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集团校七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辽宁省营口市集团校七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辽宁省营口市集团校七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辽宁省营口市集团校七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辽宁省营口市集团校七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营口市集团校七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协作校七年级语文质量监测

(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20323.10)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应和(hé)着落(zhuó)抖擞(sǒu)

B.棱镜(líng)粗犷(guǎng)莅临(lì)呼朋引伴(hū)

C.静谧(mì)花苞(bāo)吝啬(sè)咄咄逼人(duō)

D.贮蓄(chù)澄清(chéng)屋檐(yán)各得其所(suǒ)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是个不小的打击。

C.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3.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提到风度,我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度,就是吹向别人的风,带有适宜的温度。"词典上说是指人好的举止、姿态。

①这哪里是什么风度.?简直是对风度的误解和亵渎

②而真正的风度,是一个人由里及外自然渗透出来的内容

③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对风度的理解往往仅限于表面

④它包括学识、趣味、追求、修养、品格等

⑤在他们看来,外表好看、衣着光鲜、里外都是名牌甚至行为怪异之类就是风度

A.③⑤①②④B.③④②①⑤C.①②④③⑤D.①⑤④③②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

沟》。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

C.《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D.“令尊"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拙作”是对自己作品的谦称。

5.下列表述与原著《朝花夕拾》不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A.《朝花夕拾》是一组回忆性散文,最初是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发表在《莽原》杂志上。B.《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批判了父亲毫无顾忌孩子心理,扼杀童心的行为。

C.《朝花夕拾》写了不少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是一部专门为少年儿童写的书。

D.《琐记》中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她,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6.古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7分)

(1)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

是: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景物、节令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___,___。

1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7.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这首诗歌的体裁是七言绝句,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是指王昌龄被降

职。

B.诗人通过杨花、子规、明月这些景物表达离愁伤感的愁绪。

C.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明月当作是善解人

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D.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渲染出在夏末秋初季节的一种寂寞萧条气氛,表达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乡之情。

(二)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___(2)下车引之引

(3)相委而去委___(4)明日早,令人求故人令

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与家君/期日中B.恐其/自食其言也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11.甲文和乙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2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题。(5分)

【材料一】

盲盒,最初源自日本,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衍生玩偶,或者是由设计师独立造型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并没有标注款式,买到哪一款、会不会买到同款都是随机的。一般盲盒都会成系列售卖,每个盲盒内装一款,款式之间的动作、表情、服装都有细微变动,以便提升产品复购率。盲盒的单价不算高,一般在39~69元之间。盲盒的系列多,新品不断;且每个系列中有“隐藏款”和“限量版",很多时候,你即使一次性买了一大箱,也不一定能买到心仪款。

(摘编自“新浪财经”《盲盒经济》)

【材料二】

①天猫2019年8月在ChinaJoy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有近20万消费者每年在天猫上花费2万元收集盲盒。另外,据新京报报道,一对夫妇,4个月花了20万元在盲盒上;一位60岁玩家,一年买盲盒花了70多万。而一个正常售卖的盲盒价格并不贵,关键在于消费者购买的数量相当庞大。对此旁观者纷纷表示困扰,到底盲盒有何吸引力,为什么盲盒玩家对盒子里的玩

偶如此执着?通过网络调查,总结影响盲盒玩家消费的主要购买因素:

②收集。很多玩家购买盲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盒子里的玩偶,外表可爱,做工优良的玩偶会吸

引玩家购买,更多玩家只是单纯沉迷于收集各式各样的玩偶。

③惊喜。有部分玩家表示,“抽"盲盒感觉就像是抽奖,这种不确定性带给玩家极大的刺激。

玩家为了享受抽到隐藏款时的惊喜和满足感而大量购买盲盒。

④社交。也有喜好给玩偶改装的玩家,或者在多次购买之后,会将手中不喜欢或重复的款式与

其他玩家交换。形成了一条新型社交链条,也成为玩家难以出“坑”的原因之一。

⑤慰藉。年轻人追求强烈的个性化,他们从眼前的生活到诗和远方都难以达成认同,再加上很多人都是独自一人在大城市浮沉,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个孤独的“空巢青年"诞生了。而盲盒成功击

中了孤独寂寞人群的心灵慰藉需求,这种为情感而买单也是新消费时代的必然趋势之一。

(摘编自“艾媒网”《盲盒商业模式舆情大数据监测报告》)

3

【材料三】

由于部分类型的盲盒数量有限,粉丝却数量庞大,因此产生“炒盲盒"现象,有媒体表示,“炒盲盒”比“炒鞋"利润更高,据调研显示,18.3%的网民不理解购买盲盒的意义;24.9%的网民认为

“炒盲盒”是跟风现象;56.8%的网民呼吁理性消费。

《中国青年报》在一篇评论里说,青少年追捧盲盒,表达了他们对生活惊喜的期待,也是一种童心的延续。令人不安的是,盲盒背后的炒作者、投机者可能将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变作

一种资本的游戏。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切勿盲目跟风。

《新华网》记者写道:如果在自己经济能力许可范围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把盲盒当作一种“小买怡情"的爱好,似无不可。显然,这些年轻人对于市场风险的识别,对于自我欲望的把控还远远不够,等到发觉已经泥足深陷的时候,戒掉买买买的瘾就很难了。更不用说喜欢盲盒

的还有很多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和煽动,也更容易失去控制,最终上瘾。

(摘编自网络)

12.下列对上述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般盲盒都是成系列售卖,每个系列中有“隐藏款”和“限量版",不容易买到心仪款。

B.盲盒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并没有标注款式,买到哪一款、会不会买到同款都是随机的。

C.所有玩家表示,“抽”盲盒的不确定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刺激,因而大量购买盲盒。

D.由于部分类型的盲盒数量有限,粉丝却数量庞大,因此产生“炒盲盒"现象

13.小明经常在校园附近的文具店买文具盲盒,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你对小明有什么好

的建议?理由是什么?(3分)

4

(二)阅读选文,完成15~19题。(15分)

温暖的苇花

丁立梅

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③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

淡与平静。

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

⑤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⑥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⑦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⑧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

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⑨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

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⑩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呐。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

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

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5

14.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4分)

15.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3分)

16.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

亲的笑,各自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3分)

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18.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苇花有着深厚的情感。(3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20~23题。(15分)

紫色葡萄慈父心

卫宣利

①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

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希

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

②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

施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

发芽了!”后来,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③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

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

生机勃勃!

④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⑤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

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⑥那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

6

⑦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

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剔透,硕

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

⑧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

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便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地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

又悄悄地出去。我看着盘子里晶莹剔透的葡萄,泪水不知不觉地就流了出来,父爱无言啊!

⑨每次吃葡萄,无论我怎样劝说,父亲都不肯吃。他有一个堂皇的理由:怕酸。我拣了最紫的葡

萄,送到他嘴边,强迫他吃,他拗不过,只好吃两颗,却立即做出酸得不可忍受的样子,绝不再吃。其实,父亲哪里是怕酸呀?他有高血压,为了控制血压,每天都要喝几口陈醋,而那已经熟透的葡

萄,哪里还有一丝酸味?他是舍不得啊!

10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荫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