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四)•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
史和断代史两类。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
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
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
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
“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
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
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
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会通”是南宋郑
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
《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
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蕊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
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
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作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
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
“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
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蕊涵在历史变化背后的
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
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
迹。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
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
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
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
能称之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
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
所谓通史者,不问纪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
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
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
(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
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通史
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
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
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
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
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辨正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
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他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
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优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
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
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
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
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
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
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
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
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
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
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
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这样
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
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
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
推广。
(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
前者更有价值。
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
一家之言”。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
的丰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
不能被称为通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
治乱存亡之道。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通史“别识心裁,成其
家学”的特征。
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
法也得到了丰富。
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
地进行阐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中不能够体现通史精神的是()
A.吕不韦《吕氏春秋》B.司马光《资治通鉴》
C.白寿彝《中国通史》D.翦伯赞《中国史纲》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新时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D2.D3.A
4.①首先明确史书分类,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②进而从理论层面阐释通史之“通”的内涵。
③然后通过分析“通”“变”“理”的关系阐释通史精神的内涵。
④最后提出通史撰述的宗旨和追求。
5.①把握“通、变、理”的内在联系,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
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撰述理念、编撰模式,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
容。
③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新成果的话语体
系。
④易于中外读者接受,便于推广传播。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前者更有价值"错,文中"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
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介绍了两种体例史书
的体裁和内容,并没有作出谁更有价值的比较。
B."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错,根据原文”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
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
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可知,通史家风的核心应是“通古今之变”。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错,"会通”是汇
集文献资料,“横通”是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丰富拓展“错,
文中无此意。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错,运用不同的时间观念编纂历史
是创新历史编撰模式的一种体现;"才能……”错,条件关系不成立,原
文"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二故选Do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A.《吕氏春秋》虽有"春秋"二字,但不是一部史书,《四库全书》把它
归为“子部"。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4段,第一段,“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
史和断代史两类”主要介绍通史和断代史的分类。第二段,首先从司马
迁到章学诚对通史概念进行阐释;然后对通史之通,从“纵通”“会通”
和“横通”大的角度进行释义。第三段,首先分析有关通史之“通”的
理论认识,然后从“'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考察历史之
'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的两个角度,分析“通”“变”“理”
的关系,阐释通史精神的内涵。第四段,“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
'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总结通史撰述的宗旨和追求。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
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
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
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
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辨正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
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要在唯物史观指导
下,把握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编纂自成一家,体现“别识心裁”
的撰述宗旨。
由“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
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
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
历史编撰的模式”可知,新的中国通史要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
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
由“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
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应体现鲜明的中国
特色,继承历史优良传统,话语体系要符合时代的特点。
由“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可知,新
时代的中国通史要关注中外读者的接受能力,利于推广。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北山的谷子黄又黄
梁少华
藏好最后一袋谷子,绪杰从地窖口爬上来。
前院里,绪亮正赶着骡子,在大石碾上,嘎吱嘎吱地把碎铁、耙齿、耕
犁碾成粉末儿。
北村靠近北山,黄土粘稠,盛产谷子。谷子经石碾碾压去皮,熬成小米
粥,油滑酥稠,尤其上浮起的油亮米油。馋人呦!
此刻,收割后的谷地,像产后的母亲,安静地躺在那儿,见不到一个人
来打扰。
盛开的野菊花,如豪放的花云,似梦幻般的锦缎,把山坡灰色的脊背遮
盖了起来。在淡淡的花香里,绪杰嗅出了苦涩。
去年这时节,天还未亮,蒙城日伪军来抢粮。日伪军挨户搜了个坛碎缸
破,新收的谷子被抢了精光。巷子里鸡鸭毛随风飘飞,猪羊圈里全空了。
菊花被堵小巷,无路可退,誓死相拼。小鬼子狞笑着撕扯她的衣衫,狂
叫着刺穿她的胸膛,鲜血染红了插在发束的野菊花……
疾病缠身的梁老汉被拦在路口,小鬼子解了他系腰的大包,撕裂成绳,
掳走了他牵的耕牛。秋收以来,乡亲们的心一直悬着。游击小组组长绪
杰,在值游动岗。
暮云低垂,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扛着的土枪。朦朦胧胧的,远处一队人马
长蛇阵顺着山路向这走来。他心一紧,猫腰躲进了高粱地。
种植在低洼和高坡之间的高粱,一片片,高低错落,绵延起伏。红透的
高粱穗,似熊熊的火把。在这静谧的夜,摆动着身子发出窸窸窣窣的声
音。
越来越近,牲口上驮着的空袋子已隐约可见。
“等着吧!“绪杰瞪着血红的眼,瞄准队尾,"砰一一”有人应声趴下!
"八路「'队伍一阵骚乱。啪啪啪,夜空响起凌乱的枪声。
鬼子不敢靠近大片的高粱地,放了一通枪。好大一阵子,四周除了偶尔
传来的虫鸣,一点动静也没有。
长蛇阵停滞了,几个伪军死活不前,一番推嚷。骑大马的小日本嗷嗷叫。
声声脚步刺耳,大队人马拐上了沿水簸箕进北村的路。
一屋子守夜的人,听到村外传来枪声,迅速熄灯灭火。保长飞跑上老槐
树下的庙台,双手撮成喇叭状,用全力拖起长调喊:“乡亲们,'兄弟
们'来了,快烧锅茶给他们喝吧!”
绪亮等十几个青壮年,分头藏在柴垛边、墙头上。手上的荆条篮子里,
装着满满的土炸弹。大队人马很快逼近村庄,柴门被踢开,震得门框直
晃。可他们连一粒米还没捞到,炸弹就从身前身后炸响了。霎时,巨大
的烟尘同爆炸的火光,搅得什么也看不见。
不远处的小屋,门后拉弦绑好的炸弹,把拿枪托子砸门的鬼子“轰”地
送上了天。
乡亲们用碾碎的铁粉,化汁成型做成外壳,装上土方炒制的炸药制成的
炸弹,终于让鬼子们尝到了苦头。
血头血脸的一群人,抛下尸体,狼嚎着仓皇逃命。
很快,村外又一声惨叫,骑马的小日本一头栽下,“王八盒子”摆进了
路边的高粱地。
马儿嘶鸣着狂奔,被抬上马的小日本背朝天,有拉的脑袋在马肚上来回
地蹭。
“今夜,便宜这群王八犊子了「'大家还在为绪杰捏着一把汗,一抬头,
他正翻越围墙,举着把"王八盒子",站在了大家面前。
十几个青壮年欢呼着,围拢上来,传看着、摩拳着这把缴来的手枪。
“弟兄们,让它给咱多生几把吧?”
“对!”伴随着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乡亲们把绪杰抛举得老高。
“北山的谷子黄又黄,鬼子下乡来抢粮、来抢粮……”突然,人群中有人
动情地唱起了,拉腔声音高亢苍凉,还夹些花腔,绵长的歌声一直飘出
村外。
(选自《江河文学》2021年10月刊,有删改)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
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
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
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
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
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
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
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
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
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小说均以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讲述了普通百姓在国
难当头之际保家卫国的故事,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
B.“乡亲们,兄弟们,来了,快烧锅茶给他们喝吧!”是保长的暗语,这
是在提醒乡亲们,鬼子已经进村,可以使用自制的炸弹了。
C.“马儿嘶鸣着狂奔,被抬上马的小日本背朝天,分拉的脑袋在马肚上
来回地蹭”,用词生动典雅,描绘出敌人仓皇逃窜的狼狈状态。
D.《荷花淀》选段中“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是
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因为水生预感到村中女人会遇到日本兵。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山的谷子黄又黄》中插叙了去年日伪军来扫荡村子的内容,既
凸显了日军的残暴无情,也补充了今年全村全员戒备的原因。
B.《北山的谷子黄又黄》开篇两段点到绪杰藏谷子和绪亮碾铁粉的情
节,既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又为下文情节的推进做了铺垫。
C.《北山的谷子黄又黄》结尾极富艺术魅力,既照应了题目,又突出
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韵味无穷。
D.两篇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法各有特色,前者综合运用动作、神态、环
境烘托等各种手法,后者主要借助对话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
8.环境描写可拓展小说的美学空间,能使描绘的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
感融为一体,请据此分析《北山的谷子黄又黄》中描写“野菊”和“高粱”
的作用。
9.作为特殊时期的典型人物存在,有看符号一般的不可替代性。请据此
分析绪杰和水生嫂形象的意义。
【答案】6.B7.B
8.①描写满山盛开的野菊花豪放与柔美相交织的画面,既衬托出丰收的
喜悦,又照应了下文绪杰回忆菊花被杀害之事时的痛心。②描写红透的
高粱穗高低起伏,似熊熊的火把,静谧而神秘。既为绪杰提供了藏身之
地,又点燃了绪杰复仇日军的熊熊怒火。③两处环境描写,从苦涩的花
香到火把式的高粱,由柔美过渡到刚强,延展了作品的自然图景,拓展
了读者的审美空间。
9.①绪杰机智、勇敢,带领群众夺取战争胜利,是抗战背景下游击队员
的典型代表。②水生嫂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是抗日战争中支援前线的
妇女群像代表。③在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时期,他们是全民抗战胜利不可
或缺的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有错,材料二并没有直接的战争场面,
而是描写发生在水生家里的故事;
C用词生动典雅"中"典雅"概括不当,结合“食拉的脑袋在马肚上来回
地蹭”可知应该是"生动诙谐”;
D.“水生预感到村中女人会遇到日本兵”概括有误,这句话是水生对妻
子的嘱咐,希望她万一遇到敌人,要视死如归,免受屈辱。故选Bo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又为下文情节的推进做了铺垫“错,开篇两段写绪杰藏谷子的情节和
绪亮碾铁粉的情节,是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故选Bo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盛开的野菊花,如豪放的花云,似梦幻般的锦缎,把山坡灰色的脊背遮
盖了起来。在淡淡的花香里,绪杰嗅出了苦涩”,这段描写通过“豪放的
花云"和“似梦幻般的锦缎”的描写,写出了菊花盛开时豪放与柔美相交织
的画面,照应了上文“收割后的谷地,像产后的母亲,安静地躺在那儿,
见不到一个人来打扰“,衬托出丰收的喜悦厂'在淡淡的花香里,绪杰嗅
出了苦涩”一句引发了下文绪杰回忆菊花被杀害的情景,此刻盛开的菊花
更让绪杰感到失去菊花的痛心。
“种植在低洼和高坡之间的高粱,一片片,高低错落,绵延起伏。红透的
高粱穗,似熊熊的火把。在这静谧的夜,摆动着身子发出窸窸窣窣的声
音","高低错落,绵延起伏”,写出高粱之多,并且“在这静谧的夜,摆
动着身子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环境静谧,为绪杰提供了藏身之地;而
“红透的高粱穗,似熊熊的火把”则象征着绪杰复仇日军的熊熊怒火。
菊花是柔美的,饱受日军摧残;而高粱却是刚强的,像熊熊燃烧的火把。
两处环境描写,从苦涩的花香到火把式的高粱,由柔美过渡到刚强,延
展了作品的自然图景,拓展了读者的审美空间。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本题不仅要分析人物形象,还有思考人物的典型意义,“符号一般的不
可替代性”。
先看绪杰。他的身份是游击小组组长;他组织村民藏粮,“藏好最后一
袋谷子,绪杰从地窖口爬上来”,制作土炸弹,“绪亮正赶着骡子,在
大石碾上,嘎吱嘎吱地把碎铁、耙齿、耕犁碾成粉末儿”“乡亲们用碾
碎的铁粉,化汁成型做成外壳,装上土方炒制炸药制成炸弹”;遇到敌
人时他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地藏身高粱地,“朦朦胧胧的,远处一队人
马长蛇阵顺着山路向这走来。他心一紧,猫腰躲进了高粱地“,“'等
着吧!'绪杰瞪着血红的眼,瞄准队尾,'砰——'有人应声趴下!”“大
家还在为绪杰捏着一把汗,一抬头,他正翻越围墙,举着把‘王八盒子',
站在了大家面前”;大家都认可这个“领导”,“伴随着一阵高过一阵
的欢呼声,乡亲们把绪杰抛举得老高”。由此可见,绪杰机智、勇敢,
带领群众夺取战争胜利,是抗战背景下游击队员的典型代表。
再看水生嫂。作为妻子她温柔体贴,“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
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得知丈夫要去前线,她深明大义,
尽管不舍“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
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但并
不阻拦,“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水生走后,她不但照顾着老人和
孩子,后来还和同村的妇女们也组织起了队伍,学会了放枪,出没在白
洋淀里,配合子弟兵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由此可见水生嫂温
柔体贴、深明大义,是抗日战争中支援前线的妇女群像代表。
这两个人物,身份不同,性别各异,他们代表了不同的人物阶层;但是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打击侵略者,保卫家乡和国家。在抗日战争
这一历史时期,他们是全民抗战胜利不可或缺的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
一日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裹惰,
玩岁幅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
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
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
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爰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
何若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
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
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
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
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
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
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
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
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
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
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
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
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
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
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
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
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晅
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选自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慎听,毋忽忽:快捷、迅速
B.必其志之尚未笃也笃:一心一意
C.自矜自是是:认为正确
D.皆其不知而误蹈蹈:踏进、实行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诸生相从于此自当从事于学
B.聊以答诸生之意人果遂以彼为无能
C.立志而贤,则贤矣为善则父母爱之
D.使为恶而父母爱之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
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即使靠技术为生的各种工匠,(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
B.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
他们竟然把无能当作资本,而不希求成为人上人
C.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但不妨碍他最终成为一个大贤人,是因为他能够改正过失
D.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就自甘堕落到终老,那我也对你绝望了
1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王阳明提了四条建议,目的在于教
诲学生进德与修业。
B.第二段谈立志,主要谈到了三个内容: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
以及不立志的危害。
C.在谈到勤学时,相较于聪明智慧机警敏捷,王阳明更看重学生们的
勤奋真诚谦逊退让。
D.第四段谈改过,作者教育学生“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反躬
自问,有错必改。
14.本文第三段谈勤学的问题。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
【答案】10.A11.C12.B13.B
14.①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
②然后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突出观点。
③最后总结观点——君子应勤于治学。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能力。A.“忽:快捷、迅
速”错误。句意:你们千万要认真听讲不要忽视。"忽",忽视。故选
Ao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于”,
介词,到;句意:追随我到龙场驿的学子们。第二个“于”,介词,在;
句意: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B.第一个“以",连词,来,用来;句意:
姑且用来答谢各位同学的深情厚意。第二个“以”,动词,认为;句意:
他人果真就以为他是无能。C.第一个“则”,连词,就;句意:立志做
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第二个“则”,连词,就;句意:做好事就使父
母疼爱他。D.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句意:假使做
坏事可是父母疼爱他。第二个“而”,连词,表并列;句意:学习别人
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句意:他固然以无
能者自居,并且不求超过他人之上。“固”,固然。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立志的重要性、
立志的方法以及不立志的危害”错误。第二段只提到立志的重要性和不
立志的危害,没有谈如何立志。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由“已立志为君子,自
当从事于学”意思是“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可
知,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由“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
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
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
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
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意思是“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
恶他的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他固然可以欺骗人,别人果真就被他
欺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无才能自
居,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
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
和乐平易,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
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可知,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
反对比,突出观点。由“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意思是“各
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可知,最后
总结观点——君子应勤于治学。
参考译文:
追随我到龙场驿的学子们人很多,我担心没有什么能力帮助你们,用四
条要求劝勉诸位,姑且用来答谢各位同学的深情厚意:一是立志,二是
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你们千万要认真听讲不要不重视。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即便是各种工匠、有技
能才艺的人,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
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
定志向罢了。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
贤人了。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
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古人所说:“假使做好事可是父
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他,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如像这样就不去做好
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
他,何苦却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假使做坏事可是父母疼爱他,兄弟喜
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如像这样就做坏事,是可以的。做坏事就
使父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也,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何苦却一定要做
坏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点,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立定志向
了。
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
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的缘故。跟随我求学的人,不是以聪明智能
机警敏捷为高尚,却是以勤奋确实谦逊有礼为上等之选。各位同学试看
你们同学当中,假若有人本来空虚却装做充实,本来没有却装做已有,
掩饰自己的无能,忌恨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大话骗人的人,
假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有不
鄙弃轻视他的吗?他固然可以欺骗人,别人果真就被他欺骗,有不暗中
讥笑他的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无才能自居,坚定意志努
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
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表内
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
赞羡慕他的吗?他固然以无能者自居,并且不求超过他人之上,他人果
真就以为他是无能,有不尊敬崇尚他的吗?各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
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
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
人,因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没有过失不重要,可是能够改过最重要。
各位同学自己想想,日常也有缺少于廉耻忠信的德行吧?也有轻视于孝
顺友爰的道理,陷入在狡猾奸诈苟且刻建的习气吧?各位同学恐怕不至
于这样。不幸或者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自知而误犯过错,平日没有老师
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勤约束的缘故啊。各位同学试着反省,万一有近似这
样的行为,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要仅仅凭此自我愧疚,
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
误,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
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不相信我,且不宽恕我
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怀着羞耻之心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
错,那么我也绝望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田家词
元稹
牛鞘吒吒①,田确确②。
旱块敲牛蹄的的③,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簇簇④,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⑤,驱牛驾车食牛肉。
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副。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
誓不遣⑥官军粮不足。
【注】①吒吒:拟声词,形容喘气声。②确确:形容土块坚硬、贫瘠。
③的狗:牛蹄声。④簇簇:众多丛集的样子。⑤海服:沿海地区,也指
边疆。⑥遣:让,使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开篇就用两个短句状形写声,表现出农民在田里耕地劳作的
艰辛不易。
B.战乱频繁,官兵不仅要农民缴粮、辛苦运粮,有时甚至会宰杀食用
驱车之牛。
C.与《观刈麦》一样,本诗也有部分句子借写妇女来表现举家艰辛,
生活不易。
D.最后三句表示即便累死也会让下一代继续提供军粮,突出百姓对朝
廷的忠诚。
16.诗歌五六句中的叠词“簇簇”“月月”“辘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5.D
16.①“簇簇”,写出兵器丛集,象征战事的频繁。“月月”“辘辘”,象征
着农民运输军粮的频繁。②与上文“吒吒、确确、的狗”等叠词形成呼应,
更突出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频繁战事的控诉。③韵律上加强了诗歌的
音乐感,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突出百姓对朝廷的忠诚”说法有误。结合前文“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
不足归卖屋”及全文思想主旨可知,这里是表现了农民痛苦的心声,蕴涵
着农民的血泪控诉。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字的能力。
本诗五六句中,“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意思是因为六十
年来,战争不断,年年月月、日日餐餐,官兵们吃的粮食全由农民供给,
并由农民驾驶的大车不停地运往前线。
自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算起,到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
已超过六十年。这六十年间,战争频繁,到贞元、元和间,安史之乱虽
已平定,但中央与藩镇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而诗人写诗的元和十二年,
征讨淮西吴元济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所以说“六十年来兵簇簇”。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以“簇簇”这一兵器的丛集现象象征战事的频繁,
以“月月”表示农夫上缴粮食时间的频繁,以“辘辘”车轮声象征的农
民军输的繁重和急迫,充分展现了对战事频繁的控诉。
在前后联系上,这两句承接了上文中同样有诸多叠词的“牛吒吒,田确
确,旱块敲牛蹄妁狗,种得官仓珠颗谷"诗句。前面的诗句中,诗人用
两个短句"牛吒吒”“田确确"、三组叠字“吒吒”“确确”“狗的”,
状形写声,把农民耕地时的那种艰苦、忙碌、急促的情状给声绘色地突
显在读者的眼前。这里,诗人则同样用叠词表明农夫和牛如此辛苦的原
因O
这两句中,叠字的选用,不仅加强了诗的形象性和音乐性,还深化主题,
强化了感情,渲染了气氛,使这首古题乐府的特色更加鲜明。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1小题,6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两句质疑语气的话
批评秦统治者不顾念百姓而疯狂掠夺大肆挥霍。
(2)苏轼《赤壁赋》中,连用两个比喻句""借客
人之口感叹生命的短暂和微不足道,吐露哀伤之情。
(3)李密《陈情表》中""两句以鸟喻人,向晋武
帝提出先尽孝,奉养祖母。
【答案】(1)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2)寄蜉蜷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本题需注意“锚铢”“蜉螃”“沧”“粟”等字的正确书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壳成18〜20题。
在网络的百舸争流中,网红的草根气息非常浓郁,区别于精英文化、庙
堂文化的“高大上”,网红浑身上下充满着草根色彩,让大众一下子引为
“知己:(),可以说,“成也网络,败也网络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
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
等紧密契合。如今的文化圈,特别是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
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等,这些领域需要综合性的文化沉淀,而
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红更多地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多元化时
代,有人看厌了喧嚣和浮华而备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数不清的自由选择
而_____________O
网红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无数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解构了许多现实社会的边际与禁忌,重构了一个的世界,“因此,
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
有必要一味。对网红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该和干预,
而应该留给市场进行调节,并在大众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促
进网红自身的进步与成熟二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所以网红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B.因此,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C.不过,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D.不过,因为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网红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
民的审美、审丑、娱乐、欲望、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B.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
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C.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
的审美、审丑、欲望、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D.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
民的审美、娱乐、欲望、审丑、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如鱼得水充满生机吹毛求疵颐指气使
B.如鱼得水充满生机求全责备横加指责
C.游刃有余充耳不闻求全责备颐指气使
D.游刃有余充耳不闻吹毛求疵横加指责
【答案】18.C19.A20.B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括号前面的语境是:在网络的百舸争流中,网红的草根气息非常浓郁,
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的“高大上”,网红浑身上下充满着草根色彩,
让大众一下子引为“知己",这是"成";而从后文“成也网络,败也
网络”看,该文段涉及网红的“成与败”,前面已经说了“成",空缺
处该说“败”,故排除AB;
而由“成”到“败”,是转折关系;另外,网红之“败”,根源在于“成”
的“途径”。而不是因为“精英文化、庙堂文化”,故可排除D。故选
Co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是主谓搭配不当,句子中心意思是说“网红走红”的原因,而不
是“网红”的原因。
第二处是句式不当,应该是被动句,即“特质被放大”。
第三处是语序不当,“审美”与“审丑”结构一致意义相对,应放在一
起,“欲望”与“臆想”意义更接近,应放在一起。故选A。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辨析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游刃有余:形容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如
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
适的环境。结合下文的“网红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无数普通人在一
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故第一空应使用“如鱼得水”恰当。
第二空,充满生机:充满了活力,蓬勃向上。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
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语境,强调重构了一个充满了活力的世界,使用“充
满生机”恰当。
第三空,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吹毛求疵:指故意挑别
人毛病,寻找差错。联系上文“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
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味……”,使用“求全责备”
更恰当。
第四空,颐指气使:形容有权势者随意支使别人的傲慢神气,句中没有
傲慢之意。横加指责:不讲道理地批评或挖苦别人。联系前后文”对网
红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农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与手册
- 兼职劳务合同
- 企业内部培训及人才招聘合作协议
- 娱乐行业活动参与风险告知及免责协议
- 个性化儿童用品开发及其销售模式创新研究项目
- 电气维修操作指南
- 2025年消防工程三方合同范文
- 销售客服工作职责范文(2篇)
- 2024年幼儿园中班班级安全工作计划范文(2篇)
- 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范文(2篇)
-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课件-阿里巴巴国际站概述
- 政治-湖南省名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12月大联考试题和答案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成都市大数据中心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1
- 2024年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中南大学《创新创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煤矿井下一线生产操作岗位招聘2820人笔试核心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外研版一年级上册新交际英语(2024)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房地产中介业务管理制度
- 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拆除高空广告牌的施工方案
-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