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A)(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A)(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A)(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A)(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A)(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精品试卷PAGEPAGE1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A)考试时间:2023年3月15日上午10:30-11:45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韩非子》记载:春秋末期,晋国赵襄子赏了中牟两个博学的贤士为中大夫,并授予田宅,引起了中牟地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种现象反映了()A.分封制彻底崩溃 B.井田制趋于瓦解C.礼乐制已经废除 D.宗法制不断强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末期,晋国赵襄子赏了中牟两个博学的贤士为中大夫,并授予田宅,引起了中牟地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可知,材料中赵襄子授予贤士田宅,破坏了井田制,反映了当时井田制趋于崩溃,B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但尚未彻底崩溃,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井田制的破坏,没有描述礼乐制度的废除,排除C项;春秋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而非不断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2.汉代思想家陆贾在其著作《新语》中写道:“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这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儒家仁政思想 B.法家集权思想C.墨家尚贤思想 D.黄老无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可知,陆贾强调治理天下要达到“无事”“无声”“无吏”“无人”的境界,所反映的是黄老无为思想,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黄老无为思想,而非儒家仁政思想,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黄老无为思想,而非法家集权思想,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黄老无为思想,而非墨家尚贤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3.孝文帝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孝文帝的改革()A.增强了对汉民族的认同 B.激化了民族矛盾C.冲击了儒家的主流地位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孝文帝在进行庙号改革时,为了能遵循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该做法体现了他对汉文化的认可,有利于增强鲜卑族对汉民族的认同,A项正确;庙号改革体现的是孝文帝对汉文化的认可,有利于民族交融,没有激化民族矛盾,排除B项;孝文帝的庙号改革遵循儒家礼制有助于强化儒家的主流地位,排除C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孝文帝改革对汉文化的认可,没有反映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反映的是隋朝不同时期的人口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经济的发展 B.赋税制度的改革C.生产技术的进步 D.江南地区的开发〖答案〗A〖解析〗题干反映的是隋初到隋盛时人口的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初到隋朝盛时,随着均田令的颁行,大量荒地被重新开发,农业经济恢复并发展,促进人口的增长,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基本沿袭北朝的租、调、力役赋税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对人口增长影响较小,排除B项;隋朝时,生产技术并没有显著进步,对人口增长没有直接影响,排除C项;隋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是对南方人口的增长有影响,但是对全国的人口影响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5.唐安史之乱时,叛军军力比宋朝金人强,虽两京俱失,但全国到处可以各自为战。宋朝时,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土崩瓦解,再没办法。宋朝这种结果和以下哪个史实有关()A.设知州、通判、转运使等分权 B.增设三司使、参知政事等分权C.宋朝地方设置节度使 D.宋朝王安石变法失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唐安史之乱时,叛军军力比宋朝金人强,虽两京俱失,但全国到处可以各自为战。宋朝时,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土崩瓦解,再没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地方设知州、通判、转运使等,在行政、财政、军事等方面过于削弱权力,且权力分割过细,所以地方无力反抗叛军,A项正确;参知政事这些官职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排除B项;唐朝设置节度使,而宋朝节度使只是职位名称,不具有实权,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强兵效果有限,是原因之一,但与材料中描述中央集权问题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书肆(古代书店兼刻书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大都市,销售对象多为士大夫阶层。随着印刷术的推广,宋代多地城市街市中书肆日盛,所刻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这一变化反映了()A.活字印刷得到普及 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科举考试范围扩大〖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从唐代到宋代,书肆售卖书籍的内容由传统经典扩大到到经典和通俗读物兼有,售书对象也发生变化,由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民众。这反映出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反映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通俗读物日渐兴盛,B项正确;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但在宋代并未普及,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朝,但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南北方的经济发展问题,排除C项;宋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但材料所述书肆售卖书籍的变化和科举制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7.明初规定内阁大学士为正五品官,且不得设置官署僚佐,六部由皇帝直接领导;到明中后期,内阁学士参与议政,有“票拟”权,官阶为正一品,内阁有时凌驾于六部(正二品)之上,有的大学士被比喻为宰相。这一变化体现了()A.内阁拥有了决策权 B.内阁侵权皇权旁落C.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D.皇权专制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初规定内阁大学士为正五品官,且不得设置官署僚佐,六部由皇帝直接领导;到明中后期,内阁学士参与议政,有‘票拟’权,官阶为正一品,内阁有时凌驾于六部(正二品)之上,有的大学士被比喻为宰相。”可知,材料主要讲内阁大学士官品升高,实际权力变大,内阁权势变大,实质是皇权专制的加强,内阁依附于皇权,D项正确;内阁是秘书机构,没有决策大权,排除A项;内阁依附于皇权而存在,实质是皇权的加强,并非皇权旁落,排除B项;明太祖废丞相,此后已没有相权,不存在削弱,排除C项。故选D项。8.明中期一位地主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沼泽地。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颇丰。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这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C.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 D.经济作物的品种繁多〖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朝中期的这位地主,通过对土地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实行多种经营,有效增加了收入,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多种经营,排除A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而材料内容表现的是农业的多种经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农业的多种经营,经营中出现的副产品并不属于经济作物,排除D项。故选C项。9.魏源指出,当时儒学“‘上不足制国用,外不足靖疆圉,下不足苏民困’,没有用处”;“‘毕生治经,无一言益己,无一事可验诸治者,’也无作用”。他旨在强调()A.学用结合以解决现实问题 B.朝政改革和观念更新C.亟待传承和完善当时儒学 D.发展科技和师夷长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上不足制国用,外不足靖疆圉,下不足苏民困’,没有用处;‘毕生治经,无一言益己,无一事可验诸治者’也无作用”可知,魏源认为,清朝时期的儒学已经“没有用处”,而且“也无作用”,其旨在说明要学用结合,用以解决现实问题,符合经世致用思想,A项正确;魏源主张学用结合,没有强调改革朝政,学用结合与古代经世致用有相似之处,也不属于观念更新,排除B项;魏源的思想是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不是亟待传承和完善当时儒学,排除C项;魏源主张学用结合,不是特指发展科技,且材料也没有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10.1901年,清廷中央根据大乱之后迅速开科的历史经验,希望举行乡试,以固结士心并提振权威,但遭到东南督抚的反对,最终东南各省辛丑乡试延期,西南、西北等省则按期举行。这反映了()A.清廷统治分崩离析 B.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C.清廷科举因地制宜 D.清末新政的举步维艰〖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政府“开科取士、收拢人心”的策略遭到东南督抚反对,辛丑乡试在东南数省没有实行,说明晚清时期东南地区的地方势力膨胀,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B项正确;由材料可知,西南、西北等省仍落实中央政策,如期进行乡试,所以清廷统治并未分崩离析,排除A项;晚清时期东南地区地方势力膨胀,使得东南各省辛丑乡试延期,表明晚清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并不是清廷科举的因地制宜,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由于晚清时期东南地区地方势力膨胀,使得东南各省辛丑乡试延期,与清末新政的实行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11.地方军阀主政贵州期间,茅台酒成为上层的社交礼物,还以“贵州公署酒”名义被选送参加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银牌奖”。这说明()A.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成果显著C.军阀统治有利于经济发展 D.近代民族品牌是时代的产物〖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茅台在近代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成长为民族品牌,是时代发展的产物,D项正确;材料反映茅台酒参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茅台酒成为民族品牌是时代的产物,并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成果,排除B项;材料反映茅台酒参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品质。以下近现代精神品质体现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①五四精神②长征精神③抗美援朝精神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A.民主科学 B.艰苦创业 C.爱国主义 D.奋发图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五四精神主要是爱国、进步、民主等革命精神,长征精神主要是为救国救民不怕牺牲的精神、坚信革命必然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等,抗美援朝精神主要是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包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精神。这些近现代的精神内涵丰富,共同体现的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项正确;民主科学主要是五四精神,排除A项;艰苦创业主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排除B项;奋发图强主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排除D项。故选C项。13.研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战役的胜利()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歼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答案〗B〖解析〗由材料“西集团军”“中集团军”“东集团军”及解放军进攻的方向,可知这场战役是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B项正确;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排除A项;歼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是三大战役的胜利,排除C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14.小楚同学用表格(部分)来梳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表格中画线处应填上()形成(1927——1937)《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成熟(1937——1945)《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________________持久抗战理论、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等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论十大关系》 D.《论联合政府》〖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持久抗战理论、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可知,1937年——1945年,在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逐步完善,其中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是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成果,D项正确;《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6月,排除A项;1925年12月,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排除B项;《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排除C项。故选D项。15.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四大汽车企业集团之一,其前身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于1967年率先在湖北十堰破土动工,是“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二汽的建设旨在()A.增强国防力量 B.调整产业结构C纠正左倾错误 D.扶持地方经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于1967年率先在湖北十堰破土动工,是“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环境恶化,为了应对当时美苏的威胁,加强国防为中心战略后方建设,A项正确;二汽发展的汽车制造业,仍以重工业为主导,B项排除;二汽设立改变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当时左倾错误依然存在,上升到阶级斗争为纲,排除C项;三线建设出发点是国家战略层面,扶持地方经济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16.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代背景和党中央印发的关于战后西欧国家、日本及亚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这主要是为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服务的,B项正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A项;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排除C项;我国在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中国古代地方治理〗材料一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出现了“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下虐民”的局面,秦朝对周朝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地处西北,“戎俗,尚武勇,故其民风大近于质朴无华,不尚文礼之一途”,较少受到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后,疆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土地,这些“化外之地”也必须要由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并且要由中央直接控制。所以,采用郡县制是必然的选择。——黄栋法等《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探析》材料二从成吉思汗伐西夏、金开始,经过窝阔台、贵由、蒙哥到忽必烈长达七十年的军事征服,元朝终于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空前的大统一。它的疆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前期极盛时期的版图,大体也就是清朝全盛时期中国的版图。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看,它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中国疆土拓展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周良霄、顾菊英《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的背景及其影响。〖答案〗(1)官员产生方式:秦朝郡县官员由君主任命产生不可世袭,分封制官员由世卿世禄制产生;与中央的关系:郡县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分封制地方具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影响方面: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封制易造成割据;(2)背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前代地方治理经验教训的总结;影响:行省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秦朝对周朝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较少受到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员产生方式不同,秦朝郡县官员由君主任命产生不可世袭,分封制官员由世卿世禄制产生;根据材料“秦朝建立后,疆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土地,这些‘化外之地’也必须要由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并且要由中央直接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中央的关系不同,郡县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分封制地方具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根据材料“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出现了‘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下虐民’的局面,秦朝对周朝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方面不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封制易造成割据。(2)背景:根据材料“从成吉思汗伐西夏、金开始,经过窝阔台、贵由、蒙哥到忽必烈长达七十年的军事征服,元朝终于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空前的大统一。它的疆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以及对前代地方治理经验教训的总结。影响:根据材料“元朝前期极盛时期的版图,大体也就是清朝全盛时期中国的版图。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看,它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中国疆土拓展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的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18.〖近代女性地位变化〗材料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近代以来,中国女性权利和地位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时间事件1898年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在上海诞生。1905年上海、广州等城市妇女开展了自发的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1907年在收回利权运动中,上海女界保路同志会为沪杭甬铁路收回商办作出了重要贡献。1909年中国已有公私女子学堂308所,女学生总数多达14054人。1912年在湖南女性唐群英等人发起组织下,“女子参政同盟会”成立,为女性参政而斗争,多次向参议院递交请愿书。1919年-1923年各地建立的比较有影响的主要女权组织共有20多个。1931年-1949年宣传女权的活动更加广泛,女性地位空前提升。我们熟知的政坛风云女性人物就有宋美龄、宋庆龄。——摘编自《我的社会思想萌芽——关于中国女性古代社会地位问题的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女性权利及地位变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女性权利及地位变化的原因。〖答案〗(1)①具有渐进性(时间长);②受近代中国政局变动的影响;③由自发到自觉(或组织化程度提高);④权利更加广泛,地位提高。(2)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③新式教育的发展;④社会一系列的改革与革命,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承认;⑤近代以来思想的不断解放;⑥女权意识的不断增强。〖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女性权利和地位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1898年至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女性权利及地位变化具有渐进性,时间长的特点;根据材料“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在收回利权运动中,上海女界保路同志会女子参政同盟会各地建立的比较有影响的主要女权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近代中国政局变动的影响;根据材料“上海、广州等城市妇女开展了自发的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女子参政同盟会’成立,为女性参政而斗争,多次向参议院递交请愿书。各地建立的比较有影响的主要女权组织共有20多个。”可知,由自发到自觉,其组织化程度提高;根据材料“宣传女权的活动更加广泛,女性地位空前提升。我们熟知的政坛风云女性人物就有宋美龄、宋庆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更加广泛,地位提高。(2)原因:根据材料“上海、广州等城市妇女开展了自发的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根据材料“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在上海诞生。中国已有公私女子学堂308所,女学生总数多达14054人。”可知,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以及新式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在湖南女性唐群英等人发起组织下,‘女子参政同盟会’成立,为女性参政而斗争,多次向参议院递交请愿书。宣传女权的活动更加广泛,女性地位空前提升。”可知,社会一系列的改革与革命,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承认,另外近代以来思想的不断解放,促使女权意识的不断增强。19.〖新中国的外交〗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合作走向了战后对抗。国际关系的变动,给中共对外政策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在美苏对峙的环境中选择最有利于中国革命的策略?起初,针对美苏转向对抗的形势,中共并不打算偏就哪一方,而是想独立自主地奉行对外政策。但是,作为两大阵营的领导国,美国和苏联都想尽可能使中国这个地域、人口大国加入到各自的队伍中来,这在客观上使得中国很难中立,必须得明确自己的立场。后来,随着美、苏两国对待国共内战和新中国的态度的变化、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中国不得不放弃中立的可能,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摘编自张秀华《关于“一边倒”外交政策》材料二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加上越战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一边倒”政策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的意义。(2)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外交:与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冲破外交孤立;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内政:顺利地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2)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战的影响;日本和西欧的崛起。〖解析〗〖小问1详析〗外交:根据所学可知,“一边倒”指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这有利于新中国与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冲破外交孤立;有利于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在50年代朝鲜战争发生后,苏联给予中国支援,有利于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内政:“一边倒”使中国不致处于外交孤立地位,有利于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有利于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新中国在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后,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得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根据材料“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加上越战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得出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日本及西欧的崛起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20.〖漫画时代〗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根据漫画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答案〗历史信息:新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新中国的工业化,一五计划等相关信息表述准确亦可)阐释:漫画中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反映了国家组织对工业资源的勘探,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开展。1953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人民政权得以巩固,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出于巩固国防的需要和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一化三改”,其中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总之,漫画可以从侧面反映时代面貌,材料漫画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生动写照。〖解析〗本题为论点阐释类题目,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首先,根据漫画中信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1953年,时代背景正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五计划实施,“一化三改”逐渐开始的时代,可以提炼论题为:新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结合过渡时期的时代背景,对漫画进行详细的阐释,如:漫画中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反映了国家组织对工业资源的勘探,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开展。1953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人民政权得以巩固,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出于巩固国防的需要和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一化三改”,其中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最后,对论题进行总结升华,前后呼应,如:总之,漫画可以从侧面反映时代面貌,材料漫画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生动写照。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A)考试时间:2023年3月15日上午10:30-11:45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韩非子》记载:春秋末期,晋国赵襄子赏了中牟两个博学的贤士为中大夫,并授予田宅,引起了中牟地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种现象反映了()A.分封制彻底崩溃 B.井田制趋于瓦解C.礼乐制已经废除 D.宗法制不断强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末期,晋国赵襄子赏了中牟两个博学的贤士为中大夫,并授予田宅,引起了中牟地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可知,材料中赵襄子授予贤士田宅,破坏了井田制,反映了当时井田制趋于崩溃,B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但尚未彻底崩溃,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井田制的破坏,没有描述礼乐制度的废除,排除C项;春秋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而非不断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2.汉代思想家陆贾在其著作《新语》中写道:“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这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儒家仁政思想 B.法家集权思想C.墨家尚贤思想 D.黄老无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可知,陆贾强调治理天下要达到“无事”“无声”“无吏”“无人”的境界,所反映的是黄老无为思想,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黄老无为思想,而非儒家仁政思想,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黄老无为思想,而非法家集权思想,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黄老无为思想,而非墨家尚贤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3.孝文帝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孝文帝的改革()A.增强了对汉民族的认同 B.激化了民族矛盾C.冲击了儒家的主流地位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孝文帝在进行庙号改革时,为了能遵循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该做法体现了他对汉文化的认可,有利于增强鲜卑族对汉民族的认同,A项正确;庙号改革体现的是孝文帝对汉文化的认可,有利于民族交融,没有激化民族矛盾,排除B项;孝文帝的庙号改革遵循儒家礼制有助于强化儒家的主流地位,排除C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孝文帝改革对汉文化的认可,没有反映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反映的是隋朝不同时期的人口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经济的发展 B.赋税制度的改革C.生产技术的进步 D.江南地区的开发〖答案〗A〖解析〗题干反映的是隋初到隋盛时人口的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初到隋朝盛时,随着均田令的颁行,大量荒地被重新开发,农业经济恢复并发展,促进人口的增长,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基本沿袭北朝的租、调、力役赋税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对人口增长影响较小,排除B项;隋朝时,生产技术并没有显著进步,对人口增长没有直接影响,排除C项;隋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是对南方人口的增长有影响,但是对全国的人口影响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5.唐安史之乱时,叛军军力比宋朝金人强,虽两京俱失,但全国到处可以各自为战。宋朝时,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土崩瓦解,再没办法。宋朝这种结果和以下哪个史实有关()A.设知州、通判、转运使等分权 B.增设三司使、参知政事等分权C.宋朝地方设置节度使 D.宋朝王安石变法失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唐安史之乱时,叛军军力比宋朝金人强,虽两京俱失,但全国到处可以各自为战。宋朝时,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土崩瓦解,再没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地方设知州、通判、转运使等,在行政、财政、军事等方面过于削弱权力,且权力分割过细,所以地方无力反抗叛军,A项正确;参知政事这些官职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排除B项;唐朝设置节度使,而宋朝节度使只是职位名称,不具有实权,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强兵效果有限,是原因之一,但与材料中描述中央集权问题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书肆(古代书店兼刻书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大都市,销售对象多为士大夫阶层。随着印刷术的推广,宋代多地城市街市中书肆日盛,所刻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这一变化反映了()A.活字印刷得到普及 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科举考试范围扩大〖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从唐代到宋代,书肆售卖书籍的内容由传统经典扩大到到经典和通俗读物兼有,售书对象也发生变化,由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民众。这反映出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反映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通俗读物日渐兴盛,B项正确;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但在宋代并未普及,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朝,但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南北方的经济发展问题,排除C项;宋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但材料所述书肆售卖书籍的变化和科举制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7.明初规定内阁大学士为正五品官,且不得设置官署僚佐,六部由皇帝直接领导;到明中后期,内阁学士参与议政,有“票拟”权,官阶为正一品,内阁有时凌驾于六部(正二品)之上,有的大学士被比喻为宰相。这一变化体现了()A.内阁拥有了决策权 B.内阁侵权皇权旁落C.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D.皇权专制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初规定内阁大学士为正五品官,且不得设置官署僚佐,六部由皇帝直接领导;到明中后期,内阁学士参与议政,有‘票拟’权,官阶为正一品,内阁有时凌驾于六部(正二品)之上,有的大学士被比喻为宰相。”可知,材料主要讲内阁大学士官品升高,实际权力变大,内阁权势变大,实质是皇权专制的加强,内阁依附于皇权,D项正确;内阁是秘书机构,没有决策大权,排除A项;内阁依附于皇权而存在,实质是皇权的加强,并非皇权旁落,排除B项;明太祖废丞相,此后已没有相权,不存在削弱,排除C项。故选D项。8.明中期一位地主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沼泽地。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颇丰。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这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C.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 D.经济作物的品种繁多〖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朝中期的这位地主,通过对土地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实行多种经营,有效增加了收入,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多种经营,排除A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而材料内容表现的是农业的多种经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农业的多种经营,经营中出现的副产品并不属于经济作物,排除D项。故选C项。9.魏源指出,当时儒学“‘上不足制国用,外不足靖疆圉,下不足苏民困’,没有用处”;“‘毕生治经,无一言益己,无一事可验诸治者,’也无作用”。他旨在强调()A.学用结合以解决现实问题 B.朝政改革和观念更新C.亟待传承和完善当时儒学 D.发展科技和师夷长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上不足制国用,外不足靖疆圉,下不足苏民困’,没有用处;‘毕生治经,无一言益己,无一事可验诸治者’也无作用”可知,魏源认为,清朝时期的儒学已经“没有用处”,而且“也无作用”,其旨在说明要学用结合,用以解决现实问题,符合经世致用思想,A项正确;魏源主张学用结合,没有强调改革朝政,学用结合与古代经世致用有相似之处,也不属于观念更新,排除B项;魏源的思想是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不是亟待传承和完善当时儒学,排除C项;魏源主张学用结合,不是特指发展科技,且材料也没有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10.1901年,清廷中央根据大乱之后迅速开科的历史经验,希望举行乡试,以固结士心并提振权威,但遭到东南督抚的反对,最终东南各省辛丑乡试延期,西南、西北等省则按期举行。这反映了()A.清廷统治分崩离析 B.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C.清廷科举因地制宜 D.清末新政的举步维艰〖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政府“开科取士、收拢人心”的策略遭到东南督抚反对,辛丑乡试在东南数省没有实行,说明晚清时期东南地区的地方势力膨胀,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B项正确;由材料可知,西南、西北等省仍落实中央政策,如期进行乡试,所以清廷统治并未分崩离析,排除A项;晚清时期东南地区地方势力膨胀,使得东南各省辛丑乡试延期,表明晚清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并不是清廷科举的因地制宜,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由于晚清时期东南地区地方势力膨胀,使得东南各省辛丑乡试延期,与清末新政的实行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11.地方军阀主政贵州期间,茅台酒成为上层的社交礼物,还以“贵州公署酒”名义被选送参加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银牌奖”。这说明()A.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成果显著C.军阀统治有利于经济发展 D.近代民族品牌是时代的产物〖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茅台在近代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成长为民族品牌,是时代发展的产物,D项正确;材料反映茅台酒参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茅台酒成为民族品牌是时代的产物,并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成果,排除B项;材料反映茅台酒参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品质。以下近现代精神品质体现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①五四精神②长征精神③抗美援朝精神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A.民主科学 B.艰苦创业 C.爱国主义 D.奋发图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五四精神主要是爱国、进步、民主等革命精神,长征精神主要是为救国救民不怕牺牲的精神、坚信革命必然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等,抗美援朝精神主要是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包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精神。这些近现代的精神内涵丰富,共同体现的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项正确;民主科学主要是五四精神,排除A项;艰苦创业主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排除B项;奋发图强主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排除D项。故选C项。13.研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战役的胜利()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歼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答案〗B〖解析〗由材料“西集团军”“中集团军”“东集团军”及解放军进攻的方向,可知这场战役是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B项正确;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排除A项;歼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是三大战役的胜利,排除C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14.小楚同学用表格(部分)来梳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表格中画线处应填上()形成(1927——1937)《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成熟(1937——1945)《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________________持久抗战理论、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等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论十大关系》 D.《论联合政府》〖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持久抗战理论、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可知,1937年——1945年,在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逐步完善,其中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是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成果,D项正确;《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6月,排除A项;1925年12月,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排除B项;《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排除C项。故选D项。15.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四大汽车企业集团之一,其前身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于1967年率先在湖北十堰破土动工,是“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二汽的建设旨在()A.增强国防力量 B.调整产业结构C纠正左倾错误 D.扶持地方经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于1967年率先在湖北十堰破土动工,是“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环境恶化,为了应对当时美苏的威胁,加强国防为中心战略后方建设,A项正确;二汽发展的汽车制造业,仍以重工业为主导,B项排除;二汽设立改变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当时左倾错误依然存在,上升到阶级斗争为纲,排除C项;三线建设出发点是国家战略层面,扶持地方经济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16.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代背景和党中央印发的关于战后西欧国家、日本及亚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这主要是为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服务的,B项正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A项;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排除C项;我国在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中国古代地方治理〗材料一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出现了“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下虐民”的局面,秦朝对周朝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地处西北,“戎俗,尚武勇,故其民风大近于质朴无华,不尚文礼之一途”,较少受到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后,疆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土地,这些“化外之地”也必须要由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并且要由中央直接控制。所以,采用郡县制是必然的选择。——黄栋法等《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探析》材料二从成吉思汗伐西夏、金开始,经过窝阔台、贵由、蒙哥到忽必烈长达七十年的军事征服,元朝终于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空前的大统一。它的疆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前期极盛时期的版图,大体也就是清朝全盛时期中国的版图。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看,它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中国疆土拓展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周良霄、顾菊英《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的背景及其影响。〖答案〗(1)官员产生方式:秦朝郡县官员由君主任命产生不可世袭,分封制官员由世卿世禄制产生;与中央的关系:郡县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分封制地方具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影响方面: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封制易造成割据;(2)背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前代地方治理经验教训的总结;影响:行省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秦朝对周朝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较少受到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员产生方式不同,秦朝郡县官员由君主任命产生不可世袭,分封制官员由世卿世禄制产生;根据材料“秦朝建立后,疆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土地,这些‘化外之地’也必须要由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并且要由中央直接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中央的关系不同,郡县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分封制地方具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根据材料“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出现了‘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下虐民’的局面,秦朝对周朝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方面不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封制易造成割据。(2)背景:根据材料“从成吉思汗伐西夏、金开始,经过窝阔台、贵由、蒙哥到忽必烈长达七十年的军事征服,元朝终于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空前的大统一。它的疆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以及对前代地方治理经验教训的总结。影响:根据材料“元朝前期极盛时期的版图,大体也就是清朝全盛时期中国的版图。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看,它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中国疆土拓展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的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18.〖近代女性地位变化〗材料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近代以来,中国女性权利和地位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时间事件1898年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在上海诞生。1905年上海、广州等城市妇女开展了自发的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1907年在收回利权运动中,上海女界保路同志会为沪杭甬铁路收回商办作出了重要贡献。1909年中国已有公私女子学堂308所,女学生总数多达14054人。1912年在湖南女性唐群英等人发起组织下,“女子参政同盟会”成立,为女性参政而斗争,多次向参议院递交请愿书。1919年-1923年各地建立的比较有影响的主要女权组织共有20多个。1931年-1949年宣传女权的活动更加广泛,女性地位空前提升。我们熟知的政坛风云女性人物就有宋美龄、宋庆龄。——摘编自《我的社会思想萌芽——关于中国女性古代社会地位问题的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女性权利及地位变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女性权利及地位变化的原因。〖答案〗(1)①具有渐进性(时间长);②受近代中国政局变动的影响;③由自发到自觉(或组织化程度提高);④权利更加广泛,地位提高。(2)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③新式教育的发展;④社会一系列的改革与革命,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承认;⑤近代以来思想的不断解放;⑥女权意识的不断增强。〖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女性权利和地位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1898年至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女性权利及地位变化具有渐进性,时间长的特点;根据材料“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在收回利权运动中,上海女界保路同志会女子参政同盟会各地建立的比较有影响的主要女权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近代中国政局变动的影响;根据材料“上海、广州等城市妇女开展了自发的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女子参政同盟会’成立,为女性参政而斗争,多次向参议院递交请愿书。各地建立的比较有影响的主要女权组织共有20多个。”可知,由自发到自觉,其组织化程度提高;根据材料“宣传女权的活动更加广泛,女性地位空前提升。我们熟知的政坛风云女性人物就有宋美龄、宋庆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更加广泛,地位提高。(2)原因:根据材料“上海、广州等城市妇女开展了自发的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根据材料“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在上海诞生。中国已有公私女子学堂308所,女学生总数多达14054人。”可知,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以及新式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在湖南女性唐群英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