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检验(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_第1页
2022年检验(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_第2页
2022年检验(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_第3页
2022年检验(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_第4页
2022年检验(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年检验(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2022年检验(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我国制定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指导原则》规定中,允许

A.研究性克隆

B.通过体细胞核移植获得的囊胚培养已15天用于人胚干细胞研究

C.将人胚植入动物的生殖系统

D.将体细胞核移植获得的囊胚植入人的子宫

E.买卖人类配子、受精卵、胚胎

2."医乃仁术"是指

A.道德是医学活动中的一般现象

B.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

C.道德是医学的个别性质

D.道德是个别医务人员的追求

E.道德是医学的非本质要求

3.酶的本质是()。

A.核酸

B.蛋白质

C.糖

D.脂肪

E.氨基酸

4.在高干病房,一些医护人员称呼患者总是用“赵书记”、“钱局长”等,语调适中,而到了一般病房,称呼就换成了“3床”、“做肠透视的”等,话语十分生硬。从深层次上说,此类现象的本质和解决措施是()

A.敬业精神差,应加强管理

B.语言不文明,应加强培训

C.尊重意识差,应加强教育

D.公正意识差,应加强教育

E.服务意识差,应加强教育

5.1791年,英国医生帕茨瓦尔为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1803年他又出版了《医学伦理学》一书。这标志着作为学科形态的医学伦理学的诞生。这一情况说明了()

A.伦理道德源自于创造者的灵感

B.伦理道德源自于人们的客观实践

C.伦理道德源自于神对创造者的启示

D.伦理道德源自于创造者的感觉欲望

E.伦理道德源自于动物本能的直接延续

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强行用战俘、妇女、儿童和犹太人做医学试验。这一行为正确的伦理判断是

A.该研究是为了增进医学对人体的了解

B.该研究是当时战争时期的特殊需要

C.参加试验的医学工也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D.该行为违背了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

E.该行为虽然偏离了医学科研的正确方向,但也为医学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7.评价医德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是

A.患者的个人意见

B.患者家属的意见

C.新闻媒体的认定

D.有利于患者康复、有利于医学发展、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E.社会主义医德规范体系

8.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的参考值(NaCl液)是

A.0.40%~0.38%

B.0.42%~0.40%

C.0.44%~0.42%

D.0.46%~0.44%

E.0.48%~0.46%

9.正常人的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为

A.阳性

B.弱阳性

C.强阳性

D.阴性

E.弱阳性或阳性

10.pH8.6TEB缓冲液醋酸纤维膜电泳,正常血红蛋白电泳区带中的HbA

A.91%

B.92%

C.93%

D.94%

E.95%

11.正常人抗人球蛋白试验呈

A.强阳性

B.弱阳性

C.阴性

D.阳性

E.弱阳性~强阳性

12.下列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感染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贫血

E.溶血性贫血,

13.下列疾病中血红蛋白异常的是

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贫血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4.按形态学分类,大细胞性贫血的MCH(pg)为

A.26

B.26~32

C.31~35

D.31

E.32

15.下列属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的是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缺铁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16.导致骨髓病性贫血的疾病是

A.肾病

B.肝病

C.骨髓瘤

D.感染性疾病

E.内分泌疾病

17.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C1

B.C3

C.C4

D.C5

E.C4Bp

18.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

A.IgA

B.IgD

C.IgM

D.IgG

E.IgE

19.IgG的Fc段是

A.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B.具有抗体活性的部位

C.各类Ig的抗原决定簇存在的部位

D.与某些细胞结合的部位

E.激活补体的部位

20.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是

A.凝集反应

B.溶血反应

C.溶菌反应

D.补体结合反应

E.Ⅳ型变态反应

21.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的合适浓度是

A.固定的

B.规定的

C.与抗原相对而言

D.随便设定的

E.人为规定的

22.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最合适的条件是

A.0.65%NaCl、pH2~6、35℃

B.0.85%NaCl、pH6~8、37℃

C.0.85%NaCl、pH2~6、35℃

D.0.85%NaCl、pH2~6、37℃

E.0.65%NaCl、pH6~8、37℃

2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最重要的有

A.电解质、pH和反应体积

B.抗原抗体的浓度、反应体积和温度

C.电解质、pH和温度

D.温度、电解质和反应体积

E.温度、pH和反应体积

24.各种单克隆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A.分子量在10000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连

D.能结合补体

E.能产生沉淀反应

25.质粒是细胞的

A.核质DNA

B.胞质DNA

C.核质RNA

D.胞质RNA

E.极体

26.下列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的是

A.异染颗粒

B.荚膜

C.芽胞

D.菌毛

E.鞭毛

27.关于菌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B.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

C.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28.血琼脂上的溶血环不包括

A.δ溶血

B.α溶血

C.β溶血

D.γ溶血

E.双环溶血

29.细菌L型的特点错误的是

A.对青霉素敏感性降低

B.对表面活性剂敏感性增高

C.革兰染色均为阳性

D.高度多形性

E.抗原性改变

30.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A.荚膜

B.菌毛

C.磷壁酸

D.脂多糖

E.异染颗粒

31.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芽胞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32.细菌的繁殖方式一般是

A.二分裂方式

B.芽生方式

C.复制方式

D.分枝方式

E.有性生殖方式

33.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细菌所带电荷是

A.G+菌带负电荷

B.G-菌不带电荷

C.G+和G-菌均带正电荷

D.G+和G-菌均带负电荷

E.没有一定的规律

34.试带法测定尿蛋白,错误的是

A.采用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

B.患者服用奎宁、奎宁丁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结果

C.尿液pH≤3.0时,会引起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结果

D.主要对清蛋白敏感

E.大量滴注青霉素可能对于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35.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

A.正常

B.旺盛

C.恶性变

D.低下

E.重度低下

36.AST含量最丰富的组织器官是

A.心脏

B.肝脏

C.骨骼肌

D.肾

E.红细胞

37.不符合粪便标本正确取材方法的是

A.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的粪便

B.采便管采集标本

C.多个部位取粪便

D.取黏液最多的粪便

E.取新鲜粪便

38.下列关于CK的错误叙述是

A.怀孕妇女分娩时CK活性增高

B.运动后将导致CK活性明显增高

C.男性CK活性低于女性

D.儿童CK活性低于成人

E.不同种族CK活性存在差异

39.葡萄糖主要在肾脏的哪个部位重吸收

A.肾小球

B.近曲小管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E.髓襻

40.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

A.支气管哮喘

B.猩红热急性期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伤寒急性期

E.寄生虫病

41.正常人每日排出的总尿量为

A.5~6L

B.4~5L

C.3~4L

D.1~2L

E.0.5L以下

42.观察浆膜腔积液凝固性的标本

A.加入肝素

B.不加抗凝剂

C.加入EDTA

D.加入生理盐水

E.加入蒸馏水

43.下列哪项是人体血糖的最主要来源

A.食物中的糖类

B.肝糖原分解

C.肌糖原

D.脂肪组织糖异生

E.其他单糖转化

44.用魏氏法测定血沉,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A.1:1

B.1:2

C.1:4

D.1:3

E.1:9

4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所计数的白细胞为

A.分裂池白细胞

B.成熟池白细胞

C.贮备池白细胞

D.循环池白细胞

E.边缘池白细胞

46.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47.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细胞分类或分群的根据是

A.细胞核形态

B.细胞染色的深浅

C.细胞颗粒

D.细胞膜厚度

E.细胞大小

48.关于电阻抗法血红蛋白检测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衍生物在特定的波长530~590nm下比色

B.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不同

C.完全能代替手工检查

D.血红蛋白衍生物的吸光度变化与血红蛋白含量成反比

E.氰化血红蛋白衍生物的最大吸收峰为590nm

49.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检测时,首先改变白细胞体积的方法是

A.电阻抗法

B.VCS法

C.激光与细胞化学法

D.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

E.电阻抗与射频法

50.ABO血型基因在第几号染色体上

A.第1号

B.第2号

C.第3号

D.第9号

E.第10号

51.Rh血型系统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抗原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52.人类白细胞膜上的抗原有

A.1类

B.2类

C.3类

D.4类

E.5类

53.RDW正常说明红细胞

A.体积偏大

B.体积大小较为一致

C.结构正常

D.血红蛋白含量正常

E.染色正常

54.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哪种血红蛋白不能被转化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A.HbO

B.Hbred

C.SHb

D.HbCO

E.HbS

55.正常粪便含有少量

A.血液

B.脓液

C.黏液

D.寄生虫

E.虫卵

56.CK是哪种酶的英文缩写

A.酸性磷酸酶

B.乳酸脱氢酶

C.肌酸激酶

D.腺苷酸激酶

E.氨基转移酶

57.溶血性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呈强阳性的是

A.血清总胆红素

B.血清间接胆红素

C.血清直接胆红素

D.尿胆原

E.尿胆红素

58.前白蛋白的合成部位为

A.肺

B.肝

C.肾

D.骨髓

E.脾

59.酮体是指

A.β-羟丁酸、乙酰乙酸、乙酸

B.β-羟丁酸、乳酸、丙酮酸

C.柠檬酸、β-羟丁酸、丙酮

D.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

E.草酰乙酸、乳酸、丙酮酸

60.胆汁酸的唯一前体是

A.甘油三酯

B.胆固醇

C.胆固醇酯

D.脂蛋白

E.糖蛋白

61.对血浆渗透压产生影响较大的蛋白质为

A.免疫球蛋白

B.白蛋白

C.C反应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转铁蛋白

62.血液中主要携带胆固醇的脂蛋白是

A.HDL

B.LDL

C.VLDL

D.CM

E.Lp(a)

63.LD1主要存在于

A.肝

B.心

C.胰

D.肺

E.脾

64.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C.直接凝集反应

D.协同凝集法

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65.以下不产生雌激素的器官是

A.乳腺

B.睾丸

C.胎盘

D.卵巢

E.肾上腺皮质

66.渗出液蛋白质定量值应大于()

A.10g/L

B.20g/L

C.30g/L

D.5g/L

E.50g/L

67.CK是由两种亚基(M亚基和B亚基)组成的几聚体

A.二聚体

B.三聚体

C.四聚体

D.五聚体

E.六聚体

68.某细胞胞体直径18μm,核圆形居中,染色质粗颗粒状,无核仁,胞质量较多,不透明,深蓝色,无颗粒。可能是

A.原始红细胞

B.早幼红细胞

C.幼稚单核细胞

D.早幼位细胞

E.幼稚淋巴细胞

69.关于血液分析仪法白细胞分类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国产仪器主要用电阻法

B.可以对白细胞进行初步分群/分类

C.准确性肯定高于手工法

D.经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大小不完全反映其实体积

E.血液分析仪法不能完全替代镜检

70.黄骨髓开始出现的年龄是

A.新生儿和3~4岁

B.5~7岁后

C.8~12岁

D.13~15岁

E.18岁后

71.人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

A.心脏

B.脾脏

C.肾脏

D.肝脏

E.胰腺

72.载脂蛋白B主要存在于

A.CM

B.LDL

C.VLDL

D.HDL

E.FFA

73.有关正常止血过程,哪项是错误的

A.血管收缩,血流缓慢

B.血小板黏附在内皮细胞上形成白色血栓

C.胶原纤维和组织因子激活凝血过程

D.血小板释放PF3参与凝血

E.最后因子XⅢ作用下形成红色血栓

74.测定蛋白质最可靠的方法是

A.双缩脲法

B.凯氏定氮法

C.茚三酮反应

D.紫外线法

E.奈氏试剂法

75.关于化生的正确描述是

A.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的非肿瘤性增生

B.在慢性炎症或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一种成熟的相同组织

C.胞质内蛋白质合成旺盛,RNA增多

D.核为卵圆形,有时重叠,染色较深

E.核质比增大,有时可见双核

76.关于肺炎链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染色阳性

B.革兰染色阴性

C.荚膜肿胀试验可作为快速诊断

D.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

E.可引起菌血症

77.肾病综合征病人出现大量的蛋白尿是由于

A.肾小管不能对原尿中的蛋白质重吸收

B.机体内蛋白质合成过多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滤过屏障发生异常

D.机体组织中蛋白质分解过多,需从尿中排泄

E.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多

78.粒/红比值是指

A.粒细胞系统总和与成熟红细胞数量之比

B.粒细胞系统总和与有核红细胞数量之比

C.粒细胞系统总和与红细胞总数量之比

D.骨髓有核细胞总数与成熟红细胞数量之比

E.骨髓有核细胞总数与有核红细胞数量之比

79.生理剂量CT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是

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C.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E.尿钙降低,尿磷升高

80.关于骨髓增生程度错误的是

A.通常在低倍镜下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B.可根据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来判断

C.骨髓增生程度常分5级

D.骨髓增生活跃可见于正常人和某些贫血

E.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为50:1

81.抗原抗体反应分为

A.—个阶段

B.两个阶段

C.三个阶段

D.四个阶段

E.不分阶段

82.正常粪便普通显微镜检查,见不到

A.白细胞

B.红细胞

C.淀粉颗粒

D.脂肪颗粒

E.植物纤维

83.下面哪个不是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

A.因子Ⅹ

B.因子Ⅳ

C.因子Ⅱ

D.因子Ⅶ

E.因子Ⅸ

84.载脂蛋白AⅠ主要存在于

A.LDL

B.VLDL

C.HDL

D.CM

E.LDL

8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

A.Fb

B.D-二聚体

C.TT

D.PL

E.UK

86.下列白血病FAB分型错误的是

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急性白血病分型方法

B.主要应用的是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C.规定原始细胞数≥30%为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D.ALL有3个亚型

E.AML有8个亚型

8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些肾脏患者,尿中可以检测出葡萄糖

B.全血标本放置于4℃冰箱中,血糖测定结果将会升高

C.糖尿病患者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均会出现紊乱

D.血糖升高,糖尿病病情可能越严重

E.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88.酒精消毒的有效浓度是

A.100%

B.95%

C.85%

D.75%

E.50%

89.在糖尿病诊断标准中,说法错误的是

A.三多一少症状加上随机血糖浓度多11.1mmol/L

B.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加上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

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