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听赏盘花_第1页
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听赏盘花_第2页
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听赏盘花_第3页
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听赏盘花_第4页
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听赏盘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赏-盘花广西彩调剧

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彩灯等,是广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剧”。彩调剧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当。1、生行细分为小生、老生、娃娃生三类。2、旦行分花旦、正旦、老旦、摇旦四类。3、丑行分正丑、烂丑、褶子丑三类。

彩调的行当有小生、小旦、小丑、摇旦、老旦、老生,没有净角和娃娃生,小孩角色由小生或小旦兼演。净角由老生兼演。这些行当的形成也是随着剧目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而彩调的表演身段主要体现在小丑(含小生和小旦)身上,摇旦次之。有句行话叫做:“学好《对子调》,根基才牢靠。”说明《对子调》的表演身段在彩调剧的表演中所占的位置。《对子调》中的小生、小旦在表演中运用彩调身段的步法、扇花、转身、亮相,使彩调的表演风格更为鲜明。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彩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著名的彩调剧《龙女与汉鹏》《刘三姐》《喜事》……

“盘花”是彩调剧唱腔之一,旋律带有说唱性,十分风趣、活泼,常用于对答式的演唱。这首《盘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