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应急_第1页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_第2页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_第3页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_第4页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2/16/20241编辑ppt2003年5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的第376号国务院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16/20242编辑ppt立法背景和意义背景今年,我国一些地区发生非典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打赢防治“非典“这场硬仗,既要依靠科学,又要依靠法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正是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台的。2/16/20243编辑ppt立法背景和意义SARS病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全世界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报揭发生SARS病人8422例,死亡916例。加拿大是一个反弹国家。

我国涉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揭发生SARS病人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病死率6.55%。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其中广东1512例,顶峰期2~3月〔20天〕散发期〔63天〕;北京2522例,顶峰期4月〔11天〕散发期〔10天〕。医务人员感染近千例,死亡29例。民工死亡5例。学生死亡4例。自2002年11月16日广东报告首例病人至2003年6月中旬,流行持续约半年多时间。到8月16日全国已52天无新增病例。香港报告1755例,死亡298例。台湾671例,死亡84例。澳门1例,无死亡。2003年8月16日北京地坛医院最后2名患者治愈院。最后一个定点医院结束工作。2/16/20244编辑ppt立法背景和意义意义条例的施行为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提供了全社会重要法律保障,对有效应对当前或今后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平安,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2/16/20245编辑ppt2/16/20246编辑ppt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以下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16/20247编辑ppt重大传染病疫情〔1〕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爆发;〔2〕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3〕乙类、丙类传染病爆发或多例死亡;〔4〕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5〕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6〕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标准?〔2003版〕的通知2/16/20248编辑ppt其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2〕短期内发生3人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

〔3〕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4〕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

〔5〕医源性感染爆发;

〔6〕药品引起的群体性反响或死亡事件;

〔7〕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响或死亡事件;2/16/20249编辑ppt其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丧失、泄漏等事件;

〔9〕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10〕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

〔11〕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事件;

〔12〕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2/16/202410编辑ppt其它文件或规章的约定关于及是上报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的通知〔粤卫〔2003〕84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紧急重大情况报告工作的通知〔卫办综发〔2000〕第152号〕卫生部关于标准突发事件和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通知〔卫办发〔1999〕第382号〕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方法〔>30、>100或死1、重点或敏感地方〕广东省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暂行规定重大〔>50或死1〕、较大〔30-49〕、一般〔<30〕2/16/202411编辑ppt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个特征一是突发性事件,它是突如其来的,不易预测的;二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属性;三是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2/16/202412编辑ppt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原那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响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那么。2/16/202413编辑ppt?条例?从5个方面重点对现行的应急处理机制进行了标准和完善1、为了强化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系统,明确了政府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2、明确和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强化了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责任及时限。同时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政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16/202414编辑ppt?条例?从5个方面重点对现行的应急处理机制进行了标准和完善3、明确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的要求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确保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同时还要加强对急救医疗效劳网络的建设,配备和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

2/16/202415编辑ppt?条例?从5个方面重点对现行的应急处理机制进行了标准和完善4、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专业技术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5、加大了对不按照规定履行应急处理义务、扰乱社会和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的处分力度。

2/16/202416编辑ppt突发事件7个应急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公布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报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督导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医疗卫生人员的补助制度2/16/202417编辑ppt应急准备2/16/202418编辑ppt〔一〕中央政府——国务院——对遥远贫困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鼓励、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反响处理有关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公布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举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2/16/202419编辑ppt〔二〕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质储藏——加强急救医疗效劳网络的建设,配备和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2/16/202420编辑ppt〔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1、卫生部——制定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标准,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2/16/202421编辑ppt〔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2、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公众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2/16/202422编辑ppt〔四〕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藏。

2/16/202423编辑ppt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2/16/202424编辑ppt〔一〕各级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后2小时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16/202425编辑ppt〔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1、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向国务院报告。2、其他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2/16/202426编辑ppt〔三〕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16/202427编辑ppt应急处理措施2/16/202428编辑ppt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其它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2/16/202429编辑ppt国务院——批准启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设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2/16/202430编辑ppt省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省级政府设立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批准启动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16/202431编辑ppt其他地方各级政府——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给。——对传染病爆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应当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2/16/202432编辑ppt其他地方各级政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藏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2/16/202433编辑ppt其他地方各级政府——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作出奉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2/16/202434编辑ppt卫生部——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根据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通报。

2/16/202435编辑ppt卫生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标准和控制措施。2/16/202436编辑ppt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2/16/202437编辑ppt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交通工具上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作出奉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2/16/202438编辑ppt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的程序1、评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2、批准——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2/16/202439编辑ppt各级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和保证及时运送应急设备、药械(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依法协助有关部门对拒绝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强制执行。

2/16/202440编辑ppt医疗卫生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第二十九条〕——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第三十九条〕2/16/202441编辑ppt详细谈谈二个制度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制度2.信息报告制度2/16/202442编辑ppt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制度1、制定应急预案。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第十、十一、十二条〕。

2/16/202443编辑ppt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制度2、建立预防控制体系。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并确保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及时报告〔第十四、十五条〕。2/16/202444编辑ppt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制度3、加强医疗效劳网络的建设。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效劳网络的建设,配备和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第十七条〕。2/16/202445编辑ppt信息报告制度 例从五个方面着重规定了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2/16/202446编辑ppt信息报告制度 1、强化人民政府信息报告责任。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级人民政府必须在接到疫情等突法事件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部门报告。〔第十九、二十条〕2/16/202447编辑ppt信息报告制度

(2)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疫情等突发事件报告2小时内,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2/16/202448编辑ppt信息报告制度 (3)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应当报告的事项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有权举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失职行为;对举报有功的,给予奖励。(5)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主体和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2/16/202449编辑ppt信息报告制度 明确部门间的通报义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通报。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第二十三条〕。

2/16/202450编辑ppt经费保障1、应急处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藏,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国家对遥远贫困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第六条〕2/16/202451编辑ppt经费保障2、医疗救助费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第四十三条)。2/16/202452编辑ppt

法律责任

2/16/202453编辑ppt行政处分2/16/202454编辑ppt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隐瞒、缓报、谎报2/16/202455编辑ppt没有贮备物资第四十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给、运输和储藏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16/202456编辑ppt不配合上级第四十七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预调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16/202457编辑ppt失职、玩忽职守、渎职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16/202458编辑ppt拒不履行应急职责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16/202459编辑ppt医疗卫生机构方面第五十条医疗卫生机构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撤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16/202460编辑ppt医疗卫生机构方面〔一〕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二〕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三〕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四〕拒绝接诊病人的;〔五〕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2/16/202461编辑ppt不配合卫生部门第五十一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16/202462编辑ppt

第五十二条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16/202463编辑ppt刑事责任2/16/202464编辑ppt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8号)2003年5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69次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

2/16/202465编辑ppt

一、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因国务院没有将非典明确列入甲类传染病的范围,所以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防治非典的过程中尚难适用。为了正确适用法律,?解释?在三个条文中作出了相应规定2/16/202466编辑ppt

一、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一〕?解释?第一条第二款“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平安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平安罪定罪处分〞的规定,重点解决了对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而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危害公共平安行为的定罪问题。2/16/202467编辑ppt

一、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如果行为人成心传播传染病,危害公共平安的,那么应按该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平安罪定罪处分。2/16/202468编辑ppt

一、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二〕?解释?第八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治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分〞。参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2/16/202469编辑ppt〔三〕?解释?第十三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突发传染病传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定罪处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废物的行为,属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的行为,又因该行为的结果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构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因此,对这种行为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定罪是适当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刑法第三百三十条无法适用的问题。2/16/202470编辑ppt二、关于借非典防治之机,制售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特别是制售劣质口罩、防护用品等医用卫生材料,严重损害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定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分2/16/202471编辑ppt二、关于借非典防治之机,制售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特别是制售劣质口罩、防护用品等医用卫生材料,严重损害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医疗机构或者个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系前款规定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置并有偿使用的,以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分〞2/16/202472编辑ppt

三、关于对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的造谣惑众、破坏传染病防治工作秩序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以编造、成心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分2/16/202473编辑ppt四、关于传染病防治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利用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等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一〕?解释?第六条规定:“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分〞。2/16/202474编辑ppt四、关于传染病防治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利用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等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效劳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分〞。2/16/202475编辑ppt

五、关于在传染病防治期间侵犯公私财产、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诈骗、“打砸抢〞、寻衅滋事等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规定2/16/202476编辑ppt六、关于传染病防治期间有关人员渎职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第十六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编制但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时,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四百零九条的规定,以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定罪处分。2/16/202477编辑ppt六、关于传染病防治期间有关人员渎职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一〕对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地区或者突发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突发传染病病人,未按照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工作标准的要求做好防疫、检疫、隔离、防护、救治等工作,或者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不当,造成传染范围扩大或者疫情、灾情加重的;

〔二〕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灾情,造成传染范围扩大或者疫情、灾情加重的;

〔三〕拒不执行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决定、命令,造成传染范围扩大或者疫情、灾情加重的;

〔四〕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2/16/202478编辑ppt(?刑法?409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处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处分依照刑法第409条规定,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2/16/202479编辑ppt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响机制加强方案2/16/202480编辑ppt已经取得的成绩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努力,广东省已经具有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根底,有较强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变能力建立了一套相应保障机制。有一批疾控、医疗救护机构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积累一定实践经验2/16/202481编辑ppt一、已经取得的成绩高要重大投毒事件1998年大灾之后无大疫毒米、毒油事件“炭疽粉末事件〞非典疫情2/16/202482编辑ppt二、主要缺乏总之,应急反响机制、组织体系、应急监测、调查救治、预防控制、物资贮备、后勤保障、经费投入和队伍建设已不适用新的形势。〔一〕预防为主方针未得到根本落实〔二〕公共卫生投入严重缺乏,特别是基层疾控机构人〔编制少、素质低〕,财,物〔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力量薄弱2/16/202483编辑ppt二、主要缺乏〔四〕没有常设的省级协调指挥中心,影响对特大和重大事件的及时处理,在处理特大和重大突发事件时,初期往往出现多头领导,各自为政,职责不清,资源分散浪费;〔五〕信息不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能力缺乏,表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采集、及时发现和报告等方面;2/16/202484编辑ppt〔六〕缺乏常设的专业快速反响和处理队伍,尤其缺乏有经验、有技术、年富力强的综合业务人才;〔七〕技术储藏缺乏,特别是对新发、罕见疾病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诊断、现场处理和救治技术的研究薄弱,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的根底信息数据库不完善;二、主要缺乏2/16/202485编辑ppt〔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响、快速检测、现场控制和防护设备落后,诊断试剂、标准毒株、血清、细胞、疫苗、特效解毒剂、药品、防护装备等物资储藏缺乏;

〔九〕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发布不标准;缺乏对公众危机意识和相应的健康教育。

二、主要缺乏2/16/202486编辑ppt近年来,新发、再肆虐传染病给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平安造成的损害呈上升趋势。鼠疫等鼠传传染病,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乙脑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感及禽流感等再肆虐、新出现传染病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疯牛病、伊博拉出血热、西尼罗病毒病等新发传染病也严重威胁我国;人口流动、国际贸易增加为传染病流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传染病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面临危机2/16/202487编辑ppt三、面临危机各种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地震等〕连年不断,救灾防病工作任重道远;社会不安定因素存在,生物恐怖或恶作剧事件随时可能出现。食源性疾病、职业中毒、事故性环境、水污染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2/16/202488编辑ppt我国管理者以及公众法治观念、突发事件预防控制意识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增加;美国“9.11事件〞及炭疽生物恐怖对国民经济、公众的心理、政治的严重影响也给我国突发疫情的应急工作提出警示,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应急能力。

三、面临危机2/16/202489编辑ppt四、目标在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根底上,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构建我省可持续开展的具有一流水平和权威性的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灵敏、高效、统一、信息化的应急反响机制。

2/16/202490编辑ppt〔一〕建立指挥有效,统一协调,反响及时,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处置有效的指挥体系;

〔二〕建立数据报告准确,信息共享便利,能够及时快速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预测预报的监测网络体系;

〔三〕建立技术过硬,反响快速,设备先进,人才队伍稳定的技术支撑体系。

四、目标2/16/202491编辑ppt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生的范围和潜在公共危机等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

2/16/202492编辑ppt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2/16/202493编辑ppt六、建设内容2/16/202494编辑ppt911和随之而来的的炭疽危机使美国人痛中思危,投入大量资源构筑公共卫生防御网.经过一年多的重建,在SARS来犯时,他们能沉着应战.2/16/202495编辑pptFEMAEPAHHSDefenseFBIEnergy国内应急办公室联邦应急管理局能源部联邦调查局卫生福利部国防部联邦环境保护局国土平安部2/16/202496编辑ppt温家宝在贯彻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座谈会上的讲话5.15,三个系统、一个网络、一支队伍一、是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二、是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体系三、是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四、是建立应急医疗卫生队伍2/16/202497编辑ppt建设主要内容指挥协调系统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信息报告网络应急实验室网络监测预警系统2/16/202498编辑ppt〔一〕应急反响指挥体系省府应急办省医疗资源调配中心省应急急救指挥中心省应急指挥部2/16/202499编辑ppt指挥协调系统各级政府成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协调指挥机构,由各有关部门组成。〔如现有的AIDS协调会议制度、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制度等〕政府应急办可设在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突发事件防范、应急处理组织协调。〔类似核管办〕2/16/2024100编辑ppt省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办职责平时主要职责:①宣传、贯彻相关法规、政策和预案;②催促、指导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应急救治体系和畅通的信息网络;③督察、指导落实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措施;④收集和处理突发事件信息;⑤催促有关物资和技术的储藏;⑥培训和应急演练。突发事件发生后职责:作省政府指挥部办公室。2/16/2024101编辑ppt其他各级政府应急办职责可参照省应急办。可考虑设立医疗资源调配中心。2/16/2024102编辑ppt技术支撑系统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定位问题,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调整财政分配结构和科目设置疾病、化学、生物危害因素监测经费纳入预算建立监督机制资源整合问题〔健教、结防、皮防、职防〕。可否考虑垂直管理〔至少县、镇两级垂直管理〕准入制订、学支援西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