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
第一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第二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第三节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四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第一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与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于社会生产
方式
(1)生产力
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
物质力量。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⑵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
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
应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物质关系。
(3)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
证统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最终决定
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
则直接规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方式内
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构成了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生
生产关系
产生产产
力关
始工具
内、
的原始社会系
发的
奴隶社会
展青铜器变
变革
封建社会
化铁器
资本主义社会
大机器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适应---不适应---适应
.25L、阻碍
生产关系►滞后-------4变革——A生产关系
适应,不适应
生产力A发展-------------►生产力
(内容)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应
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
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
必须变革生产关系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即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正确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
律的意义
首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
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
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
其次,这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
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
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
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L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于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
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r政治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
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了人
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是内涵相同的
概念。但技术社会形态却不相同。技术社会
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
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出来的社会形
态。它是以生产关系为基本标志的社会形态
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的性
质为标志,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
平的基础上。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概念
是最根本。决不能用技术社会形态的概念来
否定或取代社会形态的概念,否定唯物史观
关于社会形态划分的科学性,否定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区别。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
在服务的方向上
上层建筑一方面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另一方面又与那些
对自己的经济基础有害的
其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斗争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
即
一方面“保护自己”,
另一方面“排除异己”。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
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
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
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
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
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
去支配人们的行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
再次体现在
服务的效果上
上层适合鬻适合
生产力
建筑
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
作用
上层适合经济
建筑基础ITI生产力1
上层建筑
一定要适应
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归根到底取决于
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
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
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
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正确认识和掌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
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的意义
首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
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这一规律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
方针、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
规律,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
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
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生产力的
最终决定作用
反作用反作用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上层建筑
作
用
生产关系I
(经济基础)
反
作作
用
生产力标准
“手推磨产生的是
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
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99
马克思
生产力是
“社会进步的
最高标准”,
・歹“宁
评价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
是否进步以及进步程度的标准,
“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
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
是非得失)的标准,
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
生产力标准的含义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是衡量社会进步、
检验各项政策
和工作是非得失的
根本标准
首先,
生产力是衡量
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标准
是检验各项方针政策和
具体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第一,对生产力标准本身要完整理解。
生产力各要素
水平
生产力
标准速度
效益
弟—",
要把生产力这一根本标准
同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结合起来。
>第P-=49
要结合“综合国力标准”
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全面贯彻“三个有利于”标准
O
与三个“有利于”
从根本上一致
并进一步
弟四
要从静态事实
和动态发展的统一中
把握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
第三节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
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
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
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
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每一种
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推动着一种社会形态
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转化,是社会
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
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和制约着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方面,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决定------------决定
:…………:……;
生:力|||上号建筑
3.蹒…国济基砒卜戈荷…
3.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
按照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
本适合的顺序循环往复地运动着,社会生
产方式不断变革发展,社会形态就不断地
r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生产力
生产力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反作用
适合不适合A适合
经济基础生产力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明一/81*遇醴BSTIHEESM
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
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2.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阶级斗争表现为政
治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形式。
3.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突出表现在阶级社会更替的质变过程中。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
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6.社会革命胜利的首要和基本的标志是: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的革命
阶级手里。
7.社会革命爆发和胜利的条件是:客观前
8.社会革命的形式有:暴力革命的形式和
和平方式。
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
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马
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阶级社会阶级矛盾臂饕建
芯含贤内部矛盾改革
社会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
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
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
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阶级斗争是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
首先,
阶级斗争推动了
同一社会形态
自身的发展。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
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
一种社会形态向
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
质变过程中。
最后,
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最集中地表现在
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社会革命的含义
是革命阶级
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而进行的政治斗争,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社会革命的作用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
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
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O
马克思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
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
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
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
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2)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
过程中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环节。
系类别社会改革社会革命
联系为了解放和,:产力
使现有制度更加巩固推翻现有制度
区别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使社会发生根本质变
使用非对抗性的手法使用对抗性手段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它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改革,
二是改良性改革。
社会改革的也邀
社会改革就其根源来讲,
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O
2、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
社会改革存在于人类
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
并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
的推动作用。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
不同国家、
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
的社会改革
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是对具体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
调整、完善或革新;
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改变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
建立适合时代特点和国情的、
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
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得到充分的发挥。
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需不断改革?
第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性质和特点决定了
解决矛盾的方式和途径
只能是改革。
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需不断改革?
第二
社会主义自身
实践进程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需不断改革?
事二
迎接当代世界资本主义
挑战的必然选择
“不坚持社会主义,
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
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
新。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
的关系。
“稳定和例碉
也是相对的,系
是他对的,发展
才是硬道理。”
——邓小牛
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L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运动
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就是诲理
事实,。便从中得*普
遍的规律或辖卷。”
——达尔文
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
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运
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识、技能的总和。
术
理论基础技
科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学
手段
什
科学与技术是两种不做
什
是
么
同的形态。从目的看,科学怎
为
么
么
做
么
以认识世界为目的,回答事什
物现象“是什么”和“为什
么”的问题;技术以改造自
实
然为目的,解决实践中“做现
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从活动过程看,科学是从感
从一般到个别
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技术
则是把理性认识物化为科技
产品的过程。从成果形式看,知识形态
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
第一,科学技术始终
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
依据,以实践检验为
准绳。
第二,科学技术始终
以继承为基础,以创
新为灵魂。
第三,科学技术是一
项特殊的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人类发展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飞
跃与发展,人类社会一切文明与进步,都离
不开科学的重大发现与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
广泛应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
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
活方式的变革。再次,科学技术
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
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控制i
然和人类自身的能力。
第四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第四节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君以此思危,
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诸侯之宝三:
土地、人民、政事。”
历史上的唯意志论
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
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
伟大人物的历史”。
——卡莱尔
历史上的唯意志论
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
“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首大学《历史民族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电力系统稳态分析》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机加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考试卷A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 吉林艺术学院《影视色彩处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视唱I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地铁接管协议书范本范本下载
- 父母躲避赔偿协议书范文范本
- 吉林师范大学《指挥法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信息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规范化培训终止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3年江门市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招聘考试真题
- 图解《黑神话悟空》微课件
- 2024年深圳市福田区选用机关事业单位辅助人员和社区专职工作者365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T-CECS120-2021套接紧定式钢导管施工及验收规程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详解
- 美国实时总统大选报告
- 大学体育理论(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泰山学院
- 研究生二级学科证明
- 二次配系统简介
- 最新将来进行时练习题
- 伦理与礼仪智慧树答案(自己整理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