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微专题(通用版):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_第1页
高考生物微专题(通用版):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_第2页
高考生物微专题(通用版):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_第3页
高考生物微专题(通用版):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_第4页
高考生物微专题(通用版):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讲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内容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内容要求1.说明内环境的组成及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3.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内环境稳态的机制4.实验:观看血液分层实验的视频,讨论血细胞与血浆的关系5.活动:以内环境的某种成分为例,讨论各系统是如何协同维持其相对稳定的生命观念建立内环境稳态与平衡观科学思维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式图,建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模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通过“生物维持pH稳定机制”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的能力近三年考情2020·全国卷Ⅲ(31)、2019·全国卷Ⅱ(4)、2019·全国卷Ⅲ(3,5)、2018·全国卷Ⅰ(31)社会责任了解由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关注人体健康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1.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与内环境生物体内的液体(2)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提醒血浆中的水来自消化道、组织液、淋巴。拓展明确血液组成(3)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与功能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4.内环境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3)稳态调节的实例:内环境中pH调节的过程图解(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2)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淋巴(×)(3)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5)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eq\o\al(-,4)/HPOeq\o\al(2-,4)维持(×)(6)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血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还含有血细胞。eq\x(必修③P3“相关信息”)2.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eq\x(必修③P6“技能训练拓展”)提示pH降低。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3.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浓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eq\x(必修③P5“旁栏思考题”)提示会造成细胞失水或吸水,从而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1.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消化道吸收②组织液回渗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3.明确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4.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1)组织水肿组织水肿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2)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5.血浆pH维持稳定的机制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7.35~7.45)的关键缓冲物质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调节机制如图所示:NaH2PO4/Na2HPO4发挥作用的原理与上图相似,H2POeq\o\al(-,4)呈酸性,可以与OH-反应生成HPOeq\o\al(2-,4)和H2O,HPOeq\o\al(2-,4)呈碱性,可以和H+反应生H2POeq\o\al(-,4)。考向1结合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考查结构与功能观1.(2019·全国卷Ⅲ,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解析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正确;组织液中的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2.(2020·山东省等级考试一模,6)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答案A解析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发生在组织液中,A正确;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发生在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肠道是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泪腺分泌泪液到外环境,D错误。3.(2021·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分别用a、b、c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B.b中含有气体,乙细胞不一定消耗和产生气体C.a、b、c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其中的某些离子有关D.a、b、c是甲、乙、丙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淋巴,b为血浆,c为组织液,而组织液中没有血浆蛋白,A错误;在血浆中生活的成熟红细胞进行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酸碱度与HCOeq\o\al(-,3)、HPOeq\o\al(2-,4)等离子有关,C正确;a、b、c均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考向2围绕内环境稳态及调节,考查科学思维能力4.(2014·全国卷Ⅰ)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5.(2021·中原名校测评)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产生过多的乳酸,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B.组织水肿都是由血浆蛋白含量下降引起的C.侏儒症是孕妇缺碘引起胎儿发育过程中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结果D.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集聚过多,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答案D解析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有下降的趋势,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其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A错误;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中使其渗透压升高;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增多;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增多;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渗透压或细胞内液渗透压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中;肾小球通透性增大,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进入组织液,B错误;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的结果,C错误;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集聚过多,说明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举例)考向3结合内环境的物质交换,考查物质和能量观6.(2021·山东烟台期末)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B.①④都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⑤为养料和氧气D.⑦可表述为体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内环境指细胞外液,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A错误;图中的④过程排出代谢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完成,B错误;绝大多数高等动物细胞不能直接从外界环境获取营养物质,都是从内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C正确;体细胞与外界环境是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D错误。7.(2021·信阳市联考)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渗回①和渗入④的量相差不大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eq\o\al(-,3)含量较多答案B解析题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为动脉端。题图中的②组织液渗回①血浆的量较②组织液渗入④淋巴的量多,A错误;若③为脑细胞,⑤处表示血液流动的动脉端,①处为静脉端,所以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B正确;饭后一小时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偏高,机体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所以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动脉端的血糖浓度高于①,C错误;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D错误。物质交换过程中内环境物质含量的变化(1)一般的组织器官中(除肺和消化器官外)O2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含量>静脉端的含量;而代谢废物(如CO2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含量<静脉端的含量。(2)常考特殊器官中物质含量变化分析①肺组织中O2、CO2含量的变化规律②肝脏组织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考点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1)人体的产热与散热(2)体温调节的结构基础(3)体温调节的机制①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②寒冷条件下参与产热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前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的,后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节的,两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提醒发高烧时,病人的体温继续升高时产热大于散热,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等于散热。2.水盐平衡调节(1)调节的结构基础(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3)调节过程(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产生冷觉(×)(2)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5)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6)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1.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同学们的身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即使是在夏季,医生也建议,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其主要依据是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最终导致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eq\x(必修③P9“与社会的联系”)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降低,带来的后果是内环境中的水过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eq\x(必修③P9“思考与讨论T2”)1.(健康生活)寒冷环境中尿液增多,其原因是寒冷环境下出汗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2.(健康生活)人在寒冷环境中经常会打“寒战”,请写出其反射过程: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收缩。考向1水盐平衡调节及其意义,考查生命观念1.(2019·全国卷Ⅱ,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答案D解析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强,尿量减少。2.(2021·安徽高三联考)下列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水会引起垂体后叶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尿量减少C.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答案D解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A错误;人体大量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B错误;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集合管,所以肾小管细胞、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不能表达该受体基因,C错误;水盐平衡调节机理:当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因此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正确。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考向2结合体温调节,考查稳态与平衡观3.(2020·山东等级考,18改编)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答案B解析该患者呼吸困难,不能及时将体内的CO2排出,会导致体内CO2含量偏高,A正确;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会导致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C正确;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则尿液中的水分增多,可使患者尿量增加,D正确。4.(2020·海南学业水平考试,4)正常人体体温的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日节律。下列有关体温日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B.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C.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D.有利于机体适应昼夜变化答案C解析正常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不同存在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天内也有变化,A正确;内环境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合作使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是内环境稳态的表现,B正确;体温的调节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C错误;人体体温昼夜周期性波动,有利于机体适应昼夜变化,D正确。1.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调节中的耗氧量变化(1)一定范围内,恒温动物的耗氧量与外界温度成反比。恒温动物要保持体温,在寒冷环境中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2)一定范围内,变温动物的耗氧量与外界温度成正比。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低温环境中体温降低,酶活性下降,代谢能力减弱,耗氧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代谢快,耗氧量增加。2.(生产生活)正确认识“发烧”(1)“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甚至有它的作用: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不具传染性。(2)发烧过程中(体温持续升高),体内产热大于散热;退烧过程中(体温持续下降),体内散热大于产热。但只要体温恒定,不论是否发烧,产热都等于散热。(3)高烧不退的病人不应加盖棉被。因为高烧不退,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加盖棉被会影响热量的散失。考向3结合体温与水盐调节的实验探究,考查科学探究能力5.(2020·江苏卷,26)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_______,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2)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________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________(填①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3)该同学因运动体温升高,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运动后,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②减少,导致③、④合成和分泌________,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激素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特异性)受体神经(或负反馈)(2)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神经-体液(或负反馈)(3)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解析(1)神经递质在兴奋传递中是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只有和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结合题图分析,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使血压下降,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长跑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血管和心脏,使血压降低。血压降低后又会反过来影响神经调节过程,故该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运动时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下丘脑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过程既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又有激素的参与,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该调节也属于负反馈调节。(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运动后,下丘脑中的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导致③(促甲状腺激素)和④(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减少产热。重温真题经典再现1.经典重组判断正误(1)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2020·全国卷Ⅲ,5C)()(2)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2016·全国卷Ⅲ,3B)()(3)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时的散热量(2017·江苏卷,15C)()(4)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2015·海南卷,16B)()(5)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2015·海南卷,14B)()提示(1)√(2)×肾小管通过被动运输吸收水。(3)×(4)√(5)√2.(2019·全国卷Ⅲ,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答案A解析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增加产热的一种途径,A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B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蒸发散热,C不符合题意;用酒精擦拭皮肤可以带走身体的大量热量,D不符合题意。3.(2018·海南卷,1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答案B解析输入的高渗盐水溶液进入血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水盐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正确。4.(2017·全国卷Ⅲ,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解析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2017·全国卷Ⅰ,31)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血浆(2)增多下降(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较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课后·分层训练(时间:35分钟)1.(2020·海南省高考模拟,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的量少于细胞内液的量B.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C.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D.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血浆的渗透压会有所下降答案B解析人体内,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A正确;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可被毛细血管吸收成为血浆,少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B错误;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C正确;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致使血浆渗透压下降,D正确。2.(2021·甘肃兰州一诊)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生长激素、乙酰胆碱、唾液淀粉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D.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肾小管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答案B解析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酶,不可出现在内环境中,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肝糖原可分解成葡萄糖,所以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将升高,B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可以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该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因此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D错误。3.(2019·浙江4月选考,1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D解析单细胞动物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的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D错误;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C正确。4.(2020·新疆一模)在一定限度内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高温或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仍能使体温接近37℃B.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体现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C.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可使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D.大量失钠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答案C解析正常人体通过改变产热和散热来调节体温,使人体的体温接近37℃,A正确;体内多余的水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出汗多,通过汗液流失的水分增多,通过尿液排出的水就会减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血浆中的HCOeq\o\al(-,3)等缓冲物质会与乳酸反应,使血浆仍保持弱碱性,C错误;大量失钠易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代谢紊乱,组织细胞和人体功能可能出现异常,D正确。5.(2021·洛阳市统考)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浆细胞经主动运输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C.②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长期营养不良引起②增多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人体的内环境是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A错误;浆细胞经胞吐分泌抗体.且抗体不进入④细胞内液,B错误;②是血浆,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正确;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因此更多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③增多,D错误。6.(2021·南昌市调研)如图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乙,O2浓度最高的也是乙B.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D.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丁中答案C解析根据4种成分间的渗透关系判断,甲~丁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丙(细胞内液),O2浓度最高的是甲(血浆),A错误;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故乙的含量会增多,甲的含量会减少,B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正确;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甲和丁中,D错误。7.(2021·四川绵阳诊断)炎炎夏日,空调可帮助我们摆脱酷热的煎熬。但人们长时间使用空调容易患“空调病”,主要表现为紧张、黏膜干燥、头痛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空调吹出的冷风使人体表面温度降低,从体温调节角度分析,空调冷风对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2)长时间待在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会隐性蒸发水分,________(填器官)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3)若“空调病”患者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可通过抽取血液检测其激素含量进行诊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体健康,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答案(1)人体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2)垂体增加(3)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析(1)冷风吹到人身上后,人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人体毛孔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不能正常排汗。(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合成后储存在垂体后叶,由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增加对水的重吸收。由题意可知,隐性蒸发水分后,体内水分含量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3)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因此可通过抽取血液检测激素含量诊断是否患“空调病”。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8.(2021·湖南怀化期末)如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①处比④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处比④处CO2浓度高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A解析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由血流方向可知,胰高血糖素浓度①处高于④处,A错误;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通过新陈代谢产生CO2进入内环境,①处比④处CO2浓度高,B正确;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中,故B可代表乳酸,C正确;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可作用于垂体,D正确。9.(2021·合肥市质检)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B.给健康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明显减少C.渗透压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D.健康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答案D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A正确;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正常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减少,B正确;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C正确;健康人进食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中,使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浓度较低时分泌增加,D错误。10.(2021·许昌市调研)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中暑后,下丘脑的调控能力将会下降B.中暑与人体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紊乱有关C.中暑和剧烈运动导致肌肉酸痛都是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所致D.中暑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可能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答案C解析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因此中暑后下丘脑的调控能力将会下降,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机体体温调节障碍,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说明中暑与人体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紊乱有关,B正确;中暑导致肌肉酸痛是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所致,而剧烈运动没有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C错误;神经系统的功能与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等有关,因此中暑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可能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D正确。11.(2021·太原市调研)如图为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协助扩散来完成D.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答案C解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由图可知,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血浆,其自身代谢产生的水也可以进入内环境,B正确;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C错误;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均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12.(2021·四川绵阳诊断)某工人夏季中午在室外(温度为35℃)工作,此时他大量流汗并感到饥饿,于是饮用了一瓶500mL的冷冻葡萄糖盐水,渴感与饥饿感得到缓解。饮水前后,下列有关其体内生理变化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饮水前后机体的血浆pH不发生明显变化B.饮水前机体分泌较多的胰岛素,饮水后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的速率加快C.饮水后汗液的分泌量多于饮水前D.饮水前血浆渗透压较高,饮水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答案A解析由于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故饮水前后机体的血浆pH不发生明显变化,A符合事实;饮水前感到饥饿,机体会分泌较多的胰高血糖素(而不是胰岛素),饮水后血糖含量增多,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的速率加快,B不符合事实;饮水前大量流汗,汗液分泌量多,饮用冷冻葡萄糖盐水后,相当于受到轻度寒冷刺激,汗液的分泌量不可能增加,C不符合事实;大量流汗后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饮水后机体内水分得到补充,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D不符合事实。13.(2021·湖北宜昌市调研)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