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南京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南京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南京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南京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考古工作者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坛、庙、冢等遗迹,同时期其他地区还出现了以城址、祭坛、王陵、玉礼器和陶礼器为标志的遗址。这说明当时()A.国家初始形态显现 B.奴隶制经济达到繁盛期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宗法等级体制得以确立2.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商鞅此举有助于()A.促进庄园经济发展 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减轻民众徭役负担 D.强化皇权专制独裁3.表1是中国古代对秦统一和秦始皇的一些看法,据材料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表1看法出处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李世民(唐)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李贽(明)《藏书》A.郡县制的实施始于秦始皇时代 B.秦朝统一功绩基本得到认可C.皇帝贪欲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历代对泰始皇评价始终如一4.东汉画像石题材内容包罗万象,技法娴熟老练,艺术水平空前。如图是东汉“制车轮画像石”,该画像可以研究当时()A.诸侯势力不断膨胀 B.中华文化广泛传播C.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D.百姓生活水平较高5.东晋南朝时,荆州和扬州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为谷仓地带。史家沈约说这里“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据此可知,东晋南朝时期()A.土地兼并相对缓和 B.少数民族加速汉化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D.高产作物广泛种植6.如图是某位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汉武帝 B.孝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7.唐代对女性而言是一个相对宽容的时代。她们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女子结社的活动。唐代女子可以女扮男装,可以骑马驰骋,甚至参与到政治和军事领域。这反映了()A.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B.男女社会等级地位平等C.唐朝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D.女子参政得到广泛认可8.唐朝租庸调制以征收实物地租为主,但岭南道怀集地区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成银饼。如图是唐怀集庸调银饼,观察该图可知当时()A.百姓赋税负担逐渐减轻 B.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C.南方税收总额高于北方 D.赋税征收管理较为严格9.《新唐书》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外戚专权 B.朋党之争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政10.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因此,宋朝()A.派武将到地方担任长官知州 B.减少科考次数削减官员数量C.增设枢密使控制调兵统兵权 D.设立路级机构监控各州行政11.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该材料反映科举制()A.促进社会阶层之间流动 B.考试程序严密公正客观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D.消弭了冗官冗费的困境12.史书记载,圣宗耶律隆绪年纪较小,承天太后摄政,汉官韩德让匡扶朝政,汉族士绅的地位由此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韩德让“官拜大丞相,封齐王,总览北、南二枢密院”。该事件出现于()A.北宋 B.西夏 C.辽朝 D.金朝13.建炎南渡后,不少官员主张定都建康(今南京),但赵构认为建康紧靠长江,金兵随时会过江,最终迁都临安。临安城水网密布、湖泊纵横,是抵御金人骑兵的天然屏障。就算金兵打来,还能直接逃亡海上。这反映了南宋统治者()A.偏安苟合的心态 B.无为而治的思想C.避战保民的理念 D.故土难离的悲情14.《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服役之,比于内地。”由此可见,元朝()A.民族交融盛况空前 B.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C.民族矛盾得到解决 D.全国各个地区均归行省机构管辖15.黄宗羲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指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青焉耳矣。”据此可知,明清进步思想家()A.基本否定儒家伦理道德 B.主张推翻封建专制体制C.大力宣扬西方启蒙思想 D.继承发展儒家民本思想16.清朝在西藏采用政教合一的政策,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共同管理西藏;在蒙古则推行政教分离;在西南苗、彝、壮、等部落推行土司制度。据此可知,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A.开明平等 B.因地制宜 C.以民为本 D.垂直管理17.明朝后期,欧洲传教士利玛窦与科学家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与李之藻共同编译了《同文算指》介绍欧洲笔算,他还在中国绘制并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这些举措()A.促进了西方科技传播 B.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转型C.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 D.改变了普通民众的世界观18.李煦拥有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权力,他在江南苏州织造局当官三十年给康熙呈过大量的奏折。康熙曾对李煦说:“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若有人知,尔即招祸矣。”这一做法()A.扩大了宰相职权 B.保证了局势稳定C.减轻了政务负担 D.强化了君主专制19.表2为1842—1844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列强通过这些条约表2年份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A.获得了一些殖民特权 B.可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C.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D.派军驻扎中国战略要地20.洋务运动时期,轮船招商局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约银493.3万余两。因与该局争衡,减少运价,三年共约银813.6万余两。”由此可见,洋务运动()A.有效实现了自强求富的战略目标B.促使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C.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推动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改变21.梁启超曾批评李鸿章:“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为此,他主张()A.变革中国政治体制 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维护清廷君主专制 D.宣传经世致用思想22.《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脱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的“民军起事”是指()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保路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23.学者金冲及说:“辛亥革命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像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稳定的统治秩序(专制政权)……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这里的“巨大作用”主要是指()A.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B.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C.触发了小农经济解体 D.唤醒了下层普通民众24.1915年12月,蔡锷与梁启超密商反袁,表示“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命去干这一次不可”。决定文武两步方案,梁启超发文章,夺舆论先声;蔡见机潜回云南,起兵讨袁。此后不久,爆发了()A.戊戌变法 B.府院之争 C.护国运动 D.北伐战争25.如图时政漫画《我实拿他不动》刊登在1919年5月16日的《神州日报》上,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共合作 D.国民革命26.毛泽东曾在某文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该内容出自()A.《井冈山的斗争》 B.《论持久战》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27.1935年10月,陈云介绍某次会议“建立了坚强的领导班子来取代了过去的领导人,党对军队的领导加强了。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该会议的召开地点是()A.嘉兴 B.汉口 C.遵义 D.延安28.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在亡国灭种的关头有参加抗日的可能,甚至连军阀、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营垒也有分化的可能。这一观点旨在表明,中共()A.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联合国民党进行国民大革命C.全面抗战路线基本形成 D.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9.如图是抗战时期某场战役示意图,该战役()A.打破了日军不败的神话 B.是局部抗战时期战斗最激烈战役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是抗战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30.194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种形势的转变与下列哪一场战役直接相关()A.沙家店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31.如图是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步入会场时的场景。这次会议()A.颁布了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B.确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 D.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32.周恩来总理经常讲,搞外交“远亲不如近邻”,考虑国际关系问题,最主要的是要把左邻右舍的关系搞好,也就是要亲善四邻、安定友邦。下列外交活动或政策符合上述言论的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乒乓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以李四光、钱学森等为代表的著名科学家,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他们身上的精神品质也是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的主要内涵是()A.亲民爱民,军民情深 B.忘我拼搏,艰苦创业C.扎根农村,开放包容 D.自强不息,绿色发展34.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里提到“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三十年间”推动“进步”的举措有()A.开展三线建设推进现代化进程 B.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35.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国人大相继制定并通过了《中外合资企业法》、《商标法》等法律。1984年通过的《国营工厂法》规定:“工矿企业的生产和指挥,以及正常的经营管理都由厂长负责。”这些法律()A.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终结了计划经济的体制C.规范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D.推动了经济特区的设立36.1990年4月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确定了整个上海的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经济中心,承担着国家战略的使命,这表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增强C.中央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37.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党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实现了两次理论上的跨越,实现两次理论跨越的大会是()A.中共八大、中共十二大 B.中共八大、中共十九大C.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二大、中共二十大38.经过15年艰苦谈判,中国于2001年签署协议,就关税等问题与相关国家达成共识。该“协议书”()A.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为世界和平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C.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D.体现中国更深层参与经济全球化39.2017年十九大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下列属于新时代成就的是()A.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B.成功发射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C.载人飞船发射首次取得圆满成功 D.深海深地探测技术取得巨大成果40.2020年底,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但大幅增进了农村居民的福祉,而且大幅推进了世界反贫困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扶贫政策的成功()A.标志我国民主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B.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C.标志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41.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宋代,一些地区形成了一种兼营绢布、日用小商品,且在村落、附近集镇从事小规模商业活动的模式。在自然环境特殊的地区,人们会共同投入以市场为目标的其他产业,譬如在南方山区,完全市场化的茶、竹、木、漆、纸等行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宋代还是十九世纪以前铜产量与铜钱铸造量最高的时代,又曾以年产铁十四万吨的水平在世界前现代国家中高居第一。更多的与土地相分离的人们,则投身商业,涌入城市,使宋代发育出繁盛的商业城市、发达的城镇体系、商品交易网络,也使宋代的城市化水平达到前朝后代均难望其项背的程度。高度发展的经济也带来学术文化的繁荣,唐朝后期出现的断诗体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发明更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摘编自余蔚《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1)据材料,指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表现。(6分)42.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1951年,青海民和县磨沟村回族农民冶金财在土改中分得水地二亩五分,冶金财喜看颁发的土地证。——《茹遂初:记录土改探源江河》材料二1956年第一次提出包产到户。20世纪70年代末,包产到户再次出现。由于领导支持,安徽、四川等省区的农民最先想到包产到户。安徽肥西县山南公社的农民在以万里为首的省委支持下,搞起包产到户的试点。尽管批评的声音还非常强烈,但是成功的实践使包产到户很快推广开来。之后,包产到户在全国逐步恢复、发展起来:从1982年11月全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1983年底,“双包”责任制在理论上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确认;自1985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连续发布指导农村工作的文件,一再强调“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家庭经营长期不变”。1999年,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被写入断修订的宪法。——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信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并说明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4分)(2)据材料二,按时间段描述包产到户责任制度的发展、变迁的历程。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两个时期农业政策改革的共同作用。(6分)

南京市2023-2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