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机械类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研究与实践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1+X证书;现代学徒制;融合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1+X证书制度是新时代职教改革重要制度设计与创新。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12号)中明确要求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专业中率先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制造的背景下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2015年,我国在德国“工业4.0”的背景下,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制造业的驱动力在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输入,职业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机械类专业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可以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从而提升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适应中国制造2025要求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2)课题界定机械类专业包含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未来机械行业与高职机械类专业不再会拘泥于单一的机械工程制造,而是与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向新工科专业跨越。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机械类专业技术的发展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敏捷化,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是一种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的制度设计,能有效打通“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的壁垒,充分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的融合,有效利用行业企业等外部力量进行多元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共同制订招生招工方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相关标准、共同组建双导师团队、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共同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等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也是逐步深入形成校企命运体的过程。因此,两者本质上都体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本课题以培养符合中国制造2025要求、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机械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进行高职机械类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研究与实践。(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019年4月,教育部《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颁布之后,“1+X”证书试点申报工作在高职院校迅速展开。首批六个试点证书申报完成后,第二批“1+X”证书试点申报工作随即展开。现在各院校在基于“1+X”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更多是一些理论研究。德国的《职业培训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英国的《学徒制框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均可称为现代学徒制下课程体系构建的典范。我国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2015年至2018年,教育部遴选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共计562家,2018年12月,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现代学徒制第一批试点单位进行验收,124家试点单位通过验收。2019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提出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推广。2019年10月,对第二批试点单位进行验收,232家试点单位通过验收。迄今为止,562家试点单位中已有356家通过验收。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试点,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都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现代学徒制正在形成以点带面、以模范带动周边的发展态势。国内外在学徒制培养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在“1+X”培养方面理论研究较多一些,在“1+X”与现代学徒制融合方面的研究非常少,高职机械类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融合的实践研究就更少了。(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背景下,目前机械行业的规模和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国制造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产生了迫切需求。为实现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增强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应对国际化的竞争,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以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已刻不容缓。过去几年机械类专业在学徒制培养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1+X”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两者的融合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校促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同时1+X证书制度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实施,也进一步为现代学徒制中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基础。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1)研究目标本课题以培养符合中国制造2025要求、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机械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进行高职机械类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研究与实践。(2)研究内容1)构建高职机械类“1+X”证书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针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要求,通过机械类技术岗位分析,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对接机械行业企业标准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2)开发符合现代学制使用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相通融的核心课程标准。围绕机械类岗位工作任务,设置模块化课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联合讲授课程。将相关职业能力需求有效嵌入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过程,将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融入相应课程,开发符合现代学制使用的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相通融的核心课程标准。3)机械类X证书与相关课程成果认定、转换办法。机械类专业在现代学徒制项目中,学生获得一定级别的X证书,进行学分认定、转换,可免修相应课程的办法。(3)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1)课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对接机械行业企业标准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围绕核心岗位工作任务,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课程中,构建机械类X证书与专业课程衔接通融的现代学徒制模块化课程体系。2)以现代学徒制项目为载体,开展机械类X证书与相关课程成果转换机制。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1)研究思路本课题以已通过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并且即将试点“1+X”证书的×××××职业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研究基础,通过充分调研、分析、论证和探索,对接行业企业标准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围绕核心岗位工作任务,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课程中,构建模具专业X证书与专业课程衔接通融的现代学徒制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符合现代学制使用的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相通融的核心课程标准,以及X证书与相关课程成果认定、转换办法,再将此成果推广至机械大类各专业。(2)研究方法1)调查分析法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开展机械行业和合作企业需求调研,明确行业通用岗位和合作企业岗位需求,通过对具体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对每项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排序、归纳和合并,提炼出岗位(群)的通用基础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向老师了解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现有“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融合的有关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这个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研究的动态。3)行动研究法依据调研分析的结论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成果认定、转换办法,并将其应用在2020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和1+X证书试点中,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完善下一阶段的实施过程。课题将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和改进。4)经验总结法通过在校企2年时间联合培养的实施,跟踪学生岗位胜任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总结经验、形成可借鉴可操作的机械类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成果认定、转换办法,并推广。5)专题讨论法课题组依托我校工业物联网职教集团的优势,邀请不同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不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在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引导下,讨论形成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相关文件。(3)实施步骤1)课题准备阶段:
(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①进行前期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确定任务分工;②撰写开题报告。2)实施方案阶段:
(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①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②撰写阶段报告、论文、个案分析。3)课题总结阶段:
(2022年5月至2022年9月)①撰写课题结题报告;②收集、编印成果材料,邀请专家鉴定。(4)预期成果形式预期成果成果形式基于1+X证书的机械类学徒制代表性专业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论文机械类代表性专业“1+X”证书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论文符合现代学制使用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相通融的核心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机械类X证书与相关课程成果认定、转换办法论文高职机械类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研究报告研究报告4、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讲师,硕士,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曾赴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考察交流,赴英国“现代学徒制”培训。主持××××××职业学院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持武汉市产学研课题1项,武汉市教育局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主要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2篇,主、参编教材十余本,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奖,多次执裁国家、省级技能大赛。×××:讲师,博士在读。近年来发表期刊论文11篇,其中SCI/EI收录2篇,中文核心9篇,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973子课题1项,湖北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武汉市产学研课题1项,其它纵向课题10余项。指导学生比赛多少获奖。×××:副教授,博士在读。近年来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武汉市教育局重点课题1项。研究成果获湖北省中华职教社二等奖1项。×××:讲师。近年来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3篇,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武汉市产学研课题1项,其它课题2项。指导全国技能大赛三维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1×××.端盖热固性SMC压注成型模具设计[J].塑料工业(核心期刊).2018.10×××.高职模具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7.8×××.汽车仪表罩壳IMF斜曲面膜热定型成型模具设计[J].塑料工业(核心期刊).2016.8×××.浅谈现代企业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J].当代青年.2015.12×××.浅谈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J].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12×××.浅析如何有效降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项目风险[J].《当代教育教学》.2014.10×××.高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企业导报》.2012.12×××.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科学时代》.2010.12×××.主编教材《模具岗位认知实习》学徒制系列校本教材2019.8×××.主编教材《项目实施管理学徒岗位实践》学徒制系列校本教材2019.8×××.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机械工程实训》校本开发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2×××.校企合作机械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2×××.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7.1×××.机械创新课设置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J].湖北农机2018.12×××.融合CAE技术创新模具专业课程的教学.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8×××.《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案例的设计与选择.江汉大学学报.2016.8×××.基于无人机城市服务的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3(3)核心观点观点1:高职模具专业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学期,构建"双线三阶递进"的教学组织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和企业岗位技能培养需要,按照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工作岗位任务相一致的原则,重构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观点2:将企业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景,作为学习领域课程完整单元,每个学习情景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工作任务,都有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等步骤。一个学习任务的安排从简单到复杂,每个学习任务都有相应的学习情景工作任务书,用任务驱动法激励学生完成任务。观点3: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现在很多就业单位反映大学生最为欠缺的是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以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把企业里成熟案例和先进的技术引入校内课程教学里,开拓学生的创新视野。5、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1]张大伟.1+X证书制度下现代学徒制融合发展的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4):17-19.[2]李玉爽,张旭,戴晓东,张广祥.高职机械类专业“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01):83-85.[3]刘纯超,周滢,陈彩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贴剂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甘肃省安全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南京医科大学《课程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外国建筑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传感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商业大学《学术论文选题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大学《财务会计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上海市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西藏大学《软件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开学安全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 手术风险及医疗意外险告知流程
-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 饮料与健康课件 (共16张PPT)
- 数量金融的概况和历史课件
- 专业医院lovo常用文件产品介绍customer presentation
- 叉车日常使用状况点检记录表(日常检查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