
(3)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6.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民法典的认识,请你向学校推荐两种宣传方
式。
(1)制作民法典漫画宣传册。
(2)举办民法典知识宽赛。
⑶办民法典板报。
7.我国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
(1)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
⑵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⑶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需
要。
(4)民事法律调整的主体多涵盖领域,关系复杂,相应的法律条文
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不协调、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地方。
⑸是推进个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客观要求。
8.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为什么要让草案取得“最大公约数”?
(1)我国公民享有建议权、监督权,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
(2)是科学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需要。
(3)是民主立法、尊重民意、体现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的需要。
9.编纂民法典有何重要意义?
⑴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加强法治中国建设。
(2)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⑶有利于切实保护公民的各类民事权利,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
感、获得感。
(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5)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6)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为什么说“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
代人的夙愿”?
(1)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2)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
⑶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需要。
⑷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
要。
⑸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需要。
(6)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11.2020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以“宣传贯
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主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念。
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1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总规矩”。
请你简述二者的区别。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的
根本法;民法典规定民法领域的一问题。
⑵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民法典根
据宪法制定,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的制定和改程比民法典更严格。
13.当你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你会怎么做?
(1)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扩权利。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
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
施加报复。
14.为使民法典得到有效实施,使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得
到全方位的保护,你有哪些好建议?
(1)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大限度保障公民的民事权利;推
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
(2)执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民事违法行为,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社会:加强民法典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尊崇法律敬畏法律、遵守
法律的意识
(4)公民: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尊法学法
守法用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
15.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去?
(1)增强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
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
施加报复。
(3)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4)自觉遵守道德,遵守法律。
(5)依法享有民事权利,依法履行民事义务。
习题训练及答案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
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
使(D)
①任免权②监督权③立法权④决定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具体化,落实宪法赋权,
并规定权利保护的措施。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C)
A.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B.宪法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
的保障措施
C.公民的基本权利写入宪法就能实现D.民法典有利于尊重和保障
人权
3.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自2018年8月初次审议以来,先后6次在网
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有381443人,提出796681条意见。这表明(C)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②我国人民的参政议政意
识不断增强
③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拥有立法权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
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近年来,电信诈骗正向手机游戏领域蔓延,如通过有偿刷点、低价
卖装备皮肤、代充游戏币等手段进行诈骗。这警示青少年(A)
A.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B.全面正确认识网络危害,远
离网络
C.严格执法,打击网络诈骗犯罪行为D.不要贪小便宜,不受任何社
会影响
哈哈:
5.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中国从此开启“民法
典时代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学习民法典的主题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
【学习法律】同学们看到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
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⑴请运用法律和道德关系知识,说明民法典规定"见义勇为免责〃
的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参考答案:
①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律的强制力表现在对先
进行为、对为保护人民利益和国家财产作出贡献的公民进行表彰
和奖励,使正义得到伸张、正气得到弘扬,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
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②通过法律保障见义勇为,可以充
分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可以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及时的
救助;: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见义勇为,从而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
社会风气;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好地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答疑解惑】同学们在点赞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惑:新版《中学
生守则》去掉"见义勇为〃,现在民法典又倡导鼓励见义勇为,这两者
之间不矛盾吗?
⑵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同学们的困惑。
参考答案
①《民法典》通过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倡导营造见义勇为
的社会风气。维护正义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面对他人的求
助,每个公民都应见义勇为,施以援手。由于青少年学生身体发育
尚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中学生守则》去掉见义
勇为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所以两者之间不矛盾,青少年既要
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在面对直接危险时,就应在自己力所能及
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在惩治犯罪的同时又要保护自己。
⑶运用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宪法与民法典的关系?
参考答案
①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民法典是根据宪法制定
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