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A.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B.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C.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 D.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2.法国1793年宪法规定国民议会的会议应当是公开的,允许民众旁听,导致实践中旁听者通过鼓掌或呐喊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允许群众举着武器在议会大厅内列队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议员们的意志。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主权在民的原则得到有效执行 B.温和保守的政治主张备受推崇C.代议制民主保障广大民众利益 D.君主立宪制政体在渐进中完善3.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A.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 B.削弱了周王室统治力量C.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 D.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4.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依据多份英文报纸,主持翻译出《澳门新闻纸》。其中绝大部分是亟需了解的夷务或军情,但也有英国女王宫中女官名单与薪水、菲律宾农业、秘鲁公司招股、彩色地图印制法、南北极探险、船只保险广告等非紧要内容。由此可知,当时A.林则徐试图更全面地了解外部世界B.国人已突破天朝上国的观念C.翻译英文报刊的工作较为主观随意D.林则徐关注到西方政治制度5.“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这句话最能说明A.帝国的建立离不开煤铁资源B.工业化提供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6.“该组织于1945年4月由50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以上文字对下图代表的组织表述有误的是A.时间B.地点C.性质D.影响7.“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8.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步组建起一个经济联合体,希望通过它来避免战争重新爆发。“它”应该是A.世界银行 B.欧洲共同体 C.马歇尔计划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10.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据此可知,清帝退位A.宣告了清末新政的结束 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窃取11.下图是美国1921-1945年社会经济发展某一指数的趋势图。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最有可能是A.工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B.银行存款总量趋势图C.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系数的趋势图D.农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12.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 B.团结了宗教人士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13.下表“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阶段出土器物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铺、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璧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为典型的“滇文化”器物。西汉中期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背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物大量出现。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铁钱,已占绝对优势。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A.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B.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C.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14.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15.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这种变化反映了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B.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C.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宗族认同D.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16.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不包括: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C.建立起国际贸易组织 D.掌握了世界银行的决定权17.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9年开始)的总统,戴高乐决心恢复法兰西应有的光荣……,但是历史已经清楚地表明:像路易十四和拿破仑那样的军事征服都不可能使法国获得长久稳定的大国地位。戴高乐说,进步是维护国家独立的唯一条件,一个经济衰弱的法国,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正是在戴高乐时代,法国的经济全面复苏。“法国经济的全面复苏”主要得益于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②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③法国政府的干预④经济自由主义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1860年11月,太平天国政权在常熟贴出告示:“谕各业户,各粮户,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第二年再出告示:“勒令百长司马,细查田数,尽数补出,如再隐匿,察出二罪俱罚。”这些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政权A.重视地方经济的恢复 B.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C.注重削弱地主的实力 D.与农民的关系在日趋紧张19.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A.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B.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C.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D.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20.“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五四运动A.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C.彻底地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1.周武王病逝之后,周公摄政当国,不久出现管叔、蔡叔与武庚(殷商后裔)作乱,史称“三监叛乱”,这说明A.诸侯之间要求地位平等 B.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C.国家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D.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完善22.自传是作者本人对其所亲历和亲见的事情进行记述的回忆性作品。卢梭在其自传《忏悔录》中说:“我的《忏悔录》的本旨,就是要正确地反映我一生的种种境遇,那时的内心状况。我向读者许诺的正是我心灵的历史,为了忠实地写这部历史,我不需要其他记录,我只要像我迄今为止所做的那样,诉诸我内心就成了。”这说明A.自传是研究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史料B.自传由亲历者记述,因此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C.由于主观性较强,自传的文学价值高于其史学价值D.使用多种类型的史料进行比较研究,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23.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A.民主运动的推动 B.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24.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的实质问题是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B.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D.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25.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D.奴役和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26.在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导致教育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B.福利制度的普遍推行C.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27.在拿破仑时代,参与制订《民法典》的普雷阿梅纽说:“这是令人钦佩的上帝秩序,符合所有人的理性和内心的原则。正是在这里,在公平中,在良心上,罗马人发现了这种教义”。据此可知A.古罗马自然法等思想影响深远 B.古罗马最早产生理性精神C.基督教教义影响民法典的制定 D.罗马法与宗教改革思想一致28.15世纪的意大利,很多城市的宗教活动都有政府介入或主持,政府还承担了原本由教会负责的引导和整肃公共道德的职责,帕奇家族、美第奇家族等望族还修建了自己的私属教堂。这些现象反映出A.意大利是欧洲的宗教中心 B.宗教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C.文艺复兴瓦解了教会势力 D.意大利地区宗教改革的兴起29.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们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D.使三省六部间相互牵制30.中国近代某文献提出了一系列“新事物”,如:禁止与外国交涉时使用“夷狄”等带侮辱性的文字,主张建设铁路、轮船等设施,提倡学习欧洲建立银行,并提出废除八股等改革措施。该文献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1989年7月,在华沙条约组织首脑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要用“新思维”来改革华约,使华约从“军事政治组织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承认“各国有权独立地制定自己的政治路线,不受任何外来干步”。以此为契机,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国要求苏联从本国撤走驻军。经过谈判,苏联与上述国家达成了分阶段撤军协议,随着德国走向统一,驻德苏军的撤离也明确了时间表。这样原本苏联控制东欧军事工具的华约,其实际功能已严重丧失。1991年4月1日,华约组织宣布解散其军事机构。7月1日,华约6个成员国领导人在布拉格签署议定书,宣布华沙条约组织至此正式解体。——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影响。32.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16世纪上半期,德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颁布法令,进行济贫改革。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对接受救济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避免了教会和修会救济的弊端。(1)概述16世纪上半期德国济贫改革的内容及主要特点。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图20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2)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33.欧洲文明基本元素欧洲文明是独特的,我们的目的是从中找出欧洲文明的基本元素,看这些元素如何重新组合,从古旧中形塑出新的样貌材料一“欧洲文明之源”随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和地中海东部城市的发展,其他成熟思想也会形成西方文明的基础,很多要素成为西方文明出现时的特征材料二“欧洲,是个混合体”古典时期到中世纪,欧洲文明发端之初一些看似天差地远的元素组合在一起,造就了欧洲文明,构成欧洲文明的混合体延续了一千年左右,但组成元素之间并不调和材料三“迈向近代欧洲”时至十五、十六世纪,这个混合体开始分崩离析,在形塑欧洲文明这件事情上,欧洲各地区的重要性并不均等——摘自《极简欧洲史》引言问题(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东方文明元素“成为西方文明出现时的特征”?(2)据材料二列举欧洲文明发端之初的三大组成元素。(3)据材料三分别例举相关国家的重要贡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据所学可知,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材料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而在公民大会“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因为这些人是公民,故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公民演说自由,B正确;据公民的范围可知,不是每个雅典人都可以演说,而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故A错误;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是看他是否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C错误;D与材料无关。【点睛】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2、A【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举着武器……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议员们的意志”等处可以看出在实践中公民的权力得到执行,故A项说法正确;材料中体现了较为充分的民主权力,而不是保守的主张,故B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近代法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所以代议制保障资产阶级利益,故C项说法错误;当时的法国属于民主共和政体,不是君主立宪制,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3、D【解析】

西周分封制突破了纯粹的血缘关系的界限,使分封制的主体实现了王族、功臣及先代贵族后代的有机结合,可见,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将姬姓周人楔入到各地人群中,这必然会改变各地人群的血缘结构,从而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故D正确;周代分封形成了地方诸侯势力,而不是抑制了地方诸侯势力,排除A;通过分封使周王室的力量渗入全国各地,这是强化了周王室统治力量,排除B;宗族意识在夏商就已经出现,排除C。故选D。4、A【解析】

林则徐在了解亟需的夷务或军情的同时,也了解了许多非亟需了解的内容,表明他试图从更多的维度了解西方世界,故选A;B、D选项夸大了材料的意思,C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选A。5、B【解析】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说明了工业发展和煤炭资源对德意志帝国的重要性,即工业化为德国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故选B;A项是表面现象,排除;CD没有体现题意主旨,排除。故选B。6、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组织是联合国,其成立于1945年4月,由5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制定宪章,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材料中对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地点表述有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联合国基本信息的准确掌握。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的信息反映了九鼎随着夏商周政权更迭,在夏商周流转,说明了九鼎代表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等级制度(九鼎)8、B【解析】

依据材料中“西欧国家”、“经济联合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因此B选项正确。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不是西欧国家组建的经济联合体,A选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不是西欧国家组建的经济联合体,C选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不是西欧国家组建的经济联合体,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9、D【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可知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的思想,故D正确。A不对,属于孟德斯鸠的主张;B不对,属于康德的主张;C不对,属于伏尔泰的主张。考点:本题考查启蒙思想。点评:注意启蒙思想家各自主张的侧重点。1.伏尔泰《哲学通信》反对君主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3.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主张民主共和制。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主张尊重他人;强调言论自由。【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0、C【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帝逊位诏书》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政权的转移,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族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选C;清帝退位标志封建帝制的结束,A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在清帝退位前,B错误;清帝退位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筹码,清帝是否退位都不影响袁世凯去窃取革命果实,D错误。11、C【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921-1945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是:1921-1929位经济迅速发展,1929-1933年为经济大危机,1933-1945年经济恢复发展。故可知工业生产发展指数在1933-1945年应为上升发展趋势,排除A。银行存款总量在1933-1945年应为上升发展趋势,排除B。经济危机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和社会保障措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故在一定程度上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系数呈下降趋势,C项正确。农业生产发展指数在1933-1945年应为上升发展趋势,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2、C【解析】

清朝中央政权册封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中央对西藏的控制和管理,实质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种表现,C正确;ABD三项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排除。13、A【解析】

材料所示的是滇池地区汉代墓葬随葬品中中原特色的器物增加,而本地特色器物减少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知,当时西南地区同中原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向西南地区传播,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故A正确;西南地区在秦朝就已经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排除B;从材料中不能推断铁器主要依靠输入还是本地仿制生产,排除C;仅从使用生产工具这一点,不能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有效巩固,排除D。14、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皇帝制度的独尊现象,“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表明皇帝的威严与独尊,所以答案选择D项。B项是表象,A项是错误项,C项是无关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帝制度15、B【解析】

根据材料“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可知,唐初以前,族谱编修主要有政府专设相关机构组织,到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可知,北宋时期家谱的修撰走向成熟,私家修谱流行,这与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推动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了唐朝前主要由政府组织编修族谱到北宋时期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的变化,无法得出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且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A选项错误;宗族认同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材料体现的变化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编修族谱是与“追溯各家祖宗荣耀”“记录当世族人荣耀”有关,材料没有强调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故D选项错误。1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建立世界银行并掌握了世界银行的决定权均是属于二战后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而重大举措并不包括“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7、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戴高乐时代指1959年至1969年其任职法国总统时期,由于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同时借助美国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的援助,加之1967年加入欧共体,使法国经济不断复苏,故①②③均正确,A项符合题意;战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经济,并未采取经济自由主义,故④项错误,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8、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征收租税,这表明其“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征收租税,ACD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考查的是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土地政策的理解,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照旧完粮纳税”,《天朝田亩制度》并未实行。19、A【解析】

依据材料“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来看,该宪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故答案为A项。B项作者认为这是4个利益集团发起的,不是自由主义的潮流,排除;C项作者认为该宪法未体现启蒙思想家立国的原则,排除;D项1787年宪法制定时,美国尚未出现垄断资产阶级,排除。20、B【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科学理性、自由、人权、法治、个人尊严”,这些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通过五四运动在中国传播,表明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五四运动促进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并未体现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1、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周初分封并未改变松散的国家形式,统治秩序尚不稳定,说明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因此D选项正确;“三监叛乱”目的是夺权,并非要求地位平等,A选项错误;周代宗法制度实行于“三监叛乱”之后,B选项错误;这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是阶级矛盾,C选项错误。故选D。22、A【解析】

材料“我向读者许诺的正是我心灵的历史,为了忠实地写这部历史,我不需要其他记录,我只要像我迄今为止所做的那样,诉诸我内心就成了”体现的是卢梭《忏悔录》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明自传是研究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史料,A正确;自传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真实的反映历史,B排除;史学的价值明显高于自传文学价值,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3、B【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中期出现妇女改革服装的热潮,社会根源在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做工,传统服饰长裙容易使机器发生故障,产生危险,所以答案选B项,A、C、D三项只是重要原因而非社会根源。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24、D【解析】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但“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分明是在冲向战争,“和平”马儿虽然竭尽全力,却寸步难行。这幅漫画揭示国联虽然标榜“和平”,但由于其本质不过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因此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无法挡住战争的步伐。故排除ABC,选D。25、A【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个具有两个人粮食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是解题的关键信息,说明了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的思想观点,A符合题意。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主张【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6、D【解析】

依据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到20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欧洲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所以材料中的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D正确;“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可能因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在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材料中“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说明,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对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排除A;福利制度普遍推行是在二战后,排除B;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其目的是要夺取政权,不仅是义务教育的普及,排除C。27、A【解析】

根据材料“符合所有人的理性和内心的原则”“在公平中,在良心上,罗马人发现了这种教义”等信息可知,自然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公平公正,材料体现了拿破仑时代的《民法典》受自然法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民法典》受自然法的影响,无法得出古罗马最早产生理性精神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自然法对《民法典》的影响,而不是基督教教义对《民法典》的影响,C项错误;宗教改革主要提倡因信称义,罗马法不提倡因信称义,D项错误。28、B【解析】

材料提到意大利的部分宗教活动不再受到教会的控制,而是由政府和私人主导,这体现出教会神权的影响在减弱,宗教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明显。B正确;意大利是欧洲的宗教中心与材料无关,A错误;文艺复兴宣传了人文主义,但没有瓦解教会势力,C错误;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时间不符,D错误。故选B。29、B【解析】

根据材料“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的目的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B选项符合题意。通过对权力的分化,行政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A选项排除。材料和权臣专权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三省六部制之外的机构而非三省六部间相互牵制,D选项排除。30、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发展资本主义,这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一致,B正确;《海国图志》提出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排除;《变法通议》强调的是变法的合理性,C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D排除。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概念;东欧国家发生了剧变;苏联内忧外患;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2)影响:使东欧国家摆脱了苏联的长期控制;导致苏联国际影响力下降;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