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二)高三年级生物学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生命活动依赖于胞内运输系统。运输系统将大量需要运输的物质分拣、包装到囊泡中,利用动力蛋白水解ATP驱动囊泡在细胞骨架上移动,高效精确地将物质运输到相应结构中发挥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可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B.核糖体可出芽形成囊泡将肽链运往内质网进行加工C.在胞内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D.动力蛋白驱动囊泡在细胞骨架上的移动伴随着能量代谢【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此可见,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详解】A、血红蛋白不是分泌蛋白,而是在红细胞内发挥作用,不能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A错误;B、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不能出芽,B错误;C、在胞内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错误;D、动力蛋白驱动囊泡在细胞骨架上的移动,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故伴随着能量代谢,D正确。故选D。2.用密闭的培养瓶培养等量的绿藻(单细胞藻类),得到4组绿藻培养液,将培养液置于4种不同温度下,已知t1<t2<t3<t4,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测定培养瓶中氧气的含量变化,得到如图的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条件下,绿藻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B.光照条件下,绿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为叶绿体和线粒体C.t3条件下,绿藻细胞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细胞外和线粒体中D.t4条件下,绿藻细胞群体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黑暗条件下氧气的消耗值代表了呼吸速率,且已知t1<t2<t3<t4,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逐渐增加,说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绿藻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光下氧气的增加值代表了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净光合速率先逐渐增加后降低,t4时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详解】A、据图分析,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逐渐增加,说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绿藻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A正确;B、光照条件下,绿藻细胞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故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误;C、t3条件下绿藻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其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绿藻细胞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细胞外和线粒体中,C正确;D、黑暗条件下氧气的消耗值代表了呼吸速率,光下氧气的增加值代表了净光合速率,据图可知,t4条件绿藻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D正确。故选B。3.同源四倍体百合(4n=48)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异常现象,最终导致花粉败育。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显示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出现部分染色体滞后现象B.图2显示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中出现分裂不同步现象C.图2中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D.图3分裂完成后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异常【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详解】A、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图1中箭头所指染色体仍处于细胞中央,即部分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出现滞后现象,A正确;B、图2中左右两侧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左侧的次级精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Ⅱ后期,而右侧的次级精母细胞仍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即图2显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出现分裂不同步现象,B正确;C、图二细胞为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D、图3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都移向了一极,分裂完成后将会出现一个细胞中没有染色体的精细胞,即分裂完成后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异常,D正确。故选C。4.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若第Ⅲ代个体全为纯合子,则图中患病个体均为杂合子C.若第Ⅲ代个体全为杂合子,则图中患病个体均为纯合子D.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的患病概率为1/2【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既可能是隐性遗传也可能是显性遗传,由于II-4个体为患病女性,III-3为正常男性,故该病不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又由于II-3个体为患病男性,而I-1为正常女性,故该病不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详解】A、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既可能是隐性遗传也可能是显性遗传,由于II-4个体为患病女性,III-3为正常男性,故该病不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又由于II-3个体为患病男性,而I-1为正常女性,故该病不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所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B、若第Ⅲ代个体全为纯合子,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图中患病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B正确;C、若第Ⅲ代个体全为杂合子,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则图中患病个体均为纯合子,基因型均为aa,C正确;D、若该病为隐性遗传,Ⅱ-2的基因型为aa,而Ⅱ-3基因型为A-,无法计算再生一个孩子患病概率,若该病为显性遗传,若Ⅱ-2(Aa)和Ⅱ-3(aa)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的患病概率为1/2,D错误。故选D。5.下图表示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参与癌症进展的机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②中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以提高mRNA的稳定性B.过程③中游离的核糖体与肽链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C.肿瘤组织中NAT10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OL5A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D.靶向干预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抑制癌细胞扩散【答案】C【解析】【分析】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一段肽链,这段肽链再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多肽链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形成具有一点过空间结构的成熟蛋白质,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图中过程②中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被乙酰化修饰,修饰的mRNA不易被降解,可以提高mRNA的稳定性,A正确;B、图中过程③为COL5A1蛋白的合成过程,场所在核糖体上,由于该蛋白合成后需要分泌出细胞,属于分泌蛋白,因此过程③中游离的核糖体与肽链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B正确;C、由图可知,在NAT10蛋白介导下被乙酰化修饰的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可以通过翻译形成COL5A1蛋白,而未被修饰的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会被降解,而且COL5A1蛋白促进了胃癌细胞的转移,因此发生转移的胃癌患者体内,NAT10蛋白和COL5A1蛋白水平均较高,即NAT10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OL5A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C错误;D、靶向干预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将会减少COL5A1蛋白的合成,同时利于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的降解,可抑制癌细胞扩散,D正确。故选C。6.下列为达成实验目的而进行的相应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将解离后的根尖放入甲紫染液染色B除去粗提DNA中的蛋白质杂质在DNA溶液中加入等体积预冷的酒精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用苏丹Ⅲ染色后,再用酒精洗去浮色D诱导外植体脱分化为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中添加所需植物激素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1、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或橘红色)。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制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和制片时压片的目的都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最后观察时,应该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详解】A、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将解离后的根尖先漂洗,再染色,A错误;B、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于酒精,故除去粗提DNA中的蛋白质杂质,可在DNA溶液中加入等体积预冷的酒精,B正确;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用苏丹Ⅲ染色后,再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C正确;D、在MS培养基中添加所需植物激素诱导外植体脱分化为愈伤组织,D正确。故选A。7.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都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 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 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也叫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详解】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A正确;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B错误;C、肠道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泪液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A。8.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分级调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中枢B.躯体的运动只受大脑皮层中躯体运动中枢的调控C.脑中的高级中枢能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机体运动能有条不紊与精准地进行,与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中枢,如膝跳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大脑皮层中也有控制膝跳反射的高级中枢,A正确;B、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小脑、脊髓等的共同调控,B错误;CD、一般来说,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通过调控使机体的运动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故与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有关,CD正确。故选B。9.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相同的是()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B.临近排卵时,雌性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D.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答案】B【解析】【分析】1.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例如分娩、凝血等。2.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详解】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与凝血过程调节机制不同,A错误;B、由分析可知,凝血过程为正反馈调节,且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也属于正反馈调节,两过程调节机制相似,B正确;C、进餐后,血糖含量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与凝血过程调节机制不同,C错误;D,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两种激素协同作用,不属于反馈,D错误。故选B。10.白细胞介素(IL-10)和干扰素(IFN-γ)能够作用于免疫细胞而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其部分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各类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B.IFN-γ的分泌会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加工C.IFN-γ和IL-10对巨噬细胞的活化的作用呈抗衡关系D.若抑制IL-10的产生,则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会减弱【答案】C【解析】【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免疫涉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A错误;B、IFN-γ的分泌会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对抗原的摄取和加工,B错误;C、IFN-γ激活巨噬细胞,IL-10抑制巨噬细胞活化,两者对巨噬细胞的关系相抗衡,C正确;D、若抑制IL-10的产生,则巨噬细胞活化,有助于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D错误。故选C。11.利用菠萝蜜制作果醋的大致流程为:先在灭菌的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发酵6天后,再接入活化的醋酸杆菌,发酵5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B.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C.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都能用葡萄糖做底物D.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都需要密闭条件【答案】C【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都是细胞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B、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且酵母菌的增殖方式不只有有丝分裂,B错误;C、葡萄糖可作为呼吸底物,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都能用葡萄糖做底物,C正确;D、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所以培养过程中不能密闭,需要不断通入氧气,D错误。故选C。12.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将含抗生素的滤纸片放到接种了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扩大培养,重复实验2~5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接种环连续划线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B.①—④均为对比实验中的实验组C.重复实验2~5次测量并记录数据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重复实验2~5次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小【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的思路为:将含抗生素的滤纸片放到接种了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滤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在抑菌圈边缘生长的细菌可能是耐药菌;若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则随着培养次数增多,耐药菌的比例增大,在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平均直径变小。【详解】A、为使平板上长出密集菌落,利于观察抑菌圈,通常需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接种大肠杆菌,A错误;B、①处滤纸片周围未出现抑菌圈,滤纸片上不含抗生素,起对照作用,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B错误;C、重复实验2~5次测量并记录数据是为了筛选耐药菌株,C错误;D、随重复次数增加,耐药菌株的比例增加,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小,D正确。故选D。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本卷共5题,共52分。13.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__。(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A)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__;或者(B)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_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___方向的不同,导致___向不同方向积累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答案】(1)种群(2)①.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②.遗传(或基因)(3)①.地理隔离②.自然选择③.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小问1详解】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开始,甲箱和乙箱果蝇虽然同属于一个物种,但是生活在不同区域内,因此分属于两个种群。【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A)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属于两个物种;(B)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小问3详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分析题意,因为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因为食物的差异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使得两个群体的体色有很大差异。14.人类皮肤表面有大量共生菌,研究利用共生菌防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1)表皮葡萄球菌(S)是定植在正常人群皮肤表面微生物的主要成员之一,S菌可侵入机体,进而激活机体的免疫___功能。但S菌不会引起皮肤屏障受损和炎症反应,且能通过与其他致病菌种间竞争,从而避免严重感染对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发挥着重要作用。(2)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科研人员计划改造S菌使其携带肿瘤抗原OVA,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治疗肿瘤。为探究OVA抗原的不同区段和不同定位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了不同种类的改造S菌,分别涂抹到小鼠皮肤上,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了针对某种“特异性抗原”的辅助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情况,S菌种类和结果如图1。①实验中“特异性抗原”是指___(“S”、“OVA”、“S”和“OVA”),据图1分析其依据是___组单独的S菌并不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但d组___。②根据图1,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效果最好的改造S菌分别为___(选填图1中对应的字母)。(3)为进一步研究改造的S菌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上述两种效果最好的改造S菌,分别或同时涂抹小鼠后,再给小鼠注射含OVA的黑色素瘤细胞,22天后检测肿瘤体积,结果如图2。结合图1推测,改造的S菌需___才能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4)用改造的S治疗黑色素瘤肿瘤的过程中,激活的免疫细胞工作一段时间后常出现“疲惫”,研究发现抗PD-1抗体可解除“疲惫”,进而推测联合用药可增强治疗效果。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实验组别和预期结果如图3,结果证实了上述推测,下图中用简要文字完善联合用药组的实验流程,并补充各组应做的处理___。(在答题纸上作答)【答案】(1)防御(2)①.OVA②.a③.单独分泌的OVA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④.e和g(3)表面同时存在肽段1和肽段2(4)B:注射改造的S菌C:注射抗PD-1抗体Ⅰ组:生理盐水Ⅳ组:改造的S菌+抗PD-1抗体【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其中,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小问1详解】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其中,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S菌可侵入机体,进而激活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小问2详解】①分析题图1可知,a组单独的S菌并不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但d组单独分泌的OVA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特异性抗原”是指OVA。②分析题图1可知,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效果最好的改造S菌分别为e和g。【小问3详解】分析题图2可知,分别单独涂抹两种改造S菌不能影响肿瘤重量,但同时涂抹可以明显降低肿瘤重量。结合图1推测,改造的S需表面同时存在肽段1和肽段2才能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小问4详解】用改造的S治疗黑色素瘤肿瘤的过程中,激活的免疫细胞工作一段时间后常出现“疲惫”,研究发现抗PD-1抗体可解除“疲惫”,进而推测联合用药可增强治疗效果。为验证上述推测,应当给实验动物注射黑色素瘤细胞后,注射改造的S菌,并在其疲劳后注射抗PD-1抗体,即A:注射黑色素肿瘤细胞,B:注射改造的S菌,C:注射抗PD-1抗体;实验预期结果中,Ⅰ组:生理盐水;Ⅱ组:改造的S菌;Ⅲ组:抗PD-1抗体;Ⅳ组:改造的S菌+抗PD-1抗体。15.研究发现,当胃肠道遭受毒素入侵后,分布在肠嗜铬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被激活,并释放大量5-羟色胺(5-HT),其周围的迷走神经感觉末梢能接收5-HT并将信号传送到脑干孤束核,脑干孤束核内的神经元一方面激活“厌恶中枢”,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另一方面激活脑干的呼吸中枢,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我国科学家首次详细绘制出了小鼠从肠道到大脑的防御反应神经通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1)图中Ca2+进入肠嗜铬细胞的运输方式特点是___。迷走神经感觉末梢的特异性受体与___结合后产生兴奋,其膜内变为___电位。(2)食源性细菌被机体摄入后,会在宿主体内产生毒素,刺激机体的“厌恶中枢”,在___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引发的呕吐行为可将摄入的有毒食物排出消化道。结合上述信息可知,由变质食物引发呕吐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3)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药物会激活癌症患者与上述相同的神经通路。科研人员研发出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结合上述信息试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①抑制___,减少Ca2+内流;②抑制脑干孤束核神经元中___受体基因表达。【答案】(1)①.顺浓度梯度,需要转运蛋白②.5-HT③.正(2)①.大脑皮层②.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膈肌和腹肌(3)①.Ca2+通道的活性②.(接受迷走神经释放)神经递质【解析】【分析】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以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2)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3)胞吞、胞吐: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2、神经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小问1详解】图中Ca2+进入肠嗜铬细胞是通过Ca2+通道实现的,属于协助扩散,该运输方式特点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转运蛋白。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迷走神经感觉末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产生兴奋,Na+内流,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小问2详解】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情绪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由变质食物引发呕吐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膈肌和腹肌。【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当胃肠道遭受毒素入侵后,分布在肠嗜铬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被激活,Ca2+大量内流,并释放大量5-羟色胺(5-HT),作用到脑干孤束核,脑干孤束核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一方面引起呕吐行为,另一方面激活“厌恶中枢”,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据此可知,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Ca2+通道的活性,减少Ca2+内流;抑制脑干孤束核神经元中的接受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受体的基因的表达。16.肾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脏实质性病变是引起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下图为肾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示意图,其中,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再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请回答下列问题。(1)肾脏发生实质性病变后,皮层近曲小管细胞分泌激肽释放酶的量___(“增加”、“不变”、“减少”)。若肾性高血压不加干预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高血压更严重,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反馈调节。(2)金鸡菊主要种植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可当茶饮用,具有降压效果。为探究其降压机制,科研人员利用卡托普利(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氯沙坦(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金鸡菊提取物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组别实验动物灌胃处理40mg·kg-1持续4周4周后实验结果收缩压/kPa血管紧张素I/μg·L-1血管紧张素Ⅱ/ng·L-1醛固酮/μg-L-11正常大鼠生理盐水17.1510.92389.590.202肾性高血压大鼠生理盐水24.0113.861289.110.303肾性高血压大鼠卡托普利17.2715.03374.480.164肾性高血压大鼠氯沙坦17.1313.831036.120.155肾性高血压大鼠金鸡菊提取物19.5114.24591.770.21①组别4中氯沙坦能降低血压的具体机制是:氯沙坦能阻滞___,一方面能使外周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另一方面能减少___,降低血容量,使血压下降。②研究结果表明,金鸡菊可能通过抑制___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减少,最终起到降血压的作用。【答案】(1)①.减少②.正(2)①.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②.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题图分析:肾脏病变后,肾血流量减少,肾素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增加,血管收缩,最终导致出现肾性高血压。【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皮层近曲小管受肾脏调控,故肾脏发生实质性病变后,皮层近曲小管细胞分泌激肽释放酶的量减少;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若肾性高血压不加干预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高血压更严重,这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小问2详解】①与组别2相比,组别4中血管紧张素Ⅱ明显增加,可推测氯沙坦能阻滞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一方面能使外周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另一方面能减少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降低血容量,使血压下降。②血管紧张素I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Ⅱ,对比2和5组实验结果可知,5组的血管紧张素Ⅱ低于2组,血管紧张素Ⅰ高于2组,推测金鸡菊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减少,最终起到降血压的作用。17.D-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