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张家界民族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2023年湖南张家界民族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2023年湖南张家界民族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2023年湖南张家界民族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2023年湖南张家界民族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张家界民族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用轻质杠杆提升物体,O点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物体悬挂在A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当物体悬挂在B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动力的方向可以竖直向下C.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动力作用在A点一定比作用在B点要费力D.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无论动力作用在A点还是B点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2、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A.鞋底加深槽纹B.用手捏刹车把手C.给转轴加润滑油D.用铅笔移动书本3、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漂浮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浮力的变化是()A.先减少,后不变 B.先不变,后减少C.先不变,后减少,再保持不变 D.先不变,后增大,再保持不变4、某同学和家人在外出旅游途中,车抛锚在水平路面上,家人试图推动汽车但没有推动(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车未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车未被推动是因为人推车的力小于车推人的力C.车未被推动说明人推车的力等于车受到的摩擦力D.车受到的支持力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利用下列测量工具,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测得物质的质量是63.4kgB.测得物体的温度是6℃C.测得石块的体积是80cm3D.测得物体的重力是3.3N6、根据实验事实和合理理的理论推理来揭示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一个小车,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做出合理的推理,小明同学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表述:①在木板表面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长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乎面上,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长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短⑤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短为揭示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在水平面滑行的规律,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_________A.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B.事实⑤④①,推论③②C.事实①②3③,推论④⑤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7、甲、乙两车用相同的牵引力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经过6秒后可确定的是()A.甲做的功小于乙做的功 B.甲和乙的机械能相等C.甲和乙相距0.3米 D.甲和乙所受的合力相等8、如图所示,我省竞走运动员王钦在全国竞走大赛中获得冠军,同时也创造了中国运动员7年以来在此项目上的最好成绩,下列与之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王钦在冲刺时相对于终点是静止的B.王钦在前进中后脚蹬地时受到的摩擦力向前C.王钦在竞走时脚对地面的压强比静止站立时小D.王钦站在领奖台上时受到的重力和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9、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大10、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B.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提高其效率C.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节能减排D.用机械设备做功越快,其效率越高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00g的物体完全浸入装满水的桶中,溢出200g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N,松手后,这个物体将在水中(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g取10N/kg)2、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的结构类似于(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某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选填“甲”或“乙”)图,近视眼应配戴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3、如图所示,火车站台边缘处标有一条黄色安全线,旅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空气流速,压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旅客靠车厢过近,则气压差可能会将旅客压向火车。4、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当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块乙,在它们静止时,物块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G1,桌面面积为S1;物块乙重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则小桌对海绵的压强(用已知字母表示)。5、如图所示,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60g,瓶子的底面积为28cm2,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a。6、如图,是三种类型剪刀的示意图,请你为铁匠师傅选择一把剪铁皮的剪刀,你会选择(选填“A”、“B”或“C”)剪刀,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省。7、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kg,重为N。(g取10N/kg)8、如图所示,一艘轮船在甲海洋中航行,水面在轮船上的A位置。当该轮船驶入乙海洋中时,水面在轮船上的B位置。设轮船的总质量不变,轮船在甲、乙两海洋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海洋的海水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则F1F2,ρ1ρ2。(都选填“>”、“<”或“=”)9、中山舰是“浓缩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代名舰,其排水量780t,长64.48m,宽8.99m,它在安全航行中受到的最大浮力为N.1938年中山舰在长江被日军击中,沉入19m深的江底,则沉没后的中山舰舰底受到水的压强是Pa(g取10N/kg)10、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右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某电动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速度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小车的质量为950kg,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1)从第4s到第10s,汽车运动了多远的距离?(2)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多大?2、2019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又一项成就﹣“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图示为科技馆展厅内“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模型,质量为36kg。(1)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牛?(g取10N/kg)(2)若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3、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求:(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小明和小华利用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容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1)图甲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cm;(2)比较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3)比较两图,小明认为:液体内部某处到容器底的距离越大,其压强越小。为研究此问题,小华在乙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往容器内加水,当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满足条件:,对比甲图,可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2、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和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cm的凸透镜;(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再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上,目的是,为了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白板;(3)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原因是:;(4)若此时,小华的手指尖不小心碰触到了凸透镜,在光屏上将看到______(选填字母)。A.指尖的像 B.指尖的影子 C.蜡烛完整的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A.当物体悬挂在A点,动力作用在C点时,若如图1所示动力的力臂OD小于阻力的力臂OA,该杠杆是费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B.当物体悬挂在B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物体对杠杆的拉力竖直向下,使杠杆顺时针转动,若动力的方向也竖直向下,则杠杆不能静止,B不符合题意;C.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若如图2所示,动力臂OF小于动力臂OA,所以动力作用在A点一定比作用在B点要省力,C不符合题意;D.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如图2所示,无论动力作用在A点还是B点,动力的力臂都小于阻力的力臂,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使用杠杆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2、【答案】B【解析】【解答】A.鞋底加深槽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B.用手捏刹车把手,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C.给转轴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用铅笔移动书本,通过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增加摩擦力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加压力和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的方式来增加。3、【答案】C【解析】【解答】由可知,浸没在水中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木块没有露出水面前,V排不变,则F浮不变;木块开始露出水面直至静止时,V排逐渐减少,则F浮减小;木块静止后,V排不变,则F浮不变;所以整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少,再保持不变。故答案为:C。【分析】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4、【答案】C【解析】【解答】A.车没有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推力和摩擦力平衡,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B.人推车的力与车推人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C.车没有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推力和摩擦力平衡,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C符合题意;D.车受到的支持力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车和路面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物体受力且静止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5、【答案】B【解析】【解答】A.如图,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被测物体的质量为A不符合题意;B.如图,温度计上10℃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2℃,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细玻璃管内液面在0℃上方,所以该温度属于零上温度,读为6℃,B符合题意;C.如图,在量筒上20mL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4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4mL,液面最凹处与80mL相平,即80cm3,所测体积是液体和石块总体积,不是石块体积,C不符合题意;D.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位于3N以下第三个小格处,读数为3.6N,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天平上的游码观察左侧对应的刻度值;根据温度计中液柱高度测量温度;根据量筒有无物体的液面差测量固体体积;根据测力计的分度值准确读数。6、【答案】B【解析】【解答】由题中的表述可知,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①④⑤,由推理得出的结论是②③;该实验的思路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控制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然后逐步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进而推测出平面较光滑和绝对光滑时,小车的滑行情况,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根据这个思路可知,实验操作(事实)的排序为⑤④①;推论的排序为③②,所以排列次序正确的是B。【分析】探究物体规律时,实验现象和操作是事实,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推论。7、【答案】D【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经过6秒后,甲通过的路程s甲=0.6m,乙通过的路程s乙=0.3m,甲、乙两车用相同的牵引力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运动,由可知,甲做的功大于乙做的功,A不符合题意;B.甲、乙两车用相同的牵引力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运动,虽然,但是由于它们的质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它们机械能的大小,B不符合题意;C.根据图像可知,经过6秒后,甲通过的路程s甲=0.6m,乙通过的路程s乙=0.3m,甲、乙两车用相同的牵引力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运动,若沿同一方向,甲和乙相距若沿相反的方向,甲和乙相距C不符合题意;D.s-t图像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所受的合力为0,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机械能和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合力为零。8、【答案】B【解析】【解答】A.以终点线为参照物,王钦冲刺时,相对于终点的位置在发生变化,王钦相对于终点线是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B.王钦在前进中后脚蹬地时,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滑动的趋势,故地面对脚会产生向前的摩擦力的作用,B符合题意;C.王钦在竞走时,是双脚轮换着地,在站立时,是双脚着地,故竞走时脚对地面的压强比静止站立时大,C不符合题意;D.王钦站在领奖台上时受到的重力和奖台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物体、两力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故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物体、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9、【答案】B【解析】【解答】A.刀刃磨和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A不符合题意;B.大气压值测量实验最早是由托里拆利做的,所以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能测出大气压值,B符合题意;C.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但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C不符合题意;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可做出判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判断。10、【答案】D【解析】【解答】A.任何机械设备都会有摩擦产生的无用功,故其机械效率不会达到100%,A正确,不符合题意;B.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减小无用功比例,从而提高其效率,B正确,不符合题意;C.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提高有用功的比例,从而节能减排,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机械设备做功越快,其功率越高,与机械效率无关,D错误,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做功越快,功率越大;使用机械时,机械效率总小于1。二、填空题1、【答案】2;上浮【解析】【解答】(1)把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排开的水重:G排=mg=0.2kg×10N/kg=2N,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F浮=G排=2N。(2)物体的重力G=mg=0.1kg×10N/kg=1N,因为物体重1N,G物<F浮,所以松手后物体将上浮,最终漂浮。故答案为:2;上浮。【分析】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F浮=G排可得受到的水的浮力;再利用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判断浮沉条件.2、【答案】照相机;甲;凹【解析】【解答】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近视眼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图甲表示近视眼,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分析】眼睛的成像和照相机相似;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3、【答案】增大;减小【解析】【解答】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而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4、【答案】【解析】【解答】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受力面积即桌面的面积为S1,故小桌对海绵的压强为【分析】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5、【答案】5.6;2000【解析】【解答】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60g,合0.56kg,瓶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即F=G=mg=0.56kg×10N/kg=5.6N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F【分析】根据物体的总质量计算重力,水平面上的压力等于重力;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6、【答案】C;力【解析】【解答】铁匠剪铁皮时要利用省力的剪刀,手柄要长才能省力,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力。【分析】手柄长的剪刀可以增大力臂,实现省力的作用。7、【答案】90;150【解析】【解答】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G=mg=90kgx10N/kg=900N由题意知,宇航员在月球上的引力:G=1/6G=1/6×900N=150N.故答案为:90;150【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已知宇航员的质量m,根据G=mg求出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然后根据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关系求出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8、【答案】=;>【解析】【解答】由于轮船在海洋中航行时始终都是漂浮物体,故浮力等于重力,而轮船的重力是不变的,故浮力也不变,F1=F2;又由于甲海洋中对应的是A位置,该位置靠下,说明对应的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浮力相等的条件下,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则液体的密度变小,故ρ1>ρ2。【分析】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结合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确定液体的密度。9、【答案】7.8×106;1.9×105【解析】【解答】根据体积公式V==780×103/1.0×103=780m3,根据浮力公式F=ρgV=1.0×103×10×780=7.8×106;根据压强公式p=ρgh=1.9×105Pa。故答案为:7.8×106;1.9×105【分析】根据浮力公式和压强公式计算,注意单位换算。10、【答案】凸透镜;变小;凹【解析】【解答】解: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物体离凸透镜变近时,透镜的焦距也变短了;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纠正必须要减弱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所以要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来进行纠正。故答案为:凸透镜;变小;凹。【分析】晶状体相对于凸透镜,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近视眼利用凹透镜矫正。三、计算题1、【答案】(1)解:由图可知,从第4s到第10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v=10m/s,由公式可得汽车运动的距离为s=vt=10m/s×(10-4)s=60m答:从第4s到第10s,汽车运动了的距离为60m(2)解:汽车所受重力为G=mg=950kg×10N/kg=9500N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阻力与牵引力为一对平衡力,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为F牵=F阻=0.05G=0.05×9500N=475N答: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为475N。【解析】【分析】(1)、由图像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求得路程。(2)、已知物体的质量,根据公式G=mg求得重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是平衡力。2、【答案】(1)解: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F=G=mg=36kg×10N/kg=360N答: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为360N(2)解:车对地面的压强:p===9×103Pa答:若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车对地面的压强9×103Pa【解析】【分析】(1)利用F=G=mg求得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2)利用p=求得车对地面的压强.3、【答案】(1)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是:F浮=G排=0.5N;(2)解:根据F浮=ρV排g知道,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是:浸没时V物=V排=5×10-5m3;(3)解:因为物体悬浮在盐水中,所以,盐水的密度与物体的密度相等,即【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2)根据F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