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李凭箜篌引》(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李凭箜篌引》(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李凭箜篌引》(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李凭箜篌引》(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李凭箜篌引》(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李凭箜篌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听筝①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注]①当时诗人的族侄柳宗元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南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着力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借乐声传情,抒发感时伤别之情,真切感人。B.首联上句“抽弦促柱”描述弹筝的动作,下句“无限”一词强化了听筝引发的悲怨情。C.颈联用“谁家”“何处”连续发问,其句式特点与《春江花月夜》里的相关诗句相似。D.尾联写由听筝引发的诗人与族侄身处两地的离别之恨,照应了第二句的“悲怨”之意。2.请比较本诗颔联与《李凭箜篌引》中“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一句在描写音乐方面的异同点。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省试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①瑟,常闻帝子灵。冯夷②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①云和:地名,出产乐器。②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很经典的应试诗,也是一首精彩的“音乐诗”,写的是“湘灵鼓瑟”。B.常常听说湘水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诗人在诗歌开头两句就概括了题旨。C.乐曲使得冯夷起舞,远游的人却不愿听。河神能理解湘灵的哀怨楚客却不行。D.曲终声寂未见女神,江烟消散露出青峰。乐曲在高潮中嘎然而止,呼应开头。4.本诗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凤栖梧柳永帘内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①数敲珠一串,梁尘②暗落琉璃盏。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③肠先断。[注]①牙板,歌女演唱时用以拍节之板。②梁尘,梁上的尘土,化用了刘向《别录》“晨歌动梁尘”一句。③玉山未倒,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指人还没有喝醉。玉山,形容男子仪容之美。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用美妙的歌声来描写歌女之美,具有欲扬先抑、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的作用。B.歌女演唱时牙板拍节声如珍珠落玉盘,振得梁上尘土不知不觉落入晶莹碧透的酒杯。C.词人借助凤凰非梧桐树不栖的传说,以“深”“孤”“怨”传达出歌声幽怨而渺远。D.这首词所描写的歌声,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同时获得了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6.本词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表现音乐之美的佳作,请简要分析两首作品描写音乐的方法的异同。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下面小题。和王中丞闻琴谢朓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①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②,蹉跎江海心。[注]①蕙:香草;②容与:徘徊犹疑。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凉夜景物,“吹”和“动”两个动词,以动衬静,凸显了夜晚的静谧。B.第三句不说风吹送芬芳,而说“入怀抱”,用比拟手法把风写得极有灵性与感情。C.末两句写诗人听到琴声后,产生了不要迟疑犹豫、赶快归隐江湖的感慨。D.“闻琴”的环境凄清,琴声清雅,全诗在“清”的意境中达到和谐统一。8.诗的五、六两句“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相比,在描写乐声方面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①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②,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③,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④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注】①解:能、会。②飕飗(sōuliú):拟声词,风声。③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这里借代悲壮、凄凉之声。④岁夜:除夕。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前四句交代了演奏乐器的材质、出处及吹奏者,又言其流落到汉地后曲调变得更加新奇、精妙,语言平实无华。B.诗歌五、六两句侧面描写觱篥之声,通过“闻者”“远客”的感受充分表现了乐声之美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C.最后两句用“高堂”“明烛”“美酒”等意象渲染了热闹欢愉的场面,表现了诗人于除夕夜听乐曲的欢快喜悦之情。D.全诗音韵婉转,转韵频繁,乐声由凄凉哀伤到雄浑激越,再到低沉压抑,最后清新明丽,起伏变化,美妙动听。10.本首诗中“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和《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都是描写音乐达到最高潮的句子,请分别加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列子·汤问》中有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与《李凭箜篌引》一样,起始句都用乐器的名贵来衬托乐师的不凡。B.颔联正面描写蜀僧弹琴,用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来比喻琴声的清越宏远。C.颈联既点明了听琴的时令,也写出了琴声由先前的畅快转为沉重的变化。D.全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12.本诗尾联与《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在表现音乐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13.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描绘了一幅明月当空、闲听素琴的画面,渲染宁静幽美的气氛,为下文“世上无知音”的孤寂惆怅之情作铺垫,埋伏笔。B.诗中《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曲名,“悲”与“寒”写琴声的色调,“乱”写弹琴的动作,意在描写隐士卢子顺弹琴的高超的艺术水平。C.颔联用比喻手法,“悲风调”宛若“寒松吟”,写出琴声像寒松的悲吟,渲染悲凉的氛围,把悲愁的情愫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D.尾联借用“钟子期和俞伯牙”的典故喻己,表达出诗人知音难觅的孤寂落寞之情。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为严谨。E.李白写听幽人弹琴,借以慨叹世无知音,思想情绪未免有些消极,其中也饱含了他一生坎坷、历尽艰难的辛酸痛苦。14.清朝方扶南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试比较本诗颈联与“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在写法上的异同。参考答案:1.A2.同:在摹写音乐方面,两处都没有正面写音乐,而是用了侧面描写。异:①柳诗这两句运用通感,写柳条伴着春风絮絮话别,啼鸟的杜鹃鸟绕着落花的场景,将筝声由听觉转化为视觉效果,化无形为有形(以形写声),写出了听筝的悲怨之情。(或运用想象的手法。写听到筝声而想象到了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的画面。化无形为有形,表达出伤春惜别之情。)②李诗这两句借吴质和寒兔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了李凭弹奏箜篌的效果,以效果写声,以听者沉醉于李凭的箜篌声来体现李凭的技艺高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本诗着力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错误。这首描写筝声的诗,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人世悲欢。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同:本诗颔联写“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借柳条随风摇荡、啼鸟围绕落花的视觉描写,来侧面描写音乐带给人的感受。“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故而二者都用了侧面描写手法。异:本诗中,通过描摹柳枝追逐春风,仿佛依依不舍话别;鸟儿绕着落花声声啼鸣,仿佛充满惜花哀情的景象,用视觉画面来展现听觉感受,采用了通感手法,化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写出筝声中的“悲怨声”。“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一句,写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借吴质和寒兔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了李凭弹奏箜篌的效果,以效果写声,以听者沉醉于李凭的箜篌声来体现李凭的技艺高超。3.C4.①侧面烘托。两位诗人都着力描写了音乐的感染力,本诗中瑟声哀婉悲苦,它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李凭箜篌引》中用神女、白云、紫皇、老鱼、瘦蛟等听众的反应来衬托出音乐的美妙。②想象奇特。两首诗歌想象丰富,本诗“苦调”四句,诗人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任思绪在湘水两岸、苍梧之野、洞庭湖上往复盘旋,写出了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李凭箜篌引》选取的听众独特,比如吴刚、玉兔等仙界之物,诗人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远游的人却不愿听”错。应是:乐曲使得冯夷起舞,远游的人却不忍卒听。动人的瑟声首先引来了水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然而一个“空”字,说明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倒是人间那些被贬谪过湘水的“楚客”,领略了湘灵深藏在乐声里的哀怨心曲,禁不住悲从衷来,不忍卒闻。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写法的能力。①侧面烘托。两位诗人都着力描写了音乐的感染力。本诗中瑟声哀婉悲苦,诗人着意渲染瑟声的感染力。“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瑟声哀婉悲苦,它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清亢响亮,它可以响遏行云,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瑟声传到苍梧之野,感动了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他让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与瑟声交相应和,弥漫在广袤的空间,使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情。《李凭箜篌引》中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总之,用神女、白云、紫皇、老鱼、瘦蛟等听众的反应来衬托出音乐的美妙。②想象奇特。两首诗歌想象丰富。本诗“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这四句,诗人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在湘水两岸、苍梧之野、洞庭湖上往复盘旋,写出了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李凭箜篌引》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选取吴刚、玉兔等仙界之物,诗人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5.A6.相同之处:用典:《凤栖梧》中“梁尘”“梧桐”“孤凤”“玉山未倒”等都属于用典,词人化用典故,使描写的歌声具有画面感;《李凭箜篌引》中以江娥为之啼哭、神女为之悲愁、吴刚为之不眠等众多神话意象,来表现李凭弹箜篌的超凡技艺与神奇魅力,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比喻:《凤栖梧》中“牙板数敲珠一串”用一串珠子比喻歌姬的声音圆润动听;《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声写声来表现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侧面烘托,《凤栖梧》中“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侧面描写了歌声的美妙;《李凭箜篌引》中“空山凝云颓不流”以白云停驻的景象烘托了琴声的魅力。不同之处:拟人手法。《李凭箜篌引》“芙蓉泣露香兰笑”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琴声的美妙。【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欲扬先抑”错误,歌女演唱时能听到“清歌”,却“不见如花面”,是虚实相生,“虚”指如花面,歌女的美貌;“实”指隔帘听到的“清歌”。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相同之处:《凤栖梧》写歌声之美,词人使用了大量的典故。“牙板数敲珠一串”一句,化用《礼记·乐记》描写歌声的:“……累累乎端如贯珠。”“珠一串”形象化了歌女圆润流转、有板有眼,再妙手拈来“牙板数敲”的打击乐器伴奏,较原典增加了节拍感和音响效果。“梁尘暗落琉璃盏”一句,化用刘向《别录》“鲁人虞公发声清,晨歌动梁尘”,词人以“梁尘暗落”渲染歌声的清脆和穿透力,再别出心裁增加了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盏”,以这器皿来承接落下来的梁尘,化虚为实,使虚拟的带有夸张意味的意象更具实感。“桐树花深孤凤怨。”一句,虽没有直接运用前人写音乐的诗文,但“梧桐”、“凤凰”是古代诗文中习见的意象,而且古代又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传说,柳永借助这些绘制了一个画面,极易引发读者对歌声的诸多联想。“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一句,化用《列子·汤问》秦青歌声“响遏行云”的典故,词人加一渐字,就写出了歌声由细到壮、由弱到强不断增大的力度。最后“玉山未倒肠先断”句“玉山未倒”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指人还没有喝醉。词人被那凄婉的歌声感动得“肠先断”,以致于不忍卒听了。“江娥啼竹素女愁”,“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等诗句都通过想象来写李凭的箜篌弹奏得神妙,让神仙们都为之动容。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诗中用典故及神话意象,来表现李凭弹箜篌的超凡技艺与神奇魅力,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比喻:《凤栖梧》中“牙板数敲珠一串”,牙板拍节声如同珍珠落玉盘。用一串珠子比喻歌姬的声音圆润动听;《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以声写声来表现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侧面烘托,《凤栖梧》中“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座席上的青年男子已被这歌声深深打动,已然销魂。侧面描写了歌声的美妙;《李凭箜篌引》中“空山凝云颓不流”,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以白云停驻的景象烘托了琴声的魅力。不同之处:《李凭箜篌引》运用了拟人手法,“芙蓉泣露香兰笑”,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琴声的美妙。7.D8.同:都运用比喻和摹声的手法写乐声。前者写琴声如满林传遍的飒飒秋声,又如涧水发出淙淙作响的轻鸣;后者写箜篌声如昆山玉碎,凤凰在啼叫,化抽象为具体,形神兼备。异:①前者从听觉来写,仅以声喻声,以声摹声;后者“芙蓉泣露香兰笑”从视觉来写听觉。②前者写出了乐声萧瑟清雅的特点,后者写出了乐声时而清脆嘹亮、时而低婉轻柔的特点。【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凄清”理解错误。应是清凉、清静,散发着蕙风清香。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诗歌的思想内容个手法的能力。谢诗的五、六两句“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正面写“闻琴”。诗人采取虚涵的笔法,着重传达琴声所给予自己的主观印象和它的神韵意境,运用比喻和摹声的手法写乐声,说琴声如秋风之萧瑟,满林传遍其飒飒秋声;又如涧水轻鸣,发出琮琮作晌的清韵。这里将比喻、摹声、造境与传神结合起来,写出了乐声萧瑟清雅的特点,不仅使人对琴声的萧瑟清雅有真切的感受,而且由此产生林泉幽胜的美好联想,写得极富画面美、音乐美和诗歌意境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正面写乐声,又各具特色。“昆山玉碎凤凰叫”,运用比喻和摹声的手法写乐声,写箜篌声如昆山玉碎,凤凰在啼叫,化抽象为具体,形神兼备。“芙蓉泣露香兰笑”,从视觉来写听觉,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写出了乐声时而清脆嘹亮、时而低婉轻柔的特点。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所以,“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同:都运用比喻和摹声的手法写乐声。前者写琴声如满林传遍的飒飒秋声,又如涧水发出淙淙作响的轻鸣;后者写箜篌声如昆山玉碎,凤凰在啼叫,化抽象为具体,形神兼备。9.C10.(1)①正面描写觱篥声音,以声摹声,好似龙吟虎啸,又如百道飞泉,和秋天的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②运用夸张、想象,描写出乐声气势磅礴、声势浩大、变化多端的特点。(2)①侧面描写音响效果,乐声传到天上,石破天惊,秋雨倾泻。②想象大胆,“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神话式的奇瑰的景象联系起来;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密密匝匝的秋雨,摹状乐声的急促,也可以唤起连绵不绝的忧郁形象。【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表现了诗人于除夕夜听乐曲的欢快喜悦之情”错误。最后两句看似描写热闹欢愉场面,实则于除夕夜百感交集,无可奈何,用语极隐。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意思是有的如龙吟,有的如虎啸,有的还如百道飞泉和秋天的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通过龙的长吟之声、虎的咆哮之声、飞泉以及秋天的各种声响来写音乐,以声摹声,正面描写觱篥声音。同时将觱篥的声音想象成龙吟之声、虎啸之声、百道飞泉的声音以及秋天的各种声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音乐声气势磅礴、声势浩大、变化多端的特点。“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意思是: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通过秋雨倾泻写出了乐声的高亢,属于侧面描写。同时“逗”,是逗落的意思,运用这种大胆的想象,将音乐的强大魅力和神话式的奇瑰的景象联系起来。本处是在写音乐,却诉诸于具体可感的密密匝匝的秋雨,通过秋雨的急促的声音来表现音乐的急促、高亢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唤起连绵不绝的忧郁形象。11.C12.①本诗尾联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用诗人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已暮,衬托乐声的动听让人入迷。②《李凭箜篌引》两句用了正面描摹的手法,用昆山玉碎摹写音乐清脆悦耳,用凤凰叫摹写婉转动听(比喻);用“芙蓉泣露”摹写乐声的悲凉凄恻,用“香兰笑”摹写乐曲活泼欢快(通感)。【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转为沉重”错误,琴声是畅快的,不沉重。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诗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是说“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尾联两句写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这是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以感觉时间过得快来表现听者沉浸于琴声达到入神的状态,衬托出弹者技艺高超。《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说“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这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玉碎凤凰叫”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13.AC14.同:(1)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本诗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白雪》的指法使你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把作者知音难觅的孤寂融入诗中,进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梦入”一句写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乐曲的美妙。(2)都侧面烘托了弹奏者精湛的演奏技艺。异:(1)“梦入”运用大胆的想象,想象李凭不是在人间演奏,而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以虚写实,从而引发听者的想象与联想,表现乐曲强大的感染力。(2)“梦入”一句纯为描摩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而本诗字里行间时时充溢着诗人慨叹知音难觅的忧伤之情。【解析】13.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