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5年高考真题与模拟 1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_第1页
高考生物 5年高考真题与模拟 1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_第2页
高考生物 5年高考真题与模拟 1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_第3页
高考生物 5年高考真题与模拟 1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_第4页
高考生物 5年高考真题与模拟 1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13】高考生物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12生态

系统和环境保护

【2012年高考真题精选】

1.(2012江苏高考2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答案】ACD

【解析】栖息地总量减少和竹悬地多样;工降低导姓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范围内

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的重要原因R正确泌息地咫卜化造成小种群,会遍小各个种群之

间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小,3错序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

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打二堂,C正确;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

性降低,。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忙夕样性这-无识点,咒小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属于理解层次.

2.(2012海南卷)18.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

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工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断定疟原虫与人为寄生关系,A正确;疟原虫也可以感染蛇蝇,

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蚊蝇间为寄生关系,3错误;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孑X以藻类和细菌为食,是初级消费者,鱼类可捕食孑X,为次级消费者,C正确;鱼类以

藻类为食,二者为捕食关系,同时鱼类和藻类植物在水中因生存空间,氧气等资源而存在一

定的竟争关系.

【考点定位】本题以疟原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为背景,考查群落内的种间关系,考

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3.(2012海南卷)1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簿送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

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获取能量,为消费

者,A正确;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

生态系统,B正确;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

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

阳能总量,D不正确.

【考点定位阵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涉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等知识点,

难度不大.

4.(2012海南卷)20.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

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噌强,A正确;

甲的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

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3不正确;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

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c不正确;

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气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

D不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以物种引入为背景考查物种弓I入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生态系统结构的

影响,涉及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生物群落内种间关系的分析和抑制物种入侵的方法等

知识点,难度不大.

5.(2012天津高9)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

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

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

据图回答:

(1)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

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

量的相对稳定。

(2)分析发现,Pi、P,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

是的结果。

(3)无机磷浓度高于R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R采样点滴,下列有关其原

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单选)。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

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

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4)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消费者分解者

甑12

ADP+Pi+能量v»ATP<

【答案】(1)磷脂酶2,

(2)自然选择

(3)3

(4)浮游动物。分解者

分解者->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分解者

【解析】第1小题考点基础,考核发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和4生成反应式.

第[小题考查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高浓度环境植物动物均难以生存

第3小题考查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分析有利和非有利因素.若水体中溶氧较高,

则时大多数动物而言是有利的.不应是激少的原因.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生态学部分的基础知识,通过调查曲线图,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

与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6.(2012四川高考31—1)1.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

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立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

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

*

(itRJLs.-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是,

(3)与曲线n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

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答案】(D大豆捕食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

(3)更大能量流动

【解析】(1)根据题意,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豆.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2)对一个种群来说,种群密度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来决定的.b

点之后,株冠开始形成,这样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同时,周围的生物也逐渐丰富,为田鼠

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3)曲线I和曲线n相比,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相应的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猛禽的密度会更大.通过合理植树,控制鼠害,这样

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使人们从中更

多获益.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主要知识点以识记为主,难道较小.

7.(2012江苏高考26)(8分)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

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

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结果

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

2007年(养殖前)2010年(养殖后)

物种数135

水生高等植物

生物量(湿重k“l000m2)56020

物种数1120

浮游藻类

生物量(干重g/m3)210

物种数158

鱼类

生物量(湿重kgl000m2)30750

虾、贝等物种数258

小型动物生物量(湿重kg1000m2)5513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

加,其主要原因是:。

(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

以推测在相同饲养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

会。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

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

【答案】⑴食物锌

(2)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多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

(3)投饵输入大量能量(』)减少噌加

(5)吸收营养物质竟争阳光

【解析】“)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

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二」成分,色创徒和音7网.改为人工鱼塘后,投胃养殖

植食性鱼类和肉食食性鱼类,则该湖沪生物群落的食物许给南发生显著变化.

(2)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竟争、寄生.从种间关系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

少的直接原因一方面与养殖植食性巨类有关,另一方面与浮游藻类争夺阳光、养料有关.

(3)从表中可以看出口年生为量明显多丁一;年生物量,主要原因与人工投胃输

入大量的能量.[来源z§zs§]

(」)能量的传递是单向、逐级评、/传递/格1。。。-2丁..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

饵料,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类,与肉食性鱼类可以摄食鱼也相比较,肉食性动物的能量

来源减少,与植食性鱼类竞争减孤,植食性匕类相对增纥.

(5)水生高等植物与浮游藻类是竟争的关系,与浮游藻类竞争阳光和养料来抑制其生

长.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生态这一部分的知识,通过表格中提供的鱼塘生态系统相关

量的前后变化,考查了群落、种间关系等内容.在能力上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知识进行

分析、推理的能力.

8.(2012海南卷28)28.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一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__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一」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回。

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

约为一只。

1答案】(8分)

(1)4五(每空2分,共4分)

(_)竟争和捕食(2分)[来源:]

(3)1000(2分)

【解析】(1)由图不可看出,该食物掰中共有甲一乙一丙一戊、甲一乙一丁一丙-•戊、

甲一丙一戊、甲一乙一丁一戌4条食物熊,在最长的食物链(甲一乙一丁一丙一戊)中,最

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

(2)由图示可看出,乙和丙都以甲为食,同时丙还会捕食乙,因此两者间既有竟争关

系,也有捕食关系.

(3)按照标志重捕法的原理:孵=翳,若假设乙种群有x个个体,则得母=

,则x=1000.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食物网中食物彝数目的统计、食物网中某种生物营养级的确定、

生物种间关系和种群数量调查中标志重播法的应用.本题难度不大,重点在于要细心,同时

能够理解标志重播法的原理和相关计算.

9.(2012安徽高考30IDII.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山植物f田鼠f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

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田鼠鼬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x10"1.05x10’7.50x10s7.15xl082.44x10’2.25x102.18x10’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Ihm,范围内,第•次

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

/hm)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o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

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n.(1)3%

(2)$0只hni'偏图

(3)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解析】II.(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能率是(2.25x107)-(7.50x108)=3%

(2)Mx30-15=$Q只hm\该种群密度是SQ只hm:.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触捕食,

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来源:]

(3)田鼠和触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b5。。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

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信息传族的功能: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功能,考查学生图表的

识别及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2011年高考真题精选】

1.(2011福建卷)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逸事会示内容甲乙四

A•元素的馥向co,ff生产者

B内环境成分的关察由解淋巴级段液

C生毒系统的能・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餐者

D甲状J・激素分泌的分级岸节下丘・甲状解全体

答案:A

解析:生产者既能固定大气中的CO'又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二进入大气,故乙

与丙是双向箭头;消费者以生产甘为食,族元素由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呼吸作用产生的

CO二释放到大气中,A正确.内行/成分中由孝,,呜出液相互渗透,双向箭头;组织液

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汇入血1一5二生态系统的泥量流动是单向的.甲状腺激素

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丙)/:泌的激素可以时下月崎、垂体进行反馈调节.

2.(2011广东卷)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cD

答案:AB

解析;本题以概念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激素调节、血糖调节和生态系

统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成分

可以相互交换,组织液可以渗透到淋巴液中,淋巴液不能反渗到组织液中的,淋巴循环最

终到血液中,A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肾上腺

激素,进而促肾上腺激素可以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反过来还会

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3正确;淀耕是植物中的多糖,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

能循环利用,D错误.

3.(2011山东卷)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I代表整个大圆,II包含IV。下列

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I体液II细胞外液III细胞内液IV组织液

B.I突触II突触前膜口突触后膜IV突触小泡

I

c.I核酸II核糖核酸川脱氧核糖核酸IV信使RNA

D.I免疫U特异性免疫HI非特异性免疫W细胞免疫

答案:B

解析:A选项中体液,包括纳贵内海女不胞外活,班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

淋巴所以A符合;3选项中突触包括突触前膜、/;间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前膜内形

成突触小泡,所以3不符合;C核酸包括竹:假和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由信使RNA、

核糖体MCA和转运RNA组成,所正确;。选项中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

免疫,而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兄疫和体液兑疫,所以符合.

4、(2011江苏卷)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

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鳌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II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

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

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

行就地保护

【答案】3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冢的

能力.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弓I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

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故A说法正确、3说法错误;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

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迁)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

冢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C、D说法均正确.

5.(2011新课标全国卷)31.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

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

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

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增加、减小、

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增强、减弱、不变)

【答案】(1)竞争和捕食寄生

⑶略

(3)噌加(4)—弱

【解析】根据题干知,人牧羊并捕食羊、野兔和狐,而孤也捕食羔羊,因而人与狐的

种间关系为竟争和捕食,兔瘟热病毒引起了野兔瘟疫,可知兔瘟热病毒与野兔为寄生关系.

该岛屿生态系统的牧草为生产者,羊、野兔为初级消费者,狐为次级消费者,而人可为次级、

三级消费者.由于人们大量牧羊,羊群教量噌加,又因为保护羊群而大量捕食狐,导致人

登岛后的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野兔数量大噌,而作为野兔食物的牧草数量又减少,从而

野兔种内竟争强度噌加.一般情况下,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噌加,被捕食者种群密度会减少,

而传染病的病原体寄生被捕食者的机会下降,从而使传染病流行程度减弱.

6.(2011山东卷)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

/JNo

(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能力较差,其

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

分还应有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

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KJ和KJ。若

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o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

会导致草原的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

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

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一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

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引起—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

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答案】(1)自我调节1或: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抵抗力分解者

(2)10400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⑶捕食900噜高

(4)升高下丘脑肾小管、集合管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点,考

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

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图中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和消

费者,缺少分解者.(I,悭共有3条食物链:草一兔一悭、草一鼠一悭、草一鼠一蛇一鹰,

这三条食物链中鹰的营养级分别为第三、三、四营养级,通过食物熊草一鼠T它一席获得的

能量最低为10000kJxl0°oxl00oxlCPo=10kJ,通过食物展草一兔一鹰或草一鼠一悭获得的

能量最高为100QQkJx2Q%x20%=Mi0kJ.若去除蛇,鼠的数量短期内噌加,在狐的数量不

变的情况下,陵的食物来源增加,鹿的环境容纳量噌加.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当地生物多样

性.(3)图中的兔被鹰和狐捕食,其数量变化与捕食者的捕食活动有关,同时兔与鼠是竟争

关系,鼠的存在也能影响兔的数量变化.若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鼠的数量增加

4Q0只,在草量不变的情况下,兔的数量就要诚少100只,兔种群的K值变为900只.设第

一次捕获并标记的鼠数量为nl,鼠种群的数量为N,第二次共捕获的鼠数量为7,其中有

n2只鼠做了标记,在没有迁入迁出的情况下nl:N=n2:M,N=(nlx\i)壮,当有部分标

记个体迁出时,n:值激少,N值噌加.(4)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有关,当兔摄取水分减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噌加,弓I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垂体

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保持体内

水分平衡.

7.(2011全国卷)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

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

能存在着一.、、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

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

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

物种为食。

种群甲乙丙T戊

重金属含量(闷/kg鲜重)0.00370.00370.0350.0350.34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X>

答案:Q)竞争捕食寄生(2)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1)种间

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捕食和竟争,其中只有互利共生对双方都有利.3)生物富集

又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浓度极低的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并

逐渐积累.庾生物体内该元素或代台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作用过程;营养级越高,

有害物质的浓度就越高.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征和生物富集效应可以推断

出,甲乙处于同一个营养级,丙丁处于同一个营养级.

8.(2011•四川)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蝴

(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

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

-o-MMMfXSffl

电交落叶

(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变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

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

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

_______能力。

【答案】I.(1)三或第四竟争和捕食(2)垂直结构⑶先噌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

衡一定的自动调节

H.⑴结构生物进化⑵同源染色体92(3)20422(4)316

【解析】I.本题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的有关知识.从食物网中不难看出沙氏变色

蜥处于多条食物腔中,但都是处在第三或四营养级;卷尾藏蝴以沙氏变色蝴和较大的地面节

肢动物为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又是沙氏变色蜥的食物,因此沙氏变色蝴与卷尾鼠蜥之间

既是捕食又是竟争的关系;引入卷尾黄蜥后,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活动范围的变化,说明

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发生改变;从图3中可以看出,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

势是先噌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衡;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在有物种弓I人的情况下

仍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7得一东四阖动调书岂力.

n.本题为变异和遗传规律应用的综合题与甲品目比,乙和丙的染色体中都包含了

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因此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染色体

变异属于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伙/原材料;假设甲品系中H上的基因为X,那么甲和乙杂交

所得到的]的基因型为A33S;自交时所言一《钵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同源染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可形成4种了工二仔A3、Q二吟、aX,因此3:自交所得F:中有

AA33、AA3X、Aa33、Aa3'、,_AXK、AaYX、aa33.aa3X、aaXX9种基因型;其中仅

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aa33和aaB\二种;设丙品系中I的基因为iaH),甲和丙两个品系

中H上的基因为X,则甲和丙然交所得至,的F.的基因型为AiaE:,XSF:自交,减数分裂中

1=与I-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小麦体细胞中共有21对同源

染色体,这样在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r.中只有20对同源染色体,也就只能观察到20个四

分体,若该减数分裂完成后,可生产的配子有只含有I,、只含有I一、既含有I=又含有I

-和既不含有I-也不含有I-的4种类型的配子,显然配子中最多含有22条染色体;中

r.的基因型为Aa3s不)中三.的基因型为AtaDXX,它们进行杂交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杂交组合共16种,利用棋盘法可以看出同时带有A、3和1正)的只占其中的316.

9.(2011天津卷)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1是亚热带某

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一呼吸作用消耗

量)的变化图,G。为不放牧,G;Gs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

(1)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从G°、G3中选填),月份可被初级

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2)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___________(多选)。

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

B.植株衰老组织较多

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

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

(3)据图I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

措施是.

(4)牧草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和面积的来表示。

(5)在牧草上喷好标记的磷肥,检测师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

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一营养级。

(6)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

【答案】(DG:6

(2)A、C

(3)4月份不放牧,5〜1。月份放牧强度保持在G:水平[来源高[考...试<题库]

有机物生成量(CO:的消耗量或。:生成壁)

⑸二

(6)分解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相关内容.(1)从坐标图

1可看出,5〜10月间GW,为最适放牧强度,6月份时牧草的净光合产量最高,因而可被初

级消费者利用的能量最多.(1坐标图1显示,S月份时不放牧(G)草地的净光合产量较低,

可能是因为没有放牧的情况下,植物上层枝叶过多对下层植物的遮光作用而导致光合作用减

弱,或者植物自身的衰老组织较多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还可能是缺少动物龚尿等肥料而导

致光合作用减弱等原因所致.(3)由图1可得出,要尽可能提高牧草的净光合产量,4月应该

不放牧,因为不放牧时净光合产量相对最高,而从5-10月放牧强度应始终保持G:水平,

因为放牧强度为Q时净光合产量相对最高.(4)牧草的实际光合产量可用有机物生成量或

CO:消耗量或0:产生量来表示,②从图2可知,A消费者体内出现放射性;P的时间比B

消费者体内早,可见A消费者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而3消费者为次级消费者、第

三营养级.(6)根据能量流动中的能量分流得出,生产者体内储存的能量除了被初级消费者

利用外,还有一部分流向了分解者.

10(2011安徽卷)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

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

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

是。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

的信息类型属于。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

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

措施。

答案:(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2)化学信息(3)基因交流(4)环

境容纳量

解析:考查生态系统功能.(D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由于华南虎是肉食性,

而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营养级低,所以生存优势强.(二)大熊猫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是

化学信息.(3)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基因交流.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减小环境阻力,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提高种群密

度。

【2010年高考真题精选】

1.(10全国卷1)5.右图是•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婚医的是

沼气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10全国卷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在该

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

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

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

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

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C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答案:c

解析:南方热带雨林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北方森林中的代谢要旺盛的多,这与南方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3.(10全国卷2)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

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

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

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B.1:2C,2:1D.3:1

答案,A

解析:用哈代福伯格平衡公式即:(P7)'p-pq-q'l来计库由题意可知:AA和

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13和Aa:23

所以:A(p)的基因频率为13-12x23=23

a(q)的基因频率为12x23=13

故:子一代中AA的个体为(F)=23x23=49

Aa的个体为仁pq)=2*23*13=49

即AA:Aa=49.49=1,1

4.(2010山东高考理综)8.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

出的正确表述是

*

£

种群需度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H捕获量

【答案】C

【解析】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

错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噌长的依据,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划

生育的影响,因此3错误;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实际,

因此C正确.在X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5.(10安徽理综)6、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

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cm,网身长145cm,网目孔径

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物物种物种物种物种物种物种物种物种9物种10

种12345678

甲类样本155100151204202110

群样本252300231304102212

样本344200201503902011

乙类样本13340124001025111522

群样本23560104101230142721

样本33350183501125121619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大小的比较.物种丰富度定义是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成为丰富度.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种群密度

是批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所以乙类

群中的物种7种群密度相对甲来说较小.甲类群中的物种4的种群密度相对乙类群较小.所

以C选项正确.

6.(10天津卷)5.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16010080

平均种数(种树/平米)2018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900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答案:D

解析: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

样.典型草原中旱生植物的种群密度小于荒漠草原.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

中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仅根据表格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平均

产量,不清楚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情况,无法比较2个草原上的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

的太阳能的总量.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占植物总种数的比例为78。。,大于草甸草原和典

型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7.(10重庆卷)31.II.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

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题31图2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

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和决定;若容器内饲

养液体积为20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o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

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

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类似。

解析:(1)组1中,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为曲线A,表

现为S型噌长,因食物相同,饲养条件相同,所以此时乙种数量变化也应表现为S型噌长,

应是曲线C、D、E之一,此时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三所示.因食物相同,所以

甲种与乙种生物之间应属于竟争关系,各组实猿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此时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噌长邰应比在组1中单独培养慢,因而组1中乙种生物数量噌长要

比组2中的高,变化曲线应为C(因dE比F在前面增长慢),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数

量为60Q只,而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所以此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mL(600

只20mL).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

均较组1少,殴§1中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为A、C,所以此时乙种与丙种生物数

量变化曲线应为D、E.这样一来在组2中甲种生物数量变化为曲线就是3.

注此时的数量变化曲线对应物种和环境分析非常重要,是下面解题关键.

(1)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注意了类似两个字非常重要,

是解此小题的突破口.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

间关系与实城中的组3中的乙种和丙种生物相似,由于是种间关系是两种生物,应是两条曲

线D和E.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噌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

关系与实验中的组]中的甲种和乙种生物相似,由于是种间关系是两种生物,应是两条曲线

B和F.

8.(10新课标)31.(8分)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

为a—CT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

时间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少的种

群是一o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0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