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州市高2022级高二上学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心理学家保罗·罗辛设计出了一个测试人类厌恶反应的有趣实验:他向被试者展示了一个刚刚打开包装的崭新便盆。他反复说明,这个便盆从未被人使用过,被试者也完全相信这一点。接着,他把苹果汁倒进便盆,邀请他们饮用。大多数人拒绝了邀请。这不是根植于基因中的内在反感。我们的祖先会心甘情愿地用这个形状方便、从未用过的器皿来饮水。不过,我们已经将这个物体与尿液强烈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无法用它来饮水。罗辛的被试者对于这个想法感到恶心,“尽管他们知道它是崭新的,没有尿液,没有受到污染”。物体并不仅仅是物体——它拥有背景,这影响了我们对它的看法。如果罗辛的某个被试者被困沙漠,没有水源,然后看到一个装满苹果汁的便盆,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喝下去。我们对于许多物品的反应主要取决于背景,而不是物品本身。想象你拥有一块名牌手表。如果你们单位的其他5个人戴着同样的手表,你会如何看待它?如果你发现它的制造公司以逃税著称呢?如果你在一则新闻中看到你所厌恶的名人戴着同样的手表呢?物品本身并没有改变,但它受到了背景的影响。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只古老的银叉曾被希特勒使用过,它对收藏者的吸引力可能会变大或变小。如果对于一个物品的物理描述是一个真相,那么这个物体各种可能的背景就是可能使我们产生不同反应的竞争性真相。1947年2月,一个自称匈牙利没落贵族的人住进了哥本哈根的一家酒店。他的故事很悲惨:他那些出身高贵的家人被纳粹党屠杀,他们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苏联人没收。他本人在战争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生活在德国集中营。他在盖世太保审讯期间折断了一条腿。他用缝进外套里的一些钻石贿赂边境守卫士兵,这才逃出了苏维埃控制的东部阵营。他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5幅毕加索的油画——这是他的贵族家庭曾经拥有的巨额财富的最后残余。在绝望中,他不得不将其卖掉。交易商邀请专家鉴定了这些油画。很快,它们被判定为真迹。最终,斯德哥尔摩一家美术馆同意以6000美元购买这些油画。难民获得了一张支票。收款人一栏中是他给出的名字:埃尔米尔·德·霍利。这家瑞典美术馆以及接下来几十年的其他许多艺术品买家不太走运,因为这个自称德·霍利的人是一个伪造大师。这些油画不是毕加索的作品,而是德·霍利本人在几个小时之内创作出来的。他伪造了几百幅艺术作品,上面带有马蒂斯、毕加索、莫迪里阿尼、莫奈和德加等人的签名。德·霍利没有复制当代艺术作品。他的策略是创造可能出自著名艺术家手笔的新作品。他总是小心地使用古老的帆布、画框和纸张,有时还会购买古老的油画,以便利用它的画布,或者从古书上撕下空白页面,用于伪造素描。他对现代主义大师模仿得惟妙惟肖,专家们很少能够分辨出二者的区别。一位纽约美术馆所有人宣布:“在艺术上,德·霍利比马蒂斯更像马蒂斯。”毕加索真品和德·霍利伪作的物理差异的确微乎其微。不过,前者可以卖上数百万美元,后者的价值则小得多。那么,大师原作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原作的巨大价值不在于它的物理实体本身,而是在于它的背景——它的来源、故事、品牌、稀缺性、独特性。它的帆布和颜料最多值几千美元,它的背景价值则超过了1.79亿美元。同仿作相比,被我们视作著名艺术家真迹的艺术品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快乐。得益于神经科学最近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监测与“享乐价值”有关的大脑区域的活动。一个团队要求被试者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中为一系列抽象画评分。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半数画作来自颇具声望的美术馆,另一半画作则是由研究人员用计算机生成的。被试者对“美术馆”画作的平均主观评分高于“计算机”画作,这一结果并不令人吃惊,尽管这两个标签是随机分配的。在进行美学判断时,人们很难抵挡如此强烈的背景标签的影响。不过,真正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当被试者观看“美术馆”画作时,与享乐价值有关的大脑区域表现出了更强的活动:同他们眼中来自研究人员的画作相比,被他们视作艺术家真品的画作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快乐。所以,美术馆为那些被参观者认可的艺术家的作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名人背景可以为帆布和颜料添加可以测量的享乐价值。遗憾的是,德·霍利没有活着看到他的作品被人模仿。他在1976年被指控欺诈。面对被引渡至法国的命运,他服用了过量的巴比妥酸盐,死在了伊比萨。(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材料二:对于很多人来说,收藏书画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源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们喜欢书画作品所传递的文化、艺术和历史背景,喜欢作品所展现的美感和情感。然而,也有许多人收藏书画是出于功利心的考虑。他们关注的是书画作品的投资价值,而不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他们不惜重金购买那些被认为有投资价值的书画作品,并希望在未来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如何让书画收藏者更加注重情感和兴趣,而不是功利目的呢?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文化和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只有真正了解和欣赏作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艺术。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避免市场的投机行为,保持市场的稳定和良性发展。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对收藏者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了解收藏不仅是一种投资行为,更是一种艺术追求和文化传承。(摘编自傅继英《探讨书画收藏的动机:是情怀驱动还是功利心作祟?》)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多数人拒绝了保罗·罗辛的实验邀请,与他们基因中的内在反感相关。B.一只曾经被希特勒使用过的古老银叉,会明显地增强对收藏者的吸引力。C.为了卖掉毕加索的油画,埃尔米尔·德·霍利虚构了自己的悲惨经历。D.“美术馆”画作的平均主观评分高于“计算机”画作在于其背景标签。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由一个有趣实验引入话题:我们对许多物品的反应主要取决于物品背景。B.材料一结尾表达的“遗憾”传达出作者对埃尔米尔·德·霍利强烈的批判。C.材料二的作者主张书画收藏者应更加注重情感和兴趣,而不是出于功利心。D.两则材料都有谈及背景对收藏者的影响,但论述重点不同,论述目的各异。3.下列不符合材料二所说的“艺术追求和文化传承”的一项是()(3分)A.新绛县农民收藏家杨富荣创建了红色收藏馆,馆藏了陈旧的军服和兵器、珍贵的奖章和纪念章、毛主席塑像等,即使经营困难,也拒绝出售。B.收藏家郑振铎一生致力于收藏珍贵典籍、陶俑,面对战争、贫苦、利诱,他都誓死捍卫珍宝,遗言将藏书全部捐献国家,体现了高尚的情操。C.民国时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庞元济毕生以收藏为人生目标,他通过收藏培养了许多青年一辈的书画家,成就了民国时期许多艺术大师。D.埃尔米尔·德·霍利称自己的财产只剩下了5幅毕加索的油画,是他的贵族家庭曾经拥有巨额财富的最后残余,并高价出售了这些油画。4.材料一开篇介绍了心理学家保罗·罗辛的实验,请简要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5.材料一在论述观点的过程中,是怎样展开论说思路的?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薄如蝉翼朱以撒一年来,阿黄送了我不少东洋纸,丰富了我藏纸的种类。她自己不谙八法,却对纸有一种过人的嗜好,即便价格不菲也解袁收入。有时人的爱好就是如此,收藏了欣赏或赠送朋友,自己是不使用的,由于不谙八法,一下笔就可惜了。好在阿黄在这方面及时地出现了接班人,她的女儿考上了大学的书法专业,这些纸才有了使用者。物尽其用——我常怀这样的想法,能在有生之年将自己使用的一些消耗品用罄,或者所剩不多,最好,也遂了作为物的愿望。如果是尤物就更不一般了,通常有灵性于其中,应对同样有灵性的这个人或者那个人,就像神骏,不是任何一个骑手就可以翻身上去,它一定在等待那个人的出现。如果有幸,那个人出现了,这匹骏马的价值才上升到顶峰,否则,一辈子晾在马槽上。赠人以纸,说起来是很风雅的。当年王逸少一次就给了谢安石几万张纸,传为美谈,这比送脂粉、五石散有着更多的文气,让人联想到澄澈、玄远,也联想到一个人的笔墨情怀如此倜傥。一张纸比人情单薄得多,但几万张纸,这个人情就不是俗常之谓了,是精神方面的必须。送纸是危险的,敢于送纸也说明了对对方的一种识见的无误,双方由于这一张张单薄的纸而相互欣赏。赠送者认为送对了,被赠送者也认为太合心意。那么,接下来的畅谈,完全可以从纸开始说起。风雅不及实在,俗常日子是实在过去的,真能如王逸少、谢安石这般锦衣玉食,送纸才能成为后世谈资,真是俗常人家,他们的需要则如亦舒在《喜宝》中说过的:“如果有人用钞票扔你,跪下来,一张张拾起,不要紧,与你温饱有关的时候,一点点自尊不算什么。”亦舒此说还是很诚恳的,在生活的现状里,对这么一张张纸所持有的态度,不必以嘲笑的态度待之。对于文士而言,能用上与自己情性相契的纸自然快慰之至。笔墨生涯,越往后对于纸的选择就越讲究,讲究的尽头就是挑剔,面对一张纸的态度说一些别人认为是玄虚的感觉。即便要订制,也难以表达清楚,便难以与人说,觉得说了也不知所云——真能说清楚就不是感觉了。难言之隐——往往是隐于感觉之内,不能量化,说出来不能达意,也就欲说还休。南方的潮润使不少宣纸都起了霉点,失去往日脸面上的洁净。笔在纸上行如在黄昏里。有的人便拿到装裱店去美容,使之恢复到如新状态。有时为了怀旧,打开自己三十年前写的作品,都是满目昏黄。潮气无声潜入,不分昼夜,没有什么可以抵挡,放在箱子里的,搁在橱子里的,外边还做了包裹,无一幸免。时日在上边留下的痕迹,或深或浅,或多或少。南方生活的细腻清新,即便有机会去北方长居,而不愿动身。却不知在听着苦雨芭蕉的滴沥,看着桨声灯影中的涟漪,卷轴正悄然侵入了润泽。寻常人对日渐霉斑的一张纸真是束手无策,只能交由资深的装裱师傅,请他抹掉这些时间之痕。过了几年,又过了几年,这些作品又敌不过梅雨潮气,霉点又一次上脸,他又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劳作。忽一日照镜子,看到白头发多起来了,皱纹叠着皱纹,还有一些如同宣纸上的黄斑了。俞先生去世前给了我一叠花笺。他收藏它们已经有一些时间了。在他众多的学生里,把花笺送给我最为合适——礼物送人也是需要考虑与之相适应的对象,使礼物倍显珍贵。花笺是宣纸中的娇女,和六尺、八尺宣相比,它是那么小巧雅致。我想俞先生把花笺赠与我,肯定也把其他类型的藏品赠与师兄弟们。品性不同,受物不同,人与人的交往深度,可由此见出。几年过去,我把俞先生送的花笺都写光了。之所以写了几年,是因为我用小楷,抄些古诗词,也自己撰文。对于花笺,我有一种怜惜,觉得不斯文以待,就愧对时时萌生的怀旧幽思。想想古文士如此喜好花笺,在上边写个不停,许多隐微的心曲都在上面。倘不居庙堂之高,不处江海之远,一个与世无争的文士,在小小的花笺上写写自己小小的悲伤,小小爱慕,使如此单薄的花笺沉着起来。少年时常听善笔墨者长寿,还可以举出一大串人名来。就像文微明,他同时代的文人都不在了,甚至连他的学生也有不在了,他还精神地活着,又写又画,真是艺坛上的老祖父了。据说去世前他还在为人写字,和纸亲近,这是一个最热爱纸、在纸上不懈驰骋笔墨的文士,作为盟主当然无可非议。这也就使人多有联想,觉得纸上太极足以使人长寿,足以抵挡个人生命的消耗。从纸上的笔迹看,都会让人想到书写者的教养——一个人的字和一张纸如此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此纸长寿,此人也应当长寿。一张纸无足,却可以走遍天下。有的从北方来到南方,有的从南方来到北方。如果一张纸有灵,它会知道在上边写写画画的人是不是伪造者。但作为纸,从来是缄默无声的。行藏由时,主人的薄情寡义,使它不停地辗转着,不知下一次沦落谁家——除非,它们有《平复帖》的命,张伯驹把它捐给了国家,如今它躺在那个极为严密的空间里,不见天日,它的漂泊生涯才算终结。一些纸留存到现在,为我们有幸见到。更多的纸灰飞烟灭,无从找寻。人、物有命,何况一张薄纸。要穿过久远的烟水来到我们的面前,如同骆驼穿过针眼,只能说幸甚幸甚。纸不怕多,传下来就是宝贝。一些文士,名字留下来了,却无一丁半点纸片。像李太白写了那么多,只有《上阳台帖》留下来,虽仅二十五个字,却让人欢呼雀跃,以为不特李太白一人之私幸,也是后人之大幸。每日,我都花了时间来消费这些好纸。书写使人开心起来,是良好的物质材料优化了人的心境。想想从五六岁始习书,到现在有多少纸在指腕间流过。此时窗外青山妩媚,白云游逸,笔下更是明快。若到夕阳昏黄,风起于芦苇之梢,满山迷蒙,纸上就有了更多的信手和慵懒气味。如果一位书法家在他的终了,能够把贮存的好宣纸都挥洒得差不多,那真是一件幸事。人将了,物亦将了。一张张薄如蝉翼的纸在时日的过往中渐渐堆叠起来,走向厚重,我想,这就是此生了。(有删减)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阿黄不擅长写字,却喜欢花费重金收集价格不菲的纸张,可见阿黄是为了附庸风雅而刻意为之。B.作者认为“物尽其用”,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一些消耗品用罄这一想法与所有收藏家的做法一致。C.谢安石那样的锦衣玉食之家,送纸是一件能成为后世谈资的风雅事,而俗常人家需要的是实在与温饱。D.古人有“善笔墨者长寿”的说法,因此一个人的字和一张纸协调地结合在一起的书写者必然会长寿。7.下列关于文章艺术特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平复帖》的故事为例,写出了书法作品的命运大多是行藏由时、辗转漂泊的。B.“在小小的花笺上写写自己小小的悲伤,小小爱慕”运用叠词韵味十足,富有表现力。C.本文思路清晰,围绕“纸”组织材料,主要写了有关赠纸、存纸、用纸等一系列的事情。D.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叙述自己与“纸”的故事,语言呈现出一种典雅而又忧郁的气息。8.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9.有人认为,全文并未提到“敬惜字纸”的传统说法,但作者对纸的情感和思考却有一种历史感和现实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种历史感和现实感是如何体现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材料二:贞观十一年,大雨,谷水溢,冲洛城门,入洛阳宫,平地五尺,毁宫寺十九,所漂七百余家。太宗谓侍臣曰:“朕之不德,皇天降灾。将由视听弗明,刑罚失度,遂使阴阳舛谬,雨水乖常。朕又何情独甘滋味?可令尚食断肉料,进蔬食。文武百官各上封事,极言得失。”中书侍郎岑文本上封事曰: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祀绵远,则枝叶扶疏;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壅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致枯槁。今之百姓,颇类于此。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暂有征役,则随日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孔安国曰:“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人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伏惟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在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颐神养性,省游畋之娱;云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载弓矢,而不忘武备。凡此数者,虽为国之恒道,陛下之所常行。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太宗深纳其言。(节选自《贞观政要·论灾祥》,有删改)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雨水之患A阴阳B恒理C岂可谓天谴D而系E圣心哉F太宗G深纳其言。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不忍人”即怜爱别人之意,孟子以此体现其力主仁政思想。B.封事,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有此称。C.扶疏,枝叶稀疏之意。此句意为古人用种树比喻治理国家,种之日浅,则枝叶稀疏。D.社稷,国家的代称,本指土神和谷神。“一片神鸦社鼓”中的“社”即祭祀土神的活动。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提出“不忍人之心”的政治主张,唐太宗面对水患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正体现了孟子这一主张。B.孟子强于论辩,善于说理,通过生活常理说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又利用排比、对仗等句式增强语势。C.材料二中岑文本阐述的开创容易与守成不易的观点与魏征提出的“取之易而守之难”的观点是一致的。D.岑文本的封事极具文学美感,其中使用了对仗,句式较整齐;类比推理,层层递进,具有较强说服力。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4分)(2)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4分)14.孟子提出的“不忍人之心”,在唐太宗的施政措施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做法?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5-16题。浣溪沙·夜饮苏轼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三杯未尽兴尤酣。夜露清凉搀乐去,青山微薄桂枝寒,凝眸迷恋玉壶间。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佳酿即美酒,产自蜀南的美酒醇香四溢,好地方盛产好酒,诗人喜爱之情溢于言表。B.月色明亮,花间共饮酒,良辰美景之际,虽然几杯酒未尽,但酒趣、兴致很是酣畅。C.夜深露重,尽兴乘醉归,青山微薄,桂枝清寒,微冷的环境丝毫没有影响诗人的心情。D.本词中的“玉壶”与“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玉壶”同为寄托之言,自述品行高洁。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夜饮之情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就不会失败。(2)《大学之道》中说修养品性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接着“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有序的重要性。(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第Ⅱ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西湖校区,81岁的陈润生院士上完课后,被学生们排队要签名。网友纷纷留言点赞:“这样的星应该被追,这样的课必须火爆。”这是一颗什么样的星?陈润生是生物信息学家,也是全中国第一个做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人。扎实深厚的科研能力、耐得住寂寞的科研精神,让这颗科研之星①,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学生树立了投身科研的榜样。实际上,这颗星的光辉不只在科研之上。陈润生院士给学生们授课时,课前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调试设备,课后耐心给现场学生签名,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②。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星”,而且是行走的“旗帜”,以言传身教给学生心中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潜心科研、专心育人,淡泊名利、不失本真,这几乎就是陈润生院士所代表的科学家这个群体的共同特质。在③的科学宇宙中,群星璀璨,照亮通往“意义”的道路,也照亮了通往“梦想”的前路。这个时代,我们该追什么样的星?那些呕心沥血、献身科研的人,那些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人,那些把科学事业当作毕生追求的人,都是真正的明星、最大最耀眼的明星。追这样的星,很值得,也很科学!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不仅是高高在上的“星”,而且是行走的“旗帜”,以言传身教在学生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伊春市新青区2025届数学五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货物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个人股权融资合同样本
- 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革新与实践
- 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策略
- 企业法律顾问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连锁药房加盟经营合同
- 软件公司与程序员劳动合同
- 房产抵债合同范文
- 2024-2025年济南天桥区泺口实验学校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飞机空气动力学课件:翼型的空气动力特性
- 《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
- 农业科技的智能灌溉
- 森林防火护林员聘用合同
- 云梯高空作业车的施工方案
- 视觉设计基础
-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设计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09-03-03 陶瓷工艺品制作师(试行) 2024年版
- 安全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 中职教育基础模板课件《集合的概念 》
- 静密封知识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