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占用林地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工业园区占用林地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工业园区占用林地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工业园区占用林地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工业园区占用林地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占用林地工程2、建设单位:阿拉尔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3、单位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4、投资工程类型:轻工纺织工程5、法人代表:王永东6、工程负责人:冯全志,联通讯地址为第一师阿拉尔市大学生创业园1号楼2楼。工程批准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改委,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占用林地工程,工程备案证号:兵团〔轻纺〕备〔2023〕0020号〕。8、工程建设的目标:园区工业园开发与建设可分为重点突破、完善升级和未来拓展三个阶段。近期开发规划期限至2023年,远期规划期限至2030年,远景展望为2030年以后。近期目标〔2023-2023年〕这一阶段重点是加大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投资硬环境,加快纺织产业开展及物流业培育,逐步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降低能耗和污染程度,新进入产业加速开展。到2023年,工业总产值到达40亿元,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到达23%,建成面积到达4.2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427.23公顷。远期目标〔2023-2030年〕这一阶段要重点建设家纺服装体系、加快物流业开展,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注重引进科技型、环保型、效益型的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配套效劳业得到较大开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以纺织、服装、家纺为主导,优势和特色突出、竞争实力较强的产业集聚区。到2030年,纺织服装及物流配送园区建设全面完成,工业园竞争力不断提升,开始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30年,工业总产值到达130亿元,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到达26.5%,建成面积865.94公顷,其中工业用地598.2公顷,占69.09%。9、投资规划及来源:〔1〕工程建设报批总投资357703万元,其中新增建设投资341203万元〔含外汇19737.1万美元〕,建设期利息13662万元。资金向银行贷款230000万元,其余由企业自筹,工程所需外汇通过购汇解决。〔2〕新增铺底流动资金16500万元,由企业自筹解决。10、拟占用林地规模: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占用林地工程需占地545.0804公顷,全部为永久性占地。其中占用有林地面积39.4256,均为有立木林地。11、工程效益:经测算,正常年的利润总额为139381万元,所得税后利润为104536万元。12、工程提出过程及前期准备情况: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出口创汇、积累资金、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等方面起着重要作业。特别是中国参加世贸组织以后,纺织工业突飞猛进开展,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为此,结合国家纺织业积极引导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等产业政策导向和企业自身开展的需要,阿拉尔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拟在阿拉尔市实施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建设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一可以提高我国家纺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当次,满足市场需求;二是本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推动阿拉尔市乃至阿克苏地区经济的开展;三是可解决较大量的人员就业问题。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占用林地工程二、拟占用林地概况1、拟占用林地的空间位置工程区厂址位于中心城区西侧,与城区相接,东依中小企业创业园及阿拉尔国家经济开发区1号工业园〔食品轻纺工业园〕,南接塔里木河,西临阿拉尔国家经济开发区2号工业园区,北临玉阿公路、交通便利。通过土地勘界报告,工程拐点坐标是: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工程用地拐点表J1:4492156.378;517507.232J2:4495178.723;520056.706J3:4494242.525;521158.931J4:4492046.369;519279.410J5:4492035.704;519158.438J6:4491434.415;518663.866总面积是394256平方米,折合591.384亩。本工程坐标系采用西安80坐标系,DX=-117,DY=-146。海拔高程约在1011-1018m;工程位于塔里木河北岸,阿拉尔1号工业园区西南部。东距阿拉尔市中心约1Km,北距阿克苏市122Km,南临省道S207线(阿塔公路),选址内林地主要为原农田(已经规划为工业用地)防护林带,具体占用位置见占用林地资源现状图。2、拟占用林地面积、蓄积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建设工程拟占用林地面积39.4256公顷,蓄积3684.2立方米。具体情况见占用林地和林木现场调查情况表,附表1、附表2。3、拟占用林地类型本次工程占用林地地类为有林地,拟建厂区范围内拟占林地面积为39.4256公顷。根本为杨树,林地权属是国有,全部为十团17连所有,林木权属集体,林种区划为防护林,亚林种为农田防护林。三、拟占用林地的补偿费用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建设工程占用林地工程补偿费用为:林地补偿费为709.66万元,安置补助费为1064.4912元;林木补偿费658.9714万元;植被恢复费78.8512万元。四项费用合计为2511.9738万元。四、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查及编写依据4.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4.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森林法〉方法》4.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5《4.6《4.7《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方法》〔国家林业局第26号令,2011年1月25日修正版〕4.8关于转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标准的通知)》的通知〔林资发[【2002】237号]4.94.104.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新政办发[2007]175号〕4.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林动植字[2007]175号〕4.13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方法》的通知〔财综[2023]32号〕4.14《关于下发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土地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新计价房[2001]500号〕4.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关于转发<国家林业局依法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的通知>的通知》(新林资字[2005]225号〕4.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重点建设工程征占用拆迁补偿标准的通知》〔新国土资发【2023】131号〕4.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公布实施自治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新国土【2023】19号〕4.1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改委的批复文件4.19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工程用地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4.20农一师2023年统计年鉴第二章工程背景及工程区根本情况一、工程背景〔1〕“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新疆经济开展带来战略机遇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呼吁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理念得到沿线多国的积极响应,中国西部省份纷纷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寻求开展的新动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新疆乃至中国经济开展翻开新的巨大的增长空间。这有利于新疆成为欧亚经济大通道的支点、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中国与亚欧交通大动脉的枢纽;有利于新疆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极;有利于新疆实现“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开展空间;有利于新疆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实施向西开放战略;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开展;有利于新疆与周边各国的区域合作、互联互通建设,探索新形势下区域合作开展新模式;有利于新疆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促进新疆的跨越式开展和长治久安。总之,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新疆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稳固边疆平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疆经济开展虽然相对滞后,但丰富的天然资源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为新疆经济开展带来战略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连接欧亚、辐射40多个国家、覆盖30多亿人口,开展潜力巨大。〔2〕国家高度重视纺织产业开展2023年以来,政府部门先后发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开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纺织工业“十二五〞开展规划》、《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23~2023年〕》等政策措施,以此来加快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纺织产业可持续开展。同时,为了统筹东中西开展,着力提高西部地区开展水平,优化纺织产业结构,相关部门逐步制定了《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些政策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开展的做出了新要求,一方面着力支持新疆发挥棉花资源优势,开展棉纺织工业,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利用文化多元性开展民族艺术和民间工艺特色产业,利用区位优势适度建设纺织服装加工区;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具有产业链优势和销售渠道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将其产业链一端移入新疆开展,构建跨区域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开展产业链,促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3〕为加快承接内地纺织产业转移,自治区对全疆纺织产业进行了战略布局2023年7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大力开展纺织服装业带动就业的重大决策,下发了《开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编制了《开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规划纲要〔2023年—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意见》和《纲要》中提出,要紧紧抓住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好时机,积极吸引东部沿海地区优势企业来疆投资,全面融入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链和供给链体系,把新疆的资源、区域优势和东部的品牌、市场、管理、技术优势有效结合,打造产业链条的综合优势,形成产业集群。以南疆的阿克苏和库尔勒、北疆的石河子为核心,打造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利用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和中西交流的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用,建设面向中西亚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加工区,以贸促工、工贸联动,积极吸引服装企业特别是向西出口的企业在新疆投资建厂,使新疆成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西亚和欧洲的桥头堡。努力将新疆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棉纺产业和服装产业基地、纺织品服装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开展示范区。〔4〕国办发文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开展为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开展,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国务院工作部署,2023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开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意见》从纺织服装产业开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组织保障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明确提出重点支持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打造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着力扶持喀什〔含兵团第三师,下同〕、和田〔含兵团第十四师,下同〕等南疆人口集中区域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服装服饰、针织、地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乌鲁木齐、石河子、兵团第十二师等新疆国际纺织品服装服饰商贸中心、纺织服装机械及零配件和服饰辅料交易中心,以及喀什服装服饰专业市场、和田地毯专业市场、霍尔果斯纺织品边贸市场;依托新疆丰富的化工原料,推进聚酯、化纤产业链开展。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原来纺织园区晋升为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定位的提升将给阿拉尔纺织服装产业带来更多的开展机遇和更大开展空间。〔5〕物流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从90年代初开始积极借鉴兴旺国家物流开展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物流在国内的开展。先后提出了《关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开展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商业配送中心开展建设工作的通知》,1996年提出《物流配送中心开展建设规划》至此,我国物流真正的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物流业已由原来的产业支柱,准变为支柱产业,在经济开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务院于2023年和2023年先后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物流业开展中长期规划》,2023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开展中长期规划〔2023~2023年〕》。同时习近平主席在临沂考察物流业开展时指出“你们的事业大有可为〞,相关文件及讲话表达了中央政府对国家物流业开展的高度重视。〔6〕中央政府、自治区及兵团各级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在原料、运输、税收及能源供给上均给予较大政策扶持,并制定了相关实施细那么,为阿拉尔纺织机及物流产业开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另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负着安边固疆的稳定器的重要使命,阿拉尔作为未来的兵团南疆中心城市,稳定南疆的重要战略支点,必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获得国家及兵团的更多支持。〔7〕园区扩区开展的需求随着阿拉尔国家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开展,开发区1号工业园〔食品轻纺工业园〕建设用地已根本用完,2号工业〔化工工业园〕也将随着“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定位的全面落实,进入快速开展期。经济开发区产业开展的承载空间已明显缺乏,开发区亟需扩区,拓展园区建设用地,以满足规划期内来产业开展的各项用地需求。〔8〕区域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以阿拉尔为核心的“七横、五纵〞公路网的建成及物流园区的加速建设,将大的改善了阿拉尔物流运输条件。根据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在规划期内阿拉尔将建设阿克苏—阿拉尔—和田铁路及库车——沙雅——阿拉尔——图木舒克铁路,随着铁路的建设,阿拉尔交通条件,将得到更大的提升。二、工程区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阿拉尔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中南部,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河源头,塔里木盆地北缘,地理位置坐标位于东经80°30′23″—82°00′00″,北纬40°20′40″—40°59′20″之间,海拔1012m,行政区域总面积4190km2。该工程位于中心城区西侧,与城区相接,东依中小企业创业园及阿拉尔国家经济开发区1号工业园〔食品轻纺工业园〕,南接塔里木河,西临阿拉尔国家经济开发区2号工业园区,北临玉阿公路、交通便利。工程区现状用地为第一师十团十七连所属用地,用地现状主要为大片的一般农田及少量连队建设用地。根据国土部门资料,该片区南部片区均为建设用地,北部片区正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2、地形地貌工程区属塔里木河冲积平原二级阶地,海拔高程在1011m~1017m之间,区内地整体地势较为平坦,西部和南部略高,坡度约为0.3~0.7‰。工程区现有三处连队居民点、一处红枣批发市场,一处预制场和一处棉花晒场,其它主要为大片低产田。地块内西部、中部及阿塔公路两侧各有一条灌溉渠系,为规划片区绿化景观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3、气候工程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新型干旱气候,工程区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夏季酷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长、光照资源丰富。常年盛行东北风,平均风速1.9米/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降水量60毫米,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1.8米/秒。年平均气温为9.9℃,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6.5℃。全年≥10℃积温为3878℃。年日照时数2685.4小时,年降水量为78.7毫米,最大降水量137.2毫米,年均蒸发量为2002.2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为57%。4、土壤及动植物资源随着地形地貌的不同,土壤分布各异,沿塔里木河一线为沼泽型河漫滩草甸土,一级阶地为林灌草甸土,一级阶地到二级阶地的广阔地带由林灌草甸土向荒漠化过渡。在冲洪积平原与河流冲积平原交接地带,地形低洼,多为盐土,土层深厚且粘重。5、水文阿拉尔市境内主要由渭干河、阿克苏河、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五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6条、泉水60余处,地表水年径流量为129.42亿m3,地下水多项补给总量78.85亿m3,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51.26亿m3,地下水位在1000.9—1001.5m之间。1号工业园区用水由农一师多浪水库提供,管线输送至工业园区,年送水量近期6784.5亿m3,远期10094.0亿m3。在工业园区南侧建设一个容积96万m3的人工湖蓄水,以供周转使用。6、动植物资源本区野生动物资源多达20多种,主要有草鹿、野猪、黄羊、狐狸、黄鼠狼、蜥蜴、蟾蜍、刺猬、野鸡、野兔、布谷鸟、麻雀、乌鸦、蝙蝠、蛇、蜂、扁吻鱼、裂腹鱼等。植被主要分布为胡杨、柽柳、白刺、铃铛刺、骆驼刺,伴生少量梭梭、野麻、胖姑娘草、芦苇。草本主要有芦苇、兰蓟、荠菜、马齿苋、大蓟、苦菜豆等。农区自然植被以喜水性杂草为主,生长芦苇、稗草、灰藜等。三、社会经济状况1、面积与人口阿拉尔市于2003年12月30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为自治区的直辖市,2004年1月19日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也是兵团人建设的一座军垦新城。2、地方经济阿拉尔市,2023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2.2亿元,增长16.8%,其中,一产25亿元,增长12.1%;二产9.2亿元,增长51.8%dg产7.9亿元,增长4.9%,财政收入1.57亿元,增长36.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1亿元,增长4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5元,增长10.5%;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9578元,增长1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亿元,增长8%。住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投资5.1亿元,建成廉租房5145套。四、森林资源状况工程区林木29537株,乔木林胸径10厘米以下的为1567株,胸径10-20厘米内的为11916株,胸径20-30厘米内的为5905株,胸径30-40厘米的为3315株,胸径40-50厘米内的为337株,胸径50厘米以上的为1892株。两年树龄的梨树苗52758株,两年树龄苹果树苗4605株,两年树龄的黑桃苗300株。总蓄积量为3684.2立方米。平均出材率按54%计算,出材量为1989.47立方米。第三章工程区拟占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及国家林业局林地森权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对工程区拟占用林地和林木情况进行详实现地勘测调查,调查前拟建工程已规划占用地范围,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已完成。此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工程建设拟占用的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现状。一、林地现状情况调查方法1、调查方法〔1〕林地调查根据阿拉尔市服装纺织园区建设工程用地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绘制的“土地报批红线图〞,在2023年2月15日~16日进行现场查验,拟占用地范围内用GPS进行林地拐点坐标定位〔西安80坐标,dx=-117,dy=-146〕,面积通过皮尺测量,根据占地林地资源的长宽求算面积并制作林地资源现状图。本次调查采用占用地范围内小班活立木林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林分因子调查、林木蓄积量调查、材种出材量调查。1、林地面积调查、林地确定本次调查面积采用GPS现场记录林地四至拐点坐标,经计算得到。乔木林行数在2行以上且行距≤4m,或林冠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林带的带距≤8m时按片林调查。单行林带连续面积0.067公顷以上计入林分,作为1个小班。林带长度用GPS现场测量,林带宽度计算按照单行林带宽度计3米,两行以上林带每边加1.5米标准进行。2、林分因子调查林地种类确实定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为标准,对拟征用林地的情况逐一进行了森林资源的面积、权属、林种、树种、地类、株类、树高、郁闭度等根底数据的调查,分别进行地类认定。3、林木蓄积累和出材量调查将拟征收林木,涉及商品树的林木实行每木检尺登记,林木调查起测胸径为10cm,平均胸径以2cm为径阶距并采用上限排外法进行记录。按照相同径级测定各径阶树木平均高,并对采伐木调查确定材质等级,查杨树二元立木材积表和出材率表计算活立木蓄积及出材量。涉及薪材树的林木采取六个等级即,10厘米以下,10-20厘米、20-30厘米、30-40厘米、40-50厘米、50厘米以上,进行株数的记录。4、四旁树和散生木调查,生长在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上到达起测直径的林木,以及散生在幼林中的高大林木、按照散生木调查,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地栽植的面积不到0.067hm2的各种林木,按照四旁树调查。涉及商品树的散生木和四旁树进行每木检尺登记。涉及薪材树的林木采取四个等级记录株数。片林和林带在现地记录征收林地GPS进行林地拐点坐标定位〔西安80坐标,参数设置Dx=-117,Dy=-146〕,回到室内将外业调查坐标点输入计算机,用mapGIS软件制作林地现状图。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建设工程拟使用林地现状图〔详见附图〕。2、调查范围调查范围包括建设工程规划红线范围内林地情况。社会调查主要是对2023年-2023年,近三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收集。二、占用林地详细情况1、占用林地的位置和地貌情况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占用林地工程涉及十团十七连所属用地,用地现状主要为大片的一般农田及少量连队建设用地。占用林地位置主要位于阿拉尔市1号工业园区西南角‰。2、占用林地林木资源状况〔1〕面积情况本次工程拟占用林地面积39.4256公顷,折合591.384亩,全部为永久性占用林地。按占用林地按管辖范围分:全部为十团17连被占用林地,面积为39.4256公顷。39.4256按占用林地按森林类别划分:一般公益林面积39.4256公顷。按占用林地按林地权属划分:十团17连拟被使用林地的土地所有权全部为国有,面积39.4256公顷,林木所有权全部为集体,面积39.4256公顷。按占用林地按林种划分:在拟使用林地中,防护林39.4256公顷,全部为农田防护林。占用林地树种主要是杨树。〔2〕林木资源情况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建设工程需占用林地591.384亩,需要砍伐十团17连管辖林木总株数29537株,其中用材树株数29537株,活立木总蓄积3684.2m3。多为农区防护林,优势树种为胡杨和新疆杨,详见附表1。三、占用林地工程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古树名木情况1、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工程区植物种类主要是人工栽培的胡杨和其它杨树等。因此在拟使用林地中,不存在省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不存在受保护的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2、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工程区所处位置紧邻城镇、树庄和公路、交通方便,人为活动极为频繁,自然生境不适宜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工程建设200m范围内,野生动物主要有草原斑猫、塔里木兔〔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猪等。鸟类主要有黑鹳、燕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耳号〔俗称猫头鹰,国家二级二级保护动物〕、树麻雀、漠雀、燕鸥等,以及自治区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赤狐、环颈鸡等。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动物的现存量已为数不多。第四章占用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开展的影响一、对森林资源的影响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建设工程占用林地面积39.4256公顷,本次工程建设的占用造成植被的无法恢复,林分质量有所损坏。由于占用的是人工林,人工林木砍伐后,按照占一补一的原那么,可以通过在占用地范围外的宜林地进行人工种植树种,恢复森林资源。因此占用局部对森林资源有一定的影响,森林资源采取人工措施,可以恢复相同的林地面积,因此工程对森林资源产生的影响较小。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对野生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工程拟占用林地及周边区域地貌为河流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低,毗邻村庄和道路,交通交便,人为活动极为频繁,除少量鸟类外,林地内没有野生动物生存。但是在施工期间,施工道路、机械、车辆、粉尘、现场周围噪音等会对区域内的动物和昆虫产生影响,以穴居和地面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动物和昆虫将远离施工现场,同时高强度的施工噪音,也将使鸟类远离工区,使局部区域的植物、动物、昆虫、微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施工时应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将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2、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工程拟占用林地全部为人工林,现有的植物全部为常见树种,且使用林地占全县林地面积比重很小,范围有限。林地的减少不会减少任何一种野生植物,对辖区的生物多样性不会产生影响。三、对生态交通的影响工程建设区为工业园区,不属于生态脆弱区。工程建设占用林地主要为耕地及周边防护林地,林地主要作用是保护绿州大农业生产。因此工程建设会对当地的生态效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减弱了局部小区域内的生态效能,但是工程为了减少对林地的破坏,尽量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占用面积只是分割了林带,从整体上看防风固沙效能暂时有所削弱,因此,工程建设将对局部区域的森林生态效能产生影响。工程施工将使占用范围内的土壤、植被遭受到破坏,地表裸露、局部蒸发量加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结构改变,占地范围内森林生态防护效能顿时丧失。但是工程建成后通过根底设施的建设,厂区绿化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植物生态功能的发挥,可以恢复区域内防风固沙的效能。四、对景观风貌的影响厂区绿化及其配套设施的完善,为厂区景观的丰富起到很好作用,工程完工后,通过人工就地恢复植被,可以增加绿量,提高厂区绿化质量和保障群众绿色休闲需要。五、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本工程建设用地,属未利用土地,四周均为空地,周围附近没有其他大的污染源、污染物,环境质量较好。水环境影响:本工程为新建工程,混凝土搅拌机等排放的废水,以及沙灰、石料的运输,装卸、拌合、堆放等产生的TSP〔固体总悬浮物〕沉积于地面,降雨时会随着雨水被冲刷至附近的沟渠和农田。施工队的生活污水排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废水集中处理后排放,降低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污染环节为施工中灰石料的装卸、运输、拌合及混凝圭搅拌工程。施工期间还会带来扬尘污染,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但影响范围较小,通过除尘处理和作业面及时洒水,降低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影响也随之消除。本工程采用国内先进的密闭电石炉工艺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能耗低,三废排放少,加上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同时各排放源做到了有组织达标排放,就扩散条件而言,本工程工程区地势开阔平坦,平均风速大,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该区域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因此本工程建成投产后,预计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噪声环境影响: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运转时的强大噪音,距声源15m处的噪声值在75-105dB〔A〕之间,这些突发性非稳定声源严重影响敏感点处人的学习和工作。施工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可通过选择低噪音性能的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围墙隔离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和施工管理来保证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六、对林业开展的影响工程拟使用林地对林业开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建设使用林地为长期使用,减少了工程区的林业用地面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开展的空间,目前对工程区林业开展将有一定负面的影响。但由于使用林地面积所占林地的比重很小,况且随着工程建成,绿化美化同时进行,增加绿化美化面积,加上植被恢复规划的实施,增加有林地面积,使工程区更多的宜林地得到绿化。因此,从长远看,工程的实施对工程区林业开展的负面影响较小。第五章绿化与植被恢复措施一、植被恢复地点确定为了保护阿拉尔市城镇生态平安,待工程工程完工后,在阿拉尔市周边重新规划39.4256顷的防护林地,主要林种以农田防护林和环境保护林为主,旨在保护城区周围的农田和改善城镇生态。树种以胡杨及沙枣组成。二、植被恢复措施本工程占用林地植被恢复措施采用人工植苗造林,苗木本地和周边县市可以满足,人工植苗造林具体措施如下。1、整地工程完工后,在2023年春季,在规划的林地内全面整地,按照年度作业设计,开挖定植坑,种植坑规格乔木为50cm×50cm,准备造林。2、人工种植在2023年春季抢时造林,乔木选择胡杨和柳树等苗木,进行人工植苗,栽后及进浇三遍头水。3、苗木量预算按照15%的损苗率计算,每公顷需要乔木5000株,计算0.168公顷公共绿地需要乔木苗木22200株。4、抚育管护苗木成活后,地表水及时灌溉,保证定植第一年有七次以上灌溉,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保存率在90%以上,冬季树干要涂白,修枝。5、灌溉方式采取小畦漫灌节水灌溉方式进行灌溉。三、植被恢复目标通过以上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3年时间使面积39.4256公顷的宜林地郁闭度到达0.2以上,且乔灌合理搭配。3年时间内,人工植苗的苗木保存率到达90%以上。把工程建设占用林地造成的生态效能和森森资源的流失等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第六章综合评价一、立项依据评价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建设工程经过对建厂条件、原材料供给的分析和比拟、工艺选择等,对市场预测情况进行分析,对本钱和经济效益的估算分析,认为阿拉尔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在阿拉尔市建设纺织服装园区是可行的。本工程生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可靠,技术到达国内先进水平。工程具有原料消耗低、能耗少、低污染、产品质量高等突出优点,符合当前轻纺技术开展的总方向。本工程符合纺织行业准入条件及产业结构调整相关要求。工程建设手续合法,程序标准,提出占用林地方案可行,工程建设坚持林地资源破坏的最小化,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开展为目的,立项依据是充分的。二、工程拟占用林地建设条件评价〔1〕选址科学性评价目前城区周边根本为老绿洲,农田防护林和农田交错布局是老绿洲的根本特征。随着农一师阿拉尔市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提高,工业园区建设不可防止。工业园区工程的选址经过屡次评估和论证,得到自治区和兵团发改委的批准立项。工程区没有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因此,工程选址是科学的。对厂区内林地也是尽量保存,尽量使用少量林地。本次申请使用林地由于厂区功能建设需要,也是不可完全防止的。〔2〕工程拟使用林地评价该工程拟使用林地均为人工营造的防护林,总面积39.4256公顷,改变其权属和地类对工程区及周边区域的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交通、景观风貌和林业开展均影响很小。同时,为保护和合理使用林地,工程建设单位制定了科学的建设措施、林地使用和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将对林地的使用降低到了最小。从综合效益考虑,工程使用林地有得有失,对整个社会经济开展和环境的改善是积极的。三、工程占用林地相关技术措施评价工程建设在从勘查设计、总体工程布局和经济评价等方面已形成一套根底性技术方案,在设计文件中对使用土地的补偿、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都提出了合理科学可行的技术措施和赔偿方案。工程分析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提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具体措施要求。在施工中不可防止将对周围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工程设计明确提出了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如施工过程中洒水降尘;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期间的生活垃圾,施工废弃物统一管理,集中掩埋;施工中考虑到施工产生的弃渣,采取拉出施工区,运至弃土场集中堆放的措施;植被保护带内严禁取、弃土,料场开挖不得随意扩大,施工结束,料场要平整。上述措施,对环境保护打下了坚实的根底,这同时也为工程平安创造了条件。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做到工程建设与质量、平安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尽量减少施工作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此,该工程建设在土地补偿,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勘测、施工等方面,提出的措施和技术方法是合理可行的,这些有针对性的合理技术措施,减少了工程占用林地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四、工程效益评价本工程的建设和实施,符合国家开展西部的总体战略,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当地轻纺产业的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开展。同时,本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资源、市场、科技、人才方面的交流。区域间企业以及企业之间紧密合作,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构筑上下游一体化的产品链结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表达,最终形成具有资源和区域特色的轻纺工业格局。本工程对改善我国工业分布不均衡的格局,促进纺织工业实现由东向西的战略转移及化工原料结构优化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工程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巨大,大于工程建设产生的负环境效益,从时代的角度有利于工程区林业的可持续开展。第七章保障措施为切实保护和使用好现有林地,必须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下方面:一、技术保障措施1、工程施工前,要将拟使用林地边界进行明显地划分,确保不越界使用。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提高林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配备现代化通信设备,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执法。2、施工期派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林地使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防止施工单位扩大林地使用面积造成大地资源损失。林政执法人员定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并由施工方、设计方技术人员配合,做好占用林地范围内的施工检查监督工作,发现占地范围以外的违未能施工行为,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森林法〕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理。3、制作宣传牌,加强施工区及周边地区森林生态保护和林业法律宣传,严禁乱倒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增强施工工区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4、在施工组织设计和环境设计方案中,对料场、材料堆放施工交通运输都要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防范环境污染的措施。5、对所占用林地森林植被的异地恢复,由十团17连负责选择适宜地块进行,并安排专人对异地恢复的森林植被进行管护,确保成活。二、资金保障措施1、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自治区有关占用林地补偿费用的使用方法,保证补偿费用的定额发放。为确保工程建设使用林地相关补偿费用的落实,森林植被的异地恢复和边缘林地的绿化保护,要在工程建设资金预算中进行提前预算,确保资金的落实。2、被占用林地单位成立占用林地资金专项管理小组,设立独立账户,由主管财务的领导负责,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严格资金审批、拨付和使用,在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划管理下,按照植被恢复措施和“占一补一〞的原那么,尽快在十团17连管辖范围内采取人工造林方式恢复林地,使林地补偿费用真正用于林地的恢复和开展。3、为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由被占用林地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不定期对财务部门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随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核查,对擅自挪用专项资金的部门的个人要依照有关法规、条例严肃处理。三、监督管理方面林业部门加强资源林政管理,在施工阶段,组织人员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设计进行,防止多占用林地情况,并组织专业护林队伍,签订管护合同,责任到人,加强管护,确保不减少林地面积。第八章可行性研究结论1、通过对工程工程的建设背景等方面分析,此工程的实施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2、对工程拟使用林地的调查是认真的,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了使用林地现状;3、工程拟使用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开展的影响分析是客观的、透彻的,其对工程区环境和林业开展的负面影响较小,且较易恢复;4、对工程拟使用林地的可行性进行的综合评价是全面的,认为工程的立项依据充分,建设条件具备,技术措施可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负面都有,负面影响不大,且容易克服。5、对工程拟使用林地制定了严格有效的保障措施,有利于对林地的保护。综上所述,根据工程建设的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工程建设单位与阿拉尔市国土资源局和十团17连对被占用林地情况的调查、分析,工程建设拟使用林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九章相关说明1、工程建设部门要严格按照审批的使用林地范围进行建设施工,不得超出审批界限使用。如超出审批范围,属非法占用林地行为。2、十团17连要监督建设施工单位使用林地及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违犯规定、超出界限的行为要严格制止。对发现而不制止的,应为渎职行为。3、林地上的林木蓄积量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即便通过林地审批,对在实际建设中不须采伐或可推迟采伐的林木,应当很好地保护。对于需要分批采伐的,应根据建设阶段的需要,分批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采伐审批手续,不得以林地通过审批为由无证采伐林木。4、该工程使用的林地不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范围内。5、纺织服装园区附件1工程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一、林地现状情况调查方法1、调查方法〔1〕林地调查根据阿拉尔市服装纺织园区基地建设工程占用林地工程用地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绘制的“土地报批红线图〞,用地范围内用GPS进行林地拐点坐标定位〔西安80坐标〕,现地皮尺测量,求算拟用地面积,回到室内将坐标点输入计算机,用mapGIS软件处理并制作林地现状图。林地种类确实定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为标准,对拟占用林地的情况逐一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森林资源的面积、权属、林种、树种、地类、株数、树高、郁闭度等根底数据。并分别进行地类认定。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建设工程拟使用林地现状图〔详见附图〕。〔2〕林木调查工程建设区内林木均为人工林,林相单一,故林木蓄积采用每木检尺,通过杨树二元立木材积法计算出用材树总蓄积。〔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采用查阅有关资料和访问两种形式,了解掌握工程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用地补偿和工程建设相关的背景情况。并与林业主管部门和当地群众座谈,了解使用林地的具体情况。2、调查范围调查范围包括建设工程规划红线范围内林地情况。社会调查主要是对2023年2023年,近三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收集。二、占用林地详细情况1、占用林地的位置和地貌情况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建设工程占用林地工程涉及十团17连林木资源。占用林地位置主要位于阿拉尔1号工业园区西南角,地势平坦。具体见工程布局图。2、占用林地林木资源状况〔1〕面积情况本次工程拟占用林地面积39.4256公顷,全部为永久性占用林地。占用林地管辖范围分:全部为第一师十团17连被占用林地,面积为39.4256公顷。占用林地按林地类型分:有林地39.4256公顷,均为有林地。占用林地按起源划分:人工林林地面积39.4256公顷。占用林地按森林类别划分:一般公益林面积39.4256公顷。占用林地按林地权属划分:十团17连拟被使用林地的土地所有权全部为国有,面积39.4256公顷,林木所有权全部为集体。占用林地按林种划分:在拟使用林地中,防护林39.4256公顷,全部为农田防护林。占用林地树种主要是杨树。〔2〕林木资源情况阿拉尔市纺织服装园区建设工程占用林地工程需要砍伐第一师十团17连管辖林木总株数29537株,圴为用材树,多为农区防护林,优势树种为胡杨和新疆杨。活立木总蓄积3684.2m3。详见附表1。三、占用征用林地工程区野生动物保护和古树名木情况1、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工程区植物种类主要是人工栽培的胡杨和其它杨树、柳树等。因此在拟使用林地中,不存在省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不存在受保护的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2、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工程区所处位置紧邻城镇、村庄和公路、交通方便,人为活动极为频繁,自然环境不适宜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工程建设200m范围内,野生动物主要有草原斑猫、塔里木兔〔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猪等。鸟类主要有黑鹳、燕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耳号〔俗称猫头鹰,国家二级二级保护动物〕、树麻雀、漠雀、燕鸥等,以及自治区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赤狐、环颈鸡等。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动物的现存量已为数不多。附件2拟占用林地各项补偿费用估算一、计算依据1.2.《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方法》3.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占收使用管理暂行方法》的通知〔财综[2023]32号〕4.《关于下发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土地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新计价房[2001]500号〕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关于转发“国家林业局关于依法加强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的通知〞的通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