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历史试题分项汇编-01 中国古代史(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南省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历史试题分项汇编-01 中国古代史(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南省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历史试题分项汇编-01 中国古代史(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南省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历史试题分项汇编-01 中国古代史(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南省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历史试题分项汇编-01 中国古代史(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1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考点02早期国家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03秦汉时期

考点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考点05隋唐时期

考点06辽宋夏金元时期

考点07明清时期

考点08地方史

匚》考点01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5年中考真题赏析】

1.(2021•河南中考真题)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陕西宝国出土的小口尖底陶版河南陕县出土的陶益、附灶山东泰安出土的白”・

(约公元前5000一卷000年)(约公元郎000—前3000年)(妁公元嬉4200—帔500年)

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答案】c

【详解】

依据图片“陶瓶”“陶灶””陶釜”白陶鼎”的信息及文物所属时间可知,•: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

的制陶历史悠久,故C正确:图片没显示农耕工具、商品贸易且图片陶器无法显示是彩陶,故ABD错误,

综上故选C。

2.(2019♦河南中考真题)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七千年前的埃西安出土的西周铜编钟

A.华夏音韵,源远流长

B.丝竹之音,绵绵不绝

C.中原文明,历史悠久

D.钟磐之声,悠悠千年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中图片“骨笛"时员’”'西周编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是古代的乐器,所以三幅图片中文物共

同反映主题是华夏音韵,源远流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16•河南中考真题)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鹳鱼石岸纹陶缸(约5000年前)司母戊鼎战国铁型锌

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

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

【答案】A

【详解】

鹳鱼石斧纹陶缸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的代表作,战国铁犁锌属于战国时期的劳动

工具。BCD对图片的认识不准确,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02早期国家和社会的变革

15年中考真题赏析】

4.(2021•河南中考真题)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5

甲骨丈1食

对应汉字王£削刖

注:JH.刖,均为古代残髓的刑罚.

A.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中的“刖''和"鼻『都是古代残酷的刑罚,古代刑罚反映当时的律法和政

治状况,故A正确;BCD与题意无关,故错误。综上故选A。

5.(2019.河南中考真题)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都江堰铁制农具的出现含嘉仓示意图

A.生产工具的进步

B.水利工程的发展

C.农耕文明的发达

D.隋唐盛世的繁荣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得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馍”,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

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

扩大.铁器的使用,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含嘉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也是大运河最重要的配套

设施之一,说明隋朝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所以共同反映J'农耕文明的发达,故C符合题意,ABD不

符合题意,故选择C。

6.(2018•河南中考真题)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委奴国王'’金印是汉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见证,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题干三

幅图片和甲骨文无关,故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的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能印证商朝

青铜器的高超技术。“汉并天下”瓦当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能印证西汉的建立和

统一。“汉委奴国王”金印是汉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见证。故题干三幅图片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故B符

合题意;司母戊鼎出现在商朝,那时还未创立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上的字是金

文,不是隶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首先因汉字演变顺序的不完整排除A,然后根

据司母戊鼎的所处朝代排除C,根据司母戊鼎的文字排除D。

7.(2019•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

客观自然规律。世事常变,唯有“道”是永恒

的。老子认为“道”是可以认知的,但是要通

过学习和体悟的方式。他的哲学思想对我国

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老子像(河南周「I)

材料二

哲学

基者

游格

西

识也

变的

外界

知识

原来

《苏格拉底之死》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两个人物的思想有何异同点?

(2)思想影响着社会发展。请你再列举一例,来证明此观点。

【答案】(1)相同点:①都认识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②其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同点:老子主张通过学习和体悟的方式来认知“道''(客观规律);苏格拉底认为客观真理是人本就具有的,

主张通过研究自我来寻求真理。

(2)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对中国古代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或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老子认为“世事常变,唯有“道”是永恒的“,苏格拉底“他感觉世界常变”可知,两个人都认识

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老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老子主张

通过学习和体悟的方式来认知“道”(客观规律);苏格拉底认为客观真理是人本就具有的,主张通过研究自

我来寻求真理。

(2)开放题,任举一例,证明思想影响着社会发展即可,如: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居于主导地位,

对中国古代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产生「重要影响)。

8.(2016•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记有日食的甲骨文.国二鲁迅曾评价(云记:图三荷马史诗:相传为盲诗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瘴。,荷马在民司口头文学的基马上

(图为(:圮记3书能)加工整理而成。(图为奥缘奏:,

故事瓶直)

(1)图一至图三呈现的文字和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记述了历史。它们在记述历史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图一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历史价值?图二和图三的作品在记述风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案】(1)图一:内容主要是记事;载体为兽骨。(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图二:内容是系统编修(记载)历史;载体为书、纸;体例为纪传体。(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图三:民间口头创作;体裁为诗歌。(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图一:甲骨文是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的开始;(I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图二图三:均带有强烈的文学色彩。(1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详解】

(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出现于商朝,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图一“记有食的甲骨文”内容主

要是记事,载体为兽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图二:《史记》内容是系统编修(记载)历史,载体为书、纸,体例为纪传体。相传《荷马史诗》由

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一部再现古希腊社会图景的

不朽世界文学名作,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图三:民间口头创作,体裁为诗歌。

(2)依据己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出现于商朝,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

开始的。图二是史学著作,图三的作品是史诗,图二和图三的作品在记述风格上的相似之处是都带有强烈

的文学色彩。

考点03秦汉时期

15年中考真题赏析】

9.(2021•河南中考真题)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

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B.平抑物价C.盐铁专卖D.统一铸币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

时流通了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D

正确;兴办太学是汉武帝思想方面的措施,故A错误:BC是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政策但是与货币无关,故

BC错误。综上故选D。

10.(2020•河南中考真题)“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

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应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巩固了国家统一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答案】C

【详解】

本题主要说明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地区和西域物种尤其是农作物的交流,如茶叶,桃,梨,苜蓿,蚕豆

等。所以正确选项为C选项促进了物种交流。A选项,巩固国家统一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选项,材料中

没有体现对于西域地区的管理管辖,故B选项排除;D项,古代经济结构为以小农经济为主,新作物的传

入并没有影响小农经济的优势地位,D选项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2020.河南中考真题)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治未病"理论,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

动姿态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主张

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答案】A

【详解】

材料中的“治未病”指的是还未发生的疾病,主要体现「对于预防疾病的全视,而根据动物姿态创编的"五禽

戏”类似于今天的健身操等强身健体的活动,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B选项中的望闻问切主要是指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式,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C选项,材料中未曾涉及针灸疗法,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项,药食同源,用药简易主要指病人用药不应该太过复杂,材料中并无此方面的说明,故排除。故本题

正确答案为A项。

12.(2019•河南中考真题)“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

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幅员辽阔的疆域

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巩固统一的举措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内容反映的指的是秦始

皇实现统一的后,为巩固统•采取的措施: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等。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

题意,故选D。

13.(2017.河南中考真题)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

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东汉明帝提出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西域僧人,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

帝下令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南北朝时期,统治阶

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

的龙门石窟。这些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由此可知,题干

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故选Bo

14.(2020.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人们已经懂得了造字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

纸术传入欧洲,世界各国的造纸术也大都是从中国根转流传过去的。

唐朝时,中国已发明了火药。中国火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这些发明传播的特点。

(2)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

平“,请再举出一例说明这一观点。

【答案】(1)特点:都由中国传播出去;都经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传到欧洲后都经过了欧洲人的改进。

(2)祖冲之精确圆周率至小数点后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详解】

(1)从“西汉的造纸术''、“唐朝的灭药”等可知,材料说到的都是中国的发明;从"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

传入欧洲”及“中国火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可知都是经过了阿

拉伯人的传播;从材料二中的图片可知欧洲都乂对中国发明进行了改进。

(2)中国“3世纪到13世纪”领先西方的科技成果或著作都可。

考点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021年河南各地模拟】

15.(2021•郑州一中三模)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

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融合改变的装饰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B.多元文明,交流互鉴

C.佛教艺术,绚丽多彩D.中原文化,古老悠久

【答案】B

【详解】

根据“有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

融合改变的装饰图案”可知,材料反映了多元文明,交流互鉴,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择Bo

16.(2021.河南南阳二模)《魏晋南北朝史》记载:经过十六国南北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这时它们已经完

全融合在作为统一国家中主体部族的汉部族里了。这一趋势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

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以前更加兴盛起来。这反映了()

A.汉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B.民族交融推经济文化兴盛

C.少数民族文化较汉族更先进D.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更先进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这时它们已经完全融合在作为统一国家中主体部族的汉部族里”“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

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以前更加兴盛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民族交融使经

济文化更兴盛,故B正确;黄帝和炎帝统一融合后的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故A错误;CD在题干中未显

示,故错误。综上故选B。

17.(2021・河南师大附中三模)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制定精确的

历法,以把握季节轮替、气候变化的规律,指导农业生产,而精确历法的关键之一是精确圆周率。材料突

出体现了()

A.中国古代科技进步与农业密切相关B.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C.历法的制定离不开对天体的观察D.圆周率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

【答案】A

【详解】

根据“精确的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而精确历法的关键之一是精确圆周率”概括可知,圆周率的精确研究有

利于指导农业生产。这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A正确;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成

熟。B错误;圆周率不属于天体学研究。C错误;圆周率能够直接指导历法的制定,间接指导农业生产。D

错误。综上故选A。

18.(2021•河南信阳市一模)观察下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东晋南方地区()

材料文献

建安初,关中百姓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元帝为晋王,课督农功……《晋书•食货志》

(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股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A.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农业超过北方

C.出现民族交融趋势D.经济得到开发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里说到东晋南朝家给人足主要是指经济得到发展,故D符合题意;南宋时经济重心南

移完成,时间不符合,故A不符合题意;农业超过北方,农业超过北方也是南宋时期,时间不符合,故B

不符合题意;出现民族交融趋势材料里没有涉及到,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2021•河南洛阳模拟)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以下

陶俑的变化反映出

A.古代服饰的演变B.北方民族的交融C.少数民族的汉化D.南北政权的对峙

【答案】C

【详解】

观察图片可知陶俑的服饰变化了,由“穿着胡服”到“穿着汉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北魏孝文帝于

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

姻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故选项C符合题意;

材料只能体现北魏时期的服饰演变,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民族交融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增

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体现在服饰上,应当是既有胡人服饰风格,又有汉人文化风格,而这题是胡人服饰

直接到“穿着汉服”,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南北政权的对峙,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

为C。

20.(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晋书•食货志》记载:(南方地区)“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

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材料反映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A.北方人口南迁B.生产技术革新C.耕地面积扩大D.社会秩序稳定

【答案】D

【详解】

据材料“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般阜,几乎家给人足”可知,当时促使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

要因素是社会稳定,D正确;据所学可知,因为北方战乱,导致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

力,而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材料未涉及,A错误;材料未涉及技术革新、耕地面积的扩大,B、C排除。

【5年中考真题赏析】

21.(2015•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图二丝绸之路

材料二

图三汉魏洛阳减遗址图四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图五洛阳白马寺

(1)材料一的图二与图一相比较,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城市开始成为起点与它们曾是

哪些王朝的都城密切相关?

(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指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有着怎样的国际地位?

(3)要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说说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

【答案】(1)从长安延伸到洛阳。西汉、东汉。

(2)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

(3)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资料;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古代洛

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佐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

见证。

【详解】

(1)依据图一和图二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了变化,从长安延伸到洛阳,洛阳也成为起点;第二

问依据所学可知,长安是西汉的都城,洛阳是东汉的都城;

(2)依据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可知,古代洛阳是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

(3)依据所学可知,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资料。洛阳出土的东

罗马金币:是古代洛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佐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

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考点05隋唐时期

15年中考真题赏析】

22.(2021•河南中考真题)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件

迫切的事情。于是,隋炀帝

A.南下灭陈B.营建东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故C正

确;隋文帝南下灭陈,故A错误;隋炀帝营建东京洛阳,进一步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故B错误;隋炀

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打破门第束缚,创立科举制,故D错误。综上故选C。

【2021年河南各地模拟】

23.(2021.河南洛阳市三模)“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垂

老另IJ》这首诗反映了一段历史事件,它是

A.玄武门之变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

【答案】C

【详解】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

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

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材料中描述的是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故C符合题意;玄武

门之变是争夺皇位的斗争,排除A;开元盛世是唐朝最繁盛时期,排除B;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

排除D。故选C。

24.(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在国家、君主、百姓三者关系上,太宗的态度鲜明,即君主依附于国家。

国家依附于百姓,只有百姓才是政权赖以存在的基础。他比喻说,通过刻剥百姓来满足君主的私欲,就像

贪婪的人割自己身上的肉充饥一样,肚子虽然暂时饱了,可其生命也就此完结。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思

想是()

A.务实亲民B.兼听纳谏C.民本思想D.选贤任能

【答案】C

【详解】

根据“国家依附于百姓,只有百姓才是政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可知唐太宗将民放在最根本的地位置,体现了民

本思想,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的民本思想,没有体现务实、纳谏和选贤任能,排除ABD。

25.(2021•郑州中学三模)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

溃和颠覆中唯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土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

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可以推动教育发展D.在历史上影响广泛而持久

【答案】D

【详解】

隋朝时期创立的科举制,经过以后历代王朝发展。材料中“唯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

多年,,说明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而持久。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科举制对于人才选拔,排

除A;材料也没有提及科举制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B;材料也没有说明科举制对于教育发展的影

响,排除C。故选D。

26.(2021•河南开封市二模)在唐代,科举出身的官员中,门阀士族的子弟仍然占据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不来

自于固有的社会地位,而是来自于后天的竞争。这反映了当时的科举制

A.有利于社会公平B.仍然由上层权贵垄断

C.禁锢了人们思想D.扭转了尚武轻文风气

【答案】A

【详解】

材料中说明门阀子弟占据的优势并不是先天因素导致,而是后天的竞争。说明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社会的

公平。故A符合题意;科举制是官方组织的考试,并不是由上层权贵垄断,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科举

制对于思想的禁锢,排除C;科举制并不能扭转尚武轻文风气,排除D。故选A。

27.(2021•河南信阳市一模)这是一大发明,它提供给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

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发明”()

A.在隋朝时通过诗赋考试选官B.以道德声望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C.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D.考试的范围只局限于四书五经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它提供给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

成产生了较大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创造了相对平等

的竞争机会,C项正确;唐玄宗时期采用诗赋的考试形式,所以A项表述错误;B、D两项中的“唯一标准”“只

局限于“表述太过绝对,且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科目繁多,所以B、D两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28.(2021•河南濮阳市三模)下列时间轴中的年代可作为记录某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史事。此城市是

公元的202年581年6IK年1936"

A.北京B.西安C.洛阳D.南京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581年,隋朝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1936年12月12II,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

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

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由此可知,题干中所列的关键史事发生在今天的安,故

B符合题意: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2019

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故A不符合题意;汉王元年(前206年),项

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隋开皇元年(581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

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故C不符合题意;1911年12月29

日,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

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京。4月18日在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别市。1930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1927年至1937年的十

年被称作“黄金十年”,期间南京进行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奠定了现代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故D不符合题

意:故选B。

29.(2021•河南师大附中三模)下图是陕西出土的唐彩绘陶胡人骑马俑,高大雄健的骆驼上四个胡人乐俑载

歌载舞。这反映了()

A.长安的开放与繁荣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唐代水陆交通发达D.长安是当时经济中心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陕西、胡人乐俑载歌载舞“可知,长安在陕西,胡人体现是开放,彩陶、歌舞体现的是繁荣,

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30.(2021•河南郑州市二模)观察下面年代尺,它反映了()

创立进增加考试科目,

初步建立起通

上科鼓励上人报考

过考试选拔人

才的制度

唐太宗

隋文帝附炀帝

A.科举考试的目的在于提升国人文化素养

B.科举考试推动中国诗赋文章的发展

C.科举制的建立利完善

D.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体现了绝对的公平公正

【答案】C

【详解】

据材料可知,隋文帝初步建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进•步完善了科举制,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人才选拔制度,而不是提升国人文化素养,A

错误;材料未涉及科举取土的形式和内容,B错误;材料未体现科举制的评价,D错误。

31.(2021,河南濮阳市二模)隋唐时期(581年一907年),为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的合称,是经历了五胡乱

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随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B.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D.政权分立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知识,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对外实行开放政策。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故A符合题意;政权并立是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排除B;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特点。排除C:政

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排除D。故选A。

考点06辽宋夏金元时期

15年中考真题赏析】

32(2021•河南中考真题)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

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这主要是由于

A.草市的出现B.商业的发展C.纸币的使用D.商帮的形成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商业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其表现有:坊市界限被打破,城郊

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连,故B正确;草市出现在魏晋时期,

故A错误;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故C错误;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故D错误。综

上故选B»

[2021年河南各地模拟】

33.(2021•河南洛阳市三模)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

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材料突出反映了宋朝

A.海外贸易发达B.手工业的兴盛C.商业空前繁荣D.城市规模扩大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宋朝的商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达到r空前的繁荣。故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海外贸易,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虽然宋朝的

手工业的兴盛,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规模扩大,题干中的“市”是

指商贸市场。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4.(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下图反映了我古代贸易()

A.货物运输由陆运到水运B.贸易地点由城镇走向乡村

C.交易媒介由金属钱币走向纸币D.对外贸易由开放到闭关锁国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描述的是北宋东京汴梁的繁荣的商业情况,《宋代货郎图》描述的是乡

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B正确;材料未涉及货物运输方式的变化,A排除;材料未涉及交易媒介的

变化,C排除;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排除。故选B。

35.(2021•郑州一中三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

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下列说法不属于这场商业革命

具体表现的是()

A.出现纸币一一交子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一一商帮

C.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夜市D.出现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司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所知,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故B符合题意;宋

代商业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坊市分置也不再明显,海港贸易也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

家,并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故ACD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B。

36.(2021•河南开封市一模)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

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这表明()

A.宋元造船技术高超B.指南针已经应用于航海

C.宋元时我国商船遍及世界各地D.宋元时期贸易繁荣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

元代时达到140多个。”体现了宋元时期贸易繁荣的景象,所以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宋元的造船技术,

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指南针已经应用于航海,B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提到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

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不能反映宋元时我国商船遍及世界各地,C不符合题意。

37.(2021•河南信阳市一模)北宋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促使人们消费和饮食观念发生转变。人们

开始按照色、香、味、形、名五者兼具的原则烹制食品,饮食的品种和风味丰富多彩,形成颇具特色的宋

代饮食市场。由此推知,宋代()

A.经济发展助推社会生活变化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市民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D.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北宋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促使人们消费和饮食观念发生转变。人们开始按照色、香、

味、形、名五者兼具的原则烹制食品,饮食的品种和风味丰富多彩,形成颇具特色的宋代饮食市场”,分析

可知:材料主要描述「北宋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人们更追求饮食

的品质和风味,说明经济发展助推社会生活的变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故

选项B不符合题意;由材料无法得知市民的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由材料无法得

知市民的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38.(2021.河南许昌市一模)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元代杂剧歌总48

西州宋代幕葬歌舞乐壁画宋代St碎洞镣

A.高超的绘画艺术B.多样的娱乐生活

C.精彩的歌舞技艺D.激烈的体育竞技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歌舞散乐壁画,展现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蹴鞠属于娱乐活动;元杂剧歌舞也展现r娱乐生

活,故B符合题意;蹴鞠铜镜并不能展现绘画艺术,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