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课程学习感悟3000字】_第1页
【科举制课程学习感悟3000字】_第2页
【科举制课程学习感悟30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举制》课程学习感悟《科举制》这门课结课之后,我的感触相当深刻。当今社会如果提到科举制,恐怕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制度是在明清时期历史条件的局限下采取的一种僵化、古板的制度吧,不仅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更对现在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是上完这节课之后我觉得分析一个制度不能单单从它消极的一面来看,更要看到他的积极一面,这也正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接下来,我就谈谈上完这门课后我个人对科举制积极的一方面。科举考试制度已经被废除了一百多年,可是谈起来,人们还是有一种感觉复杂的感觉。早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地位,对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民的思想,成为我们中国现代落后的根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倒是有一些替科举制平反的声音响起,一些学者认为,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甚至可以算作是第五大发明,理应得到充分肯定。所有这些争端,关于科举考试制度的信息也比较复杂,但大多都是差不多的。学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认为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同。科举考察制度的真正意义要放在历史中获取,历史的规律性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出来的,但是有必要在很长的时间中去审视。盲目否认科举考试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悲哀,只有在更为广大的视野才能重新进行审视,这也是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任。科举制指的是分科取士,从隋炀帝大业元年开始,终结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其间经过一千三百多年,一直以来是封建王朝选择官员的主要途径。隋文帝时期分科考试,隋炀帝晦气开进士科,唐太宗和武则天以及唐玄宗等相继完善了科目、武举、殿试等多种层面的考试内容,从而突破魏晋以来的官僚阶层的垄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宋代增加的糊名制,增加设置了进士出身,让科举考试系统越发形成体系;元代断断续续的实行科举后,因为明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增强,科举制达到了最巅峰,考试内容十分明确,选材标准相当完善。可是明朝也出现了数百年来科举考试制度中最为人诟病一个形式,也就是八股文。八股文限制了只能用四书、五经当中文章句子出题目,学子也只能按照题义来说明其中的意义,措辞需要使用古人的语气,这也就是所谓的代圣贤立言。八股文的格式也比较僵化刻板。结构都是定死的,连字数有所限制,句式要求对仗工整。这种文体一直都被认为是在扼杀、限制人们的思想,主要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想想高中课文中的范进、孔乙己,无一不是八股取士的典型任务。顾炎武曾经深刻的提到这个问题,说道:“八股之害,甚于焚书。”清朝的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中更对科举制极尽嘲讽之能事。清朝末期的科举考试制度的舞弊现象越发严重,而后西方工业的浓烟夹杂着枪炮烟尘打开了清政府的大门,在维新声中,科举制终于在20世纪初成为历史。这数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科举制的好坏,持批判态度的人们仍然是为束缚人们思想的科举存在千年而感到痛心,可许多人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思考逻辑是科举制很坏,所以才会被废;因为科举制被废,所以科举制肯定是不好的,就像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一样,一定要除之而后快;持肯定态度的人们也选择了刻意的进行规避,之是单方面为西方的文官制度的借鉴而引经据典,维护着民族的骄傲。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我们评价一个事物的性质,一定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正所谓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说法。以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加深对历史认识的深度与广度,对我们民族文明发展史进行客观的、理性的反思,这才是我们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科举制并不是非常坏的考试制度。首先,科举考试制度选取人才的方式到现在仍被提倡。钱穆先生曾说过一段话:科举制因为有各种缺点,种种流弊,自然是应该随着时间而慢慢变通,但清末的人们却一心只想着变法,将制度直接废除。可是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毫无标准,人事混乱,派系诸多,结党营私,这种种病象,不能不说我们把历史看得太轻了,盲目认为以前一切都是要不得的,才聚九州铁铸成大错”。维新变法时我们更多的是盲目地吸收外国文化,不知道关键的是什么。学堂是创造人才培育人才的地方,可是学堂怎么都无法代替考试制度;用学校开代替考试选人制度,是盲目的改革。最后导致中国二十几年的用人行政都没有客观的选取标准。就像现在的高考,对于科举制度,学生们即使没有考中,大多数也不会去埋怨考试。而且科举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最终为平民百姓走向权力中心提供了可能性。就像曾经高考有一句话流传:如果没有高考,你拿什么跟富二代、官二代拼。再者,也不能用少数人物来给科举制订立性质问题。以前多科举考试制度的审视角度就是对科举的丑化和刻意的否定倾向。范进、孔乙己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固然是科举弊端的产物,可是难道文天祥、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沈括、宋应星等科技巨匠就不是科举制的产物吗?就连清末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否定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是文教科举出身的,这些名人都是也都是科举制度之下出现人才。我们忘掉了这一层多是受到中小学教材的影响;二是,历史书中清末人士的言论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些处于科举时代的人们对科举观察得的确很细,可是却不一定非常全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产生距离之后,尤其是与其他进行参照与比较之后,才能可以看得更为更清楚。不能简单草率地认为只要是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就是进步人士?近代中国的落后是封建体制的问题,又怎么能像康有为一样简单草率的归结到科举考试制度头上呢。而且,我们要注意把科举考试制度和八股文进行区分。清政府末期的有识之士对科举制的批判大都是针对八股文对人的思想产生的禁锢,同时也连带批判了科举制,这比较容易让人们产生误解,错误的认为八股文就是科举制的主要内容。但是实际上,八股文是明朝之后才成为科举考试制度中主要内容,之前盛世唐朝与赵宋王朝和八股文没有丝毫关系,就算是在明清两代中,国家选取的人才也不是最差的,因为科举考试制度不一定能将最有才的人发掘出来,但至少可以将无才者淘汰,科举制使官员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这也是事实。真正的科举不能轻视了科目的意义,就像梁启超最后所说的那样,科举考试制度的根源问题其实只是所考试的科目不能产生效用。有的研究者觉得科举考试制度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社会阶层的变化,所以科举制并不是公平的,它考察考试学子的家庭,还考察其姻亲一方乃至是朋友关系,最后得出了科举制在百姓阶层流动可以说不存在这种结论。我觉得这是对公平的一种苛责。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在不断追求着公平,现在尚且没有完全做到的事,拿来强求前人,这明显不是存在问题。而且不同的人之间的资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说人类社会从来都不存在,也很难达到绝对的公平。在制度中能达到一种过程是公平的或者程序是公平的就已经不容易了,而古代的科举制难能可贵在于其至少基本上做到了程序公平。其实对科举考试制度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我才发现如果某种制度已经达到了无人能凭借意志去撼动,并且存在如此之久的时期,那就证明这种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的客观规律,是符合那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