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1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1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1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1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原理(一)

1

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5

-第二节物理层0.5

-第三节数据链路层1

"第四节网络层1

-第五节传输层1

-第六节应用层1

2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

内容

■1.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3典型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4

1.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1.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1.1.1资源子网

-1.1.2通信子网

•点到点通道、广播通道

-1.1.3通信协议

5

1.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1.1.1资源子网(用户子网)

-组成:服务器,客户计算机

-1.1.2通信子网

-基本组成:通信线路(或称通道)

•网络互连设备(路由器、交换机、HUB等)

-基本结构(点到点通道、广播通道)

-(a)点到点通道

・基本特点:一条线路连接二台网络互连设备

◎一般情况下,二台计算机的连接要经过多台网络互连设备

・关键技术:路由选择(Routing)

•典型拓扑:(Fig.1-6)

wstar,ring(loop),tree,complete,intersectingrings(loops),

irregular

7

Fig.1-6.Somepossibletopologiesforapoint-to-pointsubnet,

(a)Scar,(b)Ring.(c)Tree,(d)Complete.(e)Intersecting

rings,(f)Irregular.

8

1.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b)广播通道

-基本特点:多台计算机共享一条通信线路;

・任一台计算机发出的信息可以直接被其它计算机接收

-典型拓扑:(Fig.1-3)bus,ring

-关键技术:通道分配

・静态分配:分时间片

◎特点:控制简单,通道利用率低

・动态分配:各站点动态使用通道(ALOHA,CSMA/CD)

◎特点:控制复杂,通道利用率高

◎通道分配方法:

»集中式:只有一个仲裁机构

»分布式:各站点均有仲裁机构

9

Computer

10

1.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网络分类:

■Geographicaldistance

-LocalAreaNetworks(LAN):Ethernet,Tokenring

-MetropolitanAreaNetworks(MAN):DQDB,SMDS,

-WideAreaNetworks(WAN):X.25,ATM,framerelay

-Caveat:LAN,MAN,WANmaymeandifferentthings

•service,networktechnology,networks

■Informationtype

-Datanetworksvs.telecommunicationnetworks

■Applicationtype

-Specialpurposenetworks:airlinereservationnetwork,banking

network,creditcardnetwork,telephony

-Generalpurposenetwork:Internet

11

1.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Righttouse

-private:enterprisenetworks

-public:telephonynetwork,Internet

・Ownershipofprotocols

-proprietary:SNA(SystemNetworkArchitecture-IBM)

-open:IP

■Technologies

-terrestrialvs.satellite

-wiredvs.wireless

・Protocols

IP,AppleTalk,SNA

12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2.1计算机网络功能的分层

-1.2.2协议和协议的分层结构

-1.2.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3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对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完成功能的比较精确的定义。即从功能

的角度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是层次和协议的集合。

■注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仅仅定义了网络及其部件通过协议应完成的

功能;不定义协议的实现细节和各层协议之间的接口关系。

-网络功能的分层一协议的分层一体系结构的分层

•协议分层易于协议的设计、分析、实现和测试。

14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2.1计算机网络功能的分层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为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用户之间提供访问通路。

-下述功能是必须提供的:

•1.连接源结点和目的结点的物理传输线路,可以经过中间结点;

•2.每条线路两端的结点利用波形进行二进制通信;

•3.无差错的信息传送

•4.多个用户共享一条物理线路

•5.按照地址信息,进行路由选择

•6.信息缓冲和流量控制

•7.会话控制

•8.满足各种用户的访问要求

15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上述功能有三个显著特点:

-1.上述功能必须同时满足一对用户;

-2.用户之间的通信功能是相互的;

-3.这些功能分散在各个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中。

-一般人们采用“层次结构”的方法来描述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功能是分成层次的。

16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2.2协议和协议的分层结构

-协议(Protocol):计算机网络同等层次中,通信双方进

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层次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通信功能

-这种通信功能主要涉及同一层次中通信双方的相互作用;

-位于不同计算机上进行对话的第N层通信各方可分别看成

是一种进程,也称为对等(同等)体。

17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协议的组成:

1.语法(syntax):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构

2.语义(semantics):由发出的命令请求,完成的动作和回送

的响应组成的集合

3.时序(timing):有关事件顺序的说明

18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二、协议的分层和层间结构

-协议的分层原则(layeringprinciple):

•1.协议分层要保证整个通信系统功能完备、高效

◎每一相邻层之间有一个接口(Interface),它定义了下层

向上层提供的原语操作和服务。

•2.对于第N层协议来说,它有如下特性:

◎1.不知道上、下层的内部结构;

◎2.独立完成某种功能;

◎3.为上层提供服务;

◎4.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19

Host1Host2

Fig.1-9.Layers,protocols4andinterfaces.

20

协议分层

■优点

-模块化好一协议便于管理和维护。

-功能抽象好一可以单独改变某个层次的实现。

-可复用一上层可以复用底层提供的功能。

-缺点

-信息隐藏一实现效率降低。

"关键问题

-确定每层实现什么样的功能。

21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2.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一、基本术语与分层结构

接口:定义了下层向上层提供的原语操作和服务。

协议:计算机网络同等层次中,通信双方进行信息交换时必

须遵守的规则。

服务:层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22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AccessPoint)

任何层间服务是在接口的SAP上进行的;

每个SAP有唯一的识别地址;

每个层间接口可以有多个SAP。

■接口数据单元IDU(InterfaceDataUnit)

IDU是通过SAP进行传送的层间信息单元;

IDU由上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DataUnit)和接口

控制信息ICI(InterfaceControlInformation)组成;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DataUnit)

第N层实体通过网络传送给它的对等实体的信息单元;

PDU由上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或其分段和协议控制信息PCI

(ProtocolControlInformation)组成23

=SetvtceAccessPoint

=InterfaceDataUnit

Layern+1=ServiceDataUnit

=ProtocolDataUnit

=InterfaceControlInformation

Interlace

Layern

Layernentities

p一I____exchangenPDUs

6叫--ntheirlayern

二protocol

Header

Fig.1・12.Relationbetweenlayersataninterface.

24

1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二、服务分类和服务原语(prim让ives)

1.基于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基于连接的服务

当使用服务传送数据时,首先建立连接,然后使用该连接

传送数据。使用完后,关闭连接。

特点:顺序性好。

・无连接服务

直接使用服务传送数据,每个包独立进行路由选择。

特点:顺序性差。

注意:连接并不意味可靠,可靠要通过确认、重传等机制来

保证。

2.服务原语

服务在形式上是由一组接口原语(或操作)来描述的。

服务原语可分为四种类型:_

请求(Request),指示(Indication),

响应(Response),确认(Confirm)25

PrimitiveMeaning

RequestAnentitywantstheservicetodosomework

IndicationAnentityistobeinformedaboutanevent

ResponseAnentitywantstorespondtoanevent

ConfirmTheresponsetoanearlierrequesthascomeback

Fig.FI4.Fourclassesofserviceprimitives.

26

1.3典型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1.3典型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1.3.1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

-1.3.2OSI参考模型

-1.3.3TCP/IP参考模型

27

1.3典型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

131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

一、电信标准

1865年成立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Union)

1947年ITU成为联合国的一个组织,

二、国际标准

1946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制定各种国

际标准,ISO有89个成员国家,85个其他成员。值

得注意的是,ITU和ISO之间有很好的合作和协调。

28

1.3典型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

■三、Internet标准

-Internet的标准特点,是自发而非政府干预的,称为

RFC(RequestForComments)。1969年ARPANET

时就开始发布RFC,至今已超过3000个。

-InternetArchitectureBoard(IAB):IAB负责定义

Internet的整体框架,为IETF提供大方向上的指导。

-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IETF):IETF负责

Internet协议的研发和改进。IETF被分为很多个工作组

(workinggroups),他们提交的文档称为RFC(

RequestForComments)。

-IRTF(InternetResearchTaskForce):IRTF由一

些专注于某个领域长期发展的研究小组组成。

29

1.3典型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

1.3.2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

1983年ISO的OSI模型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Fig.1-16,Fig.1-17

1.物理层(ThePhysicalLayer)

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位(基本网

络硬件)。

2.数据链路层(TheDataLinkLayer)

在有差错的物理线路上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Frame)。

3.网络层(TheNetworkLayer)

控制通信子网提供源点到目的点的数据传送(

Packet)o

30

1.3典型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

4.运输层(TheTransportLayer)

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5.会话层(TheSessionLayer)

为用户提供会话控制服务(安全认证)。

6.表示层(ThePresentationLayer)

为用户提供数据转换和表示服务。

7.应用层(TheApplicationLayer)

31

LayerNameofunit

exchanged

Applicalionprotocol

7Application-ApplicationAPCHJ

Inierface

Presensatsonprotocol

6Pre«antauonI—PPCHJ

Inierface

Sessionprotocol

SessionSPDU

Transportprotocol

Transport——transportTPOU

Comm^icationsubne!boundary

Int^rnaisubnetprotocol

3Network-7NetworkMetworkNetworkPacket

2DatalinkDatalinkDatalinkDatalinkFrame

1PhysicalPhysicalPhysicalBit

Hc«tARouterRouterHoelB

Networklayerhost-roulerprotocol

Datalinklayerhost-routerprotocol

Physicallayerrx>si-routerprotocol

Fig.1-16.TheOS1referencemodel.

Actualdatatransmissionpath

Fig.1-17.AnexampleofhowtheOSImodelisused.Someof

theheadersmaybenull.(Source:H.C.Folts.Usedwithper­

mission.)

33

1.3典型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

1.3.3TCP/IP参考模型(Fig.1-18)

以TCP/IP协议为核心的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

1.物理层: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位。

2.数据链路层:在有差错的物理线路上提供无差错的

数据传输。

*TCP/IP参考模型把第1层和第2层合起来称为:

Host-to-Network

3.Internet层(网络层):控制通信子网提供源点到目

的点的IP包传送。

4.运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TCP和UDP

5.应用层:提供各种Internet管理和应用服务功能。

34

OSITCP/IP

7ApplicationApplication

6PresentationNotpresent

二inthemodel

5Session

4TransportTransport

3NetworkInternet

2DatalinkHost-to-network

1Physical

Fig.1-18.TheTCP/IPreferencemodel.

35

Layei(OSIname^)

TELNETFTPSMTPDNSApplication

PfO(OCOlS<TCPUDPTransport

IPNer^ork

PacketPhysical♦

NetworksARPANETSATNETLAN

raoodatalink

Fi*1/9.ProtocolsandnetworksintheTCP/IPmodelinitially.

36

OSI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OSI是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的主流

-OSI网络体系结构的核心和贡献:

-分层模型

-服务、接口、协议

■AndrewS.Tanenbaum在"ComputerNetworks”第三

版中评价OSI:

-Badtiming(太晚)

-Badtechnology(协议和模型存在缺陷)

-Badimplementations(过于庞大复杂)

-Badpolitics(政府和标准化组织的官僚主义

38

Internet的成功经验

-有远见的政府不断支持:1969—

■有风险的企业参与和投入:

-NFS:MCKIBM

-vBNS:MCI;

-Abilene:Qwest,CISCO

-联合协作的开放式研究:IETF/RFC

-教育和科研的示范网络为起点

-具有实验物理学的研究特点

-ARPAnet、NSF、ANS、vBNS

-简单实用的技术路线:TCP/IP

39

Internet标准化过程

■AllstandardsoftheInternetarepublishedasRFC(Requestfor

Comments).ButnotallRFCsareInternetStandards!

-available:

・Atypical(butnotonly)wayofstandardizationis:

-InternetDrafts

-RFC

-ProposedStandard

-DraftStandard(requires2workingimplementation)

-InternetStandard(declaredbyIAB)

・DavidClark,MIT,1992:"Wereject:kings,presidents,and

voting.Webelievein:roughconsensusandrunningcode."

-我们拒绝国王、总统和投票,我们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运行

的代码

40

回顾上节课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点对点,共享信道5Applicationlayer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4Transportlayer

-分层,接口

-协议3Networklayer

-原语2DataLinklayer

■典型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1Physicallayer

-OSI,七层协议

-TCP/IP

41

第一下

物理层接口及其协议

42

主要内容

2.1物理层的定义和功能

2.2物理层的特性5Applicationlayer

2.3传输介质4Transportlayer

3Networklayer

2DataLinklayer

1Physicallayer

43

2.1物理层的定义和功能

-物理层的定义

-ISO/OSI关于物理层的定义:物理层提供机械的、电气的、

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目的是启动、维护和关闭数据链路实

体之间进行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可能通过中继系

统,在中继系统内的传输也是在物理层的。

■物理层的功能

-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研究内容

-物理连接的启动和关闭,正常数据的传输,以及维护管理。

・几点说明

-连接方式(点到点,点到多点)

-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44

2.2物理层的特性

■机械特性(mechanicalcharacteristics)

-主要定义物理连接的边界点,即接插装置。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

的规格、引脚的数量和排列情况。

■电气特t生(electricalcharacteristics)

-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

率和距离限制。

■功能特性(functionalcharacteristics)

-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功能。

■规程特性(proceduralcharacteristics)

-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

45

2.3传输介质

■磁介质

-磁带,软盘,硬盘

-"Neverunderestimatethebandwidthofastation

wagonfulloftapeshurtlingdownthehighway."

-双绞线

-既可用于模拟传输,也可用于数据传输;

-带宽依赖于线的类型和传输距离;

-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TwistedPair),屏蔽

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Pair)

46

带有RJ—45接头的双绞线

47

具有以太网卡的计算机背面

48

一个10/100M双绞线以太网接口,指示灯的状态显示接口连

接在一个10M以太网上

49

2.3传输介质

-基带同轴电缆

-50欧姆,用于数据传输;

-Fig.2-3

■宽带同轴电缆

-75欧姆,用于模拟传输,

-CableTV技术,300MHz或450MHz

50

Protective

plastic

covering

Fig.2-3.Acoaxialcable.

51

2.3传输介质

■光纤

-目前,在试验室中光纤带宽超过50Tbps;

-光纤分类: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光源发出的光进入光纤后,入射角度小的光

被反射,并沿着光纤传播,其他光被周围介质吸收,能

够反射的角度有多个,这种形式的传播称为多模。多模

光纤适于短距离传输。

•单模光纤:当光纤半径减小到波长的数量级时,只有一

个角度(或者一个模式)的光线可以进入,这种形式的

传播称为单模。单模光线适于长距离传输。

・波分复用:单模和多模都支持同时传输几个不同波长的

光线

52

8

-光纤和连接器,黑色套子在连接器不用的时候保护连接器

54

第三节

数据链路控制及其协议

55

主要内容

3.1定义和功能

5Applicationlayer

3.2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3.3滑动窗口协议4Transportlayer

3.4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3Networklayer

2DataLinklayer

1Physicallayer

56

3.1定义和功能

3.1定义和功能

3.1.1定义

3.1.2为网络层提供服务

3.1.3成帧

3.1.4差错控制

3.1.5流量控制

57

3.1定义和功能

3.1.1定义

■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有差错的线路上,进行无差错传输。

・iso关于数据链路层的定义

-数据链路层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功能上和规程上的方法,以

便建立、维护和释放网络实体间的数据链路。

■数据链路

-从数据发送点到数据接收点(点到点pointtopoint)所经

过的传输途径。

・虚拟数据通路,实际数据通路

-Fig.3-1

58

Host1Host2Host1Host2

(«)

Fig,3-1.(a)Virtualcommunication.(b)Actualconiinunication.

59

3.1定义和功能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为使数据能迅速、正确、有效地从发送点到达

接收点所采用的控制方式。

-数据链路层协议应提供的最基本功能

-数据在数据链路上的正常传输(建立、维护和

释放)

-定界与同步,也处理透明性问题

-差错控制

-顺序控制

-流量控制

60

3.1定义和功能

3.1.2为网络层提供服务

-为网络层提供三种合理的服务

一无确认无连接服务,适用于

•误码率很低的线路,错误恢复留给高层;

•实时业务

•大部分局域网

-有确认无连接服务,适用于不可靠的信道,如

无线网。

-有确认有连接服务

61

3.1定义和功能

3.1.3成帧(Framing)

-将比特流分成离散的帧,并计算每个帧的校验和。

-成帧方法:

-字符计数法

•在帧头中用一个域来表示整个帧的字符个数

•缺点:若计数出错,对本帧和后面的帧有影响。

•Fig.3-3

-带字符填充的首尾字符定界法

•起始字符DLESTX,结束字符DLEETX

•字符填充

•二ig.3-4

・缺点:局限于8位字符和ASCII字符传送。

62

Fra/ne1Frame2Frame3Frame4

5characters5characters8characters8characters

Fig.3-3.Acharacterstream,(a)Withouterrors.(b)Withone

error.

63

Fig.3-4.(a)Datasentbythenetworklayer,(b)Dataafterbeing

characterstuffedbythedatalinklayer,(c)Datapassedtothenet­

worklayeronthereceivingside.

64

3.1定义和功能

-带位填充的首尾标记定界法

•帧的起始和结束都用一个特殊的位串“01111110”,

标为标记(flag)

・“0”比特插入删除技术

•Fig.3-5

-物理层编码违例法

・只适用于“物理介质上的编码有方法包含冗余信息

”的网络

•802LAN:ManchesterencodingorDifferential

Manchesterencoding用high-lowpair/low-highpair

表示1/0,high-high/low-low不表示数据,可以用来

做定界符。

・注意:在很多数据链路协议中,使用字符计数法

和一种其它方法的组合。

65

(a)011011111111111111110010

(b)011011111011111011111010010

Stuffedbits

(c)0110111111111111111110010

Fig.3-5,Bitstuffing,(a)Theoriginaldata,(b)Thedataasthey

appearontheline,(c)Thedataastheyarestoredinthereceiver's

memoryafterdestuffing.

66

(a)011011111111111111110010

(b)011011111011111011111010010

Stuffedbits

(c)0110111111111111111110010

Fig.3-5,Bitstuffing,(a)Theoriginaldata,(b)Thedataasthey

appearontheline,(c)Thedataastheyarestoredinthereceiver's

memoryafterdestuffing.

67

3.1定义和功能

3.1.4差错控制

■一般方法:接收方给发送方一个反馈(响应)。

■出错情况

-帧(包括发送帧和响应帧)出错;

-帧(包括发送帧和响应帧)丢失

-通过计时器和序号保证每帧最终交给目的网络层

仅一次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主要功能。

3.1.5流量控制

-基于反馈机制

-流量控制主要在传输层实现

68

3.2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3.2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3.2.1无约束单工协议

3.2.2单工停等协议

3.2.3有噪声信道的单工协议

69

3.2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3.2.1无约束单工协议(AnUnrestrictedSimplex

Protocol)

-工作在理想情况,几个前提:

-单工传输

-发送方无休止工作(要发送的信息无限多)

-接收方无休止工作(缓冲区无限大)

-通信线路(信道)不损坏或丢失信息帧

-工作过程

-发送程序:取数据,构成帧,发送帧;

-接收程序:等待,接收帧,送数据给高层

70

3.2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3.2.2单工停等协议(ASimplexStop-and-Wait

Protocol)

•增加约束条件:接收方不能无休止接收。

-解决办法: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帧后,给发送方回

送一个响应。

-工作过程

-发送程序:取数据,成帧,发送帧,等待响应帧;

-接收程序:等待,接收帧,送数据给高层,回送响应帧

71

3.2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3.2.3有噪声信道的单工协议(ASimplexProtocol

foraNoisyChannel)

•增加约束条件:信道(线路)有差错,信息帧可

能损坏或丢失。

-解决办法:出错重传。

-带来的问题:

-什么时候重传——定时

-响应帧损坏怎么办(重复帧)——发送帧头中放入序号

72

主要内容

3.3滑动窗口协议

3.3.1一比特滑动窗口协议

3.3.2退后n帧协议

3.3.3选择重传协议

73

3.3滑动窗口协议

-单工——>全双工

-捎带/载答(piggybacking):暂时延迟待发确认,以

便附加在下一个待发数据帧的技术。

-优点:充分利用信道带宽,减少帧的数目意味着减少“帧到

达”中断;

-带来的问题:复杂。

•本节的三个协议统称滑动窗口协议,都能在实际(非

理想)环境下正常工作,区别仅在于效率、复杂性和

对缓冲区的要求。

74

3.3滑动窗口协议

■滑动窗口协议(SlidingWindowProtocol)工作原理:

-发送的信息帧都有一个序号,从0到某个最大值,0〜2J1,一般

用n个二进制位表示;

-发送端始终保持一个已发送但尚未确认的帧的序号表,称为发送

窗口。发送窗口的上界表示要发送的下一人帧的序号,下界表示

未得到确认的帧的最小编号。发送窗口大小=上鼻-下鼻,大彳、

可变;

-发送端每发送一个帧,序号取上界值,上界加1;每接收到一个正

确响应帧,下界加1;

-接收端有一个接收窗口,大小固定,但不一定与发送窗口相同。

接收窗口的上界表示允许接收的序号最大的帧,下界表示希望接

收的帧;

-接收窗口容纳允许接收的信息帧,落在窗口外的帧均被丢弃。序

号等于下界的帧被正确接收,并产生一个响应帧,上界、下界都

加1。接收窗口大小不变。

-Fig.3-12

75

Sender

Fig.3-12.Aslidingwindowofsize1,witha3-bitsequence

number,(a)Initially,(b)Afterthefirstframehasbeensent,

(c)Afterthefirstframehasbeenreceived,(d)Afterthefirst

acknowledgementhasbeenreceived.

76

3.3滑动窗口协议

3.3.1一比特滑动窗口协议(AOneBitSliding

WindowProtocol)

-协议特点

-窗口大小:N=1,发送序号和接收序号的取值范围:0

,1;

-可进行数据双向传输,信息帧中可含有确认信息(

piggybacking技术);

-信息帧中包括两个序号域:发送序号和接收序号(已经

正确收到的帧的序号)

77

3.3滑动窗口协议

■存在I可题

-能保证无差错传输,但是基于停等方式;

-若双方同时开始发送,则会有一半重复帧;

-效率低,传输时间长。

78

Figure3-15.Twoscenariosforprotocol4.(a)Normal

case,(b)Abnormalcase.Thenotationis(seq,ack,

packetnumber).Anasteriskindicateswhereanetwork

layeracceptsapacket.

Asends(0,1,AO)Asends(0,1,A0)Bsends(0.1,BO)

Bgets(O.l,A0)*Bgcts(O,1,AOf

Bsends(0,0,80)Bsends(0.0,BO)

Agets(0.0,BO)*

Asends(1,0,A1)Agets(0.1,B0f

Bgets(1.0,A1fAsends(0.0,A0)

8sends(1,1,B1)Bgels(0,0.AO)

Agets(1,Bsends(1,0.Bl)

Asends(0,1.A2)Agets(0.0.BO)

Bgets(0,1,A2),Asends(1,0,A1)

Bsends(0,0.B2)Bgels(1.0.Al)*

Agets(0.0,B2)*Bsends(1.1.B1)

Asends(1,0,A3)

Bgets(1,0.A3)*Agets(1.0.Bi)*

Aserxls(1.1,A1)

Bsends(1,1,B3)Bgets(1.1.A1)

Bsends(0.1,B2)

Time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