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理学复习要点_第1页
森林病理学复习要点_第2页
森林病理学复习要点_第3页
森林病理学复习要点_第4页
森林病理学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病理学第一章基本概念病原:引起森林植物发病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但在某些植物生病时,往往会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引起植物发病的最直接一个因素才是病原。病原为生物的通常又称为“病原物”;病原为真菌或细菌的称为“病原菌”。被病原物侵染的植物称为“寄主”。植物病害三角关系:病原、植物和环境三者共同作用,才能促使植物病害的发生,所以三者也是森林植物病害发生的最基本要素。病原、植物和环境三者之病植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为植物病害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三角形的每个边各代表病原物和环境条件,三角形的面积代表发病程度。症状:利用肉眼或借助扩大镜能够看到的植物非正常表现。包括1)植物本身的不正常(病状)2)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病征)。第二章林木病害的病原1、营养:1)缺氮:植株矮小,黄化2)缺磷:叶片发紫、发红—松苗紫化病3)缺钾:叶缘叶尖黄化—海桐缺钾性黄化4)缺铁:嫩叶黄化,老叶绿色—樟树缺铁性黄化5)缺硼:抽梢粗短,芽肥大6)缺锰:叶表面坏死小点7)缺镁:叶肉黄化,叶脉绿色2、温度:1)高温:破肚子病、果实灼伤、地表烫伤2)低温冻害(狭叶十大功劳)3)水分4)有毒物质5)盐害3、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无叶绿体,营寄生和腐生生活的一类生物。真菌的营养体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营养方式是异养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各样的孢子。4、真菌的营养体的多为丝状(除酵母菌外),叫菌丝(hypha)。菌丝的集合体叫菌丝体。低等的真菌菌丝无隔膜,高等的有隔膜。菌丝的主要功能——吸收营养(靠菌丝内部高的渗透压吸收营养)。菌丝细胞的全能性——只要有一个细胞,就可以长成一个完整的菌株。菌丝的变态——菌核、菌索、子座。1)菌核:由菌丝组成的紧密的耐久体。形状大小各异,质地坚实。菌核外部为拟薄壁组织,内部为疏丝组织。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2)菌索:由高等真菌的菌丝纠结而成的一种索状物。外部为拟薄壁组织,内部为疏丝组织。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还有扩展的功能。3)子座:由菌丝组成的一种块状或垫状物,有时其内部还混有部分寄主组织。通常在子座的上面或里面产生真菌的繁殖器官和孢子。有抗不良环境和繁殖的功能。真菌的无性生殖:真菌的无性生殖产生各种无性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真菌产生的厚壁孢子,抗不良环境的作用等)。真菌的无性生殖没有通过性的配合;真菌的无性生殖产生各种各样的无性孢子。真菌的无性生殖非常发达,一年往往产生多次,在病害流行中有重要作用。真菌生活史:孢子—菌丝,无性多次,有性一次。真菌的生理和生态:营养、水分、PH值、温度、光照真菌分类以形态学为主;真菌命名法是双名法真菌的主要类群:1)腐霉2)疫霉3)黑根霉4)外囊菌5)白粉菌6)球壳菌类7)腔菌类8)锈菌类:专性寄生菌:(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有机体上生存,人工不能培养,对寄主有较强的选择性。)有转主寄生现象;(转主寄生现象:锈菌的生活史要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完成)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①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为单细胞生物。②植物病原细菌均为杆状。③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没有荚膜。⑥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不形成芽孢。⑦植物病原细菌通常生有鞭毛,鞭毛一至多根,极生或者周生(用特殊的染色才能看到)。⑧细菌的繁殖为裂殖。⑨革兰氏染色反应:(用结晶紫和碘液处理,后用酒精或丙酮冲洗,再用番红复染和冲洗,如菌体为兰色,则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如菌体为红色,则为阴性。)细菌的生理和生态:①营养:都能人工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形成各种菌落。一般能利用无机铵盐作为氮源。培养时一般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②温度:(低温、适温、高温)③酸碱度:一般喜中性偏碱环境。④寄生性:一般寄生性较强,但也有的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细菌的传播和侵染:细菌大多由雨滴溅洒传播,也可以昆虫(如梨火疫病由蜜蜂传播、油橄榄肿瘤病由橄榄蝇传播)、繁殖材料等传播。细菌通常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植物。植原体的基本性状:①无细胞壁,仅3层单位膜,内外两层为酯膜,中间为一层蛋白质膜。1至几个微米。②多型?(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梨形、线形等)。③在植物的韧皮部筛管细胞内寄生,引起植物丛枝、黄化、畸形、衰退(萎缩、僵化)等症状。④对四环素族抗菌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金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⑤由吸取植物韧皮部汁液的昆虫传播。(叶蝉、蝽蟓、木虱等传播)。⑥基因组较小,600-1200kb,DNAG+C含量较低,仅23-30%。病毒:病毒是一类独特的生物,和其他生物有独特的区别:1、病毒粒体只含有一种核酸;2、繁殖时只进行核酸的复制,而不是整个细胞的复制,也不能二均裂复制;3、只能利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所以人工不能培养。病毒在自然界可寄生在各种生物中。植物病毒病害也很多,最著名的烟草花叶病毒病,黄瓜、番茄、马铃薯病毒病,林业上的杨树花叶病毒病,刺槐、胡桃、白蜡树病毒病等病毒的一般特性:病毒有各种形状。病毒粒体由核酸内芯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核酸为一螺旋状的长链,蛋白质外壳由多个蛋白质亚基组成。植物病原病毒内的核酸类型大多为“RNA”。病毒的致病性: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营养消耗一般对植物够不成大的威胁,致病性主要是促使寄主细胞产生各种酶、激素或毒素,干扰和破坏寄主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所引起的症状有:花叶或黄化、坏死(过敏性反应)、畸形(缩叶缩果,花变绿等)、不引起丛生症状病毒的传播和侵染规律:传播:1、机械传播;2、无性繁殖材料传播;3、种子和花粉传播;4、介体传播(昆虫:蚜虫、木虱等,线虫、螨类和真菌等)病毒主要从伤口侵入,造成系统侵染。一般形态和构造:植物上的线虫大体分两类,一类雌雄成虫均为线形的;另一类雌虫的幼虫为线形,雌成虫体形膨大为梨形线虫的寄生性和培养:植物病原线虫大多寄生性较强,只能在活的植物组织中取食,为专性寄生物。但松材线虫可以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大豆蛋白培养基)。所以松材线虫不能看作为专性寄生物。植物病原线虫大多可以取食真菌,所以在研究时可以用真菌培养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寄生类型:①半寄生:寄生植物有叶绿素,能营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但必须从寄主内吸取水分和矿物盐;在解剖上的特点是寄生物的导管与寄主的导管相连。②全寄生:寄生物没有叶或者叶退化,茎中也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仅要从寄主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要吸收炭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机物;在解剖上的特点是寄生物的导管和筛管均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为长绿多年生小灌木,半寄生。由于桑寄生的为害,寄主植物可提早落叶,延迟抽芽。被寄生的枝干变脆,易被风雪摧折。严重时整株枯死。较重要的有两个属:1、桑寄生属(Loranthus):花两性,植株高1米左右,在我国长江以南较常见。2、槲寄生属(Viscum):花单性,株高50厘米左右,叶对生或退化成鳞片,茎二叉分枝。在我国南部均有分布。桑寄生科植物的侵染程序和防治:桑寄生科植物种子由鸟传播。冬季砍除被寄生的植物枝条是最好的防治方法。侵染规律和防治:1、冬季深翻土壤,减少菟丝子初侵染来源;2、及时检查清除,以免传播蔓延;3、喷洒“鲁保1号”(炭疽菌)防治第三章森林植物病害的诊断2、症状表现特点:①发病部位有一定规律或部位较固定。②所发生的叶枯、叶斑等大多从叶尖、叶缘开始。③变色部位往往与健康部位没有明显的界限。④受害部位往往没有“病征”出现4、侵染性病害病害发生上的特点:病害发生往往持续时间很长,存在由点到面的过程。病害在分布往往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病害所表现的症状往往有“病征”。柯赫法则:对于新病害的诊断和鉴定,必须要遵循柯赫法则所规定的原则进行。柯赫法则内容:1、从感病部位分离出这种病菌并得到病菌的纯培养;2、把这种病菌重新接种到原植物上,植物表现和原来相同的症状;3、再从接种的植株上重新分离到这种病菌。对于病毒、植原体等不能培养的病原物,要注重接种这一环节。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3、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一般来讲,寄生性强的病原物致病性弱;而寄生性弱的病原物致病性强。4、病原物的寄生性: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大多都是异养的,必须依靠寄主合成的各种有机营养物质而生存。这些异养生物按其营养方式划分为寄生物和腐生物两种基本类型。①寄生物: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上取得养料。②腐生物:只能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营养来源。5、在植物病理学中,按其寄生能力强弱,划分为一下4种类型:①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有机体中获取营养物质,寄主细胞死亡,它们也随之死亡,人工培养基不能培养;对寄主植物有强的选择性。如锈菌、白粉菌、病毒、植原体等。②兼性腐生物(强寄生物):以寄生为主,兼营腐生生活,通常在植物活体上生活,但也有一定腐生能力,在人工培养基上可勉强培养。对植物也有一定选择性。如外囊菌、杨树黑斑病菌、黑粉菌等。③兼性寄生物(弱寄生物):以腐生为主,有时也能侵染活的寄主组织,往往在寄主生活力下降或生长不良时才能侵染活组织。在培养基上可生长很好。对寄主植物往往没有选择性。如大多数引起植物腐烂和溃疡的病菌。7、病原物的致病机制:病原物在寄生过程中,除掠夺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外,还能产生对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各种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往往是病原物对寄主造成损坏的主要原因。这些物质有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等。8、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性也就是植物与病原物的不易亲和或不易感染的特性。植物与病原物的易亲和或易感染的特性称为感病性。抗病性和感病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抗病性高的植物叫抗病植物,抗病性低的植物就叫感病植物。植物的抗病仅仅是对一种或几种病原物的抗病,而不可能对所有的病原物都抗病。9、把植物的抗病性划分为两种类型。垂直抗病性:一个作物品种只对病原物的某个或某些病原小种起作用的抗病性特点:1、植物同病原物的关系是垂直的(如一些栽培品种);2、抗病性较完全;3、抗病性是由单基因或少数基因控制的;4、当新的病原小种出现,或病原物出现变异时,容易丧失其抗病性。水平抗病性:作物的品种对所有的病原物小种均有一定抗性的为水平抗病性。特点:1、植物的抗病同病原物品系之间的关系是水平的(如一些植物的野生种);2、抗病水平是不完全的或不彻底的;3、抗病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4、抗病性较彻底,不会因为新病原小种的出现而丧失其抗病性。接触期的研究内容:①湿度:大多数真菌需要在高的湿度下(相对湿度100%时),孢子才能萌发;有的还必须在水滴中才能萌发。潜伏侵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以后,由于寄主或环境条件的限制,病原物暂时停止活动,但仍保持其生命力,待环境条件合适,病原物再重新扩展,使植物发病,这种现象称潜伏侵染(炭疽病和溃疡病往往有潜伏侵染现象)。17、复合侵染:某种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物同时或先后侵染而造成的。而两种病原物单独侵染均不能造成危害。如美国山核桃苗的根腐病(同时受线虫和腐霉侵染)。18、侵染循环: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一年),植物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以病原物的活动为主线,包括了3个环节:1、病原物的越冬方式和场所;2、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途径;3、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19、病原物的越冬——越冬方式:真菌的各种孢子:如有性孢子中的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等;无性的厚垣孢子。菌丝的各种变态:菌索、菌核、子座。在我国的南方,温度比较高的地区,真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也能越冬。20、病原物的越冬场所:①感病植株:(病株枝干、不落的叶片、芽鳞、芽痕等)。②病残体:(落叶、落果、枯枝、枯立木、倒木等)。③种子:(病原物混杂在种子间、附着在种子表面稻瘟病菌、潜伏在种皮或胚内病毒)④土壤:大多为根部病害或干基部的病原物。分为根部习居菌和土壤习居菌两种。【问答】病原物的传播:①气流(风)传播:真菌的子囊孢子和担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②雨水(水流)传播:是真菌的分生孢子和细菌的主要传播方式。③昆虫:病毒和植原体由刺吸式口器的昆虫传播;另外,梨火疫病由蜂传播,油橄榄肿瘤病由橄榄蝇传播;松材线虫病由天牛传播,栎枯萎病由小蠹虫传播等。④人为传播:初次侵染:越冬后的病原物所进行的第一个侵染程序为初次侵染。再次侵染:初侵染后在寄主上新产生的病原体所进行的侵染程序,以及后来反复产生的一系列侵染程序都称为再侵染。单循环病害:只有初次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害为单循环病害,如松落针病。(一次侵染就很多)复循环病害:有初侵染也有再侵染的病害为复循环病害。(病害初期较少,以后病害数量不断增加)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和方法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检疫对象确定的原则:⑴为害严重,传入后可能给农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⑵能随种子、苗木、原木或其他植物材料由人为传播的。⑶国内尚未发生或者仅局部发生的。凡全部符合这3个原则的病害才能定为检疫对象,有一条不符合就不能定为检疫对象。④生物防治:用野外存在的生物进行防治容易成功抗病育种对寄生性弱的病原才能发生作用⑤物理防治:用物理的方法进行病害防治在植物病害防治中使用的不多。⒈温水处理种子、苗木、插条接穗、鳞茎等。一般用50-55℃的温水,在这个温度下可杀死大多数病菌,而对植物没有大的影响。⒉火烧苗床,土壤灭菌。⒊用超声波或射线处理果实或植株。⑥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毒杀病原物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称化学防治。2、治疗剂:这类杀菌剂能被植物吸收,有的还能够的植物体内传导和移动,所以也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苯来特、瑞毒霉、粉锈宁、乙磷铝等。它们能杀死侵入植物内部的真菌,在植物发病以后起作用,且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常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浓度,配比)1、苗木猝倒病:防治:

1、选好圃地。不宜在粘土壤或沙地土壤中育苗,前茬茄科作物的块地也不应选作苗圃地,要选在两性土壤(两合土)中育苗。

2、细致整地。整地时要耙平耙细,雨后不宜整地。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不过多施用氮肥。

3、室内催芽,及时播种。以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和苗木的抗病能力。播种苗木要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4、苗畦管理。出苗后及时揭去苗畦覆盖物并进行培土。要根据树种特性,采用全光或半光育苗,切忌遮荫过度。可用多菌灵、代森锌、敌克松、硫酸亚铁等杀菌剂对土壤进行处理,及时消灭各种病菌。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灵粉剂拌干性细土撒穴(沟内),每平方米10公斤,或用2%-3%福尔马林水浇灌土壤,每平方米18公斤。

5、苗株定期喷50%多菌灵500倍液,或0.5%波尔多液,也可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均有较好效果。2、松材线虫病:病原——松材线虫:属于圆虫动物门,线虫纲,伞滑刃属,雌雄线虫都呈蠕虫状。口针基部厚。雌成虫阴门位于虫体3/4处。雌成虫尾端宽圆呈指状,尾尖突2微米以下。雄成虫交合刺大,近端喙突明显。雄成虫交合伞卵形,透明包括于尾端。拟松材线虫:雌成虫尾端较尖细。尾尖突3-5微米。雄成虫交合刺较小,近端喙突不明显。雄成虫交合伞方形或铲状。透明包括于尾端。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易混淆之处:部分地区的松材线虫也有较长尾尖突。如加拿大松材线虫。松材线虫老龄幼虫也有较长尾尖突。可能存在杂交种(研究中)因为雄虫的交合伞和交合刺特征不容易掌握,雌成虫尾部是鉴定的主要依据。防治方法:检疫;控制天牛;抗病品系种植;化学防治;伐除病株,铲除疫点;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在5月底至6月初(天牛羽化初期)用0.5%噻虫啉喷洒植株。防止天牛取食。夏秋季用杀螟松乳剂喷洒树干(400-600ml/m2),杀幼龄幼虫。冬季清除枯立木或濒死木:①工作在12-2月开展,至少3月底前清除完毕。②伐木时,残留伐桩要尽量低,伐桩进行剥皮后用杀螟松乳剂涂抹,并用塑料代包扎。③原木及3公分以上的枝条都要运出林分。④原木可集中用溴甲烷24小时熏蒸处理或高温干燥处理。⑤枝条集中烧毁或加工成薄片。这一工作的目的主要是消灭树皮中的天牛幼虫3.松枯梢病㈣病害的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发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当新梢萌发时,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进行第一次侵染。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2h持续降雨孢子才能释放)。从伤口或气孔侵入。潜预期7-13天,再过十几天产生分生孢子再进行侵染。在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侵染。南方在4-10月,北方在5-9月均可进行侵染㈥防治:⒈防治对策要控制松枯梢病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以营林技术措施为主,立足预防,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⒉适地适树根据国外松的生物学特性最好选择北纬27°以南,避风向阳的丘陵岗地或低山下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土栽植。切忌选高寒、阴冷、积水或贫瘠、干旱、迎风、碱质土壤种植。杉木病害杉木炭疽病㈣侵染循环:⒈杉木炭疽病菌以子囊壳或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患病组织内越冬。⒉翌年3月中旬前后分生孢子成熟,雨水稀释,或风雨溅散传播,进行首次侵染。潜育期一般5-7天,但在最适的温度条件下,3天即可表现症状。生长季节中有多次侵染。⒊寄主4月初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盛夏高温病害基本停止扩展。秋后,温度适宜时又会有少量植株发生。⒋病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㈥防治:(1)适地适树,提高造林质量,加强抚育管理。如深耕整地,施用有机肥料或压青等,以促进幼林生长,提高抗病力。(2)病害发生早期,对幼林喷药2-3次。可选用65%代森锌500倍液;50%退菌特600-800倍液;70%炭疽福美500倍液。二、杉木细菌性叶斑病伤口侵入,雨水传播板栗疫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萌发由伤口侵入,不能直接侵入。伤口包括嫁接和昆虫造成的伤口,日灼和冻伤等。杨树溃疡病、腐烂病分生孢子单细胞,肾形。·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提高树木抗病性等措施,降低病害发生程度。2)杨苗的移植(种植):1、尽量缩短起苗到栽植之间的时间;2、种植前杨苗泡水一天;3、种植时保证“三大”原则——大苗、大穴、大水;杨树黑斑病·侵染规律:1、以菌丝体在病树或落叶上越冬;2、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初次和多次侵染;3、雨水稀释溅散传播;4、气孔侵入;5、潜育期8-10天;6、一年中春季开始发病,到秋季落叶为止·发病规律:1、春天雨水多发病重;2、南方比北方病重;3、苗木比大树病重;4、不同的杨树感病性不同;·防治:1、抗病品种种植;2、苗圃远离大树;3、苗圃喷药;(后二者适合北方地区)竹子病害一、毛竹枯梢病·病菌形态:子囊壳埋于寄主病部组织内,聚生,偶有单生的,壁双层透明,内含子囊孢子8枚,双行排列,偶有单行排列。子囊孢子椭圆形或纺锤状,19-34×6-11微米,淡黄色或无色,大都具有3个横隔膜,偶见2个或4-5个横隔膜。该菌的无性子实体为分生孢子器,黑色,近圆锥形,220-250×290×350微米,底部着生于病组织内,顶端开口,涌出的分生孢子角黑色,卷须状。分生孢子茄形,稍弯曲,无色单胞,具2-4个油点,13-19×3-4微米。·侵染循环病原以菌丝体在病竹病部组织越冬,一般可存活3年,个别可达5年。病组织上的有性子实体于每年4月下旬开始发育,5月上旬到6月上、中旬成熟,在饱和空气湿度条件下,溢出孢子,孢子随风雨扩散传播,子囊孢子在水滴中萌发,适温25-35°C。孢子萌发后可从伤口或直接侵入当年新竹,6月还可产生无性的分生孢子,也有侵染作用。经1-3个月潜育期,于7-9月发病。无再侵染(竹子老化)。·防治方法1、清除林内病竹,病枯枝。主要技术要点是:

(1)病害严重流行年份,于当年冬季,以砍除林内发病严重的当年新竹,结合当年钩梢加工毛料,清除病竹的病枯枝、梢;

(2)在病害流行较轻的年份,结合当年钩梢加工毛料,注意清除当年新竹上的病枝、梢,即可延缓林内病原积累速度,减轻下年度新竹发病程度,甚至可以根除病害。2、病害严重时可两年不留笋。3、在未经清除病原的病区,如预计当年具备严重侵染条件,即初夏多雨,夏秋干旱,应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喷药处理,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或1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喷洒,每隔10天1次,连喷2-3次,有防治效果。4、在没有发病的地区,要实行检疫。二、竹秆锈病·发生规律和特点病菌菌丝可以在寄主活组织中存活多年,以菌丝及冬孢了在竹秆病部越冬。冬孢子自9月底出现后,逐渐扩大,1月份气温低,停止扩大;2月底又逐渐增长,4月初终止。4月中、下旬,冬孢子堆遇雨吸水膨胀,翘起脱落,5月上、中旬脱落完毕。4月中、下旬后,夏孢子堆在冬孢子堆脱落处显露,以5月最多,呈粉质、毡状,铁锈色。4月底到6月下旬,晴天有风时,夏孢子飞散,阴雨天飞散较少。病菌冬孢子及担孢子未发现有侵染能力,也没有发现转主寄主,而以夏孢子侵染当年新竹及少数有伤口的老竹。潜育期7个月以上,11月后甚至下年方显症状;无再侵染。泡桐丛枝病·发病规律可借嫁接传播,烟草盲蝽、茶翅蝽、臭木蝽和部分叶蝉能传病(待研究)。病枝、叶浸出液以磨擦、注射等方法接种,均不发病。不同地理、立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