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专版:2022届中考语文测试模拟卷 (一)(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菏泽专版:2022届中考语文测试模拟卷 (一)(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菏泽专版:2022届中考语文测试模拟卷 (一)(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菏泽专版:2022届中考语文测试模拟卷 (一)(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菏泽专版:2022届中考语文测试模拟卷 (一)(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模拟试题

山东省荷泽专版:2022届中考语文测试模拟卷(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生务必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古诗文(30分)

(-)经典诗文积累(12分)

1.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补写完整。(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①,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②前者呼,后者应,o(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传统文化《论语•颜渊》)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②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反映诗人对

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4分)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①,影②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③清溪向三峡,思君④不见下⑤渝州。

注释:①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②影:月光③发:出发。

④君:指作者的友人。⑤下:顺流而下。

4.这首诗点明远游季节的字是一,点名出发时间的字是。(2分)

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_

(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

勤学

中考模拟试题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

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

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票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

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骂志力行,勤学好

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④,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

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

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①确:踏实。②(chdi)辈:同辈。③无能自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④乐易:

乐观和篇,平易近人。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4分)

(1)己立志为君子为

(2)必其志之尚未笃也笃

(3)苟有虚而为盈盈

(4)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甚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

(2)人果遂以彼为无能?

8.选文主要运用了—论证的方法,表明了作者对的态度。(2分)

9.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1题。(4分)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

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扶持®

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禽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

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⑥教之也。当淮阴⑥

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苏轼《留侯论》,有删节)

【注】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

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10.小明同学想要知道”而轻用其锋”中“轻”的意思,他在《古汉语词典》中查出"轻”

的四项释义,他应该选()(2分)

A.轻易B.轻快C.轻视D.减少

中考模拟试题

11.上面选文的中心论点是,文中运用了的论证方法。(2分)

二、现代文(4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7分)

冬日随笔♦苍茫

陈幸蕙

①|冬日黄昏,苍茫自屋外缓缓推窗而入,在书房闲踱|;并且善体人意地,把白昼烈亮

刺目的光线,调整至最浪漫悦目的程度;空气中,逐渐浮起晚餐前独有的悠缓与安闲。

②那真是世上最和平的一种入侵,最温柔的一种包围,最舒适的一种精神按摩了;疲

困了一天,你是很愿意,并且很感激,一天之中,能有这样幸福的时刻,可以让你轻垂双

睫,去安享生命的恬想的。

③而遥远的山谷,已是一座余烬渐冷的香炉,燃烧了一整天的太阳,此刻虽只残留些

许微弱的晚霞,向人间作最后的告别;但你愉快地知道,明日破晓,那儿仍将点起赤金火

焰,烈烈腾烧,去暖透这整个被冻僵的世界。

④本美丽的想法,是冬日最熨贴的一只怀炉了,它不去焙暖你冰冷的手足,却当胸而

存,温慰你孤寒的心,活通你凝滞的血液,令你不自觉地微笑起来。

⑤因此是多么喜爱这自四面八方细细涌来的包围啊!

⑥然而在冬日,苍茫总只是蜻蜒点水的过客,不肯多做停有\暮色往往在片刻间,汩

汩转浓为黑黑的暗影。|窗外,光华灿然四射的灯,便宛如一朵一朵淡色的莲花,在夜的水

面次第绽开卜时间的另一种城池已被攻占,你遂也不免想起,几边那盏低矮的台灯,正近

在伸手可及,咫尺之远的地方……

⑦当柠檬黄的光点,终如密集的金雨,在书房角落纷纷披洒下来时,无论你多么不舍,

黄昏这少女,已完全成熟为一个名唤夜的女人。

12.这篇散文描写冬日黄昏的暮色。请简要概括各部分内容,每一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第一部分(①一②段):

第二部分(③一⑤段):

第三部分(⑥一⑦段):

13.第④段中加点词语“这”指代什么内容?(2分)

14.结合文中的划线句子,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5分)

敢于推翻自己

宛江平

①据传苏轼有一次去拜访王安石,正巧赶上他外出没在屋。苏轼看到桌上留有“明月

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使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后来苏轼被贬

到南方某地,一天,闲来无事的他听见天上有只鸟叫声奇特,便问这是什么鸟,当地人回

中考模拟试题

答:“明月鸟。”过了不久,他又在庭院中看见经常有一些黄色小虫钻进花心,便问当地

人这虫叫什么名字,当地人回答:“黄犬虫。”苏轼想起改诗的事,不禁汗颜。

②可见,苏轼是敢于推翻自己的。其实,敢于推翻自己,是不容易的,不过这是可以

修炼达成的事。如果悟得其中的奥妙,必将受益无穷。

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

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勇于推翻自己。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有着至关

重要的意义。

④很多时候,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不敢于“自我否定”或者不愿意“自我

否定”的人,不能正视自身筑点短板,就可能满足于一时的成绩,很难取得长足进步,甚

至功亏一簧,走向绝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也

不可能一直处于低谷。每个人要成长、成才、成功,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就应该在不断推翻自己、完善自己中披荆斩棘、奋斗到底。

⑤推翻自己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新我、提升自我。做任何事情都

应从现实出发。倘若效果达不到预期,或者方向出现了偏差,停下来就是止损,退回去就

是进步。掩耳盗铃、讳疾忌医、一意孤行,甚至用错误掩盖错误,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

走越远。

⑥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孟子云:

“人恒过,然后能改。”著名作家,熊召政精心创作完《张居正》第一卷后,不料遭到编辑

退稿。对此他一时难以接受,于是把书稿送给三个朋友看。结果没有一个人说“这本书好

看”,其中一位更是直言:“你那是学问书,拿来给我看做什么。”面对这些善意的批评,

熊召政痛下决心,全部推翻重写,才有了后来这部广受好评的佳作。

⑦总而言之,一个人只有敢于推翻自己,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吃老本”

长不了新本事,“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重复昨天的故事”难以铸就明天的精彩。身

处新时代、迈入新阶段、建功新征程,必然伴随着新的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只有不断更

新知识结构、刷新思维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换代”,始终跟上时代

节拍,方能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推翻自己、找到自我、实现自我。

(选自《员》,有改动)

15.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

16.写出选文第③段加粗字“这”指代的内容。(3分)

17.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选文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9.选出下列适合充当第④段事实论据的一则,并说明理由。(4分)

【甲】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三次报考巴黎美术专科学校,名落孙山。在老师勒考克的

鼓励下,罗丹鼓起勇气,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最终成了继米开朗琪罗之后最有影响的雕

中考模拟试题

塑家。

【乙】西楚霸王项羽冲出刘邦的包围,撤退到乌江江边的时候,亭长建议他返回江东,

认为江东地方千里,民众数十万,也可以称王。项羽却做不到“包羞忍耻”,最终选择了

自刎。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题。(18分)

蓝瓷碗盛不下

包利民

①刚记事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有一个宝贵的大碗,就摆放在高高碗橱的最顶层。那碗

极大,在农村叫海碗,碗外壁全是蓝青色花纹图案,看上去很美。我们这些孩子不知多少

次被警告,严禁接触那只碗。那碗平时并不使用,只在年节的时候,才会摆放在饭桌的正,

我们每人都有幸吃上几口里面的菜肴。

②年龄渐长,听家里人说,这碗是祖辈传下来的,称之为传家宝也并不为过。祖父那

时就常常小心地捧着那碗细细端详,想来应该是极珍贵的,不知道多少年传下来,碗上连

个缺口都没有,可见每一代人都是细心地呵护。

③渐渐地,我们惊喜地发现,蓝瓷碗竟还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有一次我生

病,上吐下泻,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这个时候,祖父请出了蓝瓷碗,把捣碎的蒜汁放进

去,让我喝下。那是我第一次亲手碰触这宝贝碗,竟顾不上蒜汁的辛辣,一口气全喝了下

去。说来也怪,当晚就止了泻,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蓝瓷碗诸如此类的神奇事件还有许

多,比如用它盛上少许酒,放进一片止痛药,把酒点燃,待药片化开后喝掉,不知治好了

我们多少次的头疼、感冒。蓝瓷碗在我们的心里愈加神秘。

④后来,此碗就引起了风波,险些毁于一旦。祖父极疼爱姑姑,姑姑出嫁时,祖父曾

想将此碗作为嫁妆,于是引发了家里人的强烈抗议,大家都认为这是全家共有的宝贝,谁

也不能独占,除非卖了钱平分。祖父先是笑,后是气,最后当着全家人的面高高举起碗要

摔掉。姑姑拼命阻拦,才抢下了宝碗,姑姑说:“我不要这碗,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就比什

么都好!”于是蓝瓷碗躲过一劫,仍高居于碗橱之上。只是总见祖父盯着它,眼神中透着

复杂的光。

⑤听祖父说,在动乱年代,祖父去当兵,多年不曾回来,是祖母一直保护着蓝竟碗,

不管怎样颠沛流离,都不曾离弃。祖父被批斗劳改,也是祖母护着这只碗,虽然那时家里

东西大多被摔砸得■稀烂,此碗却完好无损。

⑥祖母在我未出生时就已经去世,想来她应该是一个很精明且执着的女人,那些年总

没有男人在身边,她拖着一家老小从关里到关外,竟不曾丢掉任何一个人,这是男人都极

难做到的事。每当提起祖母时,祖父都会眯眼看着蓝会碗,目光里满是柔和的色彩。

⑦我初中毕业那年,父亲要搬进县城,于是面临着分家。祖父谁都不想跟,自己单过,

于是叔叔们开始讨论家产的分配事宜。实际上生活虽然比以前强了许多,却也没有什么家

中考模拟试题

底,大家心之所系的,只有那蓝瓷碗。为此,叔叔们还背着祖父,拿着碗去县城里找懂行

的人看了看,回来后都一脸喜色,说了些半通不通的术语,总而言之就是很值钱。只是祖

父不发话,谁也不敢打这个碗的主意。

⑧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家族里的人全都聚在一起,因为祖父终于要拿出意见了。祖父

手捧蓝瓷碗,缓缓看了看他的子女们,说:“这碗你们知道,是你们的妈妈留下来的,那

些年她拉扯着你们走到这儿,不容易!”一提起祖母,大家的脸上全是想念,眼中都闪着

泪光。祖父接着说:"我知道,你们都把它当成宝贝,而我也确实把它当成了宝贝。不过,

今天我告诉你们,这碗其实并不值钱,它只是那个年代最平常的碗。可它的确是咱们家的

宝贝,那时你们都小,可能不记得了,你们的妈,当年就是拿这个碗,一路讨饭把你们养

活,把你们带过来!所以说我把它当成了宝贝,和你们想的宝贝不一样!”

⑨听了祖父的话,大家全沉默了,没有人不信祖父的话,因为祖父一生都不说谎。最

后,大家擦干了脸上的泪,表示要继续保存这只碗,一直传下去,因为那是真正的宝贝!

⑩如今,蓝瓷碗仍存放在老叔的家里,依然美丽,没有裂痕。那碗虽然空空,却盛满

了祖母当年的爱,和我们不尽的感恩之情。

(选自《独处之意是清欢》,有删改)

20.文章第③段写蓝瓷碗有神奇作用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文章叙写了蓝瓷碗与祖母的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22.请简要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23.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3分)

你们都把它当成宝贝,而我也确实把它当成了宝贝。

24.文章结尾说“蓝瓷碗盛满了",标题却是“蓝瓷碗盛不下”。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作文(50分)

25.作文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美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也许是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芬芳

美好、坚韧与顽强;也许是亲人的关爱叮咛,朋友的鼓励安慰;也许是陌生路人的一个眼

神,一个动作;也许是书中的一个人物,一句名言;也许是自己的奋斗历程……种种美好

点缀我们的生活。

请以“生活,因—而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

行);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努力做到有新意;④书写规范、美观、卷面整洁;⑤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中考模拟试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答案:①不义而富且贵

②但偻提携

③经纶世务者

④勿施于人

3.答案:①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答案:秋、夜;

5.答案: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好友)的不舍与思念之情。

6.答案:(1)做,成为;(2)坚定;(3)满;(4)很,非常

7.答案:(1)忌妒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

(2)别人果真就会认为他没有能力吗?

8.答案:对比;求学

9.答案:这篇文章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劝诫学生们要勤学踏实,谦逊低调。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轻:轻易。

11.答案: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事实论证(对比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和论证方法。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本文

论述的是豪杰都一定有超过一般人的品行节操,因此中心论点是第一段第一句。选文列举

项羽、文IJ邦、韩信的事例进行论证,运用了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将项羽和刘邦进行对比,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文言文译文】

古代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有超过一般人的品行节操。不能忍耐是人们比较普遍

的感情,普通人被侮辱,(一定会)拔出宝剑,站立起来,挺身而出,与人搏斗,这不能

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无缘无故将带有某种

中考模拟试题

侮辱性的事加到他身上时,也不发怒。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怀有的抱负很大,志向非常高远

的缘故。

考察汉高祖取得胜利,而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另一个不能忍

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所以在百战百胜后轻易地使用他的锋芒;汉高祖能够忍耐,把他

的锋芒养足,来等待项羽的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

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从这一点来看,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

不是张良,谁能保全他呢?

12.答案:暮色降临。太阳下山。灯亮起,夜来临。

13.答案:明日破晓,那儿仍将点起赤金火焰,烈烈腾烧,去暖透这整个被冻僵的世界。

14.答案:第一句写苍茫的暮色“缓缓推窗而入,在书房闲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第二句把灯比作莲花,将夜色比作湖水,灿然四射的灯便宛如水面绽开的莲花,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方法。这篇文章主要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冬日黄昏苍茫的暮色描写得

形象生动,极有情味。

15.答案:敢于推翻自己。

解析: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

张,能够统摄全文。从文章内容看,文章开头列举苏轼的事例,并肯定了苏轼是敢于推翻

自己的,在此基础上得出“敢于推翻自己,是不容易的,不过这是可以修炼达成的事”这

一观点;接着3~6段,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推翻自己

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新我、提升自我"''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

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最后得出结论个人只有敢于推翻自己,

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由此,本文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要敢于推翻自己。也就

是文章的题目。

16.答案: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勇于推翻自己。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

意及关系。从文章第3段“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

而勇于推翻自己.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知,前一句的“善于自

省,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勇于推翻自己”即是“这”指代

的内容。

17.答案: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充分证明了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过不讳的

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

解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使用论证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因而在解答论证方法作用时,要紧扣文章的论点

或分论点分析作答。文章第6段先提出了分论点一一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

中考模拟试题

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接着引用了孟子的话“人恒过,然后能改”这一道理论

据,并列举了著名作家熊召政面对善意的批评,痛下决心,全部推翻重写《张居正》的事

例,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述了“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

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

力。

18.答案:第⑤段运用道理论证论述了“推翻自己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

新我、提升自我”这一观点,是对中心论点的一个补充论证。

解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作用类试题要结合文章特点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

进行分析。议论文开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或事例,还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文章第5段运用

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论证了“推翻自己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新我、提

升自我”这一内容;从论述严密的角度看,文章前面的广3段在于证明“敢于推翻自己”,

而这一段的论述是对中心论点的一个补充论证,使论证更加严密,更有说服力。

19.答案:乙。材料乙列举了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后不能正视自身缺点短板,做不到“包羞忍

耻”,最终选择了自刎,走向绝境。与第④段的“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的观点

一致。

解析:考查论点(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

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文章第4段论证了“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

难”的观点。材料甲列举罗丹的事例,是在论述做事情要坚持不懈的道理;材料乙列举了

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后做不到“包羞忍耻”,最终选择了自刎。材料乙与第4段表达的的观

点一致。所以材料乙能作为第4段的论据。

20.答案:①进一步突出蓝瓷碗在我们心里的神秘,②为后文写蓝瓷碗引起的风波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与作用分析。根据第三段的记叙可知,蓝瓷碗有神奇的

作用。可以治好我的上吐下泻,可以治好我们的头疼感冒。联系本段末句“蓝瓷碗在我们

的心里愈加神秘”可知这些记叙进一步突出了蓝瓷碗在我们心里的神秘。正是因为蓝瓷碗

如此神奇,所以才会有了祖父要把这只碗当作姑姑嫁妆时大家的阻止,分家时大家争这只

碗的情节,所以第三段还有为后文写蓝瓷碗引起的风波作铺垫的作用。

21.答案:①祖父当兵、被批斗劳改时,祖母一直保护着蓝瓷碗。②祖母用蓝瓷碗讨饭,养

活所有子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第五段中的“祖父被批斗劳改,也是祖母护着这

只碗,虽然那时家里东西大多被摔砸得稀烂,此碗却完好无损”可概括为:祖父当兵、被

批斗劳改时,祖母一直保护着蓝瓷碗。根据第八段中的“你们的妈,当年就是拿这个碗,

一路讨饭把你们养活,把你们带过来”可概括为:祖母用蓝瓷碗讨饭,养活所有子女。

22.答案:运用了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眯”这个动词写出了祖父沉浸在妻子的回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