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_第1页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_第2页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_第3页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_第4页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专题考点】(专题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基础达标Ⅱ(基础达标Ⅱ身。”这一主张属于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2.(201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懦在汉儒心目中,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3.(2013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2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4.(201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母戊鼎的铭文(右图)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为“后”。2011年3月,在完成B.文字研究D.专家观点【解析】材科仅仅提到商代文字的书写,并且这也是司母戊大方鼎改名的依据,所以选项ACD不符合材料本意。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B.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潮C.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36.(2013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7.(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摸底考试)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A.宗法血绿关系B.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传统道德D.法家治国精髓8.(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49.(2013届山西省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以同治六年(1867)左宗棠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和光绪七年(1881)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较为完备,——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新教育不是这样,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新教育是人民公共的,个个有相当的机会,发展他们各个的道德、技能、学识,所以新教育的真精神,是德谟克拉西主——摘编自陶行知《新教育是什么》(1919年7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教育目标并简要评述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至民国教育观念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6分)5【答案】(1)目标:培养官吏(培养从政人才);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周礼”和“分封制”)。(2分)积极影响:奠定了运动的基础,从而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形成。(3分)(2)变化:晚清教育观念由培养封建官吏向培养社会实用人才过渡;(2分)民国教育观念由培养精英、伟人到道德、技能和学识并重。(2分)原因: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救亡图存、民族振兴运动的促进;爱国人士的提倡和反思。(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解析】(1)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只能根据所学解答维护周礼等,积极影响可从道德数育、儒家思想教育、思想1.(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2.(2013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摸底考试)“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6D.宋朝程朱理学A.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B.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C.儒家仁义孝悌等纲常礼教D.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4.(2013届山西省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清代学术概论》序中说,“东原(清代学者)理欲之说震古砾今,此真文艺复兴时代之个人享乐主义之精神也”。可见“东原理欲之说”是()A.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B.解放“人性”的人文主义C.传统理学的继承发扬5.(2013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河南嵩山少林寺内有一“三教合一”碑(右图)。整幅看上去是佛祖释迦牟尼正面像,若遮住画像一边,左面就是老子侧像,遮住另一边,右面则是孔子侧像。与这幅画寓意最相近的现象是()B.火药的发明C.理学的形成D.京剧的诞生76.(2013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该寓言出自()B.《孟子》C.《离骚》【答案】D7.(2013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下列言论中,与“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的观点属于同…思想流派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声乐之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8.(2013届河北省五校联盟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考试)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8“存天理,灭人欲”“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学者须先立志”【答案】A9.(2013届河北省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中国)帝国的政治制度确实是世界上最好的。只有它是完全建筑在人权之上的,只有在此制度下,一个省的长官如果不受人民的欢迎,就会被撤职,受到惩罚……中国的刑罚残酷,炮烙、凌迟等酷刑令人发指,而且往往株连九族。他认为,中国人口奇多,耕地不足,人民生体……立法、行政、司法三权鼎立之说,后此各国,靡然以之……(1)材料一、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受到启蒙思想家的关注,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观点有何差异,(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是否全面?为什么?(5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中西文化交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9【答案】(1)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