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3/wKhkGWXOtWqAARz0AAJn-ntpf0A257.jpg)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3/wKhkGWXOtWqAARz0AAJn-ntpf0A2572.jpg)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3/wKhkGWXOtWqAARz0AAJn-ntpf0A2573.jpg)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3/wKhkGWXOtWqAARz0AAJn-ntpf0A2574.jpg)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3/wKhkGWXOtWqAARz0AAJn-ntpf0A2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翌日(yì)巉峻(chán)(jùn)教学相长(zhǎng)B.寒噤(jìn)驰骋(chí)(chěng)怒不可遏(è)C.枷锁(jiā)襁褓(qiáng)(bǎo)相辅相成(pǔ)D.穹顶(qióng)蜿蜒(wān)(yán)强词夺理(qiǎng)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朗诵《傅雷家书》的声音漫过抚河的风口浪尖,让人分外惬意。B.“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气势如虹,让古往今来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C.纵然浮云遮住望眼,只要身在高层,你自可在人世之间独步悠然,轻歌曼舞。D.春风又绿的江南,到处草长莺飞,桃红轻染,虫燕呢喃,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怠慢(dài)糜子(méi)褶皱(zhé)挑拨离间(jiàn)B.垂髫(táo)翕忽(xī)缅怀(miǎn)安营扎寨(zài)C.堕落(duò)拙劣(zhuō)虔诚(qián)纷至沓来(tà)D.翌日(yì)北冥(míng)叱责(chì)教学相长(cháng)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A.凫水(fú)糜子(méi)霓裳羽衣(cháng)B.寒噤(jìng)龟裂(jūn)强词夺理(qiǎng)C.缄默(jiān)羁绊(jī)戛然而止(jiá)D.器皿(mǐn)萦绕(yíng)怒不可遏(è)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阴晦恣睢(suī)贮蓄(zhù)敦厚(dūn)B.羌族蜥蜴(xī)懊悔(ào)哽咽C.鄙夷帝胄(zhòu)羁绊深谙(ān)D.脍灸人口呷浪之鳞(jiā)寻章摘句风掣(zhì)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B.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C.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D.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提炼化装品全神贯注汗流夹背B.热衷百叶窗措手不及相得益彰C.规矩口头禅以逸代劳浮想联翩D.装潢照像机理屈词穷出谋划策8、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C.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9、根据提示默写。①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③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⑤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敢随俗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任务。经过不断创新与实践,我国高铁技术几乎涉猎所有地质环境,创造了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等世界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铁“教科书”。兰新高铁垮越塞北风区,沪昆高铁wānyán岭南山川,哈大高铁chíchěng东北雪海,宁杭高铁穿梭江南水乡。①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wānyán(__________)chíchěng(___________)②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③文段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各位领导、同事、同学们:①大家好!很荣幸在这个特殊时间特殊场合里,跟大家一起畅想2018。②2015年河南一位女教师的辞职信火遍网络,辞职理由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入选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被评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时过三年,这十个字依然是很多热血少年、青年、老年人心底的呐喊:武大的樱花、北大的未名湖、上海的明珠塔、云南的香格里拉、非洲的好望角……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真的应该去看看!③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④也许有的人说,父母早已为我准备好仗剑闯天涯的资本,我无忧!⑤那你听我说:郭晶晶与霍启刚的儿子算豪门吧?在参加亲子马拉松比赛时累得父母不忍直视也不停下来,他怕一停就会输;澳门赌王的儿子何猷君算豪门吧?他20多岁的时候,从未放过一天假,别人在睡梦中时他在工作,别人在工作时他已经付出双倍于别人的努力。⑥豪门贵子如此拼!为什么?因为他们深知一个道理:无论豪门还是寒门,无论男女还是老幼,靠爹靠妈靠祖宗都不如依靠自己打拼实在、持久!⑦也许有的女生会小声嘀咕,我貌美如花,将来一定能找个勇闯天涯的好儿郎,他负责去看世界的资本,我无惧!⑧那我告诉你,刘强东的妻子章泽天就读于清华大学,是全国健美操亚军、国家一级运动员;扎克伯格的妻子是他哈佛的同学;克林顿是在耶鲁爱上他的同学希拉里。⑨其实,不管男生还是女生,无论你、我还是他,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有底气和福气去般配其他的优秀。⑩此时,也许有人会说,我爸不是李刚,我也没有优秀的细胞,世界它大它的,我不想去看了。⑪满腹的牢骚,极度的自卑让我想到了马云。高考数学第一次考得很低,复读两年历经千辛万苦才考入杭州师范学院。而十几年后,他却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他的经历足以证明:即使生下来不是只兔子,我们也不能做缩头的乌龟,爬,也要努力向前。记住,一切时候你都可以白手起家,但任何时候你都不能手无寸铁,这“铁”就是扎进骨子里的自控力、承受力、毅力、专注力还有自信力!⑫最近,一首300年来籍籍无名的小诗被一名贵州支教老师吟火了。此刻,请允许我吟给在座的所有上中(注: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的简称,下同)学子,它就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终日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就算根本没有阳光,也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绿色!苔花如米粒般渺小,但它却要像花中之王牡丹那样盛放,即使我在世人眼中卑微得不值一提,我依然也要凭着自己的力量,活出一株牡丹的尊贵,活出生命的骄傲!⑬总结一下吧,上中的学子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2018已经拉开崭新的画轴,只要你想累积优秀的资本去看大千世界,我们上中的每一个老师都十分乐意做你的“同伙”;只要你愿意让明天无怨无悔,我们上中的三百多位老师一定鞠躬尽瘁!⑭加油吧,少年!你就是未来,你就是希望,你就是明日上中的骄傲!⑮加油吧,少年!世界那么大,我们都应去看看!(注)本文是牟海荣老师在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2018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对此,作者有哪些看法?2.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本文的演讲思路。3.第②段引用的辞职信和第⑫段引用的诗句分别有什么作用?4.本文语言生动感人、充满激情,请举例说明。5.读了这篇讲话,你有什么感想?请用50字左右写出来。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晚霞中的洞里萨湖何鸿⑴旅游公司的大巴车顶着午后火辣炽热的阳光,在柬埔寨西部的乡村公路上疾驰。道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绿色雨林和沿路搭建的破旧木屋。不到两个小时,大巴车停进了一个河岸码头上。⑵“洞里萨湖?”看着眼前陈旧的一切,我向才从泰柬边境线上接收我们这个旅游团的柬埔寨导游问。他个子不高,穿长裤和短袖衬衣,圆脸长着青春痘,说流利的广东腔普通话。“这条河就如你们中国的黄河一样的,是我们高棉民族的母亲河……”他的声音温和有力。⑶远处天空缓缓西坠的一轮夕阳,在洞里萨湖裹挟着大量泥沙的平缓河面和两岸焦土之间,铺下安静而神秘的粼粼金光。裸露的黄土岸后,是一大片绿得发黑的密林;密林外的河岸近处,挂着几间有人居住的屋宅。其实,它根本算不上“屋”,那不过是临时搭建、勉强遮风雨的毡布木棚而已。⑷陈敦有办妥手续后,带我们踏上一艘等待已久的单层游船。这种在我们国内几乎已经淘汰的老式游船,船头需要人撑篙避礁,船尾部需要人驾驶掌舵。一路上,船尾的柴油机发出突突突突的猛烈声响。经过一片树林时,发动机却停息下来,游船安静地向前滑行。⑸“快看,一条蟒蛇!”舱里有人惊呼。湖面不知何时冒出的一只独木船,突突地快速靠近我们的游船。探头一看,那船尾掌控柴油发动机的是一位中年女人,船舱中紧挨坐着一个浑身脏兮兮的男童和一个女童,都只有四五岁的模样。女童小小的肩上负着一条比她手臂还粗的绿纹蟒蛇。她吃力地举起两手将蛇头和蛇尾托高,眼巴巴地抬眼望着我们这条船上的人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⑹陈敦有介绍说,在洞里萨湖,到处是这样漂泊在水上的家庭,母亲和孩子;而父亲总是在湖岸上打点儿短工或者到更远的水域捕鱼。他们是一群被柬埔寨社会边缘化的人,有最底层的柬埔寨人,更多的是战争之后留下的越南难民。他们被限制出行,甚至不能上岸,生活也没有多少保障,吃喝拉撒全在一条船上,生存艰辛,活动空间极为有限。⑺我猛地眼眶滚热。为了掩饰些什么,我低下头去张罗着想给小船里的孩子扔点糖果之类吃的东西,却意识到自己的包还在底下舱里,衣裤兜里除了手机什么都没有。装着蟒蛇的独木船跟着游船好一程水路,不少游客趴在船舷上向那个狭窄而黑脏的船舱中扔去面包、薯片和一些钱币。独木船逡巡一阵后,载着那对孩童仰望上空的茫然眼神渐渐远去。⑻“看,前面就是空邦鲁水上村庄。”陈敦有指着前方,有意地大声说道,“等会儿你们可以看到,这里不仅有商店、菜市、医院、加油站、住宅、球场、学校,还有警察局和教堂。这是一个真正的水上社会。”我们乘坐的游船慢慢驶向洞里萨湖上中心最具特色的空邦鲁水上集镇了。⑼和所有来到洞里萨湖水上村庄的游客一样,我们从一排排连接紧密、船舱底部饲养着鳄鱼的船只甲板上小心踩过,走进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我们随意地走进空邦鲁的一家烧烤店,店主是一对勤劳的青年夫妇。⑽我们语言不通,只好看着店里的蔬菜食物和店主指点比划。两个正在店里喝啤酒的柬埔寨青年看到我们的窘迫,便走来帮我们挑选合适的菜品。我们学着柬埔寨人用餐的动作,手中摊开一片薄荷绿叶菜,卷起金黄的烤肉和香甜的米饭,就着水果沙拉,喝起了柬埔寨清啤。⑾两位帮忙的年轻人在离开时,很有礼貌地向我们辞行。两人远远地朝我们双手合十在鼻尖前,微笑着点头致意。我们一众既吃惊又感动,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合掌回礼。⑿人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虽然暂时水质浑浊、条件恶劣,可是毕竟没有了战乱的恐惧,这些衣鞋破烂、生活艰难的大人和孩子们,能够每天捕鱼、种菜、放牛,甚至读书……每个人都带着服从命运的从容微笑,面对世间的一切。正如我眼前的洞里萨湖上空的漫天晚霞,寂静无声,却又壮阔无比。(选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4期,有删减、有改动)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记叙的?2.文章第⑶段划线句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洞里萨湖的夕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她吃力地举起两手将蛇头和蛇尾托高,眼巴巴地抬眼望着我们这条船上的人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4.文章第⑾段为什么说“我们一众既吃惊又感动”?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5.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文言文《北冥有鱼》选段,回答下列各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其翼若垂天之云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志怪者也②去以六月息者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作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5.《庄子》的文章恣肆奔放,博喻连篇,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成语典故。请列举出自本文的一例并解释其含义。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駢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喂养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C.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一样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伯乐不常有/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道遥游》B.其真无马邪?/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C.策之不以其道/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D.骈死于槽枥之间/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道遥游》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推残、埋没人オ,表达了强烈的愤慨。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C.文中每段最后一句的“也”"字,既表达了语气,也暗含着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与不平之情。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短文,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上①今封德举贤,久无所举。上诗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オ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一世之人!"德奔渐而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资治通鉴》)四、作文(40分)15、题二:本学期我们所学过的《壶口瀑布》《登勃朗峰》等都是著名的游记。我们同样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在旅途中欣赏美景,产生逻想。现在请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C【解题分析】
襁褓(qiǎng)(bǎo);相辅相成(fǔ)。故选C。2、A【解题分析】
A.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故选A。3、C【解题分析】
A.褶皱(zhé)—(zhě)B.髫(táo)—(tiáo),寨(zài)—(zhài)D.长(cháng)—(zhǎnɡ)故选C。4、B【解题分析】
B.寒噤(jìng)-(jìn)。故选B。5、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D项有误,“呷”应读xiā,“掣”应读chè。6、A【解题分析】
B.“河瀑”二字中间,“哀怨”二字中间均需加顿号。C.把引号中的句号移至外面。因为“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已经做了前文“《英雄记抄》说”的宾语部分。D.“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一句要加上单引号。故选A。7、B【解题分析】
A.化装品——化妆品,汗流夹背——汗流浃背;C.以逸代劳——以逸待劳;D.照像机——照相机;故选B。8、A【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把握。A项,“联想”一词有双关意味,既表示联想牌电脑,又含有词的本义。选项语言表达得体。B项,“于百忙中”一般用于别人,“恭候”一般用于自己。选项语言表达不得体。C项,以命令的语气要求母亲,对母亲不够尊敬。选项语言表达不得体。D项,奶奶目不识丁,说出“一曝十寒”这样的成语不符合生活实际;且“丢人现眼”容易伤孙子的自尊,打击他的自信心。选项语言表达不得体。9、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②窈窕淑女;③黄发垂髫;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窈窕、垂髫、庇、俱、拣、栖、沙洲、碾”等字词容易写错。10、①蜿蜒驰骋②垮跨③比喻、排比【解题分析】
①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蜒”不要误写为“延”,“骋”不要误写为“聘”。②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跨越”指动作,身体跃过了某个障碍,和脚有关,故应为“跨”。③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判定。“东北雪海”把东北的雪地比作“海”,是比喻的修辞;这四个句子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构成了排比。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靠爹靠妈靠祖宗都不如依靠自己打拼实在、持久;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有底气和福气去般配其他的优秀;不要满腹牢骚、极度自卑,要努力向前。2.首先,讲述一位教师的辞职信,引出要演讲的内容;然后,针对同学们的三种错误说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激励同学们加倍努力,获取看世界的资本。3.第②段用一位教师的辞职信,是为了引出作者要演讲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⑫段用袁枚的诗,有力地论述了“凭着自己的力量,活出一株牡丹的尊贵,活出生命的骄傲”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文采)。4.①本文语言生动感人,如第⑪段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凭着自己的自控力、承受力、毅力、专注力和自信力努力向前。②本文语言充满激情,如文章最后两段,用饱含激情的语句,激励同学们为看世界而努力累积资本。5.围绕作者的观点来谈论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答案略。【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对此,作者有哪些看法?”通过题干看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可将答题区间定位在文章的第④-⑫段,筛选其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靠爹靠妈靠祖宗都不如依靠自己打拼实在、持久(第⑥段);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有底气和福气去般配其他的优秀(第⑨段);不要满腹牢骚、极度自卑,要努力向前(第⑪段)三个角度进行概括。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演讲思路非常清晰。第②-③段讲述一位教师的辞职信,引出要演讲的内容;第④-⑫段针对同学们的三种错误说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第⑬-⑮段激励同学们加倍努力,获取看世界的资本。点睛:分析文段或文章的写作思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0-9]{1,}.(9分)[0-9]{1,}.(9分)[0-9]{1,}.(9分)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使用的论据的作用。论据分为:事实论据(故事、事例、科学研究数据等)和道理论据(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古诗谚语等)。论据在开头,作用一般是通过事例(或名言、古诗)引出论点或者论题;使论点更有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文学韵味),吸引读者兴趣。本文第②段用一位教师的辞职信,就是为了引出作者要演讲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论据在文章中间,作用一般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本文第⑫段用袁枚的诗,有力地论述了“凭着自己的力量,活出一株牡丹的尊贵,活出生命的骄傲”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举例说明文章的语言风格。本文语言生动感人、充满激情。“生动感人”方面,可以用文章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举例说明。“充满激情”方面,可以用文章结尾作者对同学们的激励性语句进行举例说明。5.试题分析:此题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答案不必拘泥。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感想即可,注意字数限制。感想方面,最好围绕“即使我在世人眼中卑微得不值一提,我依然也要凭着自己的力量,活出一株牡丹的尊贵,活出生命的骄傲”“靠爹靠妈靠祖宗都不如依靠自己打拼实在、持久”“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有底气和福气去般配其他的优秀”“不要满腹牢骚、极度自卑,要努力向前”等方面谈。12、1.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游览地点的先后顺序)。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夕阳,“铺下”一词描绘出夕阳“缓缓西坠”而又安静柔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洞里萨湖夕阳美景的赞叹之情。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吃力地举起”“托高”突显女童身形瘦小,为生活所迫的现实状况。“眼巴巴地”则表现女童急切地盼望得到游客同情和帮助的心理。4.“吃惊”是因素不相识的柬埔寨青年在给予我们帮助之后,不仅礼貌辞行还送给我们祝福,正是他们为人的真诚、善良、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表达了作者对柬埔寨青年的崇敬之情。5.内容上将洞里萨湖人面对苦难生活的从容比作漫天的晚霞,寂静无声却又壮阔无比,表达了作者对洞里萨湖人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深化主旨;结构上照应题目,收束全文。【解题分析】1.游记的写作顺序有五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②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④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⑤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此文中“午后”“缓西坠的一轮夕阳”“晚霞”可知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由“柬埔寨西部的乡村公路上”“河岸码头”“单层游船”“前面就是空邦鲁水上村庄”“走进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分析,是按照游览地点的先后顺序写的。2.考查对句子的赏析。“怎样描写”就是找出描写的角度,划线句子“铺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缓缓西坠的一轮夕阳拟人化,赋予夕阳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夕阳缓缓西坠的美景,表达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3.考查对句子的赏析。题目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常用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等。此处由“举起”“托”“望”可知运用动作描写,“吃力”“眼巴巴”“期待”这几个修饰的词语,写出女童生活窘迫,急切盼望得到游客同情和帮助的心理。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本着句不离段的原则,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我们的“吃惊”是因为看到两位帮忙的年轻人在离开时,很有礼貌地向我们辞行。本该我们致谢的,帮忙的年轻人有礼貌的辞行,让我们感受到柬埔寨人的真诚、善良,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5.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此段结构上,“正如我眼前的洞里萨湖上空的漫天晚霞”呼应题目,结构严瑾;内容上,洞里萨湖人虽然生活苦难,但依然从容微笑面对,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洞里萨湖人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表现了文章的主旨。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其翼/若垂天之云2.①记载;②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3.(大鹏的)翅膀一掠水面就是三千里,凌借着暴风从下而上地飞到天上,一飞就高达九万里。4.鲲鹏变化、鹏飞南冥5.扶摇直上:意思是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比喻仕途得意。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解题分析】
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作者:庄周年代:战国时期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依据主谓之间要句读即可作答。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2.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去”是古今异义词,“离开”的意思;“志”是古今异义词,“记载,记录”的意思。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文言文翻译,在初中阶段尽量使用直译法,要求逐字逐句地落实,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击、抟、扶摇、而”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4.试题分析: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作答即可。这段文字主要通过叙写“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真正含义的。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本文中有成语“扶摇直上”“鹏程万里”等。作答时要解释其本义、比喻义或引申义。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14、1.C2.B3.D4.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或:喂养马的人不如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去喂养它。5.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C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策之不以其道: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策:鞭打。动词。2.试题分析:B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表疑问的副词“难道”之意。A前者表转折,后者表修饰。C前者“按照”,后者相当于“而”。D前者“在”,后者引进处所,可以翻译为“到”。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3.试题分析:D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考查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文段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伯乐”比喻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开篇第二句就指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人才是常有的,并不缺乏,但发现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是缺乏的。显然D项与文段内容不相符。正确的理解应为“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两个“食”字,还有“千里”等字词的翻译。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译为: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代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