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1.了解苏联模式及改革的利与弊,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缘由及本质;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025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标新解读:1.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滞胀、新自由主义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尝试及评价3.亚非拉的独立与崛起4.冷战的根源: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对抗5.冷战的影响:全面对抗与相对稳定6.多极化趋势在两极格局中不断发展一、高考考情分析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3辽宁·二战后苏联重工业的发展河北·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备受关注2022【河北】15·苏联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重庆】15·苏联改革的特点是是重视军工业【海南】9·体制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02120202019【Ⅰ】41·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Ⅱ】35·勃列日涅夫改革明重点备热词1.美苏冷战的背景、表现、特点及影响。2.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表现、影响。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表现、实质。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评价。5.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冷战、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两极格局、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欧共体、不结盟运动、多极化、“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家宏观调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科技革命、“中间阶层”“福利国家”、黑人民权运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科技革命、社区、人工智能、医疗卫生体系、信息时代、电子商务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1)苏联(2)东欧8国: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3)亚洲4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朝鲜、越南。

二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2.当今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知识拓展: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国家1932年,苏联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为世界第二核大国。斯大林模式内容(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改病了”“改残了”“改死了”2、苏联的改革

出生自农民家庭,早年长期在乌克兰工作;斯大林逝世后,于1953年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1985年3月当选总书记(54岁)。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继任苏共最高领导人。

材料:二战后苏联相继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由于食品短缺,苏联居民要排长队购买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1953年,斯大林逝世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1958年,莫斯科玛莉娜灌林(Maryinaroshcha)地区正在修建赫鲁晓夫楼时的场景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勃列日涅夫改革勃氏的难题196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⑵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赫氏改革失败,国家混乱;斯大林体制弊端突出侧重点??个人迷信,专断作风;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中,从未进行过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像要求各级行政部门一样对社会下达各种指令和指标,为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规定行为的标准。(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70年代苏联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军事平衡,甚至在诸如战略核武器等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过高的军事投入必然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抑制创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整理)问题:你能从以上材料中找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吗?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②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传统模式;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前期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改革违背历史潮流,压制社会活力,无法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望”,是失败的。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接任总书记,1984年2月逝世,享年70岁契尔年科,1984年2月接任总书记,1985年3月逝世,享年74岁老人政治病夫治国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当选总书记(54岁)。年轻的改革家能否力挽狂澜?戈尔巴乔夫改革戈氏的烦恼⑶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国家政治、经济领域积累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危机四伏。经济上主要围绕社会生产力进行“加速发展战略”,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政治上全盘西化,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材料:他提出了通过租赁承包制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利用农村的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红利来发展农业生产。可惜由于太急功近利,不等农业生产发展取得真正的提高就将工作中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其结果是其农业又一次出现了倒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摆脱危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是在最终促成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的彻底瓦解,从而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浅析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及教训》问题:你能从以上材料中找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吗?①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②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改革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但最终彻底地断送苏联社会主义的一切。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勃列日涅夫挥舞着双手说:“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最后,戈尔巴乔夫沉思道:“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于是苏联解体了。小结:战后苏联的发展与变化

都是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的改革(改革内容)都没有找到适合苏联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特点)都没有解决苏联的根本问题(改革结果)三次改革的共性: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氏改革戈氏改革历史背景指导思想侧重点结果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体制的弊端;赫氏改革造成混乱体制的弊端;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根本性变革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推行新经济体制,重点在重工业改革涉及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改革造成了经济全面滑坡经济继续滑坡而且导致苏联解体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与剧变1.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1)背景: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2)建设模式及效果: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2、东欧各国的改革国家内容效果局限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其他国家政治: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经济: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国家分裂埋下隐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机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独立制定对外政策苏联出兵,扼杀改革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曾取得显著成效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3(1)概况类型主要表现变化相对平稳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发生流血冲突罗马尼亚国家实现统一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国家陷入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东欧剧变示意图3.东欧剧变(2)原因①各国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②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③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④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根本原因)

冷战时期,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拓展: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可以获得那些历史教训呢?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时代条件和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沉重的枷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下,农民、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召开中共十九大,作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宣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具有渐进性、包容性、彻底性1.(2022·河北高考)1956年,苏联决定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随后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包括宇航基地与核设施等涉及重要机密的科研场所。苏联的这一做法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旨在同美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C.回应了马歇尔计划D.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D2.

(2022·重庆高考)1972年,苏联重启西伯利亚地区的贝阿铁路建设项目以开发油田和铜矿资源,在全国征集志愿者(海报如图2),并承诺参与铁路建设的志愿者将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苏联重视A.优化分配制度改善人民生活B.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C.引进西方技术开发远东地区D.调动社会资源优先发展工业D3.(2021·山东高考)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D4.(2019·全国Ⅱ卷)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A5.(2014·福建高考)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D6.(2018·全国Ⅲ卷)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