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教学大纲_第1页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_第2页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_第3页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_第4页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用一、前言预防医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在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加的形势下,预防医学已经越来越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课程。预防医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并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树立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以及为预防战略目标服务的思想。研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等)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影响的规律,掌握人群健康状况测量和评价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具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合理治疗、社区康复四个功能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学大纲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医学是预防医学,非卫生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主要为临床医学培养人才,培养未来的医生从人群健康的观点出发,以医院为中心开展预防工作打基础,提高医德、医风加强为全社会人群健康服务的责任感,积极开展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根据学院教务处学时安排计划,本学科课程总学时数为9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习)课32学时,二者之比为2:1。本教学大纲是以叶葶葶主编的《预防医学》第三版为教材编写的,供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检验医学、专升本(视光、护理、检验)专业用学生使用。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我国的公共卫生措施和三级预防。2.熟悉健康的定义、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卫生法规、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3.了解、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及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学习预防医学对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意义。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预防医学发展简史。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公共卫生措施和三级预防。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和主要卫生成就健康的概念。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第一章人类和环境目的要求:1.掌握有关概念。如,自然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环境污染、公害等概念。2.熟悉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了解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及我国有关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学时分配:理论:3学时。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人类环境的特点(环境组成、人类环境的生态平衡、人类与环境可关系)。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愈公害、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危害鉴定、暴露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2.实验教学内容: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事件教学录像。第二章物理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噪声、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概念。2.熟悉熟悉社会和生产环境中的物理因素。3.了解了解有利与有害健康的物理因素。学时分配:理论:1学时教学内容:噪声的来源及分类,噪声对机体的影响,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高温作业及其类型。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护。第三章化学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铅、苯、汞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铅中毒的中毒机制,铅、苯、汞中毒的主要接触作业,汞的理化特性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铅中毒的诊断指标及治疗药物,氰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及解毒机理;尘肺、矽肺的概念,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矽肺的病理特点及相应的X线表现,防尘八字经验。2、熟悉常见刺激性气体、致病作用及治疗原则,影响COHb形成的因素,铅、苯、汞的吸收、分布与代谢,矽肺的并发症等。3、了解苯、汞中毒及矽肺的发病机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解毒剂的应用。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教学内容:刺激性、窒息性气体的种类、主要毒作用表现、中毒机制及特效解毒剂的应用;铅、苯、汞的理化特性、接触机会、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矽肺的病因,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矽肺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相应的X线表现,矽肺的并发症,矽肺的预防。农药中毒自学。第四章食物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合理膳食概念及要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食物中毒概念,特征。2.熟悉食物、营养与营养素概念,营养素功能、不足、缺乏与过量、来源及供给量,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与膳食原则,食物中毒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预防措施。,3.了解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营养有关疾病的防治及营养状况评价。学时分配:理论:8学时。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1. 合理营养:食物、营养、营养素、合理营养概念,营养素功能,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热能,食物营养价值,平衡膳食概念,平衡膳食要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 常见营养失调所致的疾病:营养不足、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病,钙缺乏病,单纯性肥胖。3. 特殊人群的合理营养:儿童少年、孕妇及乳母、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4. 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营养状况评价。5.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概念、特征、分类,沙门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等食物中毒,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亚硝酸盐中毒,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实验教学内容:食谱计算第五章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自学)目的要求:1.熟悉加强自我保健在预防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疾病及慢性病中的作用。2.了解了解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家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社会因素与健康2.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3.行为因素与健康第二篇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第六章医学统计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目的要求1.了解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常用的基本概念2.掌握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3.熟悉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1.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3.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资料类型、样本与总体、参数与统计量,抽样误差、概率4.学习医学统计学应注意的问题第七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目的要求:1.掌握频数分布的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主要指标2.掌握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各指标应用条件与计算方法3.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4.掌握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及应用。学时分配:理论:3学时。教学内容1. 数值变量资料的频数表2. 集中趋势的描述3. 离散趋势的描述4. 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5. 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6. 正态分布的应用第八章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推断目的要求1.掌握均数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概念,计算及应用2.掌握总体均数的估计假设检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3.掌握方差分析基本思想、了解检验方法4.熟悉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教学内容1. 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2. t分布3. 总体均数的估计4.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5. t检验和u检验6. 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7. 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8.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9. 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第九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目的要求1.掌握分类资料分析常用指标计算及正确应用2.掌握标准化法的意义与直接标化法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1. 常用相对数2.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3. 率的标准化法第十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目的要求掌握率的抽样误差、总体率的区间估计,率的u检验及四格表资料、行×列表资料、配对列联表资料的卡分检验方法及应用条件。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教学内容1. 率的抽样误差2. 总体率的区间估计3. 率的u检验4.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两样本率比较)5. 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6. 配对资料的χ2检验第十一章非参数统计目的要求:1.熟悉非参数检验概念及检验基本思想2.掌握秩和检验方法及应用条件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1. 非参数统计意义2. 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3.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4.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第十二章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目的要求1.掌握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指标、应用及注意事项。2.熟悉回归与相关的概念及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1. 直线回归2. 直线相关3. 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和联系第十三章病例随访资料的分析(自学)目的要求:1.掌握病例随访资料分析中应用的几个基本概念。2.了解生存率的计算和比较。第十四章统计表和统计图目的要求:1.掌握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绘制要求2.掌握绘制统计图的通则及各种统计图的适用条件学时分配:理论:1学时。教学内容1.统计表2.统计图第三篇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第十五章流行病学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流行病学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2.熟悉流行病学应具备的基本观点、方法及用途。3.了解流行病学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的发展。学时分配:理论:1学时教学内容: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观点,流行病学的用途和作用,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关系及展望。第十六章疾病分布目的要求:1.掌握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方法。2.熟悉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及流行强度。3.了解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学时分配:理论:3学时教学内容:疾病频率的测量及常用指标,各指标的应用条件及用途。疾病的流行强度,包括散发、流行、爆发及大流行等发生的条件及判定。疾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人群、时间及地区分布的综合描述及建立病因线索。第十七章描述性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现况调查的概念、设计及研究中常见的偏性。2.熟悉现况调查的方法及种类。3.了解现况调查的资料的收集。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现况研究的目的、种类及设计。现况调查的方法及种类。现况调查的资料的收集。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性及控制。第十八章病例对照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及分析的基本过程。2.掌握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和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3.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则、分析指标、常见的偏性及控制。4.熟悉各种病例对照研究类型的优缺点。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析基本过程。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及实施。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和对照的选择。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及用途。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性及控制。配比的类型、方法及用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2.实习教学内容:病例对照研究中资料的搜集、整理及分析基本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及特点。病例对照研究在疾病病因研究中的作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性来源及控制方法。第十九章队列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析基本过程。2.掌握队列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3.掌握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异同。4.熟悉队列研究中常见的偏性及控制。5.了解队列研究的种类及用途。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和分析基本过程。队列研究的种类及用途。队列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实施。队列研究中常见的偏性及控制。队列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指标。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比较。第二十章实验性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试验的概念、特点和设计的基本原则。2.熟悉临床试验设计的组成部分。3.了解临床试验应注意的事项。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试验的概念和特点。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步骤。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临床试验应注意的事项。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的评价。第二十一章病因探索目的要求:1.掌握病因的概念。2.掌握疾病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3.掌握疾病病因推断的基本过程。4.熟悉病因概念的发展。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疾病的病因概念。疾病发生的条件和多因性,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及病因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等。疾病的流行因素及病因的研究,流行因素及病因研究的基本过程;建立病因假设的方法。疾病病因的推断,病因推断的常用标准。第二十二章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目的要求:1.掌握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2.掌握筛检的概念、真实性评价方法。3.熟悉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4.了解筛检的可靠性、及收益评价的方法。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筛检定义、目的、种类及应用条件。筛检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收益的评价。2.实习教学内容:诊断及筛检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诊断及筛检综合评价方法。第二十三章人群健康研究的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卫生统计基本指标的计算与正确应用。2.熟悉熟悉统计指标的应用和健康评价。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1)卫生统计基本指标。(2)统计指标的应用和健康评价。第四篇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第二十四章传染病目的要求:1.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疫源地及流行过程。2.熟悉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策略。3.熟悉计划免疫的种类及预防接种的工作方式。4.了解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的特征及其对策。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传染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疫源地及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措施。计划免疫,包括扩大计划免疫和我国的计划免疫及免疫程序。预防接种的种类、常用疫苗及预防接种工作方式。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的特征及其对策。第二十五章地方病目的要求:1.掌握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点及疾病特点2.熟悉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特点及预防措施3.了解了解地方病的分类及基本特征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地方病分类,基本特征,流行特点,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点及疾病特点。2.实习教学内容:观看地方性氟中毒、碘缺乏病的教学录像。第二十六章职业有关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职业病的定义、特点、诊断和处理原则,健康检查的种类和目的。2、熟悉职业有害因素的种类,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的区别。3、了解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2002年)。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职业有害因素(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生产环境),职业病的定义、法定职业病及其名单,职业病特点、诊断和处理原则,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的区别,就业前体检与定期体检的目的。第二十七章心、脑血管疾病目的要求:1.熟悉熟悉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病的流行特点、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原则。2.了解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动态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第二十八章医源性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医源性疾病的概念、病因。2.熟悉诊断性、治疗性医源性疾病的类型及预防。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医源性疾病的概念、种类、原因。医院获得性感染诊断的客观指标。诊断性、治疗性医源性疾病的类型及预防与控制。第二十九章恶性肿瘤(自学)目的要求:1.掌握影响恶性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