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九年级复习情况调研(二)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L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
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修(di)争执(zhi)呼众取宠(huW)
B.攫取(jue)校对(jiao)前(卜后继(fu)
C.柱护(bi)鲜妍(yan)解恨欲睡(ydn)
D.矗立(zhu)愧赧(喧n)大庭广众(ti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题跋蒙昧浮光略影
B.潮汐严竣见异思迁
C箴言亵渎大相胫庭
D.粗拙宽宥千钧之力
3.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天问一号”已在2020年执行了火星探测首次任务。将“首次”置于“执行”的
前面。
B.居家期间,大家都通过手机关注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具体详情•把“关注”改为
“关切”。
C.做到宽容和互助是我们能否与同学友好相处并收获友谊的基础。删去“能否”。
D.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花费更
多金钱。删去“随着”或“使得”。
4.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号六一居士B.林冲——误入白虎堂
C.罗贯中——《三国演义》D.欧阳修——宋代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艺术的极境如空谷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个寂静的世界中,它自在开
放,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更不因为它处于无人
问津的山谷而消殒意韵。正相反,中国美学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小而永恒,其最大
的妙处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A.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
B.并不因其小而微不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
C.其间蕴含的生活情调和审美意趣,并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湮灭
D.有很多古诗词描写兰花,借兰花抒写自己的志趣
6.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医生看到患者走进诊室,对患者说:“欢迎光临。”
B.李奶奶不慎跌了一跤,小刚对她说:“跌跤算什么,勇敢地爬起来就是了。”
C.小明考试没考好,很灰心。小宁对他说:“考不好是很平常的事,别灰心,你一定会赶
上来的。”
D.张老师退休了,在送别会上,班长王强致辞道:“张老师虽然离开我们了,但她的形象
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7.按教材原文填空。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3)阿姊闻妹来,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
(4),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阅读(45分)
(-)(8分)
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像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修:(2)作:
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10.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中所构想的理想社会,其中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能与《大道之行也》“”和“相对应。
(~)(10分)
阅读《魔术的科学原理》,完成下面小题。
魔术的科学原理
①魔术师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保密动作上转移开的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误导。
②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一是观众会注意正在动的物件,或者发出声响的物件;
二是观众会看魔术师正在看的地方;三是魔术师觉得很重要的东西,观众也会觉得很重
要。
③科学家发现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性误导:一种叫做变化盲视,除非观察者把变化
前后的状态直接进行比较,否则这种变化不会被发现;还有一种隐性误导,叫无意盲视,
是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事物会视而不见。
④误导之外,利用视觉系统的特点,运用道具也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例如:弯
曲的勺子:魔术师晃动一把勺子,让勺子柄看起来好像是柔软的。
⑤原理:视皮层里有些神经元对移动的影像和线条末端的影像都很敏感,但它们对振
动影像的反应不同于其他视觉神经元。结果坚硬的物体此时看起来就好像中间变柔软了。
⑥三维空间扭曲:观众先盯着一个旋转的碟子看一段时间,这个碟子有三个区域会发
生扩张和收缩运动。再让观众看静止物体时,他们会感觉静止物体也在扩张和收缩。
⑦原理:神经元分别适应了视野中的三个区域产生的运动影像。
H.选文介绍的“魔术的科学原理”,具体指哪两个方面的原理?
12.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13.文章第③、④段中的画线句分别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写一种说明方
法)
(1)()(2)()
14.魔术师没有运用“魔术的科学原理”的一项是()
A.让观众注意发出声响的物件或看某个地方。
B.让观众跟着数数或计时。
C.抖动或旋转相应的道具来营造氛围。
D.表演前问候观众来营造氛围。
(三)(16分)
阅读《山岚里的希望之光》,完成下面小题。
山岚里的希望之光
周学珍
①教务主任走了进来,对我说:“周老师,学校的车中午12点准时出发,你准备准
备。”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呢,我的讲台上堆满了书,如小山一般,都是孩子们捐的。我已
急不可耐,我要把孩子们的爱,播撒到那片乡村中去。
②满载着书的两部车上了高速路,然后又在土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此行
的目的地。还未进村,我就听到锣鼓喧天,接着,大大小小的孩子忽然出现,随着车奔
跑。
③我下车绕校舍看了一周后,顿时对“穷乡僻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暗黄色的低矮
土墙,灰色的教室,灰色的桌椅,歪斜的顶梁,连同室内晦暗不明的光线,深深触动了
我。我抱着一种爱心大使的心态来到这里,却远远没想到,这里渴求的,不仅仅是书。
④我来到院子里发书。孩子一个个庄重得像被授勋的士兵,分别领到三五本书后,再
道谢而去。其中有一个孩子,刷地立正,对我行了少先队礼,让我的心感动又黯然。
⑤因为回去的路还很长,我们分发掉图书后,就准备离开了。这时,那所小学的陈校
长突然领着一个孩子来了,他,就是刚才对我行礼的那个孩子。陈校长催促道:“这孩
子,有什么事非要找周老师,快说,别耽搁了人家。”
⑥孩子侧着身,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我。我笑着告诉他,这是赠书,不
要钱的。孩子却很认真地说:“我翻书时,里面夹着这个。”
⑦我正有些不知所措,陈校长一个箭步过来,把孩子的手拉了回去,大声呵斥他:
“你这傻孩子,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干吗?”孩子将手抽了出来,大声辩解道:“这是我从
书里发现的。没错。”陈校长重重地“咳”了一声,扭过头蹲下身去,不理我们了。只是
摸出一支纸烟来猛抽。
⑧我接过钞票。告诉孩子,一定会将钱交还给失主。他很信任地看看我,再转身一溜
烟跑了,消失在山脚。
⑨这时,陈校长愁着脸站起来了,他有些尴尬,对我说:“周老师,不要怪我这乡下
人哪,那孩子家里穷啊。他爹说是出去打工,四五年都没回来过,没影了。他妈去年又大
病一场,家里穷得连米都吃不上,我总想着……”
⑩我茫然地站着,不知说些什么。陈校长又长叹一声,好像意识到什么,突然对我
说:“周老师,我知道自己想得不对,你要怪就怪我。”
⑪车子离开时,我看见陈校长在村口孤独地立了很久,像一尊山野里忏悔的铜钟。他
的话,我也想了很久……
⑫回校后,那张百元钞票一直没找到主人,我只好把它变成了班级里的募捐基金,以
便日后能帮助更多山里的孩子。我把这故事也讲给了孩子们听,我想要他们记住那个虽生
活贫苦却交给我一百元钱的孩子,记住那山岚里的希望之光。
15.第③段中的“这里渴求的,不仅仅是书”的言外之意是。
16.请仔细体会第④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黯然”?
17.品析第④段和第⑦段中的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这个男孩身上有哪些可贵之处?
18.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第⑦段中,(校长)大声呵斥他:“你这傻孩子,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干吗?”校长这
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2)第⑩段中,“陈校长又长叹一声,好像意识到什么。”校长为何“长叹一声”?他意
识到了什么?
(3)选文刻画了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校长,你怎样评价他?
19.对于文题“山岚里的希望之光”,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11分)
阅读《有话好好说》,完成下面小题。
有话好好说
杨杰
①岁末年终,又到了流行语大盘点的时候。“破防了”“YYDS(永远的神)”“什么
是快乐星球”“内卷”等开始竞争年度词,在2021年的内存条里占据一席之地。
②流行语是一种代表年轻的身份密码,等待同类接收、识别、会心一赞。朋友圈那些
惯常用流行语的人并无恶意,并不掌握多大的话语权,重复使用流行语融入大集体,进而
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朋友圈人们互相抛梗试探,努力显得时兴,钾着劲儿让自己显得
有趣。
③可问题就在于,复读机式的有趣并不是真的有趣,甚至相当乏味。当一个热词反复
出现在聊天记录、综艺字幕、电梯广告、视频弹幕里时,它的诙谐和巧妙之处就被一次次
稀释了。
④毫无技术含量的表达和缺乏趣味的文字,正在逐渐消磨我们的语言能力。根据《中
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2名受访者的调查,76.5%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
乏。在豆瓣成立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有22万参与者求教怎么形容冰糖葫芦好
吃、有什么能代替颜文字。(1)
⑤“失语症患者”离文字越来越远,症状是容易大惊小怪、抛弃句号。因为句号意味
着冷漠、不满和谴责的语气,只有感叹号才显得热情。他们也放弃遣词造句,需要表达时
就打开图库贴一张“说大事专用图”;写几句话要三行插入两个表情包,文字不再用来讲
逻辑和故事,只呈现情绪和状态。
⑥渐渐地,我们连100字的点评也凑不满了,微博也都是零碎的吃语。阅读和书写长
文更显吃力,能够领悟别人所表达的意思,并且精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成为一种逐渐稀缺
的能力。
⑦摧毁我们语言能力的并不是流行语,而是我们不再思考。在看似有趣的流行语外衣
下,包裹着干瘪的灵魂。
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写道:“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
界限。”(2)复制流行语是容易的,精确地形容思想、感受、味觉、气味,用别人未曾用
过的表达,去触碰那些存在却未被注意和书写的地带,才是有价值的,也是永恒的。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作者认为人们喜欢用流行语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2.我们的语言能力变弱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3.第④段和第⑧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1)()(2)()
三、作文(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4.命题作文
每个人都对心中美好的期许怀着憧憬与盼望,就像铁凝笔下的那个为穿上漂亮的新雨
衣而渴盼下雨的小女孩一样。局促一室之内,盼着走到春天的风里;心灵疲惫之时,盼着
南山下的东篱采菊;等待很久的旅程,渴望多时的礼物,期待已久的影片,多年未见的朋
友……都让我们盼望不已,翘首以待。那些盼望中的场景和细节,即使多年以后依然清
晰,足够品味...
请以“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答题卡作文纸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5.给材料作文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一间搁置多年的老房子,老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
进去就有一种憋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在上面
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到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身处困境,要善于为自己制造快乐;生活中保有
乐观的心态很重要;身有所长有助于自己在不如意时保持良好心态。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修(出)争执(zhi)呼众取宠(hua)
B.攫取(jue)校对(jiao)前(卜后继(fii)
C.盾护(bl)鲜妍(yan),恨欲睡(yan)
D.矗立(zhu)愧赧(nan)大庠广众(ting)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争弧(zhi)——zhi;
B.前(卜后继(应)----pu;
D.矗立(zhQ)----chu;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题跋蒙昧浮光略影
B.潮汐严竣见异思迁
C.箴言亵渎大相胫庭
D.粗拙宽宥千钧之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浮光略影——浮光掠影;
B.严竣——严峻;
C.大相胫庭----大相径庭;
故选D。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天问一号”已在2020年执行了火星探测首次任务。将“首次”置于“执行”的
前面。
B.居家期间,大家都通过手机关注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具体详情。把“关注”改为
“关切”。
C.做到宽容和互助是我们能否与同学友好相处并收获友谊的基础。删去“能否”。
D.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花费更
多金钱。删去“随着”或“使得”。
【答案】B
【解析】
【详解】B.“具体”与“详情”语义重复;可将“详情”改为“情况”或删去“具
体”;
故选B。
4.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号六一居士B.林冲——误入白虎堂
C.罗贯中——《三国演义》D.欧阳修——宋代
【答案】A
【解析】
【详解】A.白居易号香山居土;六一居土是欧阳修的号;
故选A-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艺术极境如空谷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个寂静的世界中,它自在开
放,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更不因为它处于无人
问津的山谷而消殒意韵。正相反,中国美学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小而永恒,其最大
的妙处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A.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
B.并不因其小而微不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
C.其间蕴含的生活情调和审美意趣,并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湮灭
D.有很多古诗词描写兰花,借兰花抒写自己的志趣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白处后面的“更”有语义更进一层的意思。联系后句“更不因为……”的格
式,可知前句也应是类似格式,B项“并不因……”符合。故选B。
6.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医生看到患者走进诊室,对患者说:“欢迎光临。”
B.李奶奶不慎跌了一跤,小刚对她说:“跌跤算什么,勇敢地爬起来就是了。”
c.小明考试没考好,很灰心。小宁对他说:“考不好是很平常的事,别灰心,你一定会赶
上来的。”
D.张老师退休了,在送别会上,班长王强致辞道:“张老师虽然离开我们了,但她的形象
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光临:多用于口语。敬辞,称宾客来到。不能称患者的到来,不得体;
B.有教育口气,不能用于长辈身上,不得体;
D.王强的话有张老师离开了人世的意思,实际上张老师只是退休了,不得体;
故选C。
7.按教材原文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曹操《观沧海》)
(2),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3)阿姊闻妹来,______o(北朝民歌《木兰诗》)
(4),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答案】①.山岛竦峙②.非学无以广才③.当户理红妆④.为报倾城随太
守⑤.秋天漠漠向昏黑⑥.怀旧空吟闻笛赋⑦.落英缤纷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竦峙、
妆、漠漠、赋。
二、阅读(45分)
(一)(8分)
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孽■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另有分,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修:(2)作:
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10.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中所构想的理想社会,其中
“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能与《大道之行也》"”和“相对应。
【答案】8.(1)修:培养(使……得到调整、整治)(2)作:兴起
9.(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2)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10.①.(使)老有所终②.幼有所长
【解析】
【8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
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①“讲信修睦”句意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句意为: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
生。作:兴起。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
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行:施行;为:是;公:所共有的;
(2)句重点词有:是故:因此;谋:奸邪之谋;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梳理语段内容,抓住相关语句来概括即可。“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的意思是:老人和
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这里体现了“欢乐祥和”的社会特点,表现的是无论
是老人还是幼子,人们渴望的都是平安、健康、快乐、幸福;因此所对应的是“老有所终
(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和“幼有所长(使孩子健康成长)”。
【点睛】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
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
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
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不是为了占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
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
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理想社会。
(-)(10分)
阅读《魔术的科学原理》,完成下面小题。
魔术的科学原理
①魔术师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保密动作上转移开的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误导。
②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一是观众会注意正在动的物件,或者发出声响的物件;
二是观众会看魔术师正在看的地方;三是魔术师觉得很重要的东西,观众也会觉得很重
要。
③科学家发现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性误导:一种叫做变化盲视,除非观察者把变化
前后的状态直接进行比较,否则这种变化不会被发现;还有一种隐性误导,叫无意盲视,
是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事物会视而不见。
④误导之外,利用视觉系统的特点,运用道具也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例如:弯
曲的勺子:魔术师晃动一把勺子,让勺子柄看起来好像是柔软的。
⑤原理:视皮层里有些神经元对移动的影像和线条末端的影像都很敏感,但它们对振
动影像的反应不同于其他视觉神经元。结果坚硬的物体此时看起来就好像中间变柔软了。
⑥三维空间扭曲:观众先盯着一个旋转的碟子看一段时间,这个碟子有三个区域会发
生扩张和收缩运动。再让观众看静止物体时,他们会感觉静止物体也在扩张和收缩。
⑦原理:神经元分别适应了视野中的三个区域产生的运动影像。
II.选文介绍的“魔术的科学原理”,具体指哪两个方面的原理?
12.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13.文章第③、④段中的画线句分别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写一种说明方
法)
(1)()(2)()
14.魔术师没有运用“魔术的科学原理”的一项是()
A.让观众注意发出声响的物件或看某个地方。
B.让观众跟着数数或计时。
C.抖动或旋转相应的道具来营造氛围。
D.表演前问候观众来营造氛围。
【答案】11.“误导”的心理原理和视觉系统的原理(利用视觉系统的特点)。
12.一是观众会注意正在动的物件,或者发出声响的物件;二是观众会看魔术师正在看的地
方;三是魔术师觉得很重要的东西,观众也会觉得很重要。
13.①.分类别②.举例子14.D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本文结构大体是总分,第①段总写,第②③段是一部分,第④段到⑦段是一个部分。
结合第②段“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③段“科学家发现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性误
导”可知,这两段介绍了“魔术的科学原理”一:“误导”的心理原理。
结合第④段“误导之外,利用视觉系统的特点,运用道具也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可
知,第④段到⑦段介绍了“魔术的科学原理”二:视觉系统的原理(利用视觉系统的特
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与概括。
扣住题干“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这个关键词,可以找到第②段,结合第②段“一是
观众会注意正在动的物件,或者发出声响的物件;二是观众会看魔术师正在看的地方;三
是魔术师觉得很重要的东西,观众也会觉得很重要”的内容,提炼出三点即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画图表、作诠
释、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结合第③段画线句“科学家发现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性误导”可知,这里把隐形误导分
成两种类型,并且分别解释,可判断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门别类的介绍了两种类
型的隐性误导,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结合第④段画线句“例如”可知,这是举出了一个事例,故判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
法,举出了魔术师弯曲勺子的事例说明了利用视觉系统的特点,运用道具也可以产生非同
寻常的魔术效果。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A.结合第②段“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一是观众会注意正在动的物件,或者发出声响
的物件;二是观众会看魔术师正在看的地方”可知,“让观众注意发出声响的物件或看某
个地方”符合误导的魔术原理;
B.结合第②段“三是魔术师觉得很重要的东西,观众也会觉得很重要”可知,“让观众跟
着数数或计时”是转移观众的注意力,符合误导的魔术原理;
C.结合第④段“误导之外,利用视觉系统的特点,运用道具也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效
果”,第⑤段“但它们对振动影像的反应不同于其他视觉神经元”,第⑥段“三维空间扭
曲:观众先盯着一个旋转的碟子看一段时间,这个碟子有三个区域会发生扩张和收缩运
动。再让观众看静止物体时,他们会感觉静止物体也在扩张和收缩”等内容可知,“抖动
或旋转相应的道具来营造氛围”符合利用视觉系统的的特点,利用道具的创造魔术效果的
魔术原理;
D.选项的这个做法没有运用“魔术的科学原理”;
故选D。
(三)(16分)
阅读《山岚里的希望之光》,完成下面小题。
山岚里的希望之光
周学珍
①教务主任走了进来,对我说:“周老师,学校的车中午12点准时出发,你准备准
备。”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呢,我的讲台上堆满了书,如小山一般,都是孩子们捐的。我已
急不可耐,我要把孩子们的爱,播撒到那片乡村中去。
②满载着书的两部车上了高速路,然后又在土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此行
的目的地。还未进村,我就听到锣鼓喧天,接着,大大小小的孩子忽然出现,随着车奔
跑。
③我下车绕校舍看了一周后,顿时对“穷乡僻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暗黄色的低矮
土墙,灰色的教室,灰色的桌椅,歪斜的顶梁,连同室内晦暗不明的光线,深深触动了
我。我抱着一种爱心大使的心态来到这里,却远远没想到,这里渴求的,不仅仅是书。
④我来到院子里发书。孩子一个个庄重得像被授勋的士兵,分别领到三五本书后,再
道谢而去。其中有一个孩子,刷地立正,对我行了少先队礼,让我的心感动又黯然。
⑤因为回去的路还很长,我们分发掉图书后,就准备离开了。这时,那所小学的陈校
长突然领着一个孩子来了,他,就是刚才对我行礼的那个孩子。陈校长催促道:“这孩
子,有什么事非要找周老师,快说,别耽摘了人家。”
⑥孩子侧着身,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我。我笑着告诉他,这是赠书,不
要钱的。孩子却很认真地说:“我翻书时,里面夹着这个。”
⑦我正有些不知所措,陈校长一个箭步过来,把孩子的手拉了回去,大声呵斥他:
“你这傻孩子,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干吗?”孩子将手抽了出来,大声辩解道:“这是我从
书里发现的。没错。”陈校长重重地“咳”了一声,扭过头蹲下身去,不理我们了。只是
摸出一支纸烟来猛抽。
⑧我接过钞票。告诉孩子,一定会将钱交还给失主。他很信任地看看我,再转身一溜
烟跑了,消失在山脚。
⑨这时,陈校长愁着脸站起来了,他有些尴尬,对我说:“周老师,不要怪我这乡下
人哪,那孩子家里穷啊。他爹说是出去打工,四五年都没回来过,没影了。他妈去年又大
病一场,家里穷得连米都吃不上,我总想着……”
⑩我茫然地站着,不知说些什么。陈校长又长叹一声,好像意识到什么,突然对我
说:“周老师,我知道自己想得不对,你要怪就怪我。”
⑪^子离开时,我看见陈校长在村口孤独地立了很久,像一尊山野里忏悔的铜钟。他
的话,我也想了很久……
⑫回校后,那张百元钞票一直没找到主人,我只好把它变成了班级里的募捐基金,以
便日后能帮助更多山里的孩子。我把这故事也讲给了孩子们听,我想要他们记住那个虽生
活贫苦却交给我一百元钱的孩子,记住那山岚里的希望之光。
15.第③段中的“这里渴求的,不仅仅是书”的言外之意是
16.请仔细体会第④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黯然”?
17.品析第④段和第⑦段中的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这个男孩身上有哪些可贵之处?
18.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第⑦段中,(校长)大声呵斥他:“你这傻孩子,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干吗?”校长这
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2)第⑩段中,“陈校长又长叹一声,好像意识到什么。”校长为何“长叹一声”?他意
识到了什么?
(3)选文刻画了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校长,你怎样评价他?
19.对于文题“山岚里的希望之光”,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15.这里的各方面条件也都很差。
16.为孩子的郑重道谢而感动;为他们艰苦的处境而黯然。
17.懂得感恩,为人诚实。
18.(1)想让贫苦的孩子把钱留下。
(2)为孩子生活的困境而忧愁无奈;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诚实的、是不对的。
(3)示例:他是一个善良有爱心(同情贫苦学生)、为人淳朴坦诚、勇于反省自己的好校
长。
19.山区里的孩子懂得感恩,虽身处贫困之中仍然保有着诚实善良的品格,作者在他们身
上看到了山区未来的希望,所以把他们比作“山岚里的希望之光”。
【解析】
【15题详解】
考查语句理解。根据第③段中的“暗黄色的低矮土墙,灰色的教室,灰色的桌椅,歪斜的
顶梁,连同室内晦暗不明的光线,深深触动了我”可知,这里除了需要书以外,还各方面
的条件也很差,校舍需要维修,桌椅陈旧,室内光线昏暗。
【16题详解】
考查语句理解。联系第④段中的“其中有一个孩子,刷地立正,对我行了少先队礼”可
知,这个孩子用行队礼的方式向我表示感谢,我为他的行为而感动。联系第③段中的“暗
黄色的低矮土墙,灰色的教室,灰色的桌椅,歪斜的顶梁,连同室内晦暗不明的光线,深
深触动了我”可知,我因为孩子们艰苦的求学环境而黯然。
【17题详解】
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第④段画线句,这个孩子用行队礼的方式对我表示感谢,说明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第⑦段画线句,校长呵斥孩子,说这是家里的钱,实际上是想让他把钱拿回去,因为他家
里实在太穷了。而孩子坚持说这是他从书里发现的,执意要把钱退还给我。可知他是一个
诚实的孩子。
【18题详解】
(1)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⑨段中的“那孩子家里穷啊。他爹说是出去打工,四五
年都没回来过,没影了。他妈去年又大病一场,家里穷得连米都吃不上,我总想着”可
知,校长这样说的目的是想让贫苦的孩子把钱留下。
(2)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⑨段中的“那孩子家里穷啊。他爹说是出去打工,四五
年都没回来过,没影了。他妈去年又大病一场,家里穷得连米都吃不上,我总想着”可
知,校长是孩子贫困的生活感到忧愁无奈而叹息。根据他说的话“周老师,我知道自己想
得不对,你要怪就怪我”可知,他意识到自己的虽然出心是好的,但不应该说谎,教给孩
子做一个不诚实的人。这样是不对的,所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叹息。
(3)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第⑦段中他呵斥孩子,把孩子手里的钱说成是他自己家里的钱,实际上只是心疼这个
孩子家里穷,说明他是一个善良有爱心,同情贫苦学生的校长。
根据第⑩段中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周老师,我知道自己想得不对,你要怪就怪我”可知,
他是一个为人淳朴坦诚,勇于反省的校长。
【19题详解】
考查理解题目。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孩子拿到了我送去的书,会郑重地向我行队礼表示感
谢,这说明他们是懂得感恩的人。无意中从书里找到了钱,虽然家庭贫困,但孩子会执意
把钱送还给我,说明了山里孩子的诚实善良。拥有这两种珍贵的品质,作者相信他们一定
能走出大山,学到更多的知识文化,将来回到家乡,把家乡建设的繁荣富裕。他们就是山
区将来的希望,所以作者把他们比作“山岚里的希望之光”。
(四)(11分)
阅读《有话好好说》,完成下面小题。
有话好好说
杨杰
①岁末年终,又到了流行语大盘点的时候。“破防了”“YYDS(永远的神)”“什么
是快乐星球”“内卷”等开始竞争年度词,在2021年的内存条里占据一席之地。
②流行语是一种代表年轻的身份密码,等待同类接收、识别、会心一赞。朋友圈那些
惯常用流行语的人并无恶意,并不掌握多大的话语权,重复使用流行语融入大集体,进而
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朋友圈人们互相抛梗试探,努力显得时兴,聊着劲儿让自己显得
有趣。
③可问题就在于,复读机式的有趣并不是真的有趣,甚至相当乏味。当一个热词反复
出现在聊天记录、综艺字幕、电梯广告、视频弹幕里时,它的诙谐和巧妙之处就被一次次
稀释了。
④毫无技术含量的表达和缺乏趣味的文字,正在逐渐消磨我们的语言能力。根据《中
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2名受访者的调查,76.5%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
乏。在豆瓣成立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有22万参与者求教怎么形容冰糖葫芦好
吃、有什么能代替颜文字。(1)
⑤“失语症患者”离文字越来越远,症状是容易大惊小怪、抛弃句号。因为句号意味
着冷漠、不满和谴责的语气,只有感叹号才显得热情。他们也放弃遣词造句,需要表达时
就打开图库贴一张“说大事专用图”;写几句话要三行插入两个表情包,文字不再用来讲
逻辑和故事,只呈现情绪和状态。
⑥渐渐地,我们连100字的点评也凑不满了,微博也都是零碎的吃语。阅读和书写长
文更显吃力,能够领悟别人所表达的意思,并且精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成为一种逐渐稀缺
的能力。
⑦摧毁我们语言能力的并不是流行语,而是我们不再思考。在看似有趣的流行语外衣
下,包裹着干瘪的灵魂。
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写道:“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
界限。”(2)复制流行语是容易的,精确地形容思想、感受、味觉、气味,用别人未曾用
过的表达,去触碰那些存在却未被注意和书写的地带,才是有价值的,也是永恒的。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作者认为人们喜欢用流行语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2.我们的语言能力变弱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3.第④段和第⑧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1)()(2)()
【答案】20.有话好好说。
21.代表年轻;融入大集体,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显得时兴、有趣。
22.语言越来越贫乏;离文字越来越远,用图说和表情包代替文字表达(放弃遣词造句,文
字只呈现情绪和状态);阅读与写作更显吃力(不能领悟别人所表达的意思,不能精确地表
达自己的感受)。
23.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往往可以从题目、首段或尾段中寻找,从形式上看应该是一个判断句,
从内容上看应该要能够概括全文。
文章的标题是“有话好好说”,根据第⑥段“阅读和书写长文更显吃力,能够领悟别人所
表达的意思,并且精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成为一种逐渐稀缺的能力”和第⑧段“精确地形
容思想、感受、味觉、气味,用别人未曾用过的表达,去触碰那些存在却未被注意和书写
的地带,才是有价值的,也是永恒的”可知,文章主要围绕“有话好好说”来展开,表达
了“希望人们能够用精确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才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观
点。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有话好好说”。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②段“流行语是一种代表年轻的身份密码,等待同类接收、识别、会心一赞”可
知,流行语代表年轻;根据第②段“朋友圈那些惯常用流行语的人并无恶意,并不掌握多
大的话语权,重复使用流行语融入大集体,进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可知,流行语可以
融入大集体,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根据第②段“在朋友圈人们互相抛梗试探,努力显得
时兴,抑着劲儿让自己显得有趣”可知,流行语显得时兴、有趣。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④段“76.5%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可知,人们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根据第⑤段“他们也放弃遣词造句,需要表达时就打开图库贴一张‘说大事专用图’;写
几句话要三行插入两个表情包,文字不再用来讲逻辑和故事,只呈现情绪和状态”可知,
“语言能力变弱”表现为:离文字越来越远,用图说和表情包代替文字表达,放弃遣词造
句,文字只呈现情绪和状态;
根据第⑥段“阅读和书写长文更显吃力,能够领悟别人所表达的意思,并且精确表达自己
的感受,成为一种逐渐稀缺的能力”可知,“语言能力变弱”还表现在:阅读与写作更显
吃力,不能领悟别人所表达的意思,不能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第④段画线句“在豆瓣成立'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有22万参与者求教怎么形容冰
糖葫芦好吃、有什么能代替颜文字”给读者列举了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例子,
更加真实有力地说明“毫无技术含量的表达和缺乏趣味的文字,正在逐渐消磨我们的语言
能力”的观点;
第⑧段画线句“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写道:'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
的世界的界限。’”运用的是道理论证,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论证''用别人未曾用过
的表达,去触碰那些存在却未被注意和书写的地带,才是有价值的,也是永恒的”的观
点,强调了语言的价值和意义,使论点更具有说服力。
三、作文(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4.命题作文
每个人都对心中美好的期许怀着憧憬与盼望,就像铁凝笔下的那个为穿上漂亮的新雨
衣而渴盼下雨的小女孩一样。局促一室之内,盼着走到春天的风里;心灵疲惫之时,盼着
南山下的东篱采菊;等待很久的旅程,渴望多时的礼物,期待已久的影片,多年未见的朋
友……都让我们盼望不已,翘首以待。那些盼望中的场景和细节,即使多年以后依然清
晰,足够品味...
请以“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答题卡作文纸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例文
盼
“老板娘,一碗鱼汤面啊!”“好的,好的!”清晨的雾气刚刚散去,一切都显得干
净得出奇,这家老旧的面馆里人来人往,老板娘加快手上的活儿,为大家准备着新鲜的早
餐。一家不起眼的面馆,成了我的盼。
几张老旧的四方桌,有年代感的旧木头椅子,整齐的摆放在店内,店不大,也不是很
新,但是很干净。这儿的一切都井井有条,顾客看着手中的晨报和杂志,也不着急,坐在
那儿安静的等待着。我第一次跟爸爸去那儿是六岁的时候,只知道那家店的面条很好吃,
天天都吵着要去。后来,她们都慢慢老了,奶奶的头发花白,甚至开始脱落。我觉得有些
不正常,她却笑着拍拍我的头说:“没事儿。”
日子依旧是一天一天的过去,奶奶却苍老的可怕,一切似乎都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
桌上那份可口的早餐。早上和奶奶亲切地招呼,燕子阿姨也一天天地瘦了下来,可是没有
人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直到一天我又吵着要去吃面,爸爸没有同意,我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可是没有人肯告
诉我。爸爸最后还是被我缠的失去了主意,带我去了面馆,但这次迎接我的不是热乎的早
餐,更不是亲切的阿姨,而是紧闭的大门,地上撒满枯黄的落叶,好像人来人往的地方从
来不是这儿一样。
我看向父亲,他声音轻轻的告诉我,奶奶得了糖尿病,出去治疗了,因为病情严重,
双目近乎失明,她看不见我,看到的,只有我的轮廓,却依然能在第一时间招呼我。我的
眼睛里好像进了沙子,涩涩的,没有眼泪,只是跟爸爸相对无言地站着。
这件事后过了好久,我跟爸爸都没有再提过这个面馆和那两个人。直到一天,我问爸
爸:“还在吗?”爸爸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昨天晚上刚走。"我感觉心底发酸,眼
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滴滴落下。奶奶走了,这个店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店关了,灯
灭了,人散了……这儿似乎从来没有过这么一家早餐店,一切照旧,依旧人声鼎沸,摩肩
擦踵。走在人群里,风吹起衣衫,看霓虹闪烁,内心却是凄凉一片。
店没有卖掉。依旧在那儿,只是没有开过。我不再一天天的盼着店开门,因为想念的
人不在了,我盼着奶奶在那儿过的很好,盼着燕子阿姨也能开心的进入新生活,盼着,盼
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要求以“吩”为题写一篇文章。“盼”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对
“爱”的盼望,对“乐趣”的盼望,对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东西的盼望,对“未来”的盼
望,对“雄心壮志”的盼望……这些都是对考生的提示和引导,目的是拓展思路,找出自
己最想写的“盼”。我们可以写盼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早点回家,表达对亲情的珍惜;可以
写盼望考出好成绩,盼望实现自己的梦想,表达人应该通过努力得到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湖北省荆门市物理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陕西省铜川市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汇文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海南省临高县波莲中学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传感纤维应用-洞察及研究
- 劣质塑料升级技术-洞察及研究
- 酒店出租合同协议书模板
- 钢材厂求购废钢合同范本
- 钢结构使用安装合同范本
- GB/T 32350.2-2015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第2部分:过电压及相关防护
- GB/T 19520.16-2015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100部分:面板、插箱、机箱、机架和机柜的基本尺寸
- GB/T 1796.1-2016轮胎气门嘴第1部分:压紧式内胎气门嘴
- (约克)机组热回收技术
- (完整版)常见肿瘤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中文版)
- 托玛琳养生碗gg课件
- 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行政后勤人员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卡
- DB52∕T 1480-2019 GLW-8430连栋塑料薄膜温室通用技术规范
- 医院核心制度题库(有答案)已修整(共48页)
- 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全面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