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上课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14/wKhkGWW8UdOARV08AAH49oTJwTM119.jpg)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上课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14/wKhkGWW8UdOARV08AAH49oTJwTM1192.jpg)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上课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14/wKhkGWW8UdOARV08AAH49oTJwTM1193.jpg)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上课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14/wKhkGWW8UdOARV08AAH49oTJwTM1194.jpg)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上课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14/wKhkGWW8UdOARV08AAH49oTJwTM1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鉴赏之三古典诗词——表达技巧赏析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设题方式: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必要的知识储备:一、把握常用的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某种)思想感情或起到了(某种)作用;答题要点:
1、揭示手法;
2、结合诗歌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手法的;
3、表达效果:结合主旨、情感(这种手法起到了某种作用)。观察文学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创作的前提。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有生活,才有诗。但是生活不会自动跑到诗人笔下,这就要求作者留心观察,注意观察。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观察不仅是诗人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也是把客观事物写得准确、生动的前提。如:高适在任两浙观察使时,有一次路过杭州清风岭,在一座庙里题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写好诗后,离开清风岭,途中过钱塘江,正好月亮快下山了,他仔细观察,见潮落时,江水随月而退,水只剩半江,于是他赶快回头,但是到达后发现,诗句已被别人改过了。线索古人说:“诗有肌肤,有血脉,有骨骼,有精神。无肌肤则不全,无血脉则不通,无骨骼则不健,无精神则不美。四者备,然后成诗。”古人把“血脉”当作写诗的一项必备条件,可见它的重要性。线索,在诗词中表现形态是多姿多彩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事”为线索,以“寄托”为线索,以“象征”为线索,以“意”为线索。
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猎”是线索,属于以“动作”为线索。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是线索,属于以“景物”为线索。曹丕《短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思断肠”是线索,以“感情”为线索。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明线“冷落的孤鸿”,一条是暗线“自身的遭遇和心境”,明写它物,暗写自己,明写他情,暗写我情。属于以“寄托”为线索。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以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合—离—合”为线索,属于以“事”为线索.线索的作用:贯穿全诗(文),结构严谨,突显主题。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拟人: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形象,使感情表达浓烈,富有感染力。(把~~比作~~/赋予了~~以~~的情态/把~~人格化)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女子的蛾眉,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词人把愁比作一江春水,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生动地写出了词人愁绪的绵长深远。“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赋予了草树以人的情感,使晚春景物生动活泼,意趣盎然。@借代:使语言简练、含蓄,引人联想,使表达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夸张:更鲜明突出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使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表达更强烈,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形式美,表意简洁凝炼,抒情酣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叠词:使音韵和谐,烘托(渲染)氛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渲染了一种凄切、冷清的氛围。@设问:①开头:领起下文,带动全篇。“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叙述三国英雄的业绩。②中间:承上启下。“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承接上文对壮阔遒劲的秋景的描写,开启下文对同学少年的追忆。③结尾:增强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化主题,启发读者思考,令人回味。“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踟蹰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反问:加强语气,使感情色彩更鲜明,强烈。“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感遇》张九龄)以反诘语气,指责人们只顾种桃李,不重视丹橘的行为,抒发怨愤之情。@通感(移觉):启人联想,耐人寻味。如:“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娥娥”(嵇康《琴赋》)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写出了琴声的高亢和雄壮。1、从抒情角度看: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托物言志等】2、描写的角度:
(1)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细描)等。
(2)形象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侧面烘托等。二、熟悉常见的表达方式: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在诗中袒露胸怀,抒发情感(快意或愁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菩萨蛮》韦庄)直接抒发诗人的思乡愁情。二、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a乐景衬乐情b乐景衬哀情c哀景衬哀情②托物言志: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人格情操、哲理态度等抽象的概念寄托在某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上,使所言之志形象可感,易于理解。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③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含蓄地表达情感。如:《贾生》李商隐:借咏贾谊故事,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描写技巧:一、描写角度:①空间角度:上下、高低、远近结合、俯视和仰视等;②色彩角度:明暗、冷暖、浓淡等;③感觉角度:视听结合(声色结合)、嗅觉、味觉、触觉二、正面(直接)和侧面(间接)描写:如:
《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正面描写,写出罗敷装束的漂亮;“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侧面描写,通过描写旁人看到罗敷后的动作,衬托出罗敷出众的美貌。三、白描: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语言朴实简练)如:王维《山居秋暝》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且极富生气的秋景图,表现诗人乐于隐逸生活,洁身自好的情操。四、动静结合:使形象与意境达到和谐统一。1、以静衬动,主要表现动。2、以动衬静,主要表现静。3、动静配合,相映成趣。如:王籍《入若邪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五、工笔\细节描写:用细腻严谨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使人或景物的形象逼真,细腻生动。张籍《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这个细节,写出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六、虚实相生:@虚景: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已逝之景之境、3、设想未来之境。@作用:1、形成强烈对比;2、形成渲染烘托拓展诗歌意境,含蓄深沉,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深化情感。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商隐《夜雨寄北》四、理解常说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
赋、起兴、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用典、渲染、烘托、铺垫等等。一、赋:也叫敷陈或铺陈,把事物直接陈述出来,不作譬喻。使诗歌内容充实,增强艺术感染力。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二、兴:起兴,由彼物引起所咏之辞。引起情感,营造氛围,协调音律。如:《关雎》《将进酒》三、用典:使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言丰的效果。(一要熟悉典故来源,二要明确典故与作者关系:自况自比,对比反衬)如:崔涂《春夕》“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借“庄周梦蝶”一典,把梦中归家的喜悦与现实的冷清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四、想象:是一种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感性形象的心理过程。(再创造)《韩非子》: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将越人口中的天姥山描绘成了一个神仙乐游的神话世界。五、联想:也是想象的一种。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中架设在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之间的桥梁,开拓诗歌意境。(从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想出一系列的事物)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六、对比:(双方并重,无主次之分)两种情况:1、横比: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统治者的奢侈生活和穷人的冻死路旁的惨状进行对比,突出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2、纵比:同一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如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七、衬托:(有主次之分)1、正衬(映衬):又叫陪衬,是同类事物的衬托。如:沈约《早发定山》“标峰彩虹外,置岭百云间”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反衬: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衬托另一个方面。如陆游《鹊桥仙》“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以幽静的环境衬托杜鹃叫声的凄切悲凉。八、烘托: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九、对面落笔: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诗人的感情,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拓展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影视演员合同签订与解除指导协议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解除反聘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社区清洁工雇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干股分红与虚拟现实网络安全合同
- 2025年广告执行合同
- 2025年建筑广告合同
- 2025年体育俱乐部竞业禁止合同
- 2025年广告推广合同书格式
- 商场装修工人劳务合同
- 文化创意居间合同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应用需求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限公司抽水蓄能项目岗位公开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 (2024版)
- 基础构成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标准 DG-TJ08-2407-2022
-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
- 急腹症的诊断思路
- 2024小说推文行业白皮书
- 研究性成果及创新性成果怎么写(通用6篇)
-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旅馆治安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方案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