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裹挟下的青少年网络消费归因及对策分析9800字(论文)】_第1页
【消费主义裹挟下的青少年网络消费归因及对策分析9800字(论文)】_第2页
【消费主义裹挟下的青少年网络消费归因及对策分析9800字(论文)】_第3页
【消费主义裹挟下的青少年网络消费归因及对策分析9800字(论文)】_第4页
【消费主义裹挟下的青少年网络消费归因及对策分析98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费主义裹挟下的青少年网络消费归因及对策研究目录TOC\o"1-3"\h\u112231引言 4187622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4306522.1青少年、消费与网络消费 4220732.1.1青少年 4170812.1.2消费 4217612.1.3网络消费 519872.2网络消费的主要特征 581592.3消费主义思潮 6160822.3.1起源 67252.3.2主要表现形式 641302.3.3资本逻辑操纵 7267322.3.4消费主义的实质 7313422.3.5正常性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区别 8249543消费主义裹挟下的青少年网络消费 9194753.1青少年网络消费受消费主义裹挟后带来的问题 921113.2青少年网络消费易受消费主义裹挟的归因探析 936483.2.1脱嵌型自我的意义探寻需求 103493.2.2群体心理的裹挟 11149993.2.3网络传播媒介的催化 12126474引导青少年理性参与网络消费的对策分析 1258704.1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12133464.2深入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 13123124.3发挥媒介积极导向作用,净化网络传播环境 14191265结语 1429649参考文献 161引言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交流联系日益密切,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得以快速扩张。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影响,消费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能之一,它深刻影响我们的物质精神生活,甚至成为主导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环境下,社会思潮激荡交锋,价值取向趋于多元,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消费观念也深受影响。对于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来说,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容易受到消费主义思潮的负面侵袭。青少年又身处网络信息时代,是网络消费的主要接受者和实践者之一,消费主义中强调的消费至上、享乐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消费符号化等思想倾向隐匿在网络世界中,借助传播媒介为其披上一层精心设计的外衣,制造幻象,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消费行为,进而对他们的消费观、价值认同以及人生规划等方面造成冲击。因此,探究青少年网络消费行为和过程易受消费主义裹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此帮助青少年在五光十色的网络消费世界中,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理性健康消费;在混沌迷茫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坚定牢记消费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和全部意义;在激荡的价值观交锋中,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筑牢价值底线。2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阐释本文将紧紧围绕网络消费和消费主义这两大概念展开研究论述,因而明确相关概念、梳理清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成为本文的立论基础。2.1青少年、消费与网络消费2.1.1青少年青少年是指年龄处于从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时期的群体。2.1.2消费马克思指出,人从出生起,每天都要进行消费,生产和消费是相互作用的,互为起点和终点。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1.由古代社会的“以物易物”发展至后来的货币易物,消费活动作为社会文化形态以及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始终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此可见,消费不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且是人类发展的条件之一。在《消费经济学大辞典》一书中,林白鹏认为消费是个体利用现有的产品来满足自身某种需要的过程。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1.林白鹏,臧旭恒.消费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2.1.3网络消费网络消费是人们假借互联网技术消费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行为与过程。本文所阐述的网络消费不单单指狭义的网络购物,而是指人们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借助它选择并开展多种类型消费活动的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购物、影视音像、线上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形式……2.2网络消费的主要特征自由便捷化:就像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某宝的经典宣传语说的那样:“随时随地,想淘就淘”,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壮大的网络消费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它自由灵活的形式展现出充分的便捷度。与传统消费模式相比,人们不必在常规营业时间内前往某些特定的场所进行消费,而是不管身处何地,只需要选择在自己空闲方便的时间段中,轻松登录线上平台获取产品与服务即可。消费流程的简化更是刺激了消费效率的提高,并且有现代物流服务为其保驾护航,便捷度大大提升。多元个性化: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带来了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空前繁荣,也直接为网络消费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源源不断的商品服务被推上网络平台,个人通过小小的“窗口”就可以自主选择到丰富多彩的社会产品。正所谓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提供不了的,网络消费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彰显消费者个性化特征。2.3消费主义思潮2.3.1起源依照历史唯物主义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消费主义思潮根植于消费社会的土壤中,消费社会塑造了消费主义所代表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矛盾,而这个局限性表现在消费领域中,简言之就是生产的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两者间难以调和的冲突,这就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二十世纪初始相继爆发空前经济大危机。在人们以为资本主义将要走向末日的时候,政府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同时在福利经济学的影响下注重消费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如此,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帮助资本主义社会缓和基本矛盾,消费社会也逐渐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萌芽发展,消费主义也随之生成扩张。下面将通过分析消费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梳理资本逻辑的操纵原理,以更好地揭露消费主义的实质。2.3.2主要表现形式消费符号化。简单来讲,消费符号化是指当人们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时候,注重追求它们伴随的象征意义,例如身份地位象征、财富象征和审美时尚意趣等,而没有着重注意它们的使用价值与物性。这样的消费过程中突出展现的是商品或服务的符号功能,符号象征性为商品或服务增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使其成为一种意义代码。受符号性引导,人们想要通过消费达到心之向往的目标,获得群体归属感和社会认可的满足感,由此,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成为个人生存发展的价值标准。尽管消费主具有追求商品或服务的符号意义的权利,但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主义鼓吹对消费的无限追求,在资本的支持下不断建立更多的符号价值,诱导人们在符号的虚拟价值空间里迷失自我,以虚无主义的价值观衡量人生意义,忽视人的现实生活境遇。人们进而在大量快速更替的商品服务中忽视超越的精神生活和恒常的价值,被眼前欲望的刺激和物质的满足束缚,误以为消费自由能够实现个体的真正自由,这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2.3.3资本逻辑操纵为了进一步剖析消费主义,我们需要回归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资本逻辑上探求消费异化的根源。资本逻辑本质上是一种物化逻辑,它建立在物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物质消费并将其视作目的。资本是逐利的资本,利润最大化为资本逻辑最为显著的特征。资本主义社会晚期,市场饱和、产品过剩成为一大棘手的社会问题,资本家和生产者们只能设法探索新的路径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赚取更多利润,他们想到了激发制造潜在需求。资本逻辑一方面加快商品更新迭代,一方面借助营销、广告和包装建立虚拟的符码价值体系,附加商品符号意义,激发大众潜在需求和更多的消费欲。消费社会中,人们在消费心理和消费意识的驱使下,认同且遵循符号化逻辑体系,逐渐受制于异己的资本逻辑,进而受消费役使。资本具有流动性,资本的增值流动加快全球化进程,使得消费主义更容易超越地域限制向全球延伸。现如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影响下,在众多领域中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消费主义浪潮的影响和裹挟。2.3.4消费主义的实质在学界相关学者的研究中,有对消费主义实质进行阐释。卢风在《论消费主义价值观》中指出,消费主义是一种受资本逻辑宰制的意识形态,主张将消费奉为人生的目的和终极意义。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2002(06):34-16.范美霞.现代“消费主义”与经济、政治的同盟[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02):115-119.2.3.5正常性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区别从目的上看,正常性消费是为了满足需求,这种需求符合个人生活实际;消费主义强调为消费而消费,消费本身被异化为目的,不只为满足生存生活需求而消费,它更多的是为了借助消费体现身份、地位和财富等,满足个体无限扩大的欲望。从临界值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维度加以衡量,分别是心理需求和行为维度。当消费心理受到欲望膨胀的鼓动后,不再满足于实际消费需求,增长超过实际消费需求的时候,也就超过了正常性消费心理需求的范围。当做出的消费行为超过了个人实际消费力(包括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时,就属于消费主义。马克思认为绝对消费力是维持人生存和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需求,而社会消费力是符合个人收入和支付能力的消费,消费行为只有同时满足两种消费力时,才能被视为正常消费。因此,当消费是出于满足个人实际需求的目的,符合心理需求和行为维度临界值,没有造成挥霍、浪费资源的情况,那这样的消费就属于正常合理的消费,反之则属于消费主义。我们应该鼓励支持正常性消费,拒绝鼓吹消费主义。小结:消费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有着关键影响,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社会在消费的刺激下消费欲日渐扩大,人们身处其中一边获得需求满足,一边却又在膨胀的欲望中感受到压迫和无力,生存境遇遭到异化。消费展示出的符号价值象征着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个人主义和拜金享乐主义不断扩张、大行其道,在此情况下,消费逐渐被人们当作人生的根本目的和全部意义,遂落入消费主义陷阱。现如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影响下,在众多领域中都受到消费主义浪潮裹挟,本文站在消费主义现代性批判立场展开论述,探析消费主义对我国青少年网络消费的影响及其生成原因,并分析有价值的对策,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课。3消费主义裹挟下的青少年网络消费3.1青少年网络消费受消费主义裹挟后带来的问题不同于其他的群体,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具有一定特殊性。一方面,就青少年群体所处的消费地位来看,他们基本没有获取稳定经济收入的能力和来源,生活费依靠父母长辈供给。网络消费的便捷性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使用父母的账户,下单只需动动手指,容易刹不住车,这助推家庭条件富足的青少年在高消费习惯的影响下形成金钱至上观,容易让其产生不劳而获的享乐思想,缺乏辛勤劳动、实干兴邦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美德。网络社交平台和自媒体的发展把个人生活更多地暴露在公共视野中,受到网络社交媒体的助推,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青少年为了满足虚荣心、获得认可,想要追逐富裕群体的脚步,借助符号性消费显示自己所谓地位,进而陷入跟风、过度消费陷阱。另一方面,就青少年身心特质而言,他们正处于心理和思想发展不稳定不成熟时期,理性辨识能力不足,价值立场不坚定,三观发展不完善,再加上自身猎奇求异心理强烈,为了显自身个性和自我独特性,喜欢去追求潮流新奇的事物。消费主义隐匿于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中,迎合青少年这样的身心特质,诱导他们迷失在消费主义虚假包装的无尽欲望中。综上,青少年网络消费非常容易受到资本宰制的消费主义的冲击,展现出盲目跟风、拜金享乐、重物质轻精神和个人主义等突出问题,这对他们的人际交往、消费观、价值观甚至个人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消极影响。3.2青少年网络消费易受消费主义裹挟的归因探析现代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实现自我的机会,处于拔节育穗期的青少年更是在迫切找寻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同时,网络传播媒体影响力快速发展,它入侵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影响个体生活方式、思想意识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样,消费主义抓住青少年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与心理趋势,借助网络传播媒介,利用群体心理的操控规律,使得接收者在它的诱导面前失去辨别思考的闲暇与能力,青少年个体的主观意识不知不觉受制于消费主义的宰制性力量。在精心营造出的消费氛围中,青少年就容易被金钱、物欲、伪成功学的幻想所吸引,强调自身应当得到的种种,失去对个体人生真正意义的追寻,这事实上是从古老道德视野中挣脱出来的个体主义滑向一种极端的表现。3.2.1脱嵌型自我的意义探寻需求虽然网络消费彰显青少年个体自主性,但是现代性视域下脱嵌自我的固有特性为消费主义裹挟青少年网络消费提供了一定条件。嵌入和脱嵌相关理论是查尔斯·泰勒思想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泰勒指出,人在从“嵌入型自我”转向“缓冲型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认同的转型。但是在转型到脱嵌型自我的过程中,伴生出了自我的现代性隐忧,其核心是意义的缺失,具体表现为:意义的空缺脆弱感、日常生活的乏力与空虚、庄严感的消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需要先理解脱嵌自我的内在含义。从客观方面来理解,脱嵌型自我在心灵与世界之间建立起明显界限,自我逐渐从宇宙世界中脱离而出,这个阶段的自我对应价值祛魅的世界。“从宇宙中超脱出来,意味着人类主体不再被理解为宏大的、赋予意义的秩序的构成性因素,”张瑞臣.意义的空虚感——查尔斯·泰勒论“现代性隐忧”及其效应[J].伦理学研究,2020(01):106-113.神魔灵力从世界中退场,宇宙世界被认为是依照一定客观自然规律运作的外在。从主观方面看,脱嵌型自我还在自身内部划分起缓冲界限,即身体与心灵、欲望与理性的区分。理性的有力崛起让自我逐渐建立于超脱的理性之上,自我不再同过去一样从宇宙世界里获取意义,这在为人们带来某些成就感的同时也将人们拉入意义缺失的空虚中。那么依照泰勒的观点来看,人本身具有寻求意义和自我解释的本性,此时主导心灵的漠然理性难以对生命意义做出回答,故而寻找生命最终意义也是缓冲型自我不断努力的事。张瑞臣.意义的空虚感——查尔斯·泰勒论“现代性隐忧”及其效应[J].伦理学研究,2020(01):106-113.超脱理性崛起下的现代人不确定人生最终意义,却可以依靠工具理性清晰地明白周围事物的意涵,并借以其指导自我生活。比如说,人们能够清楚明白地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在于维持生计,然而却难以解释人生的最终意义。就算有了回答,也会出现变动,甚至被击碎,具有脆弱感和不稳定性。人们在欠缺整体性意义的框架体系下,面对生活的机械、倦怠与空虚,只能追求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于是物质、名、利等等都交替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一个目标的满足随之换来的是更多新的欲望目标,进而造成盲目攀比、拜金享乐和过度消费等现象。在现今网络信息时代,消费主义借助资本、信息技术载体扩大营销造势,利用人本身追求意义的本性激发焦虑情绪。青少年处于三观建立的关键期,更是容易对人生发展规划产生焦虑情绪,容易感到混沌空虚。此时消费主义极易趁虚而入,诱导青少年沉溺于消费的快感,误以为消费满足自身欲望是人生的根本意义和目的。消费主义裹挟青少年网络消费,表面上是在帮助青少年建立身份认同、找寻人生意义,实则是一种精致包装赚取利益的方式。3.2.2群体心理的裹挟何为群体?有效的群体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互相影响作用并紧密连结的个体构成,他们具有某种相似或相同特征,拥有某种共同目标以满足群体的某种共同需要。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在网络世界的传播创造空前活跃。网络营销者洞悉并利用群体心理特点,占据主动话语权,针对某一受众群体,构建符合营销目的的秩序、体系与价值观,引导人们难以自控地卷入其中,并且反过来加固那些构建出的秩序、体系与价值观。群体内相似个体之间的比较增强焦虑情绪,影响青少年网络消费认知与行为。消费主义与网络营销结合,巧妙利用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进行比较的心理,将他们引入极端物化消费中。人作为社会动物,需要认识到自身的能力与价值,但由于青少年缺乏相对客观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便时常通过与相近个体的比对来认识自我。青少年对自身缺乏理性认知,很容易卷入网络营销构建好的价值体系中,需要那些能证明自身优越性的社会产品拔高自己在同辈中的地位,扩大自身影响力,从而获取认可。消费主义借助群体理智特点影响青少年网络消费。个体一旦与群体混杂,智商和判断力便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个体此时为获得认同,愿意抛弃是非对错,用理智和智商换取一份使人倍感安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跟风的网络消费选择在大多时候都没有经过较为理性的判断思考,群体的暗示蒙蔽个体的理性判断,表现为情绪化、冲动化和非理性化。这一效应在青少年网络消费过程中同样如此,他们会选择相信群体幻觉,进而坚持自己的盲目从众心理和行为。在循环路径中,只要有人在网络消费搭建好的价值体系中获得更高的荣耀,群体内其他人就会感到落差,于是不甘落后地蜂拥而上,催生出越来越多非理性的网络消费行为,并将这视为自我表达与获取认同的主要形式。3.2.3网络传播媒介的催化大众传媒加速消费主义的传播,网络传播媒介助长消费主义对青少年网络消费过程的影响。首先,在商业运作思维影响下,卖方为了挖掘潜在消费空间,扩大销售,会主动赋予产品某种符号价值,借助网络传媒宣传鼓吹这种符号价值,对其进行合理化包装。事实上,这种传媒广告本质上“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8.4引导青少年理性参与网络消费的对策分析下面将针对青少年网络消费受消费主义裹挟后带来的三类突出问题,结合上文的归因分析,提出三大对策,分别是:其一,针对脱嵌型自我在消费主义影响下的自我价值迷失问题,提出发挥学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以筑牢价值底线;其二,青少年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受到消费主义影响,更容易产生金钱至上、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拜金享乐思想,缺乏辛勤劳动、实干兴邦的劳动意识,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深入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其三,网络新媒体的渲染和误导大大增加了青少年盲目跟风网络消费的可能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发挥媒介的积极影响力,净化网络传播环境。4.1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现今,青少年生活在网络信息时代,是网络营销的主要受众群之一,加上青少年自身有着猎奇、求异心理,他们与网络信息、广告商品接触较为密切,容易陷入消费主义陷阱,产生价值观偏差。因此,学校应当结合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情境、交往行为、未来规划,具体且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消费主义的虚假,为他们形成健康理性的价值观、人生观夯实基础。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材课本中有设置与网络消费、消费观等主题有关的内容,然而实际上,许多学校因注重应试教育,在具体教学中缺乏内容挖掘和思想引领,讲授相关内容时仅仅停留在知识点表面,欠缺对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教育和引导,使得学生认识不到、分辨不了、免疫不强,受到其危害却不自知。那么,学校不仅要注重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和建设,也要加强对青少年消费价值观、消费伦理方面的引导。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加强课程设计针对性,甄选时事热点进行深入辩证分析,理论应与实际紧密相连。此外还可以将消费价值观教育与多种形式的活动相结合,例如举办主题班会、主题讲座、学生辩论赛、征文大赛等活动,增强趣味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社会思潮选修课,帮助学生深入感知消费主义的实质和危害。4.2深入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历史唯物主观点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8.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前人思想经验,为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注入新活力。总书记针对劳动教育做出的相关论述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关键在于培育健康的、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劳动价值观。由于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刺激消费的手段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上既要重视作为生产的劳动,更要注重作为消费的劳动。当前青少年网络消费普遍存在盲目攀比、过度消费、符号性、重物质轻精神、投机享乐、拜金主义等特点,这恰恰说明青少年群体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不能正确认识消费的价值和意义。深入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有助于青少年体悟劳动的重要意义,强化辛勤劳动的意识,培育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光荣劳动、实干兴邦的良好品德。小方面来看,青少年能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消解自身网络消费行为的消费主义不良倾向;长远来看,这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消费对于自我实现而言并非目的和全部意义,关系到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4.3发挥媒介积极导向作用,净化网络传播环境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化大、速度快,这让社会普遍笼罩有不安、焦躁、迷茫等许多负面情绪,这样的情况在更迭快速的网络信息世界更是如此。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青少年身处于这样的网络消费环境中容易缺乏安全感,被消费主义牵着鼻子走。一方面,不断完善对网络媒体的管控和建设。政府深化网络环境治理,对错误的、极端的消费主义导向进行合理纠正;媒体工作者自身也要提高眼力,识别隐匿的消费主义,努力保持媒体的客观独立性。另一方面,发挥权威媒体在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导向作用。网络营销主要以新媒体的形式出现,例如在各个平台上推送软文、广告、直播、红人发帖等,在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的背景下,这样的传播多如牛毛、数不胜数,管控起来难度较大。对此,我们可以有效发挥权威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主流媒体凭借自身公信力,针对消费主义本质与危害进行权威解读,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解析。与此同时,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困顿迷茫的青少年指引方向,帮助他们消解焦虑情绪,提升安全感,建立健康理性的网络消费伦理。5结语消费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提倡青少年进行科学理性的网络消费,但不推崇消费主义错误倾向。在现阶段,消解青少年网络消费中的消费主义倾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除了要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扩展消费伦理和社会思潮教育,发挥媒介的积极导向作用,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