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课件_第1页
两弹一星精神课件_第2页
两弹一星精神课件_第3页
两弹一星精神课件_第4页
两弹一星精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弹一星精神目

录/MULU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01【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国精神系列党课】——党支部/团支部/企事业单位2021年党史知识专题辅导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什么是“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后来演变为:两弹“原子弹和氢弹”“洲际导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包括其他配套武器,如核潜艇)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1955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策1944年,中国获悉美国正在制造一种“超级炸弹”的消息,从1946年开始我党便与海外的中国科学家特别是核科学家和火箭专家进行联络,争取他们回国参与核武器及配套武器装备的研究。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第一次踏出国门访问苏联。12月18日,毛泽东在与斯大林会见时提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研制原子弹,但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在此期间,毛泽观看了苏联成功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纪录片。也许是受到片中核武器爆炸威力的震撼,毛泽东在归国途中再一次表达中国要研制核武器的想法。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挥舞的核大棒让毛泽东认识到要消除核威胁就必须首先拥有核武器。他曾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1952年6月,中国向苏联请求给予研制核武器方面的援助,但遭到拒绝。1954年10月,毛泽东向来访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再次表达了希望苏联帮助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想法,也被其婉拒,但可派人去苏联学习。1955年1月15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毅然作出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研制核武器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1956年,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作为声名显赫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前身,61年前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被认为是中国航天梦的起点。1956年被认为是中国导弹梦、航天梦起步的元年。首任院长钱学森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向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第一枚“争气弹”的成功发射,打破了霸权国家“中国的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开创了人民共和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通天之路。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请插入相关图片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年代中后期,我国军事实力比较薄弱,而当时核武器只被几个国家垄断,为了国家的安全,我国决定研制核武。当时,苏联把原子弹的相关技术和材料交给了我国,并派专家协助研制,但在1959年,由于“中印边境冲突”导致我国与苏联关系破裂,苏联专家因此全部撤走,并且销毁了一系列合同,但是,我国专家没有放弃研制原子弹,并一路攻艰克难,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原子弹爆炸的第一天起,中国政府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获得成功。这是在我国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加强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这次试验成功,使中国有了实用型导弹核武器。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国防力量正快速地向前发展。请插入相关图片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爆炸试验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第一颗原子弹核爆炸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速度是最快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科学技术人员、工人、解放军指战员致以热烈祝贺,并重申:“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从此拉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请插入相关图片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综述: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钱学森、程开甲等科技工作者突破重重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

原子弹试验发出的春雷般巨响和卫星传回地面的《东方红》乐曲,庄严地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研制“两弹一星”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为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奠定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综述: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199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将“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江泽民在大会上讲话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它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民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其核心为科技创新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两弹一星”对新中国的贡献123“两弹一星”铸就了共和国的核盾牌,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的基石,给新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有利的国际战略环境;“两弹一星”深刻影响着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两弹一星”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于振奋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02【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国精神系列党课】——党支部/团支部/企事业单位2021年党史知识专题辅导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域。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支柱广大“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比如钱学森、钱三强等元勋都是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热血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在我国导弹和核武器两个试验基地,有数千名职工,他们不仅自己在戈壁沙漠工作了一辈子,许多人的第二代、第三代至今仍然留在那里。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坚强意志和立足基点广大“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在缺乏应有技术支援、空白核武研发经验的状况下,于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科学态度和“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我国的科研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是一项规模大、技术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关涉研究、生产、试验、使用各个部门。研制两弹,除了以独立自主攻克理论难题外,尤其需要大力协同攻克工业技术难关。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03【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国精神系列党课】——党支部/团支部/企事业单位2021年党史知识专题辅导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两弹一星”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12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两弹一星”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艰难程度要远高于“两弹一星”的创建,没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是很难实现的。我国现在虽然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人均GDP还排在世界百位之后,仍然是发展中的国家,需要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来加油鼓劲。中国的国际环境并不比建国初期好到那里去,世界上的反华势力仍然虎视眈眈,企图扼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没有一种精神是不行的。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配图配图配图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我们要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仪器,自己制造;缺少资料,刻苦钻研。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

配图配图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我们要学习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配图配图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请结合个人和单位工作的特性来阐述两弹一星精神的现实意义比如对事业单位(各单位公务员、老师、医生、干部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