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读懂意思。(重点)

2.找出王戎和诸小儿的不同做法,感受人物的智慧。(难点)

3.清楚生动地讲故事。(重点)

评价任务:

1.能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读懂意思。(目标1)

2.能找出王戎和诸小儿的不同做法,并能感受人物的智慧。(目标2)

3.能借助提示,清楚生动地讲故事。(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几张图片,我们一起看图片,猜故事。【出示图片】这个历史故事叫,请你说。(请1人)

生:司马光砸缸。

确实是司马光砸缸。请坐,再看。【出示图片】这个历史故事叫,请你说。(请1人)

生:曹冲称象。

确实是曹冲称象。

(二)引出课题。

1.引课题

司马光和曹冲都是古代的聪明儿童。今天咱们还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聪明儿童,他的名字叫王戎。戎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字,右上部的戈代表兵器,左下部的横撇代表铠甲,合在一起是武器的总称,斜勾要写得舒展挺拔。

2.读课题

我们一起齐读课题

生:王戎不取道旁李。

像这样长长的课题,不太好读,老师教你们一招,我们可以在谁的后面稍作停顿,谁再来读一次,请你读。(请1人)

读的太棒了,这样表达意思就更准确了,全班一起读。

(三)理解课题

1.找王戎的资料

请孩子们打开书110页,找找王戎的资料。(请1人)

2.理解课题

再读课题,边读边想课题是什么意思?(请1人)

不取就是不摘,李就是李子。王戎不摘道路旁边的李子,文言文就是这样语言精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解了课题,我们就要走进文章了。接下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

1.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人物有谁?

2.请人读(请1人)

3.分组读

三、品读感悟,深入探究。

(一)梳理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谁的故事

同学们,课文来来回回我们都读了好多遍,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都有谁?请你说。(请1人)

生:王戎、诸小儿

2.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在翻译第一句话之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请1—2人)

3.学习第一句话

(1)翻译

我们一起读第一句话。翻译谁能借助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请1人)

生: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很多小伙伴游玩。

(2)理解“诸"

说的好,请坐。“诸”在这儿是许多、很多的意思。同学们,许多小朋友,我们可以管它叫——诸小儿,还可以把他叫做——诸儿。那么听好了,许多的学生,我们可以管它叫——诸生。很好,许多的事情,咱们可以管他叫——诸事。【出示】

(3)读好停顿

所以谁能把你的理解送进这句话当中,读好这句话的停顿?请你。(请1人)

板书:与诸小儿游

4.学习第二句话。

(1)发生了什么

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请1人)

生: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理解“折"

“折”在《古代汉语》里有三个意思,请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折"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谁能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请1人)

生: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李子都把李树的枝条给压弯。说的好。

(3)理解“走”

同学们,你们看,这课文下面的注释中,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咱们在《守株待兔》当中就学到过这个走字,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意思就是?(请1人)

生:兔跑得很快,触到了树,撞到了树桩上,颈脖子折断了,死了。

很好,请坐。再看,龟与兔竞走说的就是?(请1人)

生:乌龟和兔子一起向前跑。乌龟和兔子比赛跑步。

其实,在不少成语当中这个走也是跑的意思。天上飞翔的鸟儿,地上奔跑的走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请1人)

生:飞禽走兽。

像鸟儿一样,飞得远远的,像野兽一样跑得远远的,比喻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这个成语可以是?请你说。(请1人)

生:远走高飞。

(4)翻译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请1人)

(5)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好的,现在谁能借助你的理解,读好这个长句子的停顿?谁想试试?(请1人)

好请你来读。

想象一下,我们就是诸儿中的一位,看着满枝沉甸甸的李子,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6)创设情境

诸位,我想采访你们,你们准备怎么竞走取之?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2—3人)

你们的讲述让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嬉戏游玩跑去摘李子的情景。所以,通过创设情境,我们可以把这个情节讲得更生动。

板书:唯戎不动

5.学习第三句

(1)过渡

道路旁边有一棵大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李子,诸小儿的反应是——生(齐):竞走取之。可王戎的反应却是——生(齐):不动。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这会儿你有什么想问王戎的吗?请你说。(2-3人)生:王戎,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去摘李子,你不去摘?

(2)翻译

王戎他又会怎么回答?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2-3人)

一起读。

板书:此必苦李

6.学习第四句

(1)翻译

好,故事的结果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取之,信然。

现在谁能结合注释说一说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请你说。(请1人)

生:小孩们摘下李子尝了尝,确实如此。

(2)展开想象

请孩子们再展开想象,把这个情节讲得更生动一些。(请2—3人)

短短的四个字,咱们却读出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小古文真的是言简义丰。

板书:取之,信然

7.理解“之"

这篇小古文,“之”一共出现了三次,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之"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之”的意思。(请1人)

你们看这个之,它就像一个魔术师,在不同的句子当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因此,咱们下一次再学小古文的时候,看到这个之的时候,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来读懂之的意思。

(二)带着理解读,并背诵

1.读好停顿

我们读懂了整篇小古文的意思,接下来,谁能借助自己的理解来读好这篇小古文的停顿吗?谁想试一试?请你来。(请1人)

2.去标点读

按照古人的书写习惯,是不打标点的,而且是从上写到下,从右写到左这样的,你还会读吗?一起读。那咱们能背吗?咱们试试好不好。

(三)讲故事梳理起因、经过、结果

孩子们,课文咱们能背诵了,也能理解了。既然这篇古文是一个故事,那我们就能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读懂这篇古文。请读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请1人)

1.完整讲

谁来活学活用,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一讲这个故事。(请1人)

板书:借助情节完整讲

2.生动讲(小组合作)

这位同学借助注释,根据故事的情节,把故事讲完整了。但是故事讲得还不够生动传神,那怎么才能讲生动传神呢?结合上面的插图,走进当时的情境,走进王戎与诸小儿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讲讲这个故事。(请3个组的学生)

板书:展开想象创意讲

(四)对比学习,探究真相

1.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刚才,我们通过想象,把故事讲出了创意。请你思考一下:王戎为什么说:树在路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王戎是个怎样的人?

回到课文,说说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深的语句,说说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