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县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威远县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威远县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威远县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威远县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威远县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B.BC.CD.D2.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水 B.铁 C.氯化钠 D.氧气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镁带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4.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A.大力推广煤改气工程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买车时尽量购买新能源汽车 D.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6.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冰冰融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铁生锈铁熔化 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7.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C.食物腐败D.用电热壶烧开水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B.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18/6.02×1023g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9.20℃时,在某浓度的100克食盐溶液中,加入5克食盐,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浓度10.儿童缺铁缺锌将严重影响儿童发育,医生通常建议服用锌铁口服液,这里的锌、铁指的是A.原子B.单质C.元素D.分子11.下列关于氧气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都发光放热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必需要用酒精灯加热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一定到产生连续性气泡时再收集12.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质量 D.物质总质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a、b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2)如果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药品是混合物,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3)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4)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或_____(填字母)。14.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同学们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2)图2中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_____(填序号).图2中曲线①在a点后气压有下降趋势,这是因为_____。(3)通过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1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重要的科学方法,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某同学欲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1)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该同学用图A所示操作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g(以下用游码),最终该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无法确定”).(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不能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任写一条)(3)某兴趣小组同学课后设计如图丙所示创新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请你说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任写一条)(4)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一般思路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_________的差异,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16.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3)下列关于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影响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A弹簧夹没夹紧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C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D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将适量的铁粉放入由CuSO4和稀H2SO4组成混合溶液中,铁粉恰好完全溶解,过滤得沉淀物,经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与所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溶液中所含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8.现有的硝酸钠溶液,试计算下列问题(1)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钠,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1)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酒精灯不能对点,错误;B、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药品瓶口闻药品,防止损坏鼻膜,错误;C、加热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D、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向平,正确。故选D。2、C【解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正确。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C。3、B【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不会产生蓝紫色火焰,故A错误;B、镁带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故B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C错误;D、木炭在氧气气中燃烧产生白光,放热,故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4、B【解析】

A.大力推广煤改气工程,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有利于保护空气,故正确;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会产生烟尘和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空气,故错误;C.买车时尽量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减少PM2.5的排放,利于保护空气,故正确;D.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有利于保护空气,故正确;故选:B。5、A【解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应手握试管,导管插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故正确;B、倾倒液体时应将瓶塞正放,故错误;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体积的,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错误;D、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故错误。故选A。6、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水结冰、冰融化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酒精挥发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铁生锈是缓慢氧化,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铁熔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都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7、C【解析】

A、冬天水蒸气凝结成窗花,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自行车轮胎爆裂是气体受热膨胀所致,只是气体的体积和轮胎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电热壶烧开水没有生产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8、B【解析】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错误;B.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18g9、A【解析】

该食盐溶液浓度未知,加入5g食盐后,无论食盐是否溶解,都不影响溶剂质量,故选A。10、C【解析】

锌铁口服液中的锌、铁指的是元素,故C选项符合题意。11、D【解析】

A.分离液态空气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不一定都发光,如缓慢氧化不发光,故不符合题意;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无需用酒精灯加热,故不符合题意;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所以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故符合题意。12、A【解析】

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故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不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元素的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前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铁架台集气瓶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ACE【解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详解】(1)仪器a是铁架台;仪器b是集气瓶。(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药品是混合物,采用的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能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是C或E。【点睛】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14、②生成的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压强降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解析】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曲线②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表示图2中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②,图2中曲线①在a点后气压有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生成的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压强降低。(3)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故通过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点睛】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气压会降低。15、A、B3.5小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法测量消耗的氧气体积铜粉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装置气密性更好或操作简单或环保无污染等性质【解析】

(一)(1)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左物右码,在A中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AB;(2)配制500g0.9%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0g×0.9%=4.5g;该同学用图A所示操作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4g-0.5g=3.5g;最终该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0.9%;(二)(1)不能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甲装置中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烧杯中的水不能进入广口瓶中,无法测量消耗氧气的质量;(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铜粉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3)某兴趣小组同学课后设计如图丙所示创新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该装置的优点是:装置气密性好,误差小,操作简单,环保无污染等;(4)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一般思路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16、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水进入集气瓶至1处AD【解析】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详解】(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冷却后,松开止水夹,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至1处。(3)A、弹簧夹没夹紧时,会导致集气瓶中的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A正确;B、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集气瓶中的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B不正确;C、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是为了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故C不正确;D、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从而导致实验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