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气的民俗活动汇报人:XXX2024-02-02节气概述春季节气民俗活动夏季节气民俗活动秋季节气民俗活动冬季节气民俗活动节气民俗活动的现代传承01节气概述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基本形成。二十四节气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简介
节气与农耕文化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代人民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反映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能准确地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产生活。蕴含哲学思想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蕴含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学说等,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春分吃春饼、夏至吃面条、秋分吃秋菜、冬至吃饺子等。饮食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气,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如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等,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祭祀习俗一些节气还有独特的娱乐习俗,如清明踏青、冬至数九等,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增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娱乐习俗二十四节气还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人们根据不同的节气调整作息、饮食和锻炼方式,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养生习俗节气与民间习俗02春季节气民俗活动吃春饼、春卷、萝卜等食物,寓意迎接春天的到来。咬春祭祖贴宜春字画部分地区有祭祖的习俗,祈求祖先保佑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在家中贴上“宜春”等字画,寄托着对春天的美好期望。030201立春习俗与活动出嫁的女儿会带着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娘家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占稻色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神雨水习俗与活动惊蛰有吃梨的习俗,寓意与害虫别离。惊蛰是雷声引起的,人们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来震动人间,所以过去有惊蛰日祭祀雷神的习俗。惊蛰象征着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吃梨蒙鼓皮打小人惊蛰习俗与活动竖蛋01春分这一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人们纷纷尝试这一有趣的游戏。送春牛02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粘雀子嘴03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习俗与活动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上坟扫墓,缅怀先人。扫墓祭祖清明时节春光明媚,人们会到郊外踏青游玩,欣赏春色。踏青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人们会在门前或屋檐下插上柳枝,寓意着迎接春天的到来。插柳清明习俗与活动摘谷雨茶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祭海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海祭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谷雨习俗与活动03夏季节气民俗活动古代帝王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迎夏仪式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尝新活动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斗蛋游戏立夏习俗与活动小满时节,民间有祭车神的习俗,以祈求水源充足,风调雨顺,田野丰收。祭车神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祭蚕小满习俗与活动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芒种习俗与活动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汁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祭神祀祖消夏避伏食夏至面夏至习俗与活动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晒书画、衣服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说法,认为小暑食用以适当方式烹制的鲜藕,能够治疗血虚失眠。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巍肯定了这个说法:“小暑到来后,人们会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将食物、保健有机结合起来。”早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吃藕小暑习俗与活动04秋季节气民俗活动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啃秋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摸秋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夜晚,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她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立秋习俗与活动放河灯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在浙江沿海一带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吃鸭子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处暑习俗与活动白露习俗与活动祭禹王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吃龙眼福建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酿白露米酒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采十样白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祭月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秋分习俗与活动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010203登高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是秋意渐浓,蝉噤荷残。这个节气往往与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遇,所以,自古以来,寒露时节便有登高远眺、插茱萸等习俗。吃母蟹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饮寒露茶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寒露习俗与活动霜降习俗与活动霜降吃柿子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霜降登高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霜降赏菊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霜降到了拔萝卜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05冬季节气民俗活动吃饺子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冬泳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祭祖祭天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收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立冬习俗与活动腌腊肉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吃糍粑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晒鱼干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小雪习俗与活动123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腌肉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喝红薯粥“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观赏封河大雪习俗与活动祭祖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九九消寒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冬至习俗与活动小寒习俗与活动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吃腊八粥小寒到了,也就意味着距离我们的春节不远了。因此,小寒的时候很多地方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准备年货尾牙祭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吃糯米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风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但却蕴涵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大智慧。因为大寒天气十分寒冷,食用糯米可以抵御严寒,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大寒习俗与活动06节气民俗活动的现代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节气民俗活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气民俗活动往往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节气民俗活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节气民俗活动在当代的意义03拓展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拓展节气民俗活动的传播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这些活动。01传承经典民俗对传统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