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七课隋唐制度的

变化与创新唐朝如此繁盛的原因是什么呢?选官制度:科举制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1

科举制人才的选拔选官标准血缘、门第家世

才能学识选官方式世袭、推荐

考试选官权力地方

中央商周时期战国—秦朝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1905年血缘

军品行才能

才能关系

才能门第

学识选官制度: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历程:选官

制度依据

标准器军功爵制九品中正科举制察举制2选官制度:科举制隋文帝:开始使用分科考试

的方式选拔官员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

高科举考试

的地位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选官制度:科举制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

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

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社会重学风尚——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相对公平公正;

提高官员素质;

扩大统治基础2

三省六部制人才的任用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的发展变化?秦朝

西汉“然中外朝之分,汉初盖未之

有,武帝始以严助……”——钱大昕《三史拾遗》中外朝制度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后汉书》少府治粟内史宗正典客廷尉太仆卫尉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机制隋唐郎中令奉常三公九卿制太尉御史大夫丞

相皇

帝大

载(

四)适逢上元灯会遍长安花灯圣

令自此刻起直到次日巳时长安

城暂停宵禁汝等无论来自何方各国只需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诏令的发布与门

下有什么关系?此后十二时辰内皆可于坊间

自由来往大

天宝三载上

市次

市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材料: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书省中书舍人皇帝画赦后,意,还得退E

省共同认可,意见,送经]下省

同弓省、门下……皇帝不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1*

/1尚书省执行机构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

封驳审议皇帝(皇权至上)“然中外朝之分,汉初盖未之

有,武帝始以严助……”——钱大昕《三史拾遗》中外朝制度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后汉书》魏晋南北朝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的发展变化?——秦朝

西汉通过不断分化相

权,加强皇权隋唐吏户礼兵刑工部部

|部部部部三省六部制典客廷尉太仆卫尉郎中令奉常少府治粟内史宗正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

执行机构中书省

起草诏令皇帝(皇权至上)形成三省机制三公九卿制太

尉御史大夫丞

相皇

帝3

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时期赋税制度征税依据征税内容魏晋时期租调制户粮、绢帛(孝文帝)租调制受田农民(丁)租:粟调:帛、布徭役(成年男子)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税额时期赋税制度征税依据征税内容魏晋时期租调制户粮、绢帛(新的)租调制受田农民(丁)租:粟调:帛、布徭役(成年男子)唐朝租庸调制成年男子(丁)租:粟调:帛、布庸:不服徭役者纳绢或布两税法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

趣(cù同“促”)取办,无复常准……各随意增科,

自立色目,

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

景:

①户籍毁

,财收锐减

"浮户,其土著百天

②赋税混乱,剥削加重;

226③贫富差距,社会不安。*坏、IL会背)!k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

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基本内容:①国家根据财政支出定总税额,再分配到各地征收;②当地人和外来人口都编入当地户籍,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

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徭;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时期赋税制度征税依据征税内容魏晋时期租调制户粮、绢帛(新的)租调制受田农民(丁)租:粟调:帛、布徭役(成年男子)唐朝租庸调制成年男子(丁)租:粟调:帛、布庸:不服徭役者纳绢或布两税法人丁和资产

田亩户税地税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影响两税法实现了以人丁为本到以资产为本的转变,对比前面学的租调制和租庸调制,租调制需服徭役,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

个过程中,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

税制度,减轻了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