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音乐-王大娘钉缸_第1页
初中八年级音乐-王大娘钉缸_第2页
初中八年级音乐-王大娘钉缸_第3页
初中八年级音乐-王大娘钉缸_第4页
初中八年级音乐-王大娘钉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大娘钉缸王大娘钉缸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传统民俗歌舞形式,属于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民间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王大娘钉缸取材于明传奇《钵中莲》之一折。写百草山旱妖化身王大娘,取死人噎食罐炼成黄磁缸,藏身缸内,以避雷击。缸为巨灵神撞裂,王大娘寻人修补。观音老母派土地神化为补锅匠修钉,并按观音旨意,假补真毁,将缸打碎。王大娘不依,意欲加害,观音老母命二郎神前来,将妖斩除。民国二十七年(1938)汝南县救国宣传队以河南曲剧形式演出。王忠献导演并饰补锅匠,其妹王居坦饰王大娘。此剧至今广为传演。河南省戏曲工作室存有抄本。河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民歌,遍及河南省境内各个角落。由于中原地区自宋、元、明、清以来,在民歌基础上,曲艺演唱,以及戏曲音乐安展较早较快,民间群众的文艺活动,多为戏曲曲艺音乐所代替,河南民歌现任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区和省内的一些边沿地区,风格格鲜明,品种(或歌种)以及数量上也是比较多的;有些民歌现在还和民间的舞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部分发展成为曲艺或戏曲,或者被曲艺,戏曲吸收应用,现在流行的民歌除了和劳动结合紧密的号子、夯、硪歌和少量的民歌之外,其余多半是流行在城市集镇里的小调。研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民间音乐,详细地了解调式和音阶在其音乐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因为调式和音阶是相成一个民族或地区音乐特点很重要的因素。河南从已收集到的民歌资料中来看,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在民歌中全有应用。但是以“徵、宫”两种调式为最多,可以说河南民歌以徵、宫调式为主。其他如商调式和角调式较为少见,仅在信阳地区的一些县里较少数的几首民歌中应用。羽调式在平原地区的民歌中也较为少见,它主要在山区的民歌中应用,调式交替,临时转调和移调终止(即离调终止)的情况,在河南的民歌中也有运用,但其数量较少。河南民歌风格形成一个地区民歌风格的因素很多,如人民居住的自然环境;人民在这个环境中的生活、生产和阶级斗争的情况;以及人们在这个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乡土人情,志趣爱好等等,这些都对民歌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一个地区人民群众由于地理条件而形成的语言、音韵、声腔、音调等的不同,它们也影响着民歌的旋律、节奏、调式、音阶等方面的差异。河南虽然地处于中州音韵的大平原领域之内,但是它东西南北绵亘千余里,山区平原地势悬殊很大,人们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