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监测方案_第1页
顺义监测方案_第2页
顺义监测方案_第3页
顺义监测方案_第4页
顺义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一、工程概况 2\o"CurrentDocument"二、方案编制依据 2\o"CurrentDocument"三、监控内容 2\o"CurrentDocument"四、仪器及方法 3\o"CurrentDocument"五、变形限值 3\o"CurrentDocument"六、沉降监测 3\o"CurrentDocument"七、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6\o"CurrentDocument"八、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7\o"CurrentDocument"九、质量保证措施 7十、成果提交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成果提交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顺义区文化中心影剧院工程工程地点:顺义区石园大街以南,石园南大街以北,顺和路以东建设单位:顺义区文化委员会本工程场地位于顺义区石园大街以南,石园南大街以北,顺和路以东,拟建的文化中心由地上5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的文化馆;地上5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的图书馆;地上4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的博物馆及地上三层的大剧院组成,且拟建的西侧为地下停车场。本工程设计土0.00=37.80m,地面平均标高按T.40m考虑。二、方案编制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桃源馨居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基坑支护平面图及监点布置图其它地方性基坑环境变形监测规范三、监控内容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以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有关规定,本工程基坑上部土钉墙及挂网喷安全等级确定为“三级”,基坑内2区仓台支护结构安等级确定为“一级”。根据已确定的安全等级及有关规定和施工现场情况周围环境,确定施工中的监控内容包括:(1) 基坑边坡的水平移动观测;(2) 基坑边坡的沉降观测;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可适当加设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测点.四、仪器及方法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的有关规定,选择监测仪器及施测方法。(1) 基坑边坡沉降采用DS3级水准观测,按测微法施测;(2)基坑边坡水平位移采用拓普康GTS-332全站仪,按坐标法施测。五、变形限值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对基坑工程作出险情预报是一个极其严肃的技术问题,必须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实际因素,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及时作出判断。报警标准有两种指标,其一是最大容许值(累计变形),其二是变化速率,这两种指标中有一种达到限值都需要及时作出判断,形成决策。现根据xx地区的工程经验列出以下报警限值标准。(1)邻域内建筑物沉降累计沉降达25mm(建筑物宽度B的l%o),连续3日沉降速率达到lmm/d,或肉眼发现建筑物裂缝急剧扩展;(2)邻域内地面(路面)沉降累计沉降达25mm(开挖深度H的5%),连续3日沉降速率达到2mm/d;或肉眼发现地面裂缝有显著扩展;(3)邻域内管道变形累计沉降达25mm(管道支架间距L的5%o),连续3日沉降速率达到lmm/d,或实际发现管道漏水、漏气;(4)巡视发现各种严重的变形现象,如严重的基坑渗漏、管涌等。(5)本工程报警值:-7.43m基坑沉降及水平位移48mm,变化速率15~20mm/d,-6.96m基坑沉降及水平位移44mm,变化速率15~20mm/d,-8.91m基坑沉降及水平位移60mm,变化速率15〜20mm/d,-10.16m基坑沉降及水平位移52mm,变化速率10~15mm/d,2区仓台基坑降及水平位移19mm,变化速率4〜6mm。六、沉降监测沉降监测分为控制观测和标志点监测两大部分。控制观测内容包括水准基点

设置和水准基点间的高程闭合观测;标志点监测包括标志点设置、监测环境整理、日常监测、数据分析以及结果整理等工作。1、施测精度及方法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规定,基坑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其精度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表-1水平位移报警值(mm)监测点坐标中误差<3030~60>60<6.0<1.5<3.0注:1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石;2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水平位移报警值(mm)<3030~60>60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5<3.0<6.0注:1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石;2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竖向位移报警值<20(35)20~40(35~60)三40(60)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3<0.5<1.0注:1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2括号内数值对应于立柱及基坑周边地表的竖向位移报警值。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项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执行三级精度标准。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规定,“对三级沉降观测,可使用DS3型水准仪。本项沉降监测采用DS3级水准仪(直读精度1mm,每kM水准测量中误差为0.5mm)。水平位移可使用拓普康GTS-332全站仪按坐标法施测。2.观测技术要求基坑边坡沉降观测(1)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呈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用测伞为仪器遮蔽阳光。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治仪器。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4)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点位变动迹象应做好记录,并画出草图。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观测全站仪的测角精度应达到2〃,分辨率应达到0.5〃,测距精度在100m以内应达到±3mm,分辨率应达到0.5mm。为保证观测精度设站点与监测点距离不应过大一般不大于150mm。在基坑开挖影响区域以外一般为3倍坑深的距离外设置基准点及后视点,该基准点及后视点形成的基准线该平行或垂直与建筑物的纵横轴线以方便观测及计算观测结果。(4)为消除观测时仪器的系统误差,在每次观测时设站点应固定。基坑内外情况观察方法观察方法采用巡视法,观察内容包括基坑周围地面裂缝、塌陷、地面超载及基坑隆起、渗水情况,基坑开挖的地质及其变化情况和支护结构状态等。参照上述内容根据基坑工程的开挖进度情况,随开挖随进行观察。要求观察人员作到以下两点:首先熟悉每天的监测情况,根据每天监测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和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并做好每天的观察日志。熟悉和了解基坑开挖的进程和工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由于环境变形监测严格要求等精度监测,施测过程中要求使用同一对测尺;每次按照固定的路线用同一台仪器,由固定的观测人员在相同位置设站完成监测。3.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控要求。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2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和沉降监测点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坡顶上。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间距宜为15~20m,具体距离宜跟据施工现场情况确定,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共设置水准基点3个,水准基点选择建筑基础深度3倍以外的稳定场地上,平面位置如附图所示。沉降监测点共30个,各测点布置如附图所示。5.监测周期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有关规定:“在基坑开挖中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槽底边坡变形稳定后3d一次,边坡变形稳定后,可每7d观测一次,直至回填土完工。”实际施测中,可根据现场条件和基坑外部环境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监测次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向监理通报,协商处理对策。6.未尽事项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执行。七、监测点的保护措施(1) 监测点布设必须按图施工,布设点周围不得堆积大体积或过重材料,以防止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2) 现场监测点设醒目颜色标注编号及类型。(3) 当地面测点在车道上时,把测点顶部布设在低于路面3_5cm处。(4) 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置完毕,用油漆作上标记,提示人门不要破坏,平时观测时告诉附近的居民保护好沉降观测点,因为沉降观测对他们也有利。如果遭到破坏时,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再联测已知点,归算到以前的数据上,保证该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八、监测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体系项目负责:高级工程师组长:现场项目负责,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工程师。主要成员:应变监测项目负责,助理工程师。质量保证体系九、质量保证措施1、 积极与业主、设计、施工和监理各方配合,服务周到。组建本工程专职监测队伍,确保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测人员及时到岗。2、 监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经过年检标定,具有合格的检定证书。3、 定期对测量基准点或控制点进行复测,以确保其稳定性。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监测。5、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工程的各项安全制度。各观测仪器和测点应设有明显的标志,便于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