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课件_第1页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_第2页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_第3页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_第4页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緒論一、教育技術的概念(一)電化教育的概念電化教育,就是在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主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活動,以實現教育過程和最優化。電化教育最為廣泛引用的定義

電化教育是運用現代教育媒體,並與傳統教育媒體恰當結合,傳遞教育資訊,以實現教育的最優化新定義的啟示:1、要取得成功的電化教育,必須實現現代教育思想、理論與現代教育技術兩者的真正融合;2、成功的電化教育必須包含四個要素:現代教育思想與理論的指導;使用現代教育媒體;媒傳教學法重視教學設計定義中的幾個術語1、現代教育思想現代教育觀:大教育觀現代教學觀: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它應使學生在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個方面都得到發展。只有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都得到充分發揮,才能取得成功的教學現代學生觀:學生是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活動有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客體和主體的統一。現代學校觀:全日制學校、面授學校、實行班級授課制的學校,有牆的學校,是正規學校;業餘學校、遠距離教學的學校、實行個別化教學的學校、無牆的空中學校,也可以是正規學校。

現代人才觀:現代所需的人才是創造型人才,不是模仿型人才。其基本特徵是:全面發展與個性特長發展人腦與電腦情商與智商2、現代教育理論對電化教育影響比較大、比較直接的教育理論主要是三種學習理論與三種教學理論:三種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三種教學理論:贊可夫的發展教學理論布魯納的“結構—發現”教學理論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3、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方法教育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活動的工作方法優化教育過程的系統方法現代教育媒體媒傳教學法教學設計物化技術智能技術智能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4、教育過程的最優化這是電化教育的目標。最優化的標準主要有兩個:最大效果最少時間5、電化教育學研究電化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其學科體系可以用電化教育的“七論”來概括:本質論、功能論、發展論、過程論、媒體論、方法論、管理論。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教育技術的產生與發展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基礎與基本理論電化教學過程的本質電化教學過程的模式電化教學過程的特點電化教學的原則電化教學的方法光學投影媒體與教學廣播錄音媒體與教學電視媒體與教學電腦媒體(交互媒體)與教學教學設計電化教育研究電化教育管理(二)教育技術的概念教育技術以19世紀末幻燈在教學中的應用為萌芽,發展於20世紀20年代。最初以應用現代電子媒體改革傳統教學為標誌,在視聽教育運動、個別化教學運動和教學系統方面三個方面分別發展,後來合為一個領域。對其理解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幻燈機(1)教育技術的出現發端於現代電子媒體的教育運用,因此,正如美國教育技術專家伊利所說,使用教育技術這個術語,“是用來強調媒體製作、開發和利用以及對新傳播工具的開發利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技術就是對物化技術的應用。(2)1970年美國總統諮詢委員會的定義一:伴隨通訊技術發展而演變出來的媒體,可以並行於教師、教科書和黑板等,用於教學的諸方面。是由電視、電影、投影、電腦等硬體和軟體所組成的。(3)1970年美國總統諮詢委員會的定義二:

一種根據人類學習和傳播的研究成果,確立目標、來設計、實施以及評價教與學總體過程的系統方法。(4)1977年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定義:教育技術是分析問題,並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設計、實施、評價和管理的一個綜合的、有機組成的過程,它涉及人員、程式、思想、設備和組織等保、各個方面,與人類學習的所有方面都有關系。

A、應用系統方法,宗旨是提高學習品質

B、依靠開發、利用所有學習資源以達目的

C、強調對學習資源開發、利用過程的管理,並把它作為整個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現代教育技術任劍鋒

Rjfxj@

00120192(5)1994年AECT最新定義:教育技術是對與促進學習有關的過程、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

A、強調微觀的教學領域,目的是為了獲得有效的學習;B、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同等重視;C、說明了基本的範疇是對教學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D、以系統方法作為方法論核心,五個範疇是系統方法模型的幾個階段;E、簡明扼要。設計教學系統設計資訊設計教學策略學習者特徵開發印刷技術視聽技術以電腦為基礎的技術綜合技術利用媒體使用革新技術的傳播實現和制度化有關政策和規定管理計畫管理資源管理傳輸系統管理資訊管理評價問題分析標準參照測試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理論與實踐教育技術學教育技術學是應用技術學的概念、觀點、方法和方法論,研究教育教學的過程和資源的優化的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論的一門學科,其目的是為了獲得更有效的教學。教育技術學的基本內容包括: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教育技術的發生發展教育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基本理論教育媒體技術教育系統技術教育系統管理教育技術研究方法(三)现代教育技术(四)相關概念的關係1、視聽教育與電化教育2、現代化教學手段與電化教育3、電化教育與電化教學4、教育技術與電化教育(四)學科、領域名稱之爭提出的名稱的教育技術、電化教育、現代教育技術、教育傳播、教育傳意、教育工藝、教育傳播與技術、教育系統技術、教育資訊技術、教育系統工程等。目前的爭論焦點:1、電化教育要不要改名2、如要改,改成什麼名(一)教育技術/電化教育的功能1、再現功能

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根據需要使教學對象在大小、遠近、快慢等之間進行相互轉化,使之再現於課堂,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學習2、集成功能

能把圖像、聲音、運動視頻、文字等多媒體資訊綜合起來,使教學內容圖文並茂,形象生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認知過程。3、交互功能能實現人——機之間的雙向交流,甚至實現在電子媒體輔助下的遠程人——人交流。4、擴充功能

對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的擴充5、虛擬功能

根據科學原理構建的系統,如化學實驗室、莫高窟、虛擬病員、飛行系統等;進行藝術加工的形象和場景(二)教育技術/電化教育的作用1、提高教育品質2、提高教學效率3、擴大教育規模4、促進教育改革三、教育技術的發展(一)教育技術產生與發展的原因1、產生的原因心理原因:教師想教好,學生想學好物質原因:出現了各種教學機器。

教學機器或者更概括些教學媒體的出現,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育,如教育史學家所認為的四次教育革命,有三次與媒體有關。媒體的變革往往是教育變革的標誌。教育革命的第四次即以現代電子媒體的出現為標誌,即以教育技術/電化教育的產生為標誌。2、發展的原因知識爆炸人口爆炸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綜合化和多元化教育科技企業的擴大(二)教育技術的發展階段

關於教育技術的產生,說法不一。美國有少數學者認為教育技術作為進行教育活動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其哲學基礎可追溯到古希臘智者的學術思想,所以把語言技術、直觀技術作為教育技術早期的兩個階段;美國較多學者以20世紀初的視聽教學運動為教育技術的開端;本教材以現代電子媒體的教育應用為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的開端。1、萌芽階段(19世紀末)

19世紀未德國一位傳教士發明了幻燈後,有人結合誇美綠斯《大教學論》的直觀教學理論,開始用幻燈進行教學,幻燈成為最早使用的電化教育媒體,揭開了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的序幕。1878年愛迪生發明了電影放映機,但未被立即運用到教育中愛迪生斷言1900年,無線電傳播人聲試驗成功1908年,美國一公司出版了《視覺教育》一書2、起步階段(20世紀20年代)無聲電影、播音1921年普萊西的教學機器《學校中的視覺教育》、《教育銀幕》1920年成立了“視覺教育全國研究會”1922年成立“美國視覺教育協會”1923年,“全國教育學會視覺教育部”,後來的AECT3、初期發展階段(30—40年代)有聲電影,錄音《經驗之塔》理論專門學校,如廣播學校出現電影在教育與培訓中的廣泛運用二戰4、迅速發展階段(20世紀50—60年代)程式教學機電子電腦普萊西的打洞機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程式教學理論程式教學運動“視聽教育中心”1961年成立“定義與術語委員會”,改名為“教育技術”5、系統發展階段(70——80年代)彩色電視、衛星廣播電視視聽教育教學運動的領導組織“視聽教育部”更名為“教育傳播與技術學會(AECT)”以教學系統方法為教育技術的方法論核心6、網路發展階段(90年代後)多媒體技術電腦網絡ISW(三)我國的教育技術我國的教育技術以現代電子媒體的教育應用為特徵,以電化教育為名稱,產生與20世紀20年代。1、萌芽階段(20世紀20年代)

2、起步階段(20世紀30年代)1920年,國光電影公司及其教育電影1922年,金陵大學的幻燈、電影教學1923年,陶行知的幻燈教學實踐1932年,“中國教育電影協會”1935年,“電化教學”名稱的出現1936年,“電化教育”專業名稱的確定,最早的電教專業,最早的電教期刊1937年,最早的電教專著《有聲教育電影》1942年,最早的教育電影製片廠1945年,最早的電化教育系我國早期電化教育的特點先有其事,後有其名先民間,後政府先在社會教育領域,後進入學校教育領域3、初步發展階段(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

4、停滯期

5、重新起步,迅速發展期(70年代後期—80年代)1978年,鄧小平代表黨中央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制定加速發展電視、廣播等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這是多快多省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途徑”。1983年,鄧小平又提出三個面向,這此都給我國電化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此期電化教育的迅速發展,有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了各級電教機構

1978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教育部建立了中央電化教育館。隨後全國各地先後建立了各級電教機構。到1985年底,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均建立了電教館,438個地、市專設了電教機構,占全國地市的82%;有2253個縣區建立了電教機構,占全國縣區的95%;另外,有800多所高等院校和許多中小學也建立了電教機構。(2)擴大了電教工作隊伍1979年,教育部電化教育局在蘭州召開會議,討論了電教專業人員培訓、師範院校電化教育的開設及電化教育專業設置的問題。為了培訓電化教育課的教師,西北師範學院在教育部師範司和電化教育局支持下,舉辦了電化教育討論班,全國39所師範院校共44名教師參加了學習,這批人員後來成為電教事業發展的重要骨幹力量。1982年,中央電化教育館又委託西北師範學院舉辦為期半年的全國高等師範院校電化教育課教師進修班。

另外,1982、1983和1984年,中央電教館又舉辦了幾期電視編導、教學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的培訓班。有此省的電教機構也舉辦了類似的培訓班。所以在電教機構紛紛建立的組織基礎上,進行電化教育工作的人員基礎也得到了迅速發展。(3)開辦了電化教育專業1978年,杭州大學、浙江師範學院、福建師範學院曾經在物理開設電化教育專業。1983年,全國電化教育工作會議提出,1984到1985年,要在兩三所高等師範院校開設電化教育專業。1986到1990年,要做到東北、西北、西南、中南、華東幾個地區至少各有一所高師開設電化教育專業。根據會議精神,1983年,華南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首先開設了電化教育本科專業。以後幾年,其他高等師範院校相繼開設電化教育專業。到1990年,已經有18所高校開設有4年制本科專業,20多所開設2、3年的專科專業。研究生教育也相繼展開。(4)廣播電視教育和衛星電視教育發展迅速中國廣播電視大學於1979年建立,隨後名省、市、自治區都辦起了廣播電視大學;1986年,我國開始實施衛星電視教育。覆蓋全國及亞太地區,衛星地面站1萬多個,教育電視臺1200多座,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電視傳播網路(5)電腦教育蓬勃興起(6)“三件”建設成績顯著硬體方面,普通電教室的建設發展相當快,語言實驗室、電腦室、閉路電視系統等建設也有發展。軟體方面,各級學校製作了數以萬計的各類電教教材。潛軟體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個以“七論”為內容的電化教育理論體系框架;初步形成了以課堂播放教學法、遠距離播放教學法、程式教學法、微格教學法、現代成績考查法等為內容的電化教學方法體系。專業書籍:專業刊物:6、深入發展階段(90年代以後)

(1)電化教育到教育技術的轉變(2)電化教育系統工程的建設(3)教育資訊高速公路的建設(4)有組織有計畫的大型電化教育實驗的開展(5)學科專業的開設美國網路教育的經驗

傑士網路大學的成功經驗:兩年制大學1997—1998年學期預算開支公立大學私立大學網路大學3099美元6850美元2123美元四年制大學1997—1998年學期預算開支公立大學私立大學網路大學5036美元10714美元3189美元教育技術/電化教育

能提高教學效率的原因

三个实验:1、關於人類學習比率的研究人通過各種感官獲得知識的比率視聽嗅觸味83113.51.512、注意比率的研究視聽81.754.63、關於記憶比率的研究

學習方式記憶保持比率3小時左右3天後單聽60%15%單視70%40%視聽並用90%75%一、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傳播理論系統科學理論二、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一)教育技術早期的理論——視聽教學論

“經驗之塔”(二)現代教育技術功能論功能與作用(三)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論(四)電化教育過程論電化教育過程電化教育原則(五)電化教育模式論(六)教育技術方法論(主要可概括為媒體傳播教學法、教學系統設計和教育技術研究方法)

課堂播放教學法遠距離播放教學法程式教學法微格教學法成績考查法個別化教學法(七)電化教育/現代教育媒體論(八)教育系統規劃與管理(電化教育管理論)三、現代教育媒體論媒體的概念電子媒體、教育媒體、現代教育媒體現代教育媒體的分類現代教育媒體的特性及教學功能現代教育媒體的選擇與媒體軟體的編制四、現代教育媒體及其教學應用光學投影類媒體及教學電聲類媒體及教學電視類媒體及教學電腦類媒體及教學關於本部分內容重點講述的內容體系一:相關概念、優勢、作用與發展二:電腦輔助教學1、CAI的基本概念和應用模式2、CAI的開發環境3、CAI的開發過程三:CAI素材處理四:課件合成第一節電腦輔助教育的基本概念一、電腦輔助教育電腦在教育中的應用,既是電腦應用學科中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現代教育技術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比較準確的說,電腦輔助教育(Computer-BasedEducation,簡為CBE)是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在教育教學領域,有效運用電腦技術,以改善教育教學的資源和教育教學的過程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領域電腦輔助教育是電腦在教育中的有效利用,並非要以電腦取代傳統教育或代替其他電子媒體輔助教育。必要時,可以形成以電腦為控制核心,其他電子媒體輔助的教育環境。另外,電腦要在教育管理和教學過程中真正起作用,不是在教育系統擺幾臺電腦就行了要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不能在教育領域搞純粹的資訊技術炫耀既要關注電腦對教育教學過程的優化作用,也要重視電腦化教育資源,構建電腦化的良好教學和學習環境具體地講,電腦輔助教育就是用電腦來幫助教師的教、幫助學生的學、幫助教育管理者進行教育管理、幫助教育開發者的開發等的活動,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二、CBE的基本內容(一)電腦輔助教學

電腦輔助教學(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是電腦輔助教育的最重要內容,指用電腦直接來幫助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活動。與電腦輔助教育的其他內容相比,CAI的特點是電腦直接參與了教育的核心環節——教學活動過程,並且電腦給學生呈現的是要求學生學習的直接的教學內容資訊。這與電腦管理教學中電腦主要用於學習學習狀態資訊的搜集與分析不同,更不同於教育輔助教育管理中電腦的作用。相關概念:CAL、CAT、CBI、CBL(二)電腦管理教學

電腦管理教學是以電腦為主要處理手段所進行的教學管理活動,包括用電腦幫助教師監測和評價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收集反映學生學習的各種資訊,提供幫助教學決策的資訊,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存放和管理教學材料、教學計畫及學生成績記錄,並向教師作出報告等內容與其它CBE類型相比,在CMI中電腦呈現和處理的主要不是直接的教學內容資訊,而是關於學生學習狀態的資訊及教學控制資訊(三)電腦輔助教育管理

電腦輔助教育管理是電腦在教學的支持系統——教育管理領域的應用。在這裏,電腦不直接參與教學環節,而是為教學環節服務,從本質上看,電腦輔助教育管理與企業及社會其他部門的管理工作相同,可以用通用管理軟體來進行教育管理,如可以用Foxbase、VisualFoxpro系列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構建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和教師檔案系統,用Netmeeting召開視頻教學會議(四)電腦化的教育資源與環境

電腦化的教育環境是指由電腦化的教育資源和以電腦為中心的資訊處理和流通環節所構成的教育和學習的環境。如以電腦為中心的多媒體教室、校園網、電子圖書館等等。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有的文獻把電腦教育作為電腦輔助教育內容的一部分,不太合理。電腦輔助教育是電腦教育應用的領域,關注電腦在教育手段、方式等方面的優化作用,而電腦教育則是以電腦資訊技術作為教育的內容,如中小學的資訊技術教育,是以資訊技術為教育內容而非教育手段與方式的教育。因此我們在本書說到電腦輔助教育時,不包括電腦教育的內容。第二節CBE的優勢與作用一、CBE的優勢電腦輔助教育的優勢,主要得益於電腦媒體的資訊傳承方面的特點。多媒體化便捷的資訊處理豐富的資訊資源極強的時空延展性高度的交互性支持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

二、CBE的作用作為教師作為學生作為學伴作為教育管理者作為工具作為學習資源作為微世界第3節CBE的產生與發展電腦被用於教育領域後,電腦輔助教育的發展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初步發展階段50年代末到70年代後期是CBE的初步發展階段。1958年,IBM公司的沃斯頓研究中心研製出的第一套CAI系統,利用一臺IBM650電腦連接電傳印表機,向小學生講授二進位算術。這個系統有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提問接收學生回答與回饋等功能。

二、普及發展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末,是CBE的普及發展階段。這一時期,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價格便宜,使用維護方便,體積小速度快的微型電腦,使得許多中小學有能力購置使用,進行CBE活動。由於CBE迎合了許多國家迅速培養人才的需要,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等國家相繼撥款給中小學購買電腦,大力開展電腦輔助教育。許多電腦公司直接生產各種教學電腦系統,開發教學,培訓軟體,使CBE進入了大規模的試驗與實用階段三、綜合化,網路化發展階段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微型電腦的性能迅速提高,多媒體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與網路技術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電腦輔助教育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對教育影響更加廣泛和深入。特別是電腦網絡的教育應用,導致了教育理念與方式等等方面的深刻變革,電腦輔助教育迎來又一次發展高潮,展示了生機勃勃的發展前景。一、CAI概念及特點1。概念是CBE的主要組成部分,指以電腦為主要教學媒介進行的教學活動,即利用電腦幫助教師進行教學活動一、CAI概念及特點2。CAI的特點程式教學大容量的非順序呈現——超文本結構學生對學習內容和進度的可控性及時回饋——高度的人機交互性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習主動性記錄學生學習情況,給教師和教學軟體開發者提供決策支持網路教學解決了個別化與群體學習的矛盾二、CAI系統的構成1。硬體系統

硬體系統2。軟體系統

軟體系統三、CAI的應用模式CAI向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教學環境,控制著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按照CAI所進行的教學活動的特點,通常將CAI課件分為操練與練習、指導、模擬、遊戲、諮詢及問題求解等基本模式。現代教育技術任劍鋒

Rjfxj@

001201961。操練與練習型模式

(DrillandPractice)教學方式逐個或一批批向學生提出問題,當學生送入回答後,電腦判斷其正確情況,並給予相應回饋,肯定正確的回答,矯正不正確的理解與技能運用,以促進學生掌握某種知識與技能技巧一般結構結構圖應用方法示例2。指導型模式

(Tutorial)教學方式以講解、闡述、指導為主要活動方式的CAI模式。把教學活動分為一系列的教學單元,每單元進行最基本的闡述、舉例、提問等教學活動。一般用於個別學習情境,用於模擬和替代教師。一般結構結構圖示例應用方法3。諮詢型模式

(Inquiring)教學方式以電腦回答學生的問題和回應學生請求為主要活動方式的CAI模式。實際上是一個資料檢索系統。適合於學生隨意發現和探索知識,作為增加知識面的補充學習。一般結構結構圖示例應用方法4。模擬型模式

(Simulation)教學方式與應用方法用電腦模仿學科規律和現實生活的CAI模式。有演示模式、操作模擬和過程模式等多種應用方法。一般結構結構圖示例特點學生置身於虛擬的世界進行類現實的直接經驗過程,學生的輸入及反應無所謂對錯,只是通過觀察、思考與操作,自己去得出結論。在這種自由發現的情景中,學生的學習不僅是記憶,而且包括分析、綜合、運用與評價,全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5。遊戲型模式

(Gaming)特點

是一種寓教於樂的CAI模式,它為學生提供一種富有趣味性和競爭性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富有教學意義且目標明確的遊戲活動中得到訓練或是有所發現,取得積極的教學效果。要素一般要有4個要素:競爭目標、兩方以上的遊戲參與者(一方可由電腦代替)、遊戲規則及結束時間。結構結構圖示例6。問題求解型模式

(ProblemSolving)是由電腦提出問題,學生在求解過程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CAI模式。一般由電腦提示學生搜索和逐步輸入解決問題的相關數據,學生可以按自己思路搜集數據並檢驗,電腦隨時給予或由學生要求指導,直至解決問題。

事實上,各種課件類型之間是有交叉的,有的遊戲是操練與練習型的,有的問題求解是過程模擬。為了綜合發揮各種類型的優勢,往往要在一個課件中綜合上述幾種形式,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不同的模式在學習中賦予學生控制權大小也不相同,需要根據具體要求選擇幾種的綜合形式或在課件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模式。四、

CAI課件開發課件開發流程分析設計制作測評發行需求分析目標分析資源分析教學設計課件系統結構設計框面設計編寫稿本選用工具素材製作框面製作課件整合開發調試專家測評用戶測評修改需求分析必要性有效性可行性目標分析對象分析一般特徵、學習風格、初始能力目標分析:差距制定總目標資源分析資源與約束條件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分析與確定分析目的:確定學習內容的範圍與深度,這與“教什麼”有關揭示內容中各項知識與技能的相互關係,為教學序列的安排奠定基礎,這與“如何教”有關內容分析方法歸類分析法圖解分析法層級分析法教學目标的制定行為目標行為目標的四個要素:

對象行為條件標準制定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對完成特定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教學活動的程式、方法、形式和媒體等因素的考慮類型組織:微觀、宏觀授遞:提問、回饋、助學管理:學生管理如分組、學習診斷、任務分配、學習評定與獎勵等。課件系統結構設計課件應用模式的選擇程式流程的設計,要依據教學設計的結果進行框面設計框面總體風格不同類型框面的風格框面各元素的總體規定框面切換及跳轉關係稿本設計文字稿本:一般由學科教師和學科專家以卡片的形式進行描述序號內容媒體類型呈現方式製作稿本螢幕佈局設計描述鏈接關係描述媒體呈現描述課件名——————————知識點——————————檔案名——————————卡片序號—————————通過“上一頁”進入20號頁面通過“下一頁”進入22號頁面通過“主菜單”進入main.a3w檔的1號頁面通過“詳細講解”進入detail.a3w檔的16號頁面動畫呈現區,通過按下“演示”按鈕調用素材檔ani-12.課件名小學數學知識點圓的概念檔案名

conce.a3w

卡片序號21標題區(圓的概念)動畫呈現區演示關於圓的幾何概念的陳述(文本)詳細講解上一頁下一頁主菜單程式教學

開始於美國心理學家普萊西1924年設計的第一架自動教學機,發展於50年代斯金納的程式教學理論。程式教學有以下優點:

·小步子

·自定步調

·學生積極主動性

·及時回饋

·低的錯誤率

60年代以後,教學機器由電腦代替電腦主機中央處理機(CPU)記憶體輸入輸出介面顯示器磁片驅動器光驅聲卡視頻採集卡印表機刻錄機網卡Modem局域網Internet硬體系統鍵盤滑鼠掃描器數碼相機軟體系統操作系統(Dos、Windows、Unix等)多媒體素材製作編輯系統(Word、Photoshop、WaveEdit等,包括電腦語言)多媒體集成開發系統(Authware、Director、FrontPage等,包括電腦語言)教學/學習軟體——課件操練與練習型結構/開始提問學生輸入判斷回饋夠否結束/YN判斷回饋夠否判斷回饋的處理結構判斷學生回答正確回答給予鼓勵預期的不正確回答診斷原因不置可否再試適當提示顯示規律教授未預期回答告訴正確答案目標達到的判斷時間已到,或問題已經達到一定數量學生正確回答的次數已到問題的難度已達預期目標指導型結構開始系列內容顯示與講解示例及分析提問學生回答判斷正確鼓勵性回饋預期的錯誤回答預置的回饋未預期錯誤診斷性提問滿意否N找到原因嗎NYY補救回饋夠否NY結束諮詢型結構開始主教學框面供諮詢的提示、菜單輸入查詢專案查找匹配項找到顯示有關內容未找到進一步確定範圍確定不能確定夠否NY結束模擬型結構開始更換新場景送入判斷或猜測影響場景變化否只部分修改部分修改原場景需終止舊場景一、CAI概念及特點1。概念是CBE的主要組成部分,指以電腦為主要教學媒介進行的教學活動,即利用電腦幫助教師進行教學活動一、CAI概念及特點2。CAI的特點程式教學大容量的非順序呈現——超文本結構學生對學習內容和進度的可控性及時回饋——高度的人機交互性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習主動性記錄學生學習情況,給教師和教學軟體開發者提供決策支持網路教學解決了個別化與群體學習的矛盾二、CAI系統的構成1。硬體系統

硬體系統2。軟體系統

軟體系統三、CAI的應用模式CAI向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教學環境,控制著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按照CAI所進行的教學活動的特點,通常將CAI課件分為操練與練習、指導、模擬、遊戲、諮詢及問題求解等基本模式。1。操練與練習型模式

(DrillandPractice)教學方式逐個或一批批向學生提出問題,當學生送入回答後,電腦判斷其正確情況,並給予相應回饋,肯定正確的回答,矯正不正確的理解與技能運用,以促進學生掌握某種知識與技能技巧一般結構結構圖應用方法示例2。指導型模式

(Tutorial)教學方式以講解、闡述、指導為主要活動方式的CAI模式。把教學活動分為一系列的教學單元,每單元進行最基本的闡述、舉例、提問等教學活動。一般用於個別學習情境,用於模擬和替代教師。一般結構結構圖示例應用方法3。諮詢型模式

(Inquiring)教學方式以電腦回答學生的問題和回應學生請求為主要活動方式的CAI模式。實際上是一個資料檢索系統。適合於學生隨意發現和探索知識,作為增加知識面的補充學習。一般結構結構圖示例應用方法4。模擬型模式

(Simulation)教學方式與應用方法用電腦模仿學科規律和現實生活的CAI模式。有演示模式、操作模擬和過程模式等多種應用方法。一般結構結構圖示例特點學生置身於虛擬的世界進行類現實的直接經驗過程,學生的輸入及反應無所謂對錯,只是通過觀察、思考與操作,自己去得出結論。在這種自由發現的情景中,學生的學習不僅是記憶,而且包括分析、綜合、運用與評價,全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5。遊戲型模式

(Gaming)特點

是一種寓教於樂的CAI模式,它為學生提供一種富有趣味性和競爭性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富有教學意義且目標明確的遊戲活動中得到訓練或是有所發現,取得積極的教學效果。要素一般要有4個要素:競爭目標、兩方以上的遊戲參與者(一方可由電腦代替)、遊戲規則及結束時間。結構結構圖示例6。問題求解型模式

(ProblemSolving)

是由電腦提出問題,學生在求解過程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CAI模式。一般由電腦提示學生搜索和逐步輸入解決問題的相關數據,學生可以按自己思路搜集數據並檢驗,電腦隨時給予或由學生要求指導,直至解決問題。

事實上,各種課件類型之間是有交叉的,有的遊戲是操練與練習型的,有的問題求解是過程模擬。為了綜合發揮各種類型的優勢,往往要在一個課件中綜合上述幾種形式,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不同的模式在學習中賦予學生控制權大小也不相同,需要根據具體要求選擇幾種的綜合形式或在課件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模式。四、

CAI課件開發課件開發流程分析設計制作測評發行需求分析目標分析資源分析教學設計課件系統結構設計框面設計編寫稿本選用工具素材製作框面製作課件整合開發調試專家測評用戶測評修改需求分析必要性有效性可行性目標分析對象分析一般特徵、學習風格、初始能力目標分析:差距制定總目標資源分析資源與約束條件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分析與確定分析目的:確定學習內容的範圍與深度,這與“教什麼”有關揭示內容中各項知識與技能的相互關係,為教學序列的安排奠定基礎,這與“如何教”有關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