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背景条件
教学目标本章教学课时设定为4课时,其中课堂讲授3课时,课堂讨论1课时。旨在使学习者进一步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这片特殊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大地的生态资源和地理气候条件,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基础;中国传统的早期农业文化、三代以来南部的农耕文明与北方后起的牧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而中华国家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
重点难点1、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
2、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3、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4、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课上互动与课堂讨论1.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开放与封闭?2.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一、地形、地貌与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势走向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依次递降,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许多山峰都超过海拔7000米,号称世界屋脊。第一级阶梯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第二级阶梯位于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和东南一带,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相间分布,地形极其复杂,海拔高度下降到2000—1000米以下。第二级阶梯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第三阶梯位于第二阶梯以东,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以及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低于500米。海拔低于200米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红土层丘陵盆地,都分布在这一区域。第三级阶梯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落差如此显著的三大阶梯,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辽阔的幅员,复杂的地形,决定了中国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就干湿度而言,中国大陆从沿海到内陆形成了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到干旱逐渐递变的明显趋势。这种气候大势,把中国斜向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出现了东南以农耕为主,西北以畜牧为主的人文地理景观。就气候带而言,中国大陆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为天然分界,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渐次递变。近万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地形、地貌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范围内,突出表现为海陆变迁、水域变迁、高原变迁和沙漠变迁。中国大陆的地理、气候环境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存在着由南到北的温度和湿度的渐次差异,因此决定了淮河、秦岭以南的中国南方,产业结构以稻作农业为主;淮河、秦岭以北至秦汉长城沿线以南的中原一带,产业结构以粟作农业为主;而在秦汉长城沿线以北的北方地区,产业结构则以牧业为主。中国境内地理、气候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客观上构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种经济成分互利、多种文化类型并存的物质基础。同时,由于中原地区环境相对优越,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内聚、多文化类型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多元一体格局。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穿越欧亚草原的“草原之路”与串联中亚绿洲的“绿洲之路”的存在,使得自古以来,中国就与外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史前跨越欧亚大陆的“草原—绿洲之路”沿线地区农业扩散交流和生业模式格局示意图兴隆沟出土红山文化盘坐陶像(距今约5000年)克什克腾旗出土的兴隆洼文化无靠背坐姿石雕神像(距今约8000年)赤峰博物馆藏红山文化有椅式靠背坐姿石雕(距今约5000年)辽西红山系列文化遗存中的盘坐和高坐造像,确切地证明远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数千年前,屈腿盘坐和垂脚高坐的正坐风习,就已经在中国北方地区客观存在并长期流行。与此同时,类似于“胡床”的无靠背坐具和有靠背的椅式坐具,也都并见辽西地区。(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进入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形增强。发现于辽西等地史前遗存中丰富的人形造像,与同期西亚北非一带的古文化发展面貌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乌尔王陵出土的垂脚高坐塑像
距今约4700年开罗埃及博物馆藏古埃及垂脚高坐石像(公元前2630——前2611年)在西亚,年代较早的垂脚高坐图像见于古代苏美尔的乌尔国王与亲近臣属们垂脚高坐于制作考究的座椅上宴饮的场面,其年代距今约4700年。古埃及文明中的相类遗存,则见有第三王朝时期的左塞王彩绘石灰岩雕像,年代距今约4600年。其年代与辽西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年)中的同类发现大体相当。不过,西方的发现,明显要精致得多。三者的坐椅均见加装有放置双脚的底部托板!赤峰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石雕距今约5000年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兴隆洼文化角形石杯红山文化深目隆准特征石雕石家河文化尖帽浓须石雕具有西方文化风格特征的史前石质器皿与玉、石雕刻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岩画中大量以突出眼睛为特征的神面造型则与东亚乃至环太平洋文化带的古文化密切相关。北美洲亚洲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周、秦考古成果表明,源于草原地带的周、秦文化都带有鲜明的西方色彩。唐代的首都长安、辽朝首都辽上京和辽中京、元朝的上都和中都,都是中西文明荟萃的国际性都市。至于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等国际通衢的存在,更是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有着密切的、多种渠道的联系的有力证明。考古发现的具有古代西方文化风格的玻璃器皿(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中华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使古代的中国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前,长期成为世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最富足、最强大的国度,因而产生了“中华帝国,无求于人”的自我陶醉、自我封闭观念。在古代中外交通史上,不避艰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各色外国人众,远较走出国土范围以外的中国居民为多。当迫切要求发展的西方人千方百计地寻找通向中国的航路时,老大的中华帝国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连早已开辟的对外航路也不肯利用。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一、中国早期农耕文化二、“三代”以来农耕文明与牧业文明的分野三、周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中国早期农耕文化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原生型文明一样,中国传统的早期国家也是根植于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文明。农业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创造了相应的文化环境,规定了特定的政治道路,同时还影响了中国传统的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面貌。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在于农业。一、中国早期农耕文化当代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南方地区,是世界水田稻作农业的原生产地。而黄河中、下游和辽河中、上游一带北方地区,则是世界旱地粟类农作物的最早栽培地区。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日后中国特色的安土重居、温良恭俭、注重群体、质朴内敛的古代农业文明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旱地粟作:黍子与谷子黍子谷子水田稻作:稻子稻子二、“三代”以来农耕文明与牧业文明的分野大约距今5000—4000年,在环绕黄土高原的东起大兴安岭东南麓,北以阴山以北为界,西抵河湟地区再折向南方,沿青藏高原东部直抵云南西北部这一广阔的半月形地带,气候环境发生了由暖湿向凉干的转变。从此逐渐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长城地带以南的农耕区域、长城地带以北、以西的游牧区域的分野。从夏、商、周三代起,我国的历史发展,始终表现为东南农耕文明与西北游牧文明并立互存、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历史。西北游牧射猎区东南农业区二、“三代”以来农耕文明与牧业文明的分野特别强调:第一,在我国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出现要早于牧业文明,这是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通例。第二,农耕经济区域和游牧经济区域之间界线的形成,周边地带早期农耕人口和后起游牧人口向中原地带长期内聚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历史上周边游牧人口,特别是中国北方民族因气候周期性变冷造成的多次南徙,并非由于其侵略成性。第三,农耕经济区与周边游牧经济区之间的界限并非长期不变,而是随着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冷暖变化而内外波动。这两大经济区域之间,从来就存在着一种密切的互补关系。人为地阻碍这种关系,就会造成对产业正常发展的阻碍。三、周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农耕与游牧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类型一旦形成,农业与牧业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夏商周三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游牧民族的冲突可谓史不绝书。战国之际,为防范东胡和匈奴的南下,燕、赵、秦诸国在与东胡和匈奴接壤的边境线上,纷纷修筑工程浩大的防御工事,从此,中国农牧业分布区之间,出现了人为的长城界线。战国时期中国南北形势示意图三、周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及秦朝统一,把秦、赵、燕三国旧长城连为一体,于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出现了万里长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秦汉长城遗迹三、周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秦汉以后,长城地带不仅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对垒的界标,同时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文化融合的纽带。农耕与游牧作为中国历史上两种最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在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内聚伟力。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一、远古文化族团分布二、华夏与四夷的分立与重新组合三、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一、远古文化族团分布当代史前考古的长足发展,为复原中国远古时代的时空框架体系,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材料。在距今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到来之际,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三个巨大的经济文化区:华中、华南的水田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华北和东北南部的旱地粟作农业经济文化区;东北北部、内蒙古高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的
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水田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旱地粟作农业经济文化区狩采集经济文化区一、远古文化族团分布距今约8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一带以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形成以流行平底筒形罐为特色的北方旱地粟作文化区。在黄河中游及淮河中上游一带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则形成以流行壶、罐、钵为特色的中部粟稻混作文化区。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以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形成以流行釜、盘、豆为特色的南方水田稻作文化区。一、远古文化族团分布在距今约5500—5000年之际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各主要古文化区都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势头:辽西一带以牛河梁“坛庙冢”礼仪建筑群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存、中原地区以北阳平大型聚落遗址和西坡高级贵族墓地为代表的庙底沟文化遗存、黄河下游以大汶口史前大贵族墓地和五莲丹土古城址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江淮地区以凌家滩遗址群为代表的凌家滩文化、长江下游以良渚遗址群为代表的良渚文化等,都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强势文化,分别从不同侧面显现出文明初始的曙光。二、华夏与四夷的分立与重新组合如果说,《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五帝时代,是中华民族的多支远古祖先通过战争、迁徙、融合等多种形式实行重新组合的一个重要阶段的话,那么在距今4000—2000年前的夏商周三代之际,中国历史则进入到了华夏与诸夷出现分野,并通过各种形式相互作用、重新整合的另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华夏与诸夷的分立及其相互斗争、相互融合,最终奠定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二、华夏与四夷的分立与重新组合来源于东夷的商人和“西土”周人继夏之后入主中原所建立的商、周王朝,不仅相继成为“中国”,同时还继承了夏朝以来的文化,故西周时期,接受西周分封的各个诸侯国及其所辖人口,便得名为“诸华”,或称“诸夏”,合称则为“华夏”。西周分封区域以外的地带,则称为“四土”或“四方”,所居之民,泛称为“四夷”。当夏之时,我国境内南北各地分布的许多文化族团,都同时经历了由氏族向国家的历史转变。由于夏人建立的国家地望居中,故称中国,又由于夏人所居之地的土著居民早在仰韶文化以来,便普遍流行以玫瑰花图案为族团标志,因此被称为华人。二、华夏与四夷的分立与重新组合在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先后进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带的诸夏与诸夷,经过异化而又同化这样一个漫长的、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出现了趋向统一的历史趋势。诸夏与夷、蛮、戎、狄经过长期的相互影响和重新整合,终于形成了强大的华夏民族,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二、华夏与四夷的分立与重新组合在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先后进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带的诸夏与诸夷,经过异化而又同化这样一个漫长的、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出现了趋向统一的历史趋势。诸夏与夷、蛮、戎、狄经过长期的相互影响和重新整合,终于形成了强大的华夏民族,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西周时期的中国形势示意图三、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秦汉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从而使长城以南的华夏民族实现了统一。与此大体同时,长城以北的匈奴也统一了北方草原诸族,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南北两个强大政权并存对峙局面。西汉时期的中国形势示意图三、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魏晋以来,中原板荡,周边强族纷纷乘机入主中原,在黄河流域及四川盆地建立起许多区域性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在中原农耕文化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下,这些进入中原的非汉族人口很自然地产生了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意义深远的民族大融合运动。东晋十六国时期周边诸族内迁动态示意图三、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继十六国之后,鲜卑人在中国北方创建了与东晋南朝并峙的北魏王朝。由于北魏帝国以中原传统礼制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基础,加之其大力推行的一系列成效显著的汉化政策,最终把此间发生的这场伟大的民族大融合运动推向了高潮,从而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的中国形势图北魏迁洛后开凿的巩义石窟造像中的帝后礼佛图三、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唐亡以后,中国再度分裂,出现了辽、西夏、金与五代、十国、两宋之间的南北对立局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概念由此有了新的变更和新的内涵。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创建了囊括中国全部版图、空前统一的大元帝国,破天荒第一次把长期分立对垒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共同置于同一个统一政权之下。17世纪,以满族为主体建立的清朝,继元朝之后,重新实现了中国版图全境各民族的统一。近代以来,随着同西方列强的对抗和比较,中华民族这个有着数千年发展历史的自在实体,逐渐转变成为自觉的统一民族实体而不复可分。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一、中国国家的形成及其发展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中国国家的形成及其发展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古代国家形态的演化,可以宏观上分为方国、王国、帝国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南北各地的古文化族团,普遍都经历了由氏族向国家的迈进。如北方的红山文化、黄河中游一带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寺文化、黄河下游一带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一带的良渚文化等,都已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当时社会发展总的特点是,由诸多不同区系类型的古文化族团发展为诸多各自分立的古国,出现了邦国林立的局面。一、中国国家的形成及其发展夏商周之际,随着统一王权的确立和王朝的出现,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由局域性的部族方国发展进步到广域的王制国家时代。王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贵族议政体制机制下的宗法分封制度,其国家形态的基本特征是王国与封国两级国家政权并存。经过夏、商、西周三代约近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国传统礼制发展成熟,并且成为此后3000年间,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发展的根本规范。一、中国国家的形成及其发展公元前221年秦朝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帝国,中国古代国家形态遂由王制过渡到帝制时代。秦朝创行的皇帝制度,其基本精神实质是君主专制体制机制下的中央集权制度。所谓君主专制,就是废除此前的贵族议政制度,“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凡事均由皇帝独裁。所谓中央集权,就是废除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度,通过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地方设立郡县,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从此,中华国家文明的发展历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一曰宗法二曰专制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其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嫡长子继承制度分封制度宗庙制度西周以后,宗法制度始终贯彻通行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城市基础设施安装施工协议版B版
- 2024年股权投资合同:风险投资
- 2024离婚冷静期子女抚养权合同一
- 职业学院学生预警教育实施办法
- 2024年销售返聘合同3篇
- 2025年度能源企业打字员技术文档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货物进出口合同(简易版)
- 2025年度海外房产居间租赁代理协议3篇
- 2024年版企业房屋租赁合同综合指南版B版
- 2024年离婚双方债务确认及解决方案3篇
- 基层管理者领导力培训课程
- 电除颤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理想信念教育》课件
- 2023年高级EHS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年工作展望
- 《泰语基本用语》课件
- 学生成绩通知书模板(寒假)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excel版
- 剧本保密协议模板
- GB 4806.9-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宝马Z4汽车说明书
- 物流管理与工程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