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影响如表中1927年至1928年、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 B.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C.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D.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2.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可见,深圳特区的基建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B.探索引入市场机制C.带动内地同步发展 D.开创引进外资先河3.中国近代史学家夏曾佑说:“智莫大于知。何以能知?据往辜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他强调的是A.历史发展的规律 B.历史循环论思想 C.历史进化论思想 D.历史学的功能4.据宋初《太平寰字记》所载户数,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以五万至十万户州府论,北方五南方十七。这说明宋初A.南北方经济均得到迅速发展B.南方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沉重C.南北方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D.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已经形成5.在雅典,公民大会发言时,说话者(讨论的双方)像面对法官那样面对听众,通过针锋相对的辩论、有力的证据、符合证明和证伪的模式、表达的艺术,最后由听众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在辩论双方提出的观点之间做出选择。一切观点、议案、决议、决定都必须通过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反映了A.雅典公民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B.公民政治蕴含着一定的理性原则C.雅典城邦决策方式有很大随意性D.演说和辩论使城邦个人主义盛行6.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学校课题小组在研究“李鸿章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时,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材料是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 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7.如图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A.首次过亿得益于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B.世界联系加强背景下首次达到两亿C.1700年后直线上升根源于赋税制度改革D.国家分裂时期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8.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表中年平均生产增长率的变化促使各国时期美国英国法国1963年~1973年1.9%3.8%4.6%1974年~1979年-0.1%0.8%2.7%A.加大力度干预经济 B.扩大工业生产以减少失业C.极力稳定商品价格 D.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9.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0.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大规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论,由此,一个声势浩大的“采风运动”在全国迅速掀起来。下列民歌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B.挥舞钢钎当红笔,豪情更比钢水急,满天钢花满天诗,献给领袖毛主席C.吃饭不要钱,想了几千年,如今实现了,快活似神仙D.(凤阳人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11.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C.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12.下图为五十年代初画家李琦表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宜传臥《越走越快》,该作品反映出当时A.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B.传统的耕作方式占主体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等为主。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陶瓷成了我国古代出口的新兴产业,重要的转折是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管理机构——市舶。宋代,各类书籍,包括经典开始出口。元代由于棉织业的兴起,出现了我国出口的第三大军。明清时期,棉布成了主要出口品。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宝石、琉璃、药材、马匹、珍禽异兽、布匹、木材,也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和多种蔬菜等作物。——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材料二1860年,在英国进口商品中工业原料——棉花居于首位,其次是谷物,后面的依次为食糖、羊毛、生丝、木材、茶叶、油料、酒和黄油,这些是进口价值最大的前10种商品。第二个10种商品是牛脂、亚麻、铜、皮革、丝织品、咖啡、烈酒、烟草、大米和铁锭。这些进口商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打算再运往国外销售的,英国正在迅速变成一个欧洲(且不说世界)市场和中间商。1860年,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织品,再次是钢铁,后面依次为棉纱、亚麻织品、羊毛和羊毛纱、男子服饰和女子头饰、机器、金属器皿和餐具以及煤。此外还有大量各种各样的货品:铜、衣服、皮革制品、啤酒、麻纱、陶器和瓷器、丝绞和丝纱、化学制品、纸以及别的许多东西。——摘编自[英]W.H.B.考特著、方廷钰等译《简明英国经济史(1750年至1939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发展原因,并概括近代英国对外贸易出现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近代英国对外贸易所产生的不同的世界影响。14.(20分)现代化进程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传统观念变化不大。问题:(1)概述欧洲历史在15~18世纪发生的巨大变化。(2)同一时期,中国处于哪一历史阶段?请你从中国角度概括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变化较小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1927年至1928年中共党员中农民的比重较多,这主要和共产党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有关;1949年至1956年中共党员农民比重开始下降,工人比重开始上升,这主要和共产党的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有关,因此A正确;BCD不属于共同的原因,排除。故选A。2、B【解析】

根据材料,深圳特区基建时,“允许内地和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并推出“设计稿评选,施工搞招标”、“大包干”等办法,结合可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深圳特区在探索并引进市场机制,B选项符合题意;揭开改革开放序幕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与内地并不同步,基建中开创“引进外资”先河的说法,在材料里无从体现,ACD三项错误。3、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历史具有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推知历史发展趋势的功能,所以历史是一门不可获取的学问,强调的是历史学的功能,D正确;历史规律是对前半句的反映,A排除;材料未涉及历史循环论,B排除;材料未涉及历史进化论,C排除。4、D【解析】

依据材料“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以五万至十万户州府论,北方五南方十七”等信息来看,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在宋初已经形成。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未体现南北方经济均迅速发展,排除;B项南方人口较多说明南方赋税负担相对较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南北方经济差距缩小,排除。【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宋代的人口格局,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逐渐多于北方人口数量。5、B【解析】

材料“一切观点、议案、决议、决定都必须通过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反映了希腊人对话语权、辩论作用以及言论自由的重视,体现了实证思考精神。故选B;辩论和演说不一定和文化素质高低有必然联系,据此判断希腊公民都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太过于武断,排除A;辩论和举手表决的方式看不出城邦决策方式随意,排除C;材料没有看到因演讲和辩论而出现的社会风气的变化,D项不能体现。故选B。6、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研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在研究李鸿章的资料中最具有史学价值的是第一手资料,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内容都带有主观色彩,排除即可。7、B【解析】

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到,1600年中国人口达到了两亿,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B正确;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技术,A错误;1700年后人口直线上升是因为高产农作物引进,可以养活更多人口,同时也与赋税制度改革有关,但不是根源,C错误;220年以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国家分裂但人口是上升的,D错误。8、D【解析】

相比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变得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促使各国采取减少干预、重视市场调节的政策,D项正确;1970年代西方各国经济的滞胀表明,扩大工业生产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AB两项错误;单纯稳定商品价格并不能解决滞胀问题,C项错误。9、B【解析】

据材料“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洋务运动创办工业的根本目的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自强求富,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扩大中外贸易交往”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及筹建轮船招商局的意图,并未提出这一企业的组织形式,故C项错误;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几被洋人占尽……而作自强之气”,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是抵御外侮求富求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排除其它选项。10、D【解析】

1958年的采风运动与当时大跃进的社会氛围有关,选项D反映了凤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事情,符合题意;选项A、B、C是大跃进时期社会氛围的反映,不符合题意,排除。1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议会改革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设问“保守主义政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度开始确立”和“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是在光荣革命后,故A项和C项错误;“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是英国议会改革的积极作用,故D项错误;“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是议会改革的局限,属于保守主义政治特征,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12、B【解析】

根据材料中“从前推着走”到“现在跟着走”,想象未来要“将来骑着走”,说明从前和现在的耕作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当时还是以传统的耕作方式占主体,故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从前、现在的耕作方式及展望未来的耕作方式,无法得出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故A选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材料没有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故C选项错误;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形式,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特点,故D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商品以奢侈品为主,也引进经济作物;形式上以朝贡为主。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及技艺的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外贸主要由政府控制。变化: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原料及食物;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2)影响:古代中国,在中外贸易中曾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近代英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等为主”“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也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和多种蔬菜等作物”来看,我国当时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奢侈品为主,也包含了一定的经济作物,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可知,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为主;原因: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而且人口不断增加,需要高产作物,所以有了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又因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政府控制,因此以朝贡为主;变化:依据材料“英国进口商品中工业原料”“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织品,再次是钢铁,后面依次为棉纱、亚麻织品”来看,近代后英国进口以工业原材料为主,出口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由以前的重商主义转变为自由贸易。(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贸易产品和方式使得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而且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近代英国: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最终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14、(1)巨大变化:经济方面,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8世纪,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政治方面:15世纪,西欧民族国家形成,政治上形成君主专制制度;17、18世纪,伴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开始在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