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漫画发表于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画报》1934年第三期。该漫画的寓意是A.中共开始独立领导工农武装斗争B.长征初期红军主要采取游击作战C.党中央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错误D.党支部在红军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应成为游击队中的火车头2.“(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迁就妥协,使大盗窃国,军阀攘权……革命无统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旧染污俗,丝毫未能触及。”为此,20世纪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主张A.进行二次革命 B.实行“实业救国”C.改造文化心理 D.实施预备立宪3.“凡是合法土地所有人,在法令限制的范围内,对于其所有土地有自由使用、收益和处分之权。地主须减少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农应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这一规定旨在()A.推动农业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B.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根据地C.适应民族战争形势发展需要 D.保障农民利益推动土地革命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记述出处“(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周礼·春官》“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北宋)刘恕《通鉴外纪》“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A.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 B.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C.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D.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5.有学者评论道:作为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它代表着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这一评论提及的“近代化纲领”A.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B.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 D.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6.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B.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7.有数据显示,罗斯福新政推行后,商品仍然大量过剩,失业大军依旧高达900多万人,期间(1937—1938年)还造成了新的经济危机,有学者据此认为罗斯福新政没有也不可能造成经济复兴和高涨。该学者的观点A.全面认识了罗斯福新政 B.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C.充满了主观臆断的色彩 D.认为新政是经济危机的根源8.“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这首《春天的故事》歌词中“诗篇”的主题当是: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试办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放开发浦东9.“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引文空格处应填入A.1776 B.1840 C.1870 D.191410.春秋时期,“工商食官”逐渐被冲破。一批新兴私营工商业主逐渐拥有庞大资产,“贵"的阶级外,又增加“富"的阶级,“贵”“富"由合走向分离。这一变化促成社会结构由贵贱等级转向为A.城乡之间的国野之分 B.地主和农民的阶级鸿沟C.士农工商的职业区分 D.君主与平民的统治结构11.下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B.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C.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D.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12.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他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务员。”这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B.巴黎公社的普选制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D.巴黎公社的限薪制13.据报道:“目前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已建立了多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发展趋势 B.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 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14.据统计,美国早期的总统很少使用对国会通过的法律草案的“否决权”,而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使用“否决权”的次数明显增加,罗斯福总统竞用过631次。这种变化说明A.总统职权的滥用日益严重 B.权力制衡体制遭到破坏C.国家干预扩展到政治领域 D.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软弱15.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属宋朝“创新”表现的是①推行科举制②打破“坊”“市”界限③发明灌钢法④开创青瓷制作技术⑤形成理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⑤ D.③④16.图表为1895-1911年中国商办工矿交通各企业地区分布统计表。该表反映出,晚清A.民族资本主义由沿江沿海向内地发展 B.外国资本已经控制中国绝大部分地区C.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传统手工业生产 D.经济结构因半殖民地环境而畸形发展17.有学者惋惜: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其意指是A.当时知识分子反抗西方侵略,人才大量牺牲B.满清致力修补对外关系,无暇进行内部变革C.鸦片战争爆发中断了魏源等筹划的改革工作D.鸦片战争后满清仍以天朝自居,延误改革时机18.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与汉代独尊儒术之间的连缀是一种必然,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为百家争鸣最后走上独尊的楼阁构筑了最初的阶梯,诸子百家之间的师心自用则是独尊意识的内部体现。该学者意在指出百家争鸣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逐步分化 B.使儒家伦理被社会大众认可C.隐含着专制主义的发展趋向 D.使法家学说成为当时的显学19.家庭生活是一些作家创作小说的重要来源。在这些作家看来,一向温情脉脉的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戏剧”最能反映道德伦理、社会价值标准的巨变,从而成为作家描绘社会生活的一个绝好的视角。运用这种创作手法的文学作品是A. B.C. D.20.如图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在1894年创作的《上帝日》,他对传统艺术的优美典雅相当反感,向往原始和自然的生活,希望在原始民族、东方艺术和黑人艺术中寻找种单纯率真的画风,创造出既有原始神秘意味又有象征意义的艺术。该画表达作者A.控诉法西斯主义的暴行 B.追寻“理性王国”梦想C.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D.对工业文明的叩问与反思21.南宋士大夫叶适说“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该言论反映了A.从汉代到唐代一直实行均田制B.政府在土地配置中的职能已经转化C.宋代土地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D.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买卖22.有学者研究发现,现代流传的明清时代的活字版丛书有20多种,经、史、子、集的单行本千余种,这与同一时期数以万计的雕版书籍相比是无法比拟的。这说明A.活字印刷大大推进了文化的繁荣B.活字印刷工艺长期没有得到改进C.雕版印刷在明清仍是占主导地位D.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技术更先进23.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A.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24.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为数众多的1日产婆采用落后的接生办法,造成了严重的产妇和婴儿死亡问题。1955年,中国农村通过训练和改造旧产婆,实行新的接生法,儿童的成活率明显提高。这说明当时A.科学扫盲推动社会改造深入 B.党和政府工作重心仍在农村C.农村妇女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D.优生节育已经成为国家战略25.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中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中国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A.工业化起步较晚但进展顺利 B.工业生产基础较差发展较慢C.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高低相差十余倍26.“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专制王权得到强化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C.贵族等级秩序森严D.家国同构局面确立27.“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南北战争B.法国启蒙运动C.欧洲宗教改革D.英国光荣革命28.下表是历朝治水活动年平均值统计表,据此可推知从周秦至清代A.水利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B.农业生产发展受制于治水活动的开展C.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D.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29.先秦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说“宽则得众”(《论语·尧日》)孟子说“与众乐乐”(《孟子·梁惠王下》)。由此可知,先秦儒学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极力宣扬“兼爱”思想3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二战后,英国国内有关欧盟(欧共体)的辩论,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一体化对其主权的威胁和破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议事日程,法、德等国组成具有超国家集权性质、以政治一体化为最终目标的欧共体并获得成功,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英国被迫作出反应,于1960年与丹麦、挪威等七国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对抗。该联盈属于政府合作性质,但仅限于经济一体化,它体现了英国根深蒂固的一体化理念。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但其始终是欧共体内一个难于合作的伙伴,甚至愈益变得孤立和边缘化。——摘编自王鹤《论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评析英国政府对欧盟政策》材料二短期内,英国脱欧已触发了其国内政治的变更,加剧了国内政治的碎片化。脱欧公投所凸显的经济、社会和地区之间的分裂不仅需要长时间去弥合,甚至可能影响英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完整性。脱欧也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并对欧洲一体化的路径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欧盟范围内疑欧政党的反弹,改变内部的立场平衡并加剧欧盟发展的方向之争。脱欧的冲击效应是长期的,尤其时欧盟未来一体化发展,以及对国际政治格局走向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摘编自金玲《英国脱欧:原因、影响及走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对欧盟(欧共体)政策的变化及其实质。(2)有学者说“欧盟目标与性质的双重性,与英国一体化理念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英国脱欧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论证。(3)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脱欧产生的影响。32.材料二战后,德国对历史问题的反省非常彻底。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德国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并向受害国人民“认罪、道歉”“请求宽恕”。联邦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根据1952年联邦德国同美英法三个占领国签订的《波恩条约》,德国要对境内外受纳粹迫害者进行赔偿。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对邻国放弃一切领土要求。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减少邻国对纳粹德国“东山再起”的疑惧。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被称之为欧洲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通过以勃兰特为代表的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有力地推动着德国与东方国家的和解进程,使德国顺利加入联合国而融入国际大家庭。——摘编自梅兆荣《德国如何反省二战侵略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为解决历史问题而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措施的影响。33.外交官的“悲剧”1878年,清朝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在《使西纪程》一书中认为:西洋也有两千年文明,把“巴夫子”(柏拉图)、“亚夫子”(亚里士多德)等西哲与“孔夫子”、“孟夫子”等东哲相提并论;“英人谓天文窍奥由纽登(牛顿)开之,此英国实学(科学)之源也。相距二百三四十年间,欧洲各国日趋富强,推求本源,皆学问考核之功也……,推原其立国之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巴力门(Parliament)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Mayor)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书呈总理衙门,激起满朝士大夫公愤,有人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有人更指责他是有“三大罪”的汉奸:第一、“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第二、“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第三、“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郭嵩焘任期未满,被迫因病销差,“罪行”因李鸿章力争不了了之。问题:(1)士大夫为什么会痛恨郭嵩焘?(2)你若是李鸿章,怎样为郭嵩焘申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红军总政治部的画报上,支部带动游击队这辆火车的漫画,其寓意在于要党支部在红军中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带领游击队进行斗争,D选项符合题意;红军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中,A选项错误;红军长征初期采取并不是游击作战,而是战略转移,B选项错误;党中央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C选项错误。2、C【解析】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并没有在思想上对旧文化造成打击,它失败后,中国很快就开展了新文化运动,对辛亥革命进行补课。所以近代先进的中国从学制度改变成学习西方文化,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来达到改造文化心理的作用。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的近代化3、C【解析】

根据“地主须减少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农应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双减双交政策,这一政策调动了地主和农民抗战的积极性,适应民族战争形势发展需要,故选C;材料这一规定旨在为抗战服务,并非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排除A;B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抗战时期,共产党没有开展土地革命,并且不符合“地主须减少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农应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地主须减少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农应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联系抗日根据地中共实行的经济政策分析解答。4、B【解析】

根据“奠系世,辩昭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处”“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可知编修家谱体现了宗法制,宗法观念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故B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宗法观念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也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是宗法制及宗法观念,D错误。5、B【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最完整,最先进的近代化纲领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其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项正确;向世界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海国图志》,开启近代工业化历程的洋务运动,调动农民反封建积极性的《天朝田亩制度》,均不符合“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的说法,ACD三项错误。6、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柏林墙是冷战的象征,“反法西斯”反映的是抵制西方的渗透,B正确。7、B【解析】

由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推行后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者从一些数据得出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史实依据,说明材料所述现象建立在一定史实的基础上,B项正确,C项错误;数据只是揭示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方面,所以该学者并没有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A项错误;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非新政,D项错误。8、C【解析】

据材料“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可知1992年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大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选C;A是1978年,B是1980年,D是1990年,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9、C【解析】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因此与时时间相符的是1870年以后,故C项正确,排除AB项;D项的时间在之这后,不符合题意,排除。10、C【解析】

据材料“增加‘富’的阶级,‘贵’‘富’由合走向分离”可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食官”逐渐衰落,促进士农工商的职业区分,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工商食官”的衰落,与城乡之分无关,A项错误;地主和农民阶级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建立而出现,B项错误;君主与平民的统治结构早已存在,D项错误。11、A【解析】

依据材料“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可知,这体现的是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16世纪自然科学尚未摆脱教会束缚;C选项错误,现实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是在19世纪;D选项错误,《人体构造》的出版标志着医学步入科学化,材料并未强调医学进步对人文主义的丰富。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2、B【解析】

《人权宣言》主要体现了法国人民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意愿,而且法国大革命时期普选权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故排除A项;根据“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他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务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克思主要是肯定了巴黎公社的普选制,故选B项;1875年巴黎公社已经失败,1875年宪法不符合题意中“由各公社选举他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务员”的内容,故排除C项;题意主要体现了巴黎公社对普选权的应用,没有体现其限薪制,故排除D项。13、C【解析】

海尔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建立了工厂,是跨国公司的表现形式,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选项C正确;海尔公司突破了中国范围,选项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并未呈现出区域化特征,排除B;材料仅涉及的是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格局无关,排除D。14、D【解析】

总统大量使用“否决权”使国会通过的法律草案无法成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使国会的立法权受阻,说明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弱,故D正确;对国会法律草案进行否决,是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不是职权的滥用,排除A;总统使用“否决权”体现了行政与立法之间的权力制约与平衡,不是权力制衡体制的破坏,排除B;国家干预形成于罗斯福新政时期,而在此前并没有国家干预,更不会扩展到政治领域,排除C。故选D。15、C【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的商业概况;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冶金业、陶瓷业;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创立及发展。【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时间判断能力。采用排除法即可答题。①项开始于隋朝;③项发明于南北朝;④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到商周时期;①③④都不属于“宋代创新”,故被排除;②⑤属于宋代在经济、思想上的“创新”,即为本题正确答案。故选C。16、A【解析】

1895年至1911年正值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在沿江沿海省份数量较多,但是内陆各省逐渐出现,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由沿江沿海向内地发展A正确;题干未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排除B;题干未提供传统手工业和机器工业之间的比例变化,排除C;畸形发展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17、D【解析】

据材料“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并未认清世界形势,仍然固步自封,没有积极变法强国,故D正确;1840年至1860年并没有大量知识分子反抗西方侵略而牺牲,故A排除;当时满清政府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不是致力修补对外关系,故B排除;魏源等人并没有主张改革变法,故C排除。18、C【解析】

根据材料“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为百家争鸣最后走上独尊的楼阁构筑了最初的阶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即所隐含的“师心自用”的专制主义意识为汉代独尊儒术提供了前提条件,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独尊儒术的联系,与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A项错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没有使儒家伦理被社会大众认可,B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百家争鸣隐含着的专制主义趋势对汉代独尊儒术的影响,没有强调使法家学说成为当时显学的内容,D项错误。19、B【解析】

根据题干“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戏剧”最能反映道德伦理、社会价值标准的巨变,从而成为作家描绘社会生活的一个绝好的视角”可知这些小说旨在阐述社会现实生活的矛盾,体现了现实主义特点,《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作品,故B项正确;《巴黎圣母院》为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A项;《老人与海》与《等待戈多》均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D项。故选B。20、D【解析】

画家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他向往原始和自然的生活,表明其对欧洲工业文明下的生活感到厌倦,表达了他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故选D;画家创作的时代是19世纪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尚未爆发,故A项错误;新古典主义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追求典雅、庄重、和谐,而这正是保罗·高更反对的,故B项错误;保罗·高更对传统艺术的优美典雅相当反感,材料没有反映出传承的一面,故C项说法错误。2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均田制时期,政府的职能之一是分配土地;现今土地私自买卖,政府为土地买卖提供契约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政府职能发生变化。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均田制22、C【解析】

明清时代的活字版丛书与同一时期数以万计的雕版书籍相比是无法比拟的,说明明清时期雕版印刷占主导地位,故选C;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明清活字版丛书少于雕版书籍不能说明活字印刷工艺长期没有得到改进,也不能说明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技术更先进,排除BD。23、C【解析】

根据“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知,天为民而立君主,君主应当使民安乐,体现民本思想,故C正确;材料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无法体现“专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道家、法家思想”,排除B;材料体现民本思想,无法体现“无为”思想,排除D。24、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通过训练和改造旧产婆,实行新的接生方法取代“落后的接生办法”,儿童的成活率明显提高,故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无关。25、D【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55年的增长率是5.6,而1958年的增长率是66,相差十余倍,D正确;增长率在1958年很高主要是由于大跃进运动,并不是顺利开展的体现,排除A项;从数据来看,发展较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此时中国并没有成为工业国,排除C项。26、D【解析】

材料“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表明西周时期家国同构局面确立。故答案为D项。A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谈不上专制王权得到强化、中央集权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秩序森严,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27、B【解析】“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是说要想结束国王的独裁就一定要放弃对上帝的信仰,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启蒙运动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故选B;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这种诉求早已经有了,故排除A;欧洲宗教改革和英国光荣革命时对上帝的信仰还处于比较盛行的时代,故排除CD。28、D【解析】

由材料数据可知,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治水活动年平均值”比较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朝代大多是比较强盛和稳定的王朝,由此可知,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故D正确;农业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农业生产的信息,故B错误;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相反,故错误。29、C【解析】

得众、爱众和济众的意思是统治者要善待百姓,这思想有利于缓和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故选C项。汉武帝之后儒学才成为正统思想,变成封建统治的理论工具,先秦时期的儒学还并未受到统治者的尊崇,排除A;儒学体系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对其他学派的批判会有,但这种批判不可能是其思想宗旨,排除B;“兼爱”是墨家的主张,而非儒家,故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先秦儒学,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得众、爱众和济众的意思。30、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经历了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古代文学世俗化的倾向,是城市经济逐渐繁荣的体现,故B正确;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A错误;文学作品的演变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无关,故C错误;儒家地位逐步提高和文学作品的演变也无关系,故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变化:对立(对抗)----入欧-----脱欧。实质:维护英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2)欧盟:追求经济、政治一体化;具有政府合作与超国家集权的双重性质;欧盟的成立标志着其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单一货币欧元的问世及欧元区的形成。英国:想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强调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不追求政治的一体化(仅追求经济的一体化);保留英镑,拒绝加入欧元区。(3)影响:加剧了英国政治、社会的分裂;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严重冲击了欧盟一体化的发展:将长期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解析】

(1)变化:依据材料一“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对抗”“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和材料二“短期内,英国脱欧已触发了其国内政治的变更”可知是对立、入欧和脱欧。实质:依据材料一和二可知不管是入欧和脱欧都是维护英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2)本题要从欧盟和英国的角度分析阐述。欧盟的角度从欧盟的性质以及成立过程回答;英国的角度依据材料一“该联盟属于政府合作性质,但仅限于经济一体化”的信息和所学从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和追求经济的一体化以及拒绝加入欧元区等回答。(3)影响:依据材料二“加剧了国内政治的碎片化”“可能影响英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完整性”可知加剧了英国政治、社会的分裂;依据材料“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可知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依据材料二“并对欧洲一体化的路径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欧盟范围内疑欧政党的反弹”可知严重冲击了欧盟一体化的发展;依据材料二“对国际政治格局走向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可知将长期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32、(1)政府承担并反省战争责任;加强立法,防止悲剧重演;积极赔偿受害者;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尊重国际条约;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增进与邻国的政治互信。(2)为德国重新崛起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解析】

(1)措施:根据材料“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德国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可归纳出政府承担并反省战争责任;根据材料“联邦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可归纳出加强立法;根据材料“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可归纳出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根据材料“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可归纳出尊重国际条约;根据材料“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可归纳出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建设。(2)影响:结合德国反思二战的做法和所学可知影响需要从赢得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世界和平及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