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1256-2010无公害水产品红鳍东方魨_第1页
DB13-T1256-2010无公害水产品红鳍东方魨_第2页
DB13-T1256-2010无公害水产品红鳍东方魨_第3页
DB13-T1256-2010无公害水产品红鳍东方魨_第4页
DB13-T1256-2010无公害水产品红鳍东方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120.30

B51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256—2010

无公害水产品红鳍东方魨

DB13/T1256—2010

无公害水产品红鳍东方鲀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水产品红鳍东方鲀(Fugurubripes)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的活鱼和鲜鱼,供有国家批复证件的企业和出口企

业专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T4789.7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4789.3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GB/T4789.3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

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

NY5073—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3016—2004水产品抽样方法

SC/T3015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SC/T3022水产品中呋喃唑酮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农业部958号公告—12—2007水产品中磺胺类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农业部958号公告—13—2007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3要求

3.1感官要求

3.1.1活鱼

鱼体健康,游动活泼,无病态;鱼体应具有红鳍东方魨固有体色和光泽;体态匀称,无

畸形。

3.1.2鲜鱼

鲜鱼感官要求见表1。

1

DB13/T1256—2010

表1鲜鱼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外观体态匀称,无畸形,无疾病症状;体色正常,有光泽;眼球饱满,角膜清晰

鳃鳃丝完整,排列整齐,呈鲜红色或暗红色,黏液透明

气味鱼体具有鲜鱼固有鲜腥气味,无异味

组织肌肉坚实,富有弹性,内脏清晰,无腐烂

水煮试验水煮后,具鲜鱼固有的鲜味,肌肉组织紧密有弹性

3.2安全指标

安全指标符合GB18406.4—2001和NY5073—2001的要求。

3.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符合GB18406.4—2001的要求。

4试验方法

4.1感官检验

4.1.1外观检验

在光线充足、无异味、清洁卫生的环境中,将样品鱼置于白搪瓷盘或不锈钢工作台上,

按表1感官指标逐项检查鱼的外观、鳃、气味、组织。气味评定时,撕开或用刀切开鱼体的

若干处,靠近鼻子嗅气味后判定。当通过组织、气味不能判定产品质量时,进行水煮试验。

4.1.2水煮试验

在玻璃器皿、陶瓷或不锈钢容器中加入500ml饮用水,将水煮沸后,取约100g用清

水洗净的样品鱼,切块(不大于3cm×3cm×3cm),放入容器中,加盖煮5min后,打开

容器盖,闻气味。

4.2安全指标测定

按GB18406.4—2001、NY5073—2001、SC/T3015、SC/T3022、农业部958号公告—

13—2007、农业部958号公告—12—2007等的规定执行。

4.3微生物指标测定

按GB/T4789.2、GB/T4789.3、GB/T4789.7、GB/T4789.30、GB/T4789.31的规定

执行。

5检验规则

2

DB13/T1256—2010

5.1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法

5.1.1组批规则

以同一养殖场中、养殖条件相同的、同时收获的、同品种的鱼为一检验批。

5.1.2抽样方法

按SC/T3016的规定执行。

5.1.3试样制备

用于安全指标检验的样品:至少取3尾鱼,清洗拭干后去头、骨、内脏,取背部肌肉等

可食部分绞碎混合均匀后备用。试样量为400g,分为两份,其中一份用于检验,另一份作

为备样。

5.2检验分类

产品分为出场检验和型式检验。

5.2.1出场检验

每批产品必须进行出场检验。出场检验由生产者执行,检验项目为感官检验。

5.2.2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5.2.2.1申请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时;

5.2.2.2新建养殖场养殖的首批产品;

5.2.2.3水质、饲料等养殖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5.2.2.4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5.2.2.5出场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5.2.2.6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有一次的周期性型式检验,每个生产周期至少进行一次检

验。

5.3判定规则

5.3.1感官检验结果判定按SC/T3016-2004中表1的规定执行。

5.3.2安全指标的检验结果中有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指标时,允许加倍抽样将不合格指标复验

一次,按复验结果判定本批产品是否合格。

5.3.3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结果中只要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判本批产品不合格,不得复检。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3

DB13/T1256—2010

应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有关规定执行。标志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单位及地址、

出场日期、保质期等。

6.2包装

6.2.1包装材料

所用包装材料应坚固、洁净、无毒、无污染、无异味,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

6.2.2包装要求

6.2.2.1活鱼包装中应保证所需氧气充足,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

6.2.2.2鲜鱼应装于洁净的包装箱或保温鱼箱中,确保鱼的鲜度及鱼体的完好。

6.3运输

6.3.1活鱼运输中具备相关保活设施,保证所需氧气充足,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

6.3.2鲜鱼应用冷藏或保温车船运输,鱼体温度保持在0℃~4℃。

6.3.3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无异味,运输途中应防止日晒、雨淋、虫害、有毒

有害物质的污染,不得靠近或接触腐蚀性物质。

6.4贮存

6.4.1活鱼在洁净、无毒、无异味的容器、水族箱或水泥池中暂养,水质符合NY5052的

规定,所需氧气充足,适宜温度在8℃~25℃,低于8℃或高于25℃时采取控温措施。

6.4.2鲜鱼贮存时应保持鱼体温度在0℃~4℃。贮存环境应清洁、无毒、无污染、无异味,

符合卫生要求,贮存期间应防止虫害和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其他损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13/T1256—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遵利、张秀文、高才全、宫春光、任晓慧、肖国华、高明、韩青

动、赵春民、齐凤生、赵春龙、崔兆进。

I

DB13/1266—201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河北省商品林林龄组划分表

表A.1河北省商品林林龄组划分表

龄组划分龄级

树种起源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期限

天然≤6061-100101-120121-160>16120

云杉、侧柏等慢生树种

人工≤4041-6061-8081-120>12120

天然≤4041-8081-100101-140>14120

落叶松、樟子松等速生树种

人工≤2021-3031-4041-60>6110

天然≤3031-5051-6061-80>8110

油松等速生树种

人工≤2021-3031-4041-60>6110

天然≤2021-3031-4041-60>6110

杨、柳、槐、泡桐等速生树种

人工≤1011-1516-2021-30>315

天然≤3031-5051-6061-80>8110

桦、榆等中生树种

人工≤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