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课《喜看稻菽千重浪》-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第5.2课《喜看稻菽千重浪》-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第5.2课《喜看稻菽千重浪》-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第5.2课《喜看稻菽千重浪》-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第5.2课《喜看稻菽千重浪》-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目录初步感知文学常识内容分析课后作业Part-01初步感知/解题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此作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七律·到韶山(毛泽东)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借此表达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副题,本篇人物通讯的实题,点明所报道的人物——袁隆平。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2.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3.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操守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学习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Part-02文学常识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1)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3)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文学常识Part-03内容分析袁隆平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氏”、“米神”等。袁隆平简介王卫星说,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让“中国以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国际社会赞誉他“解决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贡献”。他是中国人民的英雄,也是全世界的英雄。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袁隆平简介发现了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1960年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1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1966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4年培育出杂交早稻新组合威优491986年荣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奖1985年开始“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袁隆平简介荣获“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金质奖章199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14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1年获得世界粮食奖2004年开始合作研究转基因水稻2010年研发的高寒耐盐碱水稻试种成功2020年获得“共和国勋章”2019年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2021年袁隆平简介这篇以袁隆平为主要对象的人物通讯,主要是要想体现袁隆平的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请同学们浏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初步感知人物事例精神品质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1961年袁隆平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勇于实践,敢于探索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初步感知初步感知2.仔细研究这些事例,说一说,这些事例之间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些事例完整地呈现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3.由此可见,这篇人物通讯的线索是什么?本篇文章以事写人,以追述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4.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拟四个小标题呢?“曾记否,到中流击水”——突出表现他敏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突出他作为科学家勇于创新的品格。“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突出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捍卫真理的精神。“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突出他在杂交稻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给予高度评价。初步感知也就是说,作者是根据所要突出的人物精神品质来对事例进行分类,并以小标题的形式进行区分的。列小标题有什么好处呢?初步感知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也就是说,作者是根据所要突出的人物精神品质来对事例进行分类,并以小标题的形式进行区分的。列小标题有什么好处呢?初步感知(1)便于分门别类组织材料,使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2)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突出主题。(3)形式灵动、富于文采,能吸引读者,便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章的内容。谋篇布局1、第一部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采用了怎样的手法?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1960年7月的一天,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自信)——发现真理(收获)。表现了袁隆平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谋篇布局2、第二部分“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共七个自然段,分几个层次?可分两个层次。前五个自然段都是写袁隆平的研究情况,围绕挑战权威、独自创新来展开。后两个自然段写袁隆平的独特发现和介绍他的创新成果。谋篇布局3、第三部分“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这部分是说明袁隆平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主要围绕“三不稻”这个情节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个性,突出了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的认知的与众不同。二是选材精,不庞杂。谋篇布局4、第四部分“饥饿的威胁在退却”,通过几件事说明袁隆平的心愿?①一个梦——写出了袁隆平梦想和希望的美好;②战略设想——写出了袁隆平目标远大,不断进取;③两个心愿——“超级杂交稻”合成;让杂交稻走向世界。写作手法1、小组讨论: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人物仿佛“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得“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写作手法①“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眯起”“打量”“跨过”“蹲下”“翻看”,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写作手法②“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屏气凝神”“伸出”“欣喜”“抚摸”“几乎要喊出声来”写出了他发现特殊稻株时的惊喜。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1)围绕主题选取典型事件(2)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新闻性:突显重点(3)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文学性:丰富细节2、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此外,还有多种灵活的表达方式: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贯穿这些事件的中心线索是: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写作手法1、现在,我们再回过来来看文章的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作者为什么要把“喜看稻菽千重浪”作为文章的正标题呢?“喜看稻菽千重浪”,意思是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契合了袁隆平数十年追求的梦,最能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