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7)()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终于开学了!”北京家长王丽莉(化名)如释重负。
她的儿子开学就要上初中,在过去的多半个暑假中,王丽莉为了教育儿子要有阳刚之气。跟儿子几平一直在“战斗”。其实。她本来计划暑假期间送儿子一份大礼:小学毕业游。但是,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出门。王丽莉最初以为是青春期在作祟,但她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儿子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对着镜子梳妆。洗脸、护肤做得非常仔细,甚至会偷偷拿面膜去敷。王丽莉就撞到了两次。
王丽莉马上找儿子谈话,告诉他男孩子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结果。儿子拿出了手机随手点了几下,八九个明星的照片张张划过,“你认识吗?我也希望成为他们这样。”他说,这八九个男孩是在“某某练习生”的综艺节目中出道的。看着一张张充满阴柔气息的男孩照片,王丽莉面露忧伤,心中充满了忧虑。
其实,男孩教育的危机,《中国青年报》早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关注,之后,性别教育也日益被人们重视,有些家长还特意利用寒暑假让孩子参加类似“军营男子汉”的活动。但仍有很多中小学男生没有按既定的路线发展,与前几代同龄人相比,现在男生发育得更早,个子蹿得老高,但越来越多的男孩高大的外表下却是一份阴柔的审美,喜欢精致妆容,热衷发美美地自拍、上传花样视频。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家长担心“男孩危机”,“娘气”亚文化请放过孩子》)
材料二:
“男孩危机”话题自10多年前进入舆论视野以来经久不衰。一些学者提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和社会危机共同催生了“男孩危机”,并认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系于”。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女大学生的绝对数量在2009年已超过男性,占比达50.48%。在教育层次上,女性教育呈现“中专﹣﹣大专﹣﹣本科”的不断攀升趋势,显示了教育领域中女性地位的日渐上升和男性优势的逐步丧失。如此看来“男孩危机”似乎成了一个得到数据和日常话语支持的事实。那么。“男孩危机”是否真由女性教育优势凸显所致?
女性教育优势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男女平等”宏观政策的推动,在这一政策推动下,中国女性得以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新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纯女户家庭大幅增加,男孩女孩被寄予同样的期望,两性获得了家庭收入提高后同等的家庭支持的增量公平。男女之间的教育不平等状况大为改善。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女性的先发优势以及对测试制度的适应性,或许导致女性在升学率方面存在优势,特别是经过中考和高考两道关卡的考验,女生教育优势明显增长。不过研究显示,高考的性别分辨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也并非高校女生数量超过男生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便出现高等教育女性化,迄今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全球高校女生的总量已经超过男生,只有在南亚、中东等地区,女生仍处于劣势。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国家,对应着更好的性别教育平等状况,身在其中的女性亦具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证明着自身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变化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呈现出城乡差异,农村女性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应试教育不足以解释女性教育优势现象,女性教育优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与“男孩危机”并无直接关系。
反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女性教育资本的积累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女性在学术、就业、婚姻等诸多方面的弱势地位,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状况。学术上,虽然本科教育中女大学生数量多于男性,但在高层次博士教育中,女性数量依然少于男性,学术领域中的女科学家比例低。在就业市场中,女性仍处于弱势地位,不仅可选择的范围狭窄。而且在与同等条件的男性竞争中也不太容易得到同等的就业机会。女性的教育优势遭遇传统的“梯度”婚姻结构,反而催生了更多“剩女”。就业中的弱势地位及表现,又使得女性经常在家庭决策中成为被牺牲的那个。更多的家庭主妇由此产生。
总而言之,女性的社会弱势地位没有因其教育优势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更谈不上占据优势。两性不平等程度虽在降低,但同时也变得更加隐蔽,弥散于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话语和某些数据中,“女性优势”与“男孩危机”被看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有碍于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客观认知。
促进女性发展并不意味着削弱男性发展,遏制女性教育优势也绝不会推动“男孩危机”问题的解决,反之亦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获得充分、持续、健康的发展,都应被给予自由、充分而公平的发展机会,推动教育向包容、平和与平等的方向发展,这或许是真正解决教育领域中性别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终极目标始终是两性的和谐共赢,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光明网时评《“男孩危机”是由女性教育优势导致的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丽莉想方设法仍没能改变受到“娘气”亚文化深刻影响的儿子,这表明阴柔的审美已经成为一些中小学男生的执着追求。
B.那些在寒暑假参加类似“军营男子汉”活动的男孩,并没有产生多少改变,外表高大的他们仍喜欢精致妆容,显得很女性化。
C.女性教育优势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男女平等”宏观政策的推动,但在高层学术领域,这一政策的推动效果还未明显体现。
D.如果我们把“女性优势”与“男孩危机”看成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一直强调,这会妨碍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客观认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提到的“男孩危机”的内涵不大一样,材料一主要指男孩“娘气”化现象,材料二主要是指男孩在教育领域优势地位下降。
B.因为女性有先发的优势且更适应测试制度,所以只要机会均等,女性在升学率方面就会有绝对优势,其教育优势自然也会更加明显。
C.南亚、中东等地区的高校女生总量处于劣势,我国农村女性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处于劣势,原因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D.我们的教育应该向着包容、平和与平等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有可能既促进女性发展,也不削弱男性发展,使之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中认为,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
B.统计显示,中国“剩女”在一线城市居多,特别是北京,剩女数量已经突破80万,不仅居国内第一,更是创下了世界之最。
C.女孩子的教育优势,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几乎会丧失殆尽;用人单位或者明显或者含糊地表现出重男轻女的倾向。
D.女孩并非只擅长死记硬背,她们也是素质教育的受益者,随着试题中考查能力与素养的题目增加,女生的成绩日渐上升。
(4)有人认为“‘男孩危机’是由女性教育优势凸显所致”,材料二是怎样批驳这一观点的?请具体说明。
(5)两则材料的表述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请简要概括。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芳邻
欧文马歇尔
不管是谁新搬了过来,我爸都得在心里滴溜溜地打量,他的好奇心可不同于一般,凡事都慎思明辨,分寸拿捏得小心翼翼。
邻居就是邻居,他们呼隆隆地闯进你家,院子里的凉椅说拿就拿,等你家到圣诞节少了给客人坐的东西,再劳驾你自个儿去搬回来吧!他们欣欣然地就接收了你多年累积的成绩,虽然这些是你栽了几个跟头才从教训中得来的,可他们不管,来者就是一副密探的姿态。
隔壁的马克艾里斯特一家,就非常大度地容忍我们家桦树的枝条老是那么不安分地超墙越界,而且还礼尚往来地把他们家出墙的玫瑰送过来给我妈养眼,我妈瞧着可开心呢。
等到戈林奇一家搬过来的时候,就只两口子,没那拖拖拉拉的一帮孩子,这可真是个清爽利落的好开始,正合了我爸的心意。从一听到原屋主打算卖房子,他就挂在嘴上念着:“咱可盼这个新房主别带来一大帮孩子。”说这话时,他眼前已勾勒出这副“蓝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车道上哭得哼哼唧唧,一部破烂的小三轮车给另一个娃儿踩得吱吱嘎嘎。
戈林奇太太在白人里都算是白得出类拔萃,白得连一根青筋都看不见。她的头发倒是深色的,这下衬得皮肤更白了。“我丈夫在“未来证券”工作,”她说,“当经纪人。”很难得的几个薄暮时分,戈林奇先生会在院子里露个脸,看起来好像戈林奇太太特别把他送出来亮相似的,好教街坊们知道她是有丈夫的,而他们是有这位邻居的。戈林奇先生有张大脸,面子上阡陌纵横,布满岁月的痕迹,不只脸大,他的个头儿也不小。他有一种容得了沉默与寂静的肚量。
几个月之后,我爸终于信心满满地宣称戈林奇家真是邻居的最佳人选。戈林奇太太从不强人所难,话也说得很巧,四两拨千斤地就把彼此的尴尬解除了。有此贤妻,她丈夫哪还需要说话。快到圣诞节的时候,我家邀他夫妇过来喝一杯,戈林奇太太翩然光临,白净优雅,不疾不徐,随身带来的仅是她丈夫无法赴约的歉意。
一月下旬,白昼很长,夜晚来得很迟,九点钟天还没黑,我在自家院落的另一头修剪那丛早就风风火火开过的粉红色山茶花。正当此际,耳边传来呼叫我名字的声音,声音发出的方向,约莫就是我家和戈林奇家交界的“边陲地带”。“戈登,我好不好跟你说句话?戈登。”说话的是戈林奇先生。听到一个未曾正式谋面的邻居把我的名字朗朗叫上口,我感觉相当突兀。他怎么知道我名字的?大概他太太已经把附近人家的名姓都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也或许是我爸妈老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我,人家不用露脸,反正耳朵是张着的。“你正忙着呢,我真是不好意思打搅你。”他又开口,“事情是这样的。我刚买了张二手的写字桌,胡桃木的,可沉呢,实在没办法一个人把它搬进去。”
戈林奇先生领着我朝他家车库走去,我们费了好大劲才将桌子搬进书房。以前这屋子属于马克艾里斯特家的时候,我来过好几趟。可现在,戈林奇家把这里变得很不一样,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风格——他们把书房变成“奖堂”了。橱柜里架子上全是奖杯、奖牌,墙壁上都是照片。原来戈林奇太太曾经是一位“舞”林高手,冠军人物。一张又一张的相片将她优雅绰约的风姿展露无遗,她裙裾飘飘,秀发舞动,仪态万千。一个豪华金鼎是悉尼国际舞蹈大赛“现代舞集锦”获胜的铁证。
戈林奇先生站在桌旁,神定气闲地接受我满眼的赞叹。我真想知道,这位内向的公司职员,是怎么娶到这位舞蹈比赛的冠军明星。不过谁知道,或许另一个房间里就藏有他辉煌的过去,如今却不为人知,就像戈林奇太太一样。
“哪天我们过不下去了,”戈林奇先生说,“这些金牌银盾就可以一样样拿来卖,我们还能靠着撑下去。”他自嘲的口吻溢出对妻子成就的钦佩。
不久,戈林奇太回来,当她向我道谢时,脸上掠过一片飞红,宛如又是那位年轻的冠军舞者,面对观众趋前致意,受宠若惊。看在眼里的戈林奇先生对我说了一句:“我真搞不懂,她巴不得别人都不知道她以前那些个风光事。”
晚上我跟父母谈起今天的“日行一善”,顺便说到戈林奇太太当年在舞蹈界颇享盛名。我妈只对那房子自马克艾里斯特家走后改成什么样子感兴趣,我爸倒是对尘封的往事兴致不低。“嗯,跳舞,一个舞蹈皇后,”他说,“一个人的生活从绚烂归于平淡,多不容易啊!”我爸从此以后更加认定戈林奇家是好邻居,不过来往反倒是减少了。
三个月后,我远赴海外,不久听我妈说戈林奇先生在“未来”表现不错,公司把他调往首都惠灵顿。于是又一个邻居走马上任,这家近乎“甜如蜜”的交往态度,让习惯于“淡如水”之交的我爸忐忑不安,忧心有邻如此是否合宜,我妈却很满意。
(石莉安译,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戈林奇太太话语不多,举止优雅,谦虚礼貌。对过往辉煌的掩藏增添了她作为“芳邻”的形象魅力。
B.小说用“桦树的枝条”和“出墙的玫瑰”形象地写出邻居间的关系,表现了“我妈”“我爸”对邻居的态度。
C.戈林奇先生以自嘲的口吻说“卖金牌银盾”,既表现对妻子成就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D.“我爸”对戈林奇太太的往事兴致不低,这不同于“密探的姿态”的邻居,他的“兴致”只是出于礼貌的欣赏。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邻居形象,使文章充满生活气息。
B.小说写戈林奇先生“容得了沉默与寂静”,以此反衬戈林奇太太甘于平淡的生活态度,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C.从搬桌子的情节可见两家人交往不多,小说借此引出对戈林奇太太舞蹈生涯的介绍,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D.小说对大度的马克艾里斯特一家人与“甜如蜜”的新邻居只做了简单交代,但这些人物的塑造丰富了文章意蕴。
(3)“我爸”认定戈林奇家是好邻居,但后来为什么来往反倒减少?
(4)从《芳邻》这篇小说中,你获得了哪些与邻居相处的经验?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复奏疏乞创飞虎军。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橱,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素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寻;不久
B.期终月至城下发粜期:一整月
C.帝嘉之,进一秩秩:俸禄
D.辛弃疾雅善长短句雅:一向,向来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A.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B.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C.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D.申伤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有远见卓识。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他的建议被采纳施行。
B.辛弃疾有主见,善斡旋。皇上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采买军马,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C.辛弃疾决事果断。修建飞虎营时,需要瓦二十万。辛弃疾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
D.辛弃疾重情义,有胆识。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却为他写祭文来吊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弃疾素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②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③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5)辛弃疾既有政治军事才略,又关怀民生疾苦。他是如何解决江西饥荒的?请简要概括。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入塞
刘希夷
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
霜雪交河①尽,旌旗入塞飞。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②。
(注)①交河:指的是新疆交河故城。②武威:官名,指武威将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率兵攻破外敌的围困,边防平息战事,战胜的军队撤回了边塞。
B.交河故城霜雪依旧,北风卷起边塞旌旗,眼前一派战后的凋敝景象。
C.清晨的阳光照着战马,春色伴着大获全胜的军士们归来,意气昂扬。
D.诗歌语言骨力刚劲、平淡自然,叙事简明,将描写、抒情熔于一炉。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螃蟹为反例,指出其虽“六跪而二螯”,却“,”,说明学习必须用心专一。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两句用夸张手法,极言梳洗宫女之多。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突出周瑜以火攻取得胜利;抚今追昔,苏轼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自己只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跷俗称踩高脚,也称高瞧戏,是人们喜爱的民俗表演形式之一。在大型群众文艺活动中,它因“鹤立鸡群”而备受瞩目。
高跷的突出特色是高、奇、险。高跷的高度高。一般离地五六尺,最高可达一丈二。表演艺人踩在这样的高跷上,以奇险的动作表演谐趣的情节,()高跷的造型奇特。人物角色多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造型以戏剧人物为主,化妆用色夸张大胆。高跷艺人们把真脚“扎”起来,假腿动起来,以栩栩如生的表演给人以艺术享受。高跷的表演难度大。艺人要经过无数次摔倒爬起,才能在高跷上表演出耍龙舞狮、腾跃盘旋等高难特技。
高跷植根于民间,深深打动着一代又一代乡民,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灵寄托,使之成为乡土生活的一部分。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备受瞩目
B.谐趣
C.夸张
D.栩栩如生
(2)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为乡民心中的神灵巨人,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与之相距甚远。
B.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成为乡民心中的神灵巨人。
C.成为乡民心中的神灵巨人,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相距甚远。
D.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乡民心中便有了神灵巨人。
(3)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______?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有关。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右脑与个人的情感和创造力有关,左脑则跟逻辑思维有着更多的联系,在两者之间占据中线的便是中枢神经系统。当人们把四肢移动到身体中线附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大脑会同时激活,一起协调肢体的运动。基于以上理论,双臂或者双腿交叉,有助于大脑发挥出最佳效果。
除了与大脑有关,也有研究认为,人们跷二郎腿是为了调整身体的重心。人在坐着的时候,椎间盘会比站着的时候承受更多的压力,②______,跷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此外,社交礼仪观念上的灌输,也对跷腿习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久坐易疲劳,③______,线条感和安全感都有了,所以被很多人广泛采用。但习惯性跷二郎腿危害很大,不容忽视。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阅读上面材料,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写出五个关键词。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两张对比图片在网络上爆火。一张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一张是2022年3月18日,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对话会议现场。在现今国际形势的大背景下,这两张图片的对比,引发了各种声音。愤青偏激者有之;冷静理性者有之……
作为已经迈入成年的你,国事家事天下事,理当事事关心。复兴中学学生会以“又逢辛丑”为主题举办演讲比赛。请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观察与思考,使命与担当。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格式正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终于开学了!”北京家长王丽莉(化名)如释重负。
她的儿子开学就要上初中,在过去的多半个暑假中,王丽莉为了教育儿子要有阳刚之气。跟儿子几平一直在“战斗”。其实。她本来计划暑假期间送儿子一份大礼:小学毕业游。但是,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出门。王丽莉最初以为是青春期在作祟,但她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儿子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对着镜子梳妆。洗脸、护肤做得非常仔细,甚至会偷偷拿面膜去敷。王丽莉就撞到了两次。
王丽莉马上找儿子谈话,告诉他男孩子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结果。儿子拿出了手机随手点了几下,八九个明星的照片张张划过,“你认识吗?我也希望成为他们这样。”他说,这八九个男孩是在“某某练习生”的综艺节目中出道的。看着一张张充满阴柔气息的男孩照片,王丽莉面露忧伤,心中充满了忧虑。
其实,男孩教育的危机,《中国青年报》早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关注,之后,性别教育也日益被人们重视,有些家长还特意利用寒暑假让孩子参加类似“军营男子汉”的活动。但仍有很多中小学男生没有按既定的路线发展,与前几代同龄人相比,现在男生发育得更早,个子蹿得老高,但越来越多的男孩高大的外表下却是一份阴柔的审美,喜欢精致妆容,热衷发美美地自拍、上传花样视频。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家长担心“男孩危机”,“娘气”亚文化请放过孩子》)
材料二:
“男孩危机”话题自10多年前进入舆论视野以来经久不衰。一些学者提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和社会危机共同催生了“男孩危机”,并认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系于”。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女大学生的绝对数量在2009年已超过男性,占比达50.48%。在教育层次上,女性教育呈现“中专﹣﹣大专﹣﹣本科”的不断攀升趋势,显示了教育领域中女性地位的日渐上升和男性优势的逐步丧失。如此看来“男孩危机”似乎成了一个得到数据和日常话语支持的事实。那么。“男孩危机”是否真由女性教育优势凸显所致?
女性教育优势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男女平等”宏观政策的推动,在这一政策推动下,中国女性得以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新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纯女户家庭大幅增加,男孩女孩被寄予同样的期望,两性获得了家庭收入提高后同等的家庭支持的增量公平。男女之间的教育不平等状况大为改善。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女性的先发优势以及对测试制度的适应性,或许导致女性在升学率方面存在优势,特别是经过中考和高考两道关卡的考验,女生教育优势明显增长。不过研究显示,高考的性别分辨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也并非高校女生数量超过男生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便出现高等教育女性化,迄今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全球高校女生的总量已经超过男生,只有在南亚、中东等地区,女生仍处于劣势。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国家,对应着更好的性别教育平等状况,身在其中的女性亦具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证明着自身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变化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呈现出城乡差异,农村女性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应试教育不足以解释女性教育优势现象,女性教育优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与“男孩危机”并无直接关系。
反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女性教育资本的积累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女性在学术、就业、婚姻等诸多方面的弱势地位,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状况。学术上,虽然本科教育中女大学生数量多于男性,但在高层次博士教育中,女性数量依然少于男性,学术领域中的女科学家比例低。在就业市场中,女性仍处于弱势地位,不仅可选择的范围狭窄。而且在与同等条件的男性竞争中也不太容易得到同等的就业机会。女性的教育优势遭遇传统的“梯度”婚姻结构,反而催生了更多“剩女”。就业中的弱势地位及表现,又使得女性经常在家庭决策中成为被牺牲的那个。更多的家庭主妇由此产生。
总而言之,女性的社会弱势地位没有因其教育优势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更谈不上占据优势。两性不平等程度虽在降低,但同时也变得更加隐蔽,弥散于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话语和某些数据中,“女性优势”与“男孩危机”被看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有碍于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客观认知。
促进女性发展并不意味着削弱男性发展,遏制女性教育优势也绝不会推动“男孩危机”问题的解决,反之亦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获得充分、持续、健康的发展,都应被给予自由、充分而公平的发展机会,推动教育向包容、平和与平等的方向发展,这或许是真正解决教育领域中性别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终极目标始终是两性的和谐共赢,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光明网时评《“男孩危机”是由女性教育优势导致的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王丽莉想方设法仍没能改变受到“娘气”亚文化深刻影响的儿子,这表明阴柔的审美已经成为一些中小学男生的执着追求。
B.那些在寒暑假参加类似“军营男子汉”活动的男孩,并没有产生多少改变,外表高大的他们仍喜欢精致妆容,显得很女性化。
C.女性教育优势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男女平等”宏观政策的推动,但在高层学术领域,这一政策的推动效果还未明显体现。
D.如果我们把“女性优势”与“男孩危机”看成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一直强调,这会妨碍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客观认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两则材料提到的“男孩危机”的内涵不大一样,材料一主要指男孩“娘气”化现象,材料二主要是指男孩在教育领域优势地位下降。
B.因为女性有先发的优势且更适应测试制度,所以只要机会均等,女性在升学率方面就会有绝对优势,其教育优势自然也会更加明显。
C.南亚、中东等地区的高校女生总量处于劣势,我国农村女性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处于劣势,原因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D.我们的教育应该向着包容、平和与平等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有可能既促进女性发展,也不削弱男性发展,使之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C
A.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中认为,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
B.统计显示,中国“剩女”在一线城市居多,特别是北京,剩女数量已经突破80万,不仅居国内第一,更是创下了世界之最。
C.女孩子的教育优势,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几乎会丧失殆尽;用人单位或者明显或者含糊地表现出重男轻女的倾向。
D.女孩并非只擅长死记硬背,她们也是素质教育的受益者,随着试题中考查能力与素养的题目增加,女生的成绩日渐上升。
(4)有人认为“‘男孩危机’是由女性教育优势凸显所致”,材料二是怎样批驳这一观点的?请具体说明。
(5)两则材料的表述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请简要概括。
(1)B.曲解文意。依据原文“其实,男孩教育的危机,《中国青年报》早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关注,之后,性别教育也日益被人们重视,有些家长还特意利用寒暑假让孩子参加类似‘军营男子汉’的活动。但仍有很多中小学男生没有按既定的路线发展,与前几代同龄人相比,现在男生发育得更早,个子蹿得老高,但越来越多的男孩高大的外表下却是一份阴柔的审美,喜欢精致妆容,热衷发美美地自拍、上传花样视频”,“那些在寒暑假参加……的男孩”错,并非特指,是“但仍有很多中小学男生”。
故选:B。
(2)B.或然变必然。依据原文“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女性的先发优势以及对测试制度的适应性,或许导致女性在升学率方面存在优势,特别是经过中考和高考两道关卡的考验,女生教育优势明显增长”,“女性在升学率方面就会有绝对优势”错,缺少“或许”限定。
故选:B。
(3)A.材料二的“男孩危机”指的是教育领域的男性优势逐步丧失,而本项不涉及教育领域。
B.一线城市“剩女”数量庞大,表明这是女孩危机,根本没有涉及“男孩危机”的问题。另外“剩女”增加的原因未必都与女性高学历有关。
C.材料二的观点是男孩危机与女性教育优势凸显无直接关系。本项内容与材料二第5段的内容吻合。
D.证明女孩在素质教育领域也有实力。
故选:C。
(4)①依据原文“因此,应试教育不足以解释女性教育优势现象,女性教育优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与‘男孩危机’并无直接关系”,先从中外教育的基本情况正面论证应试教育不足以解释女性教育优势现象,从而证明“男孩危机”与女性教育优势关系不大。②依据原文“总而言之,女性的社会弱势地位没有因其教育优势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更谈不上占据优势”,后运用反证法,指出女性的社会弱势地位没有因其教育优势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论证“男孩危机来自女孩教育优势”的观点其实是一个伪命题。③依据原文“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便出现高等教育女性化,迄今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全球高校女生的总量已经超过男生,只有在南亚、中东等地区,女生仍处于劣势”,运用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论证更有力。
(5)①不同:依据原文“王丽莉最初以为是青春期在作祟,但她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儿子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对着镜子梳妆。洗脸、护肤做得非常仔细,甚至会偷偷拿面膜去敷。王丽莉就撞到了两次”“反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女性教育资本的积累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女性在学术、就业、婚姻等诸多方面的弱势地位,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状况”,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方式,材料二主要运用了议论的方式。②原因:依据原文“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家长担心‘男孩危机’,‘娘气’亚文化请放过孩子》”“摘编自光明网时评《‘男孩危机’是由女性教育优势导致的吗?》”,材料一是新闻报道,通过事实来表现“娘气”亚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借助于叙述和描写更生动直观。材料二是时事评论,用议论更容易阐明自己观点。
解析:
(1)B
(2)B
(3)C
(4)①先从中外教育的基本情况正面论证应试教育不足以解释女性教育优势现象,从而证明“男孩危机”与女性教育优势关系不大。②后运用反证法,指出女性的社会弱势地位没有因其教育优势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论证“男孩危机来自女孩教育优势”的观点其实是一个伪命题。③运用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论证更有力。
(5)①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方式,材料二主要运用了议论的方式。②原因:材料一是新闻报道,通过事实来表现“娘气”亚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借助于叙述和描写更生动直观。材料二是时事评论,用议论更容易阐明自己观点。
阅读新闻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新闻中的导语、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芳邻
欧文马歇尔
不管是谁新搬了过来,我爸都得在心里滴溜溜地打量,他的好奇心可不同于一般,凡事都慎思明辨,分寸拿捏得小心翼翼。
邻居就是邻居,他们呼隆隆地闯进你家,院子里的凉椅说拿就拿,等你家到圣诞节少了给客人坐的东西,再劳驾你自个儿去搬回来吧!他们欣欣然地就接收了你多年累积的成绩,虽然这些是你栽了几个跟头才从教训中得来的,可他们不管,来者就是一副密探的姿态。
隔壁的马克艾里斯特一家,就非常大度地容忍我们家桦树的枝条老是那么不安分地超墙越界,而且还礼尚往来地把他们家出墙的玫瑰送过来给我妈养眼,我妈瞧着可开心呢。
等到戈林奇一家搬过来的时候,就只两口子,没那拖拖拉拉的一帮孩子,这可真是个清爽利落的好开始,正合了我爸的心意。从一听到原屋主打算卖房子,他就挂在嘴上念着:“咱可盼这个新房主别带来一大帮孩子。”说这话时,他眼前已勾勒出这副“蓝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车道上哭得哼哼唧唧,一部破烂的小三轮车给另一个娃儿踩得吱吱嘎嘎。
戈林奇太太在白人里都算是白得出类拔萃,白得连一根青筋都看不见。她的头发倒是深色的,这下衬得皮肤更白了。“我丈夫在“未来证券”工作,”她说,“当经纪人。”很难得的几个薄暮时分,戈林奇先生会在院子里露个脸,看起来好像戈林奇太太特别把他送出来亮相似的,好教街坊们知道她是有丈夫的,而他们是有这位邻居的。戈林奇先生有张大脸,面子上阡陌纵横,布满岁月的痕迹,不只脸大,他的个头儿也不小。他有一种容得了沉默与寂静的肚量。
几个月之后,我爸终于信心满满地宣称戈林奇家真是邻居的最佳人选。戈林奇太太从不强人所难,话也说得很巧,四两拨千斤地就把彼此的尴尬解除了。有此贤妻,她丈夫哪还需要说话。快到圣诞节的时候,我家邀他夫妇过来喝一杯,戈林奇太太翩然光临,白净优雅,不疾不徐,随身带来的仅是她丈夫无法赴约的歉意。
一月下旬,白昼很长,夜晚来得很迟,九点钟天还没黑,我在自家院落的另一头修剪那丛早就风风火火开过的粉红色山茶花。正当此际,耳边传来呼叫我名字的声音,声音发出的方向,约莫就是我家和戈林奇家交界的“边陲地带”。“戈登,我好不好跟你说句话?戈登。”说话的是戈林奇先生。听到一个未曾正式谋面的邻居把我的名字朗朗叫上口,我感觉相当突兀。他怎么知道我名字的?大概他太太已经把附近人家的名姓都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也或许是我爸妈老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我,人家不用露脸,反正耳朵是张着的。“你正忙着呢,我真是不好意思打搅你。”他又开口,“事情是这样的。我刚买了张二手的写字桌,胡桃木的,可沉呢,实在没办法一个人把它搬进去。”
戈林奇先生领着我朝他家车库走去,我们费了好大劲才将桌子搬进书房。以前这屋子属于马克艾里斯特家的时候,我来过好几趟。可现在,戈林奇家把这里变得很不一样,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风格——他们把书房变成“奖堂”了。橱柜里架子上全是奖杯、奖牌,墙壁上都是照片。原来戈林奇太太曾经是一位“舞”林高手,冠军人物。一张又一张的相片将她优雅绰约的风姿展露无遗,她裙裾飘飘,秀发舞动,仪态万千。一个豪华金鼎是悉尼国际舞蹈大赛“现代舞集锦”获胜的铁证。
戈林奇先生站在桌旁,神定气闲地接受我满眼的赞叹。我真想知道,这位内向的公司职员,是怎么娶到这位舞蹈比赛的冠军明星。不过谁知道,或许另一个房间里就藏有他辉煌的过去,如今却不为人知,就像戈林奇太太一样。
“哪天我们过不下去了,”戈林奇先生说,“这些金牌银盾就可以一样样拿来卖,我们还能靠着撑下去。”他自嘲的口吻溢出对妻子成就的钦佩。
不久,戈林奇太回来,当她向我道谢时,脸上掠过一片飞红,宛如又是那位年轻的冠军舞者,面对观众趋前致意,受宠若惊。看在眼里的戈林奇先生对我说了一句:“我真搞不懂,她巴不得别人都不知道她以前那些个风光事。”
晚上我跟父母谈起今天的“日行一善”,顺便说到戈林奇太太当年在舞蹈界颇享盛名。我妈只对那房子自马克艾里斯特家走后改成什么样子感兴趣,我爸倒是对尘封的往事兴致不低。“嗯,跳舞,一个舞蹈皇后,”他说,“一个人的生活从绚烂归于平淡,多不容易啊!”我爸从此以后更加认定戈林奇家是好邻居,不过来往反倒是减少了。
三个月后,我远赴海外,不久听我妈说戈林奇先生在“未来”表现不错,公司把他调往首都惠灵顿。于是又一个邻居走马上任,这家近乎“甜如蜜”的交往态度,让习惯于“淡如水”之交的我爸忐忑不安,忧心有邻如此是否合宜,我妈却很满意。
(石莉安译,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小说中戈林奇太太话语不多,举止优雅,谦虚礼貌。对过往辉煌的掩藏增添了她作为“芳邻”的形象魅力。
B.小说用“桦树的枝条”和“出墙的玫瑰”形象地写出邻居间的关系,表现了“我妈”“我爸”对邻居的态度。
C.戈林奇先生以自嘲的口吻说“卖金牌银盾”,既表现对妻子成就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D.“我爸”对戈林奇太太的往事兴致不低,这不同于“密探的姿态”的邻居,他的“兴致”只是出于礼貌的欣赏。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小说中“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邻居形象,使文章充满生活气息。
B.小说写戈林奇先生“容得了沉默与寂静”,以此反衬戈林奇太太甘于平淡的生活态度,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C.从搬桌子的情节可见两家人交往不多,小说借此引出对戈林奇太太舞蹈生涯的介绍,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D.小说对大度的马克艾里斯特一家人与“甜如蜜”的新邻居只做了简单交代,但这些人物的塑造丰富了文章意蕴。
(3)“我爸”认定戈林奇家是好邻居,但后来为什么来往反倒减少?
(4)从《芳邻》这篇小说中,你获得了哪些与邻居相处的经验?请简要分析。
(1)B.“表现了‘我妈’‘我爸’对邻居的态度”错误,这不是直接表现“我妈”“我爸”对邻居的态度。实际上,他们两人对邻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妈妈喜欢密切的交往,爸爸希望能淡如水,故而此处的枝条相互交叉并非他们态度的表现。
故选B。
(2)B.不是反衬,戈林奇先生“容得了沉默与寂静”,与戈林奇太太甘于平淡的生活态度可以说相得益彰,是正面衬托。
故选B。
(3)从“又一个邻居走马上任,这家近乎‘甜如蜜’的交往态度,让习惯于‘淡如水’之交的我爸忐忑不安,忧心有邻如此是否合宜”可见,爸爸崇尚的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本来就不喜欢与邻居交往过密。
当得知这家人曾经有过很多辉煌的成就,而今选择归于平淡,从不向人提起自己辉煌的过去时,他明白他们想要的是一种平淡的生活,故而刻意不去打扰他们,反映出父亲对他们选择的尊重,也是对父亲自己习惯的尊重。
(4)从“邻居就是邻居,他们呼隆隆地闯进你家,院子里的凉椅说拿就拿,等你家到圣诞节少了给客人坐的东西,再劳驾你自个儿去搬回来吧”“隔壁的马克艾里斯特一家,就非常大度地容忍我们家桦树的枝条老是那么不安分地超墙越界,而且还礼尚往来地把他们家出墙的玫瑰送过来给我妈养眼”“他眼前已勾勒出这副‘蓝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车道上哭得哼哼唧唧,一部破烂的小三轮车给另一个娃儿踩得吱吱嘎嘎”等对邻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邻居有各种各样的,他们可能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可能嘈杂不堪令人烦躁,但也要彼此包容,容忍对方可能闯入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可能越过他人边界,这样才能友好相处。
“戈林奇太太从不强人所难,话也说得很巧,四两拨千斤地就把彼此的尴尬解除了”“我爸从此以后更加认定戈林奇家是好邻居,不过来往反倒是减少了”可见,邻居之间相处应该互相尊重,不能强人所难。
从“事情是这样的。我刚买了张二手的写字桌,胡桃木的,可沉呢,实在没办法一个人把它搬进去”“我们费了好大劲才将桌子搬进书房”可见,邻居之间要相互帮助。
“快到圣诞节的时候,我家邀他夫妇过来喝一杯,戈林奇太太翩然光临,白净优雅,不疾不徐,随身带来的仅是她丈夫无法赴约的歉意”可见,邻居之间应有礼貌的往来,营造融洽的相处氛围。
“隔壁的马克艾里斯特一家,就非常大度地容忍我们家桦树的枝条老是那么不安分地超墙越界,而且还礼尚往来地把他们家出墙的玫瑰送过来给我妈养眼”可见,邻居之间要礼尚往来。
解析:
(1)B
(2)B
(3)①“我爸”习惯于“淡如水”的人际交往;②戈林奇一家追求平淡的生活;③来往的减少,是对彼此的尊重。
(4)①闯进家中拿东西却不归还的邻居,以及“我爸”勾勒孩子吵闹的“蓝图”,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学会包容。
②“我家”和戈林奇家交界的“边陲地带”“我爸”与邻居淡如水的交往,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互相尊重。
③“我”帮戈林奇先生搬桌子,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④马克艾里斯特家出墙的玫瑰和“我家”越界的桦树枝条,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礼尚往来。
⑤“我家”邀请戈林奇夫妇喝一杯,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融洽和睦。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解析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复奏疏乞创飞虎军。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橱,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素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B
A.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寻;不久
B.期终月至城下发粜期:一整月
C.帝嘉之,进一秩秩:俸禄
D.辛弃疾雅善长短句雅:一向,向来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C
A.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B.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C.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D.申伤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辛弃疾有远见卓识。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他的建议被采纳施行。
B.辛弃疾有主见,善斡旋。皇上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采买军马,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C.辛弃疾决事果断。修建飞虎营时,需要瓦二十万。辛弃疾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
D.辛弃疾重情义,有胆识。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却为他写祭文来吊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弃疾素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②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③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5)辛弃疾既有政治军事才略,又关怀民生疾苦。他是如何解决江西饥荒的?请简要概括。
(1)B.“期终月至城下发粜”意思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所以“期”的意思是“约定日期”。
故选B。
(2)“元元”有平民、老百姓的意思,“以……为”是固定词组,意为“把……作为”,中间都不可断开,排除AB;“无徒按举小吏”的目的是“应故事”;“以”,来,目的连词,中间不能断开,应是“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排除D。故选C。译文: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有违法贪赃者,让各部门尽职尽责,不要只纠举小官吏应付了事,而为自己掩饰过错。皇上下诏嘉奖他。
(3)A.“他的建议被采纳施行”错误,根据原文“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可见,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
(4)①“素”,向来;“尚”,崇尚;“识拔”,赏识并提拔;“所交”,结交的人。译文: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赏识和提拔有才能的人,结交的人大多是天下名士。
②“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当”,通“挡”,挡住;“日影”,指日光;“始”,才;“洞然”,明亮的样子。译文:在阁子北面开了四扇窗子,四周围绕院子砌上围墙,用北墙对着南边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
③“患”,担忧;“详”通“佯”,假装;“去”,离开;“厚币委质”,用丰厚的礼物作为见面礼。币,礼物。厚币,作状语,用丰厚的礼物。委,呈献。质,同“贽”,初次拜见尊长时所献的礼物;“事”,侍奉。译文:秦惠王担忧齐楚联合,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献给楚国,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5)由文中“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可知,他先张榜禁止囤积、强买粮食;由“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可知,其次,拿出公家钱物借贷给有能力的人去买粮,不取利息;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可知,和这些人约定月底在城下售卖,因粮食到得多,价格不高,百姓借此渡过难关。
解析:
(1)B
(2)C
(3)A
(4)①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赏识和提拔有才能的人,结交的人大多是天下名士。
②在阁子北面开了四扇窗子,四周围绕院子砌上围墙,用北墙对着南边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
③秦惠王担忧齐楚联合,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献给楚国,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5)①刚到灾区,张榜禁止囤积、强买粮食。②下令拿出公家全部钱物,借贷给有实干才能的人,不取利息。③等到他们运回买到的粮食,约定月底到城下售卖。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地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趁机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
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皇上就召见了弃疾。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有违法贪赃者,让各部门尽职尽责,不要只纠举小官吏应付了事,而为自己掩饰过错。皇上下诏嘉奖他。(辛弃疾)又上书请求创建飞虎军。皇上下诏委任辛弃疾进行筹划,于是他丈量马殷兵营原先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
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如期落成,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心中释然。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必须要用多少瓦?”回答曰:“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
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全部拿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进一级俸禄。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
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结交的人大多是天下名士。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垂名万世是不朽的。谁说公死,你凛然犹生!”辛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上,好象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作文章,准备天亮将祭祀他,文章写成而声音才停下。德佑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他为少师,谥号忠敏。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测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测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入塞
刘希夷
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
霜雪交河①尽,旌旗入塞飞。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②。
(注)①交河:指的是新疆交河故城。②武威:官名,指武威将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将军率兵攻破外敌的围困,边防平息战事,战胜的军队撤回了边塞。
B.交河故城霜雪依旧,北风卷起边塞旌旗,眼前一派战后的凋敝景象。
C.清晨的阳光照着战马,春色伴着大获全胜的军士们归来,意气昂扬。
D.诗歌语言骨力刚劲、平淡自然,叙事简明,将描写、抒情熔于一炉。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B.“霜雪依旧”“眼前一派战后的凋敝景象”错误。“尽”指霜雪消融,有残冬已去,春色将至的景象;“飞”写出战旗随风飘扬的胜利姿态。故而这两句写的应该是战胜后意气昂扬的景象,而不是战后的凋敝景象。
故选:B。
(2)诗歌前两句“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记叙将军身陷重围,三四句“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描写边地环境艰苦,但将军战马飞驰,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将军终于成功地化解了军事危机。这几句写战争的艰难,环境的艰苦。表述了对将军大获全胜的赞美与憧憬之情。“边务息戎机”描写边疆战事平息,将军归来后“课绩朝明主”,被封为武威将军,表述了对对朝廷打败外敌,维护和平的自豪之情。诗人通过写将军身陷敌军围困,经历重重艰辛,打败敌人,凯旋而归,又遇明主,官拜武威将军,表述了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解析:
(1)B
(2)①对将军大获全胜的赞美与憧憬之情。旌旗翻飞、战马疾驰,侧面写出将军神勇无敌。②对朝廷打败外敌,维护和平的自豪之情。战胜外虏,平息战事,一句“明主”,表述了对盛唐的赞美。③渴望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诗歌赞扬在殿前封赏功臣的明主,赞扬官拜武威将军的得胜将领,表述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译文:
将军率兵攻破外敌的围困,边防平息战事。交河城霜雪消融,边塞的旌旗迎风飞扬。
晨光随战马而来,春色伴着将士而归。凯旋而归,又遇明主,官拜武威将军。
赏析:
本诗写一场激烈的军事斗争。
前两句写将军陷入敌人包围,形势危急。
以下四句写边地环境艰苦,但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将军终于成功地化解了军事危机,伴着春色胜利归来。
最后两句写将军归来后,朝见君主,官拜武威将军,意气昂扬。
全诗气氛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语句精练,概括力强,有力地渲染了初唐时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边塞诗常见的思想感情: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赞美祖国河山。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3.描写将士们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抒写战士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表述报国无门的哀痛,壮志难酬的哀伤。
6.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批评边将无能,控诉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螃蟹为反例,指出其虽“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说明学习必须用心专一。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渭流涨腻,弃脂水也”两句用夸张手法,极言梳洗宫女之多。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樯橹灰飞烟灭”突出周瑜以火攻取得胜利;抚今追昔,苏轼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自己只能“一尊还酹江月”。
故解析为: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重点字:躁)
(2)渭流涨腻弃脂水也(重点字:腻)
(3)樯橹灰飞烟灭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酹)
《劝学》中的名句辑录: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跷俗称踩高脚,也称高瞧戏,是人们喜爱的民俗表演形式之一。在大型群众文艺活动中,它因“鹤立鸡群”而备受瞩目。
高跷的突出特色是高、奇、险。高跷的高度高。一般离地五六尺,最高可达一丈二。表演艺人踩在这样的高跷上,以奇险的动作表演谐趣的情节,()高跷的造型奇特。人物角色多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造型以戏剧人物为主,化妆用色夸张大胆。高跷艺人们把真脚“扎”起来,假腿动起来,以栩栩如生的表演给人以艺术享受。高跷的表演难度大。艺人要经过无数次摔倒爬起,才能在高跷上表演出耍龙舞狮、腾跃盘旋等高难特技。
高跷植根于民间,深深打动着一代又一代乡民,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灵寄托,使之成为乡土生活的一部分。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D
A.备受瞩目
B.谐趣
C.夸张
D.栩栩如生
(2)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B
A.成为乡民心中的神灵巨人,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与之相距甚远。
B.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成为乡民心中的神灵巨人。
C.成为乡民心中的神灵巨人,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相距甚远。
D.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乡民心中便有了神灵巨人。
(3)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1)A.备受瞩目:很受别人关注。语境是高跷很受别人关注,运用正确。B.谐趣:诙谐的趣味。语境是情节有诙谐的趣味,运用正确。C.夸张:夸大;言过其实。语境是化妆用色夸大,运用正确。D.栩栩如生: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语境是形容表演,使用对象错误,运用不正确。故选D。
(2)句子的主语是“表演艺人”,AD两项的后半句主语不一致,排除AD两项。“成为乡民心中的神灵巨人”是与现实形象比较后的结果,应放在后面,排除C项。故选B。
(3)原句搭配不当,“满足”和“心灵寄托”搭配不当,可把“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灵寄托”拆分,改为“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化为他们的心灵寄托”。原句句子成分赘余,主语是“高跷”,语意是“高跷成为乡土生活的一部分”,“使之”赘余,应删除“使之”。最终可修改为“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化为他们的心灵寄托,成为乡土生活的一部分”
解析:
(1)D
(2)B
(3)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化为他们的心灵寄托,成为乡土生活的一部分。
要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应从读音、字形、意义、运用四个大的方面去把握。要尽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运用,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中去体会词语。抓住整个句子,由整体到局部,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要弄懂成语的意义,可以了解成语的来源,掌握成语之间词义的差别、使用对象的不同、感彩的区别、词义的轻重、是否符合语境等,考查是否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失当、不合逻辑、表意重复等。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______?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有关。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右脑与个人的情感和创造力有关,左脑则跟逻辑思维有着更多的联系,在两者之间占据中线的便是中枢神经系统。当人们把四肢移动到身体中线附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大脑会同时激活,一起协调肢体的运动。基于以上理论,双臂或者双腿交叉,有助于大脑发挥出最佳效果。
除了与大脑有关,也有研究认为,人们跷二郎腿是为了调整身体的重心。人在坐着的时候,椎间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合同2025年度版:定义、属性与服务质量评估体系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项目权益转让与投资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软件开发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LED户外广告平台合作项目合同3篇
- 影视器材租赁与技术服务2025年度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咨询合同6篇
- 二零二五版搬家运输合同:搬家运输途中物品丢失赔偿3篇
- 二零二五版海鲜加盟店日常运营管理与维护服务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转让附带绿色出行奖励政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办公桌椅研发合作合同2篇
-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学课件【希沃白板初阶培训结营大作业】
- 替格瑞洛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机制、与氯吡格雷区别和合理使用
- 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项目申请书
- GB/T 20920-2007电子水平仪
-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 企业人员组织结构图
- 日本疾病诊断分组(DPC)定额支付方式课件
- 两段焙烧除砷技术简介 - 文字版(1)(2)课件
- 实习证明模板免费下载【8篇】
- 复旦大学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件03用大历史观看中国社会转型
- 案件受理登记表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