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_第1页
进一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_第2页
进一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_第3页
进一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_第4页
进一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一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建立完善的科研体系,促进科研院所与大学的合作是切实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科研分工上存在许多问题,大学与国立科研院所自成体系,部分职能重叠,两者缺乏合作,加之当前有关部门在科研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与科研院所间的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

纵观世界,各大科技强国都非常重视科研体系建设和内部合理分工,不同科研主体各司其职,协调发展,大学与科研院所间既有竞争更多的是合作,而且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处于主导地位,通常只有大学才能够授予学位。以德国为例,德国科研体系分工明确、结构完善,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研究机构约有750个,主要由大学、独立研究机构、企业科研机构组成。在德国,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体。德国共有300余所大学和专科学院,“受德国公共财政资助的大学有344所,共有职员48万多人,其中全职从事R&D的学者超过15万人”[1]。大学里既有一支很强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队伍,又是培养科研后备力量、保证科研力量不断更新的重要基地。国立研究所主要从事基础研发与应用研究,如马普学会(Max-Planck-Gesellschaft)、弗朗霍大学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亥姆霍兹学会(Helmholtz-Gemeinschaft)。在德国,企业研发主要面向市场需求,仅有5%的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大企业为了保护竞争,全部研究与开发经费原则上由企业自行承担,除非大企业申请到国家科技规划的重点项目。小企业为了降低科研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成立联合研究机构。

德国的国立研究机构与大学有着紧密的合作,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与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建立研究小组,资助青年学者从事研究。以德国马普学会为例,学会从事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研究,有意识地放弃在所有学科进行全面布局,把资金和力量集中在尖端和前沿领域,特别是大学和其它研究机构尚未开展或不适合开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与此同时,马普学会向其他研究机构提供科研服务,开放其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同时,学会重视培养青年学者,吸收国内外大学生参与研究所的研究项目,资助国内外的博士生和博士后。马普学会非常重视与大学建立紧密的联系。大学将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培养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而且大学为整个研究体系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成为整个研发体系的基石。马普学会实施了一系列灵活的合作政策,如通过设立联合聘任制和荣誉教授职位的方式,让学会和大学的学者共同参与指导学生;与大学合作共同支持青年科学家的科研活动;与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使用设备、实验室、图书馆和联合聘任等,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科研的发展,德国研究协会(DFG)通过经费资助的方式鼓励马普学会与大学在热点学科、特殊研究领域和研究生院方面的合作。[2]

由于历史原因,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分离,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国立科研院所,大学不被当作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那种体制下,一批国立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等)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科研系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几乎集中了我国的各类科学研究活动。而大学的科研力量相对较弱。《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是建国后第一个科技规划,从项目、人才、基地和体制等方面对我国的科研工作进行了部署。《规划》对我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调整,科技队伍的培养和科技管理体系等做了详细安排,进一步强化了苏联模式在我国科研体制中的主导地位。《规划》强调“用最大力量来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明确提出“科学院是学术领导核心”,“可以把主力放在发展新的科学技术领域和基础科学的研究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科院与高等教育部联合在大学里建立了10个科学实验室,但在《规划》中,科学院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大学与科学院联合建立实验室的计划未能推广。应该指出的是,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科研力量相当薄弱,集中有限的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对于发展我国关键的科技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弊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出来,特别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提高其教育和科研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逐步发生改变,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通过对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宏观趋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要建设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大学,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1993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1世纪初,我国有一批大学和学科、专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学校管理等方面能与国际著名大学相比较。

研究型大学概念被我国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同,同时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被教育界普遍接受,只有十几年的时间。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出席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明确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经过十几年的重点建设,我国的一批研究型大学已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建设重点实验室、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日趋凸显。与科研机构相比较,大学人才密集、教学相长,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思想活跃,既适合进行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也利于通过多学科综合与集成,开展目标导向明确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一、大学基础研究的总体情况

大学是我国科学技术活动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基础研究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大学科技活动的发展规模、资源配置和变化,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促进我国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统计,2003~2007年的5年间,大学基础研究人员的规模和比例迅速增加,2007年达到9.4万人/年,年均增幅超过15%,占大学R&D人员的比例从30.7%上升到37%。[3]大学基础研究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基础研究经费增长快,从2003年的32.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6.8亿元,5年增加了1.6倍;二是基础研究强度继续提高,5年中,大学的R&D经费增加了近一倍,这期间基础研究经费占大学R&D经费的比例从2003年的20.27%增加到2007年的27.58%;三是大学基础研究活动占全国的份额继续提高,大学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从2003年的37.56%提高到2007年的49.7%。

由于企业R&D活动的规模较大、增速较快,大学R&D人员和经费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呈相对下降趋势。大学R&D人员占全国R&D人员的比例已连续3年下降,2004年占18.4%,2007年降为14.6%。大学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的比例,“十五”期间基本保持在10%以下,近几年连续缓慢下降,2007年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为8.5%。尽管大学的R&D人员和经费占全国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但大学科研成果的产出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以科技论文为例,科技论文是科研活动产出的重要形式之一,比较全面地反应了我国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国内外科技界的交流情况。根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从2003~2007年间,大学国际论文的产出和比例逐年上升。2003年,大学产出的国际论文为6.37万篇,占全国的78.77%,到2007年,总篇数上升到16.63万篇,比例上升到84.58%。从科技论文的发表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大学的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占全国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但大学人均产出在增加,大学科研经费的单位产出效率更高,从2003年的每亿元R&D支出产出392篇国际论文,增加到2007年每亿元R&D支出产出528篇国际论文。这个数据说明大学的科研活动,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活力更强。

二、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竞争力逐年增强

我国的科研体制有自身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大学和国立科研院所鼎足而立,相对独立地从国家获得支持,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两支主要力量。在争取资源的过程中既有合作更有竞争,本文旨在通过量化比较研究型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活力和竞争力,试图寻找给予研究型大学倾斜性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合理性。

1.研究对象的选择

2008年是国家实施“985”工程十周年,在先后两期“985”工程建设中,一批重点大学得到了国家专项经费的资助。当前,在教育部的主持下,各校都在总结“985”工程建设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定义和划分,国内外有不同的标准,各成体系,用不同的标准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为了能够与“985”工程建设结合起来,本文只选取在2001年以前进入“985”工程的10所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以下简称十校)和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作为研究对象,以基础研究为例,对两类机构在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的体量、所占比例,SCI论文、优秀国际论文、科研人员的体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4]。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立项比较

通过对过去5年(2004~2008)973计划立项情况的分析发现,十校在争取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的竞争力逐年增强。过去5年间,十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获得973项目立项总数109项,中科院下属研究所获立项总数为135项。从总项目数上来看,十校在项目竞争上处于劣势。但是如果逐年分析就会发现,十校的竞争力在逐年增加,中科院则基本持平。2004年,十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获得立项的973计划项目只有5项,占当年总立项数的13.5%,中科院获立项数是10项,占当年总立项数的27%。到2008年,十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获立项数与中科院持平,都是33项,占当年总立项数的比例也上升到30%。从下图的曲线中可以看出来,十校在973项目的立项比例逐年快速增加,而中科院所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0%左右。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比较

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层面对基础研究重要的资助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十校和中科院在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十校有比较明显的优势,5年来获资助项目总数始终保持在总项目数的20%左右,平均高出中科院7个百分点。基金委面上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体系中的主要部分,定位于科学前沿,学科发展和原始创新。面上项目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在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特别强调要支持探索性较强、风险性较大的创新研究。从下表可以看出,面上项目的支持方向更符合大学自由探索的特点,大学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第二,在基金委重点项目上,过去5年中,十校和中科院总立项数分别为449项和444项,体量基本相当,但中科院的增幅相对较快。重点项目的支持方向是结合国家需求,针对已有较好基础和积累的重要研究领域、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领域或新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从这个角度分析,中科院的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联系得更紧密。

第三,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旨在支持45岁以下的,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国内外同行承认的突出的创新性成绩或创造性科技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机构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以及该学术机构未来的发展潜力,是评价一个机构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据统计,2004~2008年间,十校和中科院获得杰出青年基金立项的项目总数分别为256项和261项,总体数量基本相当,在年度总项目数的比例也基本保持在30%左右。

4.人员体量、科研经费的比较

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大规模院校合并后,我国主要几所研究型大学在过去的几年中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规模。据统计,2004年,十校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2.94万人(含人文社科的教师),其中R&D人员按全时人员折算,为1.27万人/年。2007年,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总量增加到3.15万人,而R&D人员数下降到1.25万人/年。而同期十校科研经费则从2004年65.18亿元大幅增长到2007年的95.43亿元,增长46.4%。B&D人员人均经费强度从51.25万元增加到76.06万元。同期比较,中科院的R&D人员从2004年的3.49万人/年增加到2007年的4.37万人/年,是十校的近3.5倍,2007年中科院科研经费达到186.32亿元,R&D人员人均经费强度是42.6万元。[5]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的科学研究队伍其主要力量是博士研究生,2008年,十校在读理工医科博士研究生总数约为3.2万人,同期中科院在读博士生的数量为1.98万人。这项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学承担了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大学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培养了科技人才,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力量。博士研究生特别是理工医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研项目的支撑和科研经费的支持,保持相对高的人均经费强度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5.SCI论文产出的比较

对2003至2007年度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十校的SCI论文总量远远高于中科院的论文总量。以2007年为例,十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SCI论文总数为1.7万篇,中科院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4万篇。如果我们把国际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发现,十校正在以相对较少的科研人员和较少的科研经费产出了更多的科研成果。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十校的SCI论文在数量上更多,其论文质量又如何呢?《中国科技论文统计2008》作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该文在SCI数据库的基础上统计了1998至2007的10年间,以我国机构为第一署名机构发表的论文累计被引用次数超过200次的论文。统计结果显示,过去10年间,以十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的高影响论文数为22篇,而以中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的高影响论文数量是21篇。

6.大学与科学院的科研合作不断加强

中国科学院与大学是国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力量,这两支队伍的功能定位理应有所区别,而且从国家的整体利益,从构建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总体要求来看,必须加强中科院与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合作。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大学的人才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学科交叉的特点,为我国各类科研院所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支撑。据了解,中国科学院每年从大学直接接收的推荐生约2000人,占中科院研究生招生数的近1/4。一批中科院的科学家出任大学校长,或到大学兼职,也有不少大学教授在中科院各研究所兼职。其次,大学的优势主要在基础学科的前沿探索,大学与中科院在基础学科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目前,中科院的部分实验室已经开始向大学开放;中科院也吸纳大学的研究生到相关院所做论文、搞科研,例如,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2006年共接待来自41所大学的76个课题组开展科研工作。而中科院的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大学的课堂,中科院与大学的科研合作不断加强。据统计,过去10年间,大学和中科院合作发表的SCI论文增长了6倍多。

三、促进科研与教育的结合,确立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活力和竞争力更强,且研究型大学用更少的经费和人员投入,产出了更多的研究成果,说明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效率更高,投入与产出比更高。更重要的是,研究型大学在科研产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为中科院和其他研究机构输送了大批人才。此外,研究型大学在教育过程中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活跃的科研活动也促进教师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

尽管我国大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未能在国家科研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经过过去10多年的快速发展,大学特别是一批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导力量之一。这一方面源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得益于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21世纪,不同学科间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现代技术革命更多地源于基础领域的原始创新。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极大地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