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报批培训资料二(地籍处)_第1页
建设用地报批培训资料二(地籍处)_第2页
建设用地报批培训资料二(地籍处)_第3页
建设用地报批培训资料二(地籍处)_第4页
建设用地报批培训资料二(地籍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用地审批与地籍管理工作内容地籍管理的内容体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整治权属管理项目会审注意的问题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确权、争议调处地籍调查地籍管理土地产权是核心产权登记权利明晰产籍管理界址准确地籍信息系统信息统计分析遥感监测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查询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界址点、地籍图宏观调控信息一、地籍管理的内容体系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耕地部分,灌溉水田、水浇地、旱地”三类(2)

园地部分,“果园、茶园、其他园地”三类。(3)林地部分,“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三类,(4)草地部分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其他农用地部分改变最大,即在新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中已经取消。原来其他农用地之下的“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晒谷场等用地”合并为“设施农用地”归入国家标准中的“其他土地”;“农村道路”归入国家标准中的“交通运输用地”;“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合并为“坑塘水面”归入国家标准中的“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农田水利用地”放在“沟渠”后亦归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田坎”仍作为一类归入“其他土地”。这对解决原来“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之间、“坑塘水面、养殖水面”之间均不宜区分,而且面积过小的问题,显然是适宜的,同时这一部分的调整明显带有强化城乡土地统一分类的意图。(5)商服用地部分,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用地、商务金融用地、其他商服用地”四类。(6)工矿仓储用地部分,“工业用地、采矿地、仓储用地”(7)住宅用地部分,由原来的“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空闲宅基地”四类归并为“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二类。(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部分,是由原来“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两个二级类型的归并。并且把“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的“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瞻仰景观休闲用地、机关团体用地、教育用地、科研设计用地、文体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慈善用地”调整为“机关团体用地、新闻出版用地、科教用地、医卫慈善用地、文体娱乐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园与绿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八类。这一调整可以看出国家标准理顺城市用地类型的思路。(9)特殊用地部分,原来“军事设施用地、使领馆用地、宗教用地、监教场所用地、墓葬地”五类基本未作调整,仅仅把“墓葬地”改为“殡葬用地”。(10)交通运输用地部分,在原来的“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街巷”六类的基础上增加了原来属于“其他农用地”的“农村道路”,体现了国家标准统一城乡土地分类的思路。(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部分,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用地、冰川及永久积雪”等9个二级类型。其中的变化是“滩涂”细分为“沿海滩涂、内陆滩涂”;原来的“农田水利用地”改为“沟渠”;取消了“苇地”,根据其不同位置分别放在涂沿海滩涂或内陆滩涂。体现了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分类的指导思想。(12)其他土地部分,主要是原来的未利用地中的“未利用土地”之下的“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部分,其中“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合并为“裸地”。此外,还把其他农用地之下的“田坎”以及由“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晒谷场等用地”合并的“设施农用地”放在这里,另外新设“空闲地”也列入这一部分。三、地籍会审职责县级国土资源局依据变更调查数据库,组织权属调查、勘测定界及验收,对地类、权属、面积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负责。市级国土资源局负责对县级上报的地类、权属、面积进行审查,并对审查结果负责。直接组卷报批项目的,对地类、权属、面积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负责。省厅重点对市、县认定地类、权属、面积的方法、依据和程序等进行审核,对审核结果负责。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出具材料的有关单位、土地勘测机构和土地勘测定界验收的专家要严格履职,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弄虚作假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四、权属地类面积认定原则(一)位移认定因测绘精度不同,勘测定界拐点坐标(X1,Y1)展绘到数据库后,与数据库实际位置(X2,Y2)不重合,应提供坐标位移(ΔX,ΔY)。公式:ΔX=X2-X1,ΔY=Y2-Y1。(二)权属认定1、权属应当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相符,并提供相应的土地证书。未颁发土地证书提供有效批准文件的,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说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与实地调查的权属不一致的,以土地登记为准,提供土地证书。2、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国有公路、铁路、水工建筑、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内陆滩涂、沿海滩涂,未颁发土地证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地类面积准确、土地产权明晰、界址清楚、无土地权属争议”的意见。(三)地类面积认定1、上报地类应当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相符,面积以实地勘测为准。2、没有合法权属来源的建设用地,2009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按照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可认定为无权源的建设用地;2010年1月1日以后形成的,以实际占用时上一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地类为准。3、变更调查数据库为设施农用地、农村道路等,实地有违法占地行为且已处理,以违法占用时上一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地类为准。4、城镇、村庄内部街巷误调为农村道路的,可认定为建设用地,并出具说明;未利用地内部线状地物误调为农村道路、沟渠的,可认定为未利用地,并出具说明。5、土地证书记载的四至界线与实地一致,实地勘测面积与证书记载面积不一致的,经核实无误的,以实地勘测面积为准。6、因变更调查质检软件限制,通过技术处理合并碎小图斑,造成与实地不符的;因设定容限值进行数据库叠加分析产生碎小图斑、线状地物,造成与实地不符的,以实地地类为准,由组卷的国土资源部门出具说明。(一)概念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进行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及计算用地面积等工作总称,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其成果包括被征用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等基础信息。(二)意义保障用地审查、使用地审批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健全了用地的准入制度;使项目用地依法、科学、集约和规范,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保障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三)依据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五、土地勘测定界(四)勘测定界成果1、勘测定界图2、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3、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4、检查验收报告市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不少于5名专家,需有测绘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至少2名以上),对验收结果承担责任。专家要对勘测定界的结果经行实地勘测核实,测算误差,验证偏移坐标,审核地类认定的方法,权属来源材料。(五)勘测定界增加的成果1、权属地类面积汇总表(按地块、按权属)2、建设用地权属状况汇总表3、勘测定界拐点坐标文件(txt格式)(六)其他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由有资格的勘测单位承担(测绘甲乙丙丁资质,并具有地籍测绘内容)采用平面面积计算,单位0.00m²。汇总单位0.0000公顷表1:

权属地类面积汇总表(按地块)XX国土资源局(公章)单位:公顷(0.0000)地块号村名(单位)权属性质用地面积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小计耕地园地林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小计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小计其他草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盐碱地沙地……小计农村道路坑塘水面沟渠设施农业用地……0102030410421041141171220510630720951021180431111121241261小计2小计……小计国有合计集体合计总计说明:1、此表根据勘测定界成果填报;2、除耕地、园地、林地外,其他填到二级类,未涉及地类可不列;3、涉及建设用地的,需提供《建设用地权属状况汇总表》;4、未按现状建设用地上报的,需提供《建设用地按非建设用地上报汇总表》;5、未完成村镇地籍调查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05、06、07、08、09一级类和103、121二级类可按202、203、204、205地类进行归并。表2:权属地类面积汇总表(按权属)XX国土资源局(公章)单位:公顷(0.0000)乡(镇)村名(单位)权属性质用地面积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小计耕地园地林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小计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小计其他草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盐碱地沙地……小计农村道路坑塘水面沟渠设施农业用地……010203041042104114117122051063072095102118043111112124126……………………国有合计集体合计总计说明:1、此表根据勘测定界成果填报;2、除耕地、园地、林地外,其他填到二级类,未涉及地类可不列;3、涉及建设用地的,需提供《建设用地权属状况汇总表》;4、未按现状建设用地上报的,需提供《建设用地按非建设用地上报汇总表》;5、未完成村镇地籍调查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05、06、07、08、09一级类和103、121二级类可按202、203、204、205地类进行归并。表3:建设用地权属状况汇总表XX国土资源局(公章)单位:公顷(0.0000)地块号使用单位用地面积证书面积使用权证书号备注1乡镇、村企业等建设用地XXX企业……小计宅基地XXX……小计其他用地村庄街巷村庄空闲地殡葬用地公益用地……小计合计…………总计说明:1、此表用地总面积与《权属地类面积汇总表》中的建设用地总面积一致;2、涉及已颁发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的宗地,用地面积应小于(等于)土地证书记载面积;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或批准文件等权源材料有效期已过的,需说明原因,提供产权清晰、无权属争议的说明材料并加盖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4、殡葬用地无证的,提供县局说明;5、按照无权源建设用地上报的,需在备注中注明。[属性描述]...转换参数=X平移,Y平移,Z平移,X旋转,Y旋转,Z旋转,尺度参数[地块坐标]界址点数,地块面积,地块编号,地块名称,记录图形属性(点、线、面),图幅号,地块用途,地类编码,@{点号,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点号,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界址点数,地块面积,地块编号,地块名称,记录图形属性(点、线、面),图幅号,地块用途,地类编码,@{点号,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点号,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注意:所有的逗号分隔符都必须是英文输入法状态下的逗号;地块圈号不能小于零;数据产生日期的格式为:2000-12-12;坐标系为54北京坐标系或80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或等角多圆锥;几度分带为3或6;带号、精度、转换参数、界址点数、地块面积、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必须为数字型;且不能用该(9999,000,000)方式表示;地块编号、地块名称、记录图形属性(点、线、面)、图幅号、地块用途、地类编码、点号的每项里不能含有“,”、“@”符号。[属性描述]格式版本号=1.01版本数据产生单位=国土资源部数据产生日期=2003-11-7坐标系=54北京坐标系几度分带=3投影类型=高斯克吕格计量单位=米带号=31精度=2转换参数=2210.3,12.65,115,25,420.66,445.69,0.569[地块坐标]9,0.018,2003-10,双桥乡地块1,面,I-50-77-(22),公共基础设施,,@J01,1,3751508.5,39438683.65J02,1,3751508.5,39438690.15J03,1,3751502,39438690.15J04,1,3751502,39438688.2J05,1,3751494.5,39438688.2J06,1,3751494.5,39438660.7J07,1,3751499,39438660.7J08,1,3751499,39438683.65J01,1,3751508.5,39438683.655,0.0247,2003-12,双桥乡地块2,面,I-50-77-(14),公共基础设施,,@J01,1,3755389.7,39437380.2J02,1,3755389.7,39437410.7J03,1,3755382.2,39437410.7J04,1,3755382.2,39437380.2J01,1,3755389.7,39437380.2勘测定界界址点坐标交换格式勘测定界图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统一3°分带;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类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调查、标注到二级地类。未完成村镇地籍调查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05、06、07、08、09一级类和103、121二级类可按202、203、204、205进行归并。勘测定界图根据《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1008-2007)要求编绘或测绘,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勘测定界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勘测定界图一般采用A0、A1、A3幅面。用地范围涉及多幅图纸的,应编绘图幅接合表。土地分类图式、图例、色标,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表示;地籍要素的图式符号、注记规格及要求,按照《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表示;地形地物的图式符号、注记规格及要求,按照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执行。勘测定界图采用计算机绘制、输出,在“××土地勘测定界单位”注记处加盖勘测定界专用章。项目用地界址线(0.3mm红色实线),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0.15mm红色实线,界址线与行政区界线相重合时,只表示行政区界线),界址点(直径1mm圆圈,界址点号字体为楷体,字高2.4mm),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直径0.3mm、点间距2mm的黑色点线),基本农田界线(0.12mm绿色实线),行政界线(按地形图图式表示)。用地总面积(例:用地总面积17669.54m²,字体为楷体,字高4mm,颜色为红色),权属单位名称(字体注记为楷体,字高为2.4mm,国有土地注明“国有”,字体为楷体,字高为4mm)。图斑注记样式:m²,分子代表地块编号,分母代表地类编码,字体为楷体,字高均为2.4mm。现状为建设用地,按照建设用地形成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依县、乡、村证明材料确定为非建设用地地类,进行转绘的区域,需用蓝色线标示范围、填充蓝色晕线,并注记序号(原地块号加支号)、地类编码、面积,例:

m²。建筑物、道路、水系、地理名称须表示,斜坡、陡坎、等高线等地形地物要素根据需要表示。图廓整饰内容:坐标系统、指北针、比例尺、勘测单位、测图时间、绘图员、检查员、审核员。因测绘精度不同,土地勘测定界成果(X1,Y1)与土地调查成果(X2,Y2)产生系统性偏移的,需注记偏移坐标(△X,△Y),公式:△X=X2-X1,△Y=Y2-Y1。批次(项目)名称(X)号地勘测定界单位验收专家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签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意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章)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填表说明:1、验收组专家要在验收表上填写验收结论并附专家本人签名。2、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意见:指由组织验收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专家审核结论后签署的意见。批次(项目)名称(X)号地勘测定界检查验收意见XXX国土资源局于年月日组织有关专家,对XXX勘测单位(地籍测绘资质

)实施的XX批次(项目)XX地块勘测定界成果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意见如下:控制网验收:平面控制测量采用

(等级)布网施测,控制测量记录手薄内容齐全、规范,计算方法正确,成果可靠,最弱点点位中误差

(cm),精度满足要求(采用RTK、CORS系统的需满足相关)。界址点验收:界址点放样正确,界址点点位中误差

(cm),界址边长中误差

(cm),精度满足要求,界址点界址标志设置合理。面积量算验收:面积量算准确。权属调查验收:权属调查的内容填写齐全正确。实地勘测的权属、面积准确,产权明晰,权属无争议,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权属一致。(实地勘测的权属、面积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不一致,可以土地登记权属、面积为准,需作出说明。实地勘测的建设用地界线与土地证书界线一致,但面积不一致的,可按实地四至界线计算面积,需作出说明。)地类调查验收:实地调绘的地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类型一致。(现状为建设用地,依据XX年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县级国土资源局、乡政府、村委会证明材料确定为非建设用地地类,进行了转绘,需作出说明)。勘测定界图验收:勘测定界图比例尺、图面符合要求,内容齐全、正确,取舍合理,图廓整饰规范,图面精度符合要求。勘测定界技术报告验收: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内容齐全,表达清晰,装订美观。其他:土地勘测定界成果与土地调查成果测绘精度不同,造成坐标成果定位到土地调查成果后,实际位置发生位移的,需提供说明和位移坐标(△X,△Y)。结论:勘测单位严格按照《规程》,实地进行勘测定界,确保了成果的真实性,地类正确,面积准确,界址清楚,土地产权明晰,无土地权属争议。通过验收。验收组长:年月日勘测定界检查验收精度要求一、首级平面控制网等级要求二、首级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三等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80000,四等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45000。四等网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三、界址点点位精度要求解析法测定界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