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语文(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语文(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语文(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语文(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语文(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作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涵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记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

(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辩证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他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优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

(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

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

B.司马迁撰写《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通史“别识心裁,成其家学”的特征。

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

D.运用不同的编撰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

3.新时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钱穆的湖与湖上闲思

陈益

无锡荡口古镇,是学者钱穆的故乡。粉墙黛瓦的街区,恰如两片青色衣襟覆盖在河道两侧。一座座石拱桥、石梁桥似纽襻,把它们紧紧相连。苍颜斑驳的卖鱼桥,是从前进行鱼鲜交易的地方。天明时分,渔民们摇着小木船,陆续从湖荡那边进镇,浅舱里水花四溅,银光闪烁。刚刚在桥堍缆好船,手挽竹篮的主妇就围拢来了。

昔日,年少的钱穆生活在古镇老街,常常到鹅肫荡边玩耍。号称八千亩水面的鹅胞荡,平时禁捕,到了冬天才开捕。一时千舟云集,热闹非凡。钱穆的父母雇了一条船,兴致勃勃带着他下湖。有人把活蹦乱跳的鱼儿送来,在湖荡里现烧现吃,那情景让钱穆晚年居住在台湾都无以忘怀。对于他,湖是故乡的意象。

1948年上半年,钱穆花四个月时间,陆续写成三十篇文章,编成一册《湖上闲思录》。当时他任教于无锡江南大学,临近太湖,距故乡荡口也不远。“课务轻闲,胃病新愈,体况未佳,又值时局晦昧,光明难睹,时时徜徉湖山胜处,或展出晚归,或半日在外。即暂获间隙,亦常徘徊田塍鱼塘之间。尽抛书册,唯求亲接自然,俯仰逍遥以自遣……”夜灯下,随笔抒写这些出自闲思遐想的文章。十年后,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再次披阅,决定刊而布之。他觉得恍如读别人的书,更令人高兴的是生平竟有那一段闲暇的日子,堪作回忆,弥自珍惜。

又过了二十余年,86岁高龄的钱穆应三民书局再版《湖上闲思录》之约,在台北外双溪寓所素书楼再次写下跋文。那时他已双目失明,无法读报,却仍捉笔写稿。略谈三十余年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撰述后,他怅然写下这段文字:“自惭学问未有进步,而国事世风,每况愈下。回忆当年太湖边一段心境,亦已有黄鹤一去不复返之状。抚今追昔,感慨何似。”学者老矣,萦绕不去的,只是故乡湖荡给自己带来的心境。这是乡愁,又比乡愁愈加深沉厚重。

荡口古镇,是太湖流域无数古镇中的一个。清亮的石板、低矮的廊檐、临水的楼阁,还有店铺里的那些糖果小吃,一切都是如此熟稔。古镇无不依水而生,而荡口的独特之处,在于街巷是笔直的,没有迂回曲折,每户人家都自在地领略水色。这里古朴风貌犹存。店铺里的美食,小笼馒头、青白团子、甘露青鱼、糯米酒酿……每一样都透露水的意蕴。钱穆故居,是一处经过精心修葺的清代建筑,前门临街面水,后边有一个绿荫笼罩、花木繁茂的庭园。四周静谧得几乎能感觉时光流逝的声响,恰好可以读书。

《湖上闲思录》随心所欲地谈论人文与自然、精神与物质、艺术与科学、礼与法、乡村与城市,涉猎面非常广泛。其中的《情与欲》,有这样的表述:

“历史人生却不然。他之回忆过去,更重于悬想未来。过去是过去了,但在你心上,岂不留着他一片记忆吗?这些痕迹,你要保留,谁能来剥夺你?那是你对人生的真实收获,可以永藏心坎,永不退灭的。人生不断向前,未必赶上了你所希望,而且或离希望更远了,希望逐步幻灭,记忆却逐步增添,逐步丰富了。人生无所得,只有记忆,是人人可以安分守己不劳而获的。那是生活对人生唯一真实的礼物,你该世袭珍藏吧!”

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在云南宜良写成了《国史大纲》一书。国事未定,变幻莫测,他决意不返平津,不滞京沪,先后去了昆明、成都。不料患上胃病,久治不愈。恰逢江南大学创办,遂去往太湖之滨的无锡,游神淡泊,自求宁静。家乡的风土饮膳,给他的健康带来了很大转机。由此,我们不难感受故乡的湖荡在钱穆记忆深处的位置。而不管身在何处,他从未忘记自己在湖畔的闲思遐想。故乡给他的真实礼物,始终永藏心坎。

“中国传统思想似乎只偏重在内心情感方面,对于知识自由,未能积极提倡。西方近代自由呼声,最先是为科学知识之觉醒所唤起,但后来无限度引用到政治和经济方面去,则亦不胜流弊。”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如此鞭辟入里的叙述,依然能给人警醒。

荡口的傍晚,潮润的南风掠过湖面,送来凉爽。人们顺着长长的栈桥,在鹅肫荡边漫步,享受夕照中的湖光水色。放眼看去,湖上碧波闪烁着涟漪,摇曳的船桨呼唤岁月的回声。青檐依水相连,绿树肆意铺张,花瓣漫天浮落。

(选自2020年6月17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将古镇充满水乡特色的生活场景展示在读者面前。

B.钱穆虽自称《湖上闲思录》出自闲思遐想,但内容却涉及社会与人文等诸多方面。

C.钱穆对闲适、静谧的湖边生活的回忆与眷恋,实际上是表述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

D.故乡不仅治愈了钱穆身体,还给了他人生闲思遐想的心境,这是弥足珍贵的馈赠。

5.为什么说“这是乡愁,又比乡愁愈加深沉厚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文章围绕“湖”写了钱穆的哪些“闲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文段一: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瑜少精急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建安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顷之,烟焰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节选自《三国志·周瑜传》,有删改)

文段二:

疾困与吴主笺

周瑜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①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②,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死有命,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摘编自《三国志·兽肃传》,有删改)

①讨逆:孙权长兄孙策,受汉封为讨逆将军。②威灵:国家(或帝王、祖先)的神力。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B.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C.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D.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瑜往省之”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中的两个“省”字含义不同。

B.权,这里指孙权;他是孙策的弟弟,也就是辛弃疾《水遇乐》,一词中的“孙仲谋”。

C.“地方数千里”与“今齐地方千里”(《邹总讽齐王纳谏》)中的“地方”含义相同。

D.“为汉家除残去秽”与“因为长句”(《昆琶行并序》)中的两个“为”的含义相同。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精通音乐,即使在饮酒之后,弹奏者有差错,他也能听出来,每听出来就会回头看看。

B.孙策死后,孙权即位,周瑜来到吴国,受重用,与张昭一起掌管各种事务,后担任前部大督。

C.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东吴朝堂之上君臣议事时,除周瑜一人主战外,其他人都主张投降。

D.周瑜的部将黄盖很有谋略,他审时度势,用心观察,及时提出用火攻的策略,击败了曹军。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②顷之,烟焰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

11.文段二为周瑜病危时写给吴主孙权的信,请概括其中主要表述了哪三点内容。

(二)课内文言诗文阅读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歌窈窕之章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击空明兮溯流光④栗深林兮惊层巅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⑦济水东流⑧顺流而东也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⑩侣鱼虾而友麋鹿

A.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13.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句读之不知

14.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俟我于城隅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④不拘于时,学于余⑤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寄蜉蝣于天地

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⑧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⑤⑧B.②③⑦C.④⑥⑦D.②⑥⑦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而雪与人膝齐

B.挟飞仙以遨游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惟江上之清风泰山之阳

D.客有吹洞箫者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1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凌万顷之茫然(越过)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合适)③纵一苇之所如(去,往)④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稍微)⑤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其贤不及孔子;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小学而大遗;⑥今之众人;⑦师不必贤于弟子;⑧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①②⑧B.②③⑧C.③⑤⑦D.③④⑧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展西湖二首①(其一)

(宋)宋庠

绿鸭东陂②已可怜,更因云窦③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①皇祐年间,宋庠贬官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完工后,他写下《重展西湖》二首以记其事。②东陂,指西湖的东部分。③云窦,指从山穴或山谷中涌流而出的云。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绿鸭”写水的色彩。东半湖绿波荡漾,水光粼粼,风景已经十分可爱了,“更因”承接上文,描写西半湖流云涌动,其风景更令人陶醉。

B.颔联凿通了东西两湖,鱼和鸟得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展尽”是个双关动词,既是说湖面开阔了,就像大江大河一样无边;又是说诗人极目远眺,看到水天一色,胸怀顿觉开阔。

C.尾联抒情达意。古人称太守、郡守、刺史之类的地方长官为使君。这时宋庠正贬官许昌,为知州,故自称“使君”。

D.诗人善于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述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诗人的观察力比较细密,故状物、写景细腻传神。

19.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观在《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胜过人间凡俗之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道理。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登泰山记》中,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表情包创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国古代戏曲的脸谱。脸谱是通行于剧场的表情符号。通常,红色绘制的脸谱表示忠义刚烈,黑色绘制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绘制往往作为奸臣的,如此等等。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道德褒贬与脸谱风格之间显而易见的呼应表明,古代戏曲擅长提炼与夸大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而归纳为某种相对固定的类型。这些角色代表了一个单纯而强烈的世界:是非分明,爱憎透彻,尽量祛除犹豫、妥协、矛盾、宽宥与谅解等暧昧的情感成分。

相形之下,孵化表情包的那一部分网络文化无法适应如此刚烈的气质。的痛斥,的赴死,的悲伤,的离别,古代戏曲垂青的那些情节过于沉重,以至于不堪重负。如今的表情包是一种“软性”的符号,卡通柔和的表述更为适合这一代人的温情与宽容,令人开怀的幽默则显现了出色的智商与情商。人们喜欢轻松地发一个表情包:萌萌哒!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义无反顾慷慨激昂令人动容撼人心魄

B.慷慨激昂义无反顾撼人心魄令人动容

C.撼人心魄慷慨激昂令人动容义无反顾

D.慷慨激昂令人动容撼人心魄义无反顾

2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C.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

B.三尺戏台划分出了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让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

C.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让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

D.三尺戏台划分出了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2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

2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互为一体前赴后继博大精深卓尔不群

C.互为一体薪火相传繁荣昌盛源远流长

D.一脉相承前赴后继繁荣昌盛卓尔不群

2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四、写作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0

第页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作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涵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记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

(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辩证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他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优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

(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

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通史“别识心裁,成其家学”的特征。

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

D.运用不同的编撰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

3.新时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D2.D

3.①把握“通、变、理”的内在联系,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

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撰述理念、编撰模式,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

③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新成果的话语体系。

④易于中外读者接受,便于推广传播。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前者更有价值”错,材料一“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介绍了两种体例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并没有作出谁更有价值的比较。

B.“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错,根据材料一“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可知,通史家风的核心应是“通古今之变”。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分析可知,“会通”是汇集文献资料,“横通”是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丰富拓展”错,文中无此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错,运用不同的时间观念编纂历史是创新历史编撰模式的一种体现;“才能……”错,条件关系不成立,材料二原文为“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材料二“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辨正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把握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编纂自成一家,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

由材料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辩证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可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撰述理念、编撰模式,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

由材料二“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应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继承历史优良传统,话语体系要符合时代的特点。

由材料二“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要关注中外读者的接受能力,利于推广。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钱穆的湖与湖上闲思

陈益

无锡荡口古镇,是学者钱穆的故乡。粉墙黛瓦的街区,恰如两片青色衣襟覆盖在河道两侧。一座座石拱桥、石梁桥似纽襻,把它们紧紧相连。苍颜斑驳的卖鱼桥,是从前进行鱼鲜交易的地方。天明时分,渔民们摇着小木船,陆续从湖荡那边进镇,浅舱里水花四溅,银光闪烁。刚刚在桥堍缆好船,手挽竹篮的主妇就围拢来了。

昔日,年少的钱穆生活在古镇老街,常常到鹅肫荡边玩耍。号称八千亩水面的鹅胞荡,平时禁捕,到了冬天才开捕。一时千舟云集,热闹非凡。钱穆的父母雇了一条船,兴致勃勃带着他下湖。有人把活蹦乱跳的鱼儿送来,在湖荡里现烧现吃,那情景让钱穆晚年居住在台湾都无以忘怀。对于他,湖是故乡的意象。

1948年上半年,钱穆花四个月时间,陆续写成三十篇文章,编成一册《湖上闲思录》。当时他任教于无锡江南大学,临近太湖,距故乡荡口也不远。“课务轻闲,胃病新愈,体况未佳,又值时局晦昧,光明难睹,时时徜徉湖山胜处,或展出晚归,或半日在外。即暂获间隙,亦常徘徊田塍鱼塘之间。尽抛书册,唯求亲接自然,俯仰逍遥以自遣……”夜灯下,随笔抒写这些出自闲思遐想的文章。十年后,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再次披阅,决定刊而布之。他觉得恍如读别人的书,更令人高兴的是生平竟有那一段闲暇的日子,堪作回忆,弥自珍惜。

又过了二十余年,86岁高龄的钱穆应三民书局再版《湖上闲思录》之约,在台北外双溪寓所素书楼再次写下跋文。那时他已双目失明,无法读报,却仍捉笔写稿。略谈三十余年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撰述后,他怅然写下这段文字:“自惭学问未有进步,而国事世风,每况愈下。回忆当年太湖边一段心境,亦已有黄鹤一去不复返之状。抚今追昔,感慨何似。”学者老矣,萦绕不去的,只是故乡湖荡给自己带来的心境。这是乡愁,又比乡愁愈加深沉厚重。

荡口古镇,是太湖流域无数古镇中的一个。清亮的石板、低矮的廊檐、临水的楼阁,还有店铺里的那些糖果小吃,一切都是如此熟稔。古镇无不依水而生,而荡口的独特之处,在于街巷是笔直的,没有迂回曲折,每户人家都自在地领略水色。这里古朴风貌犹存。店铺里的美食,小笼馒头、青白团子、甘露青鱼、糯米酒酿……每一样都透露水的意蕴。钱穆故居,是一处经过精心修葺的清代建筑,前门临街面水,后边有一个绿荫笼罩、花木繁茂的庭园。四周静谧得几乎能感觉时光流逝的声响,恰好可以读书。

《湖上闲思录》随心所欲地谈论人文与自然、精神与物质、艺术与科学、礼与法、乡村与城市,涉猎面非常广泛。其中的《情与欲》,有这样的表述:

“历史人生却不然。他之回忆过去,更重于悬想未来。过去是过去了,但在你心上,岂不留着他一片记忆吗?这些痕迹,你要保留,谁能来剥夺你?那是你对人生的真实收获,可以永藏心坎,永不退灭的。人生不断向前,未必赶上了你所希望,而且或离希望更远了,希望逐步幻灭,记忆却逐步增添,逐步丰富了。人生无所得,只有记忆,是人人可以安分守己不劳而获的。那是生活对人生唯一真实的礼物,你该世袭珍藏吧!”

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在云南宜良写成了《国史大纲》一书。国事未定,变幻莫测,他决意不返平津,不滞京沪,先后去了昆明、成都。不料患上胃病,久治不愈。恰逢江南大学创办,遂去往太湖之滨的无锡,游神淡泊,自求宁静。家乡的风土饮膳,给他的健康带来了很大转机。由此,我们不难感受故乡的湖荡在钱穆记忆深处的位置。而不管身在何处,他从未忘记自己在湖畔的闲思遐想。故乡给他的真实礼物,始终永藏心坎。

“中国传统思想似乎只偏重在内心情感方面,对于知识自由,未能积极提倡。西方近代自由呼声,最先是为科学知识之觉醒所唤起,但后来无限度引用到政治和经济方面去,则亦不胜流弊。”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如此鞭辟入里的叙述,依然能给人警醒。

荡口的傍晚,潮润的南风掠过湖面,送来凉爽。人们顺着长长的栈桥,在鹅肫荡边漫步,享受夕照中的湖光水色。放眼看去,湖上碧波闪烁着涟漪,摇曳的船桨呼唤岁月的回声。青檐依水相连,绿树肆意铺张,花瓣漫天浮落。

(选自2020年6月17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将古镇充满水乡特色的生活场景展示在读者面前。

B.钱穆虽自称《湖上闲思录》出自闲思遐想,但内容却涉及社会与人文等诸多方面。

C.钱穆对闲适、静谧的湖边生活的回忆与眷恋,实际上是表述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

D.故乡不仅治愈了钱穆身体,还给了他人生闲思遐想的心境,这是弥足珍贵的馈赠。

5.为什么说“这是乡愁,又比乡愁愈加深沉厚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文章围绕“湖”写了钱穆的哪些“闲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C5.①钱穆先生晚年远离故土,他对于故乡风物以及湖荡给他带来的心境十分怀念;②落叶难归根使钱穆先生内心有无限乡愁;③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化有深沉的思考,他感慨其颓势却因年老力衰而无能为力,并对此倍感惆怅,这种担忧远比乡愁更深重。

6.①钱穆写鹅肫荡优美热闹的自然景致,抒发热爱自然、逍遥自在之情,反衬出自己对动荡时局的担忧;②回忆湖畔古镇居民自在的生活状态,进而思考历史人生、过去未来;③晚年寓居他乡,故乡湖荡带给他的美好回忆,让他反思中国文化的现状;④对故乡湖荡的恒久记忆,让钱穆思索中外思想的差异。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表述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分析不当,这里表述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述艺术的能力。

本句有两层意思,一是乡愁,一是对中国文化的思考。

画线句的前一句写“学者老矣,萦绕不去的,只是故乡湖荡给自己带来的心境”,由此可知“这”指代的内容,86岁高龄的钱穆应三民书局再版《湖上闲思录》之约,在台北外双溪寓所素书楼再次写下跋文,这距他上一次在太湖徜徉湖山胜处已过去了二十多年,而此时的钱穆已经远离故土,无法再回去了,钱穆怀恋当年太湖边的闲逸心境,实为解乡愁。

由“略谈三十余年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撰述后,他怅然写下这段文字:‘自惭学问未有进步,而国事世风,每况愈下。回忆当年太湖边一段心境,亦已有黄鹤一去不复返之状。抚今追昔,感慨何似’”可知,钱穆在阔别故乡的几十载中不断思考中国文化,对于每况愈下的国事世风心生感慨,对中国文化的感慨和担忧超越了乡愁,实比乡愁更深重,因此有了这句“这是乡愁,又比乡愁愈加深沉厚重”。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分析文章可知,湖与钱穆有着剪不断的关系,可具体找到四个相关情节。

一、钱穆从小生活在无锡荡口古镇,那江南水乡氤氲的烟火气息,在他心里留下深刻印记。斑驳的石桥,轻荡的渔船,鲜美的鱼汤,故乡烟火滋养着他的身躯,也滋润着他的心灵。

二、成名后的钱穆,在太湖之滨完成了自己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三、抗战时期,他颠沛流离,身体抱恙,久治不愈,于是回到故乡。受到家乡风土饮膳的滋养,他的身体慢慢恢复。

四、日后,他远离故土,但故乡湖畔的遐思却让他永藏心坎,受益终身。

很显然,第一个情节是记述荡口鹅肫荡优美热闹的自然景致,这些情景让钱穆晚年居住在台湾都无以忘怀。对于他,湖是故乡的意象。在这里有钱穆亲近自然的情怀;第二个情节是当时他任教于无锡江南大学,临近太湖,距故乡荡口也不远,虽时局动荡,但却能偷得一段闲暇时光,反衬出自己对时局动荡的担忧;第三个情节则是钱穆故居——荡口古镇,对湖畔古镇居民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回忆,使得钱穆思考历史人生、过去未来;第四个情节则是写其在晚年再次写下跋文时略谈三十余年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撰述时,依然不忘故乡荡湖,让他反思中国文化的现状,思考中外思想的差异。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文段一: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瑜少精急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建安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顷之,烟焰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节选自《三国志·周瑜传》,有删改)

文段二:

疾困与吴主笺

周瑜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①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②,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死有命,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摘编自《三国志·兽肃传》,有删改)

①讨逆:孙权长兄孙策,受汉封为讨逆将军。②威灵:国家(或帝王、祖先)的神力。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B.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C.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D.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瑜往省之”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中的两个“省”字含义不同。

B.权,这里指孙权;他是孙策的弟弟,也就是辛弃疾《水遇乐》,一词中的“孙仲谋”。

C.“地方数千里”与“今齐地方千里”(《邹总讽齐王纳谏》)中的“地方”含义相同。

D.“为汉家除残去秽”与“因为长句”(《昆琶行并序》)中的两个“为”的含义相同。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精通音乐,即使在饮酒之后,弹奏者有差错,他也能听出来,每听出来就会回头看看。

B.孙策死后,孙权即位,周瑜来到吴国,受重用,与张昭一起掌管各种事务,后担任前部大督。

C.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东吴朝堂之上君臣议事时,除周瑜一人主战外,其他人都主张投降。

D.周瑜的部将黄盖很有谋略,他审时度势,用心观察,及时提出用火攻的策略,击败了曹军。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②顷之,烟焰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

11.文段二为周瑜病危时写给吴主孙权的信,请概括其中主要表述了哪三点内容。

7.D8.D9.C

10.①这时曹操军队的士兵已经发生了疾病,刚刚一交战,曹军失败后退,撤(带)军到长江北岸驻扎。

②不久,烟火遮满天空,曹军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于是败退。

11.①对君主给予恩遇、委以重任表示感激;

②为身患重病,无法报答君主知遇之恩、施展个人才志而愧疚遗憾;

③推荐鲁肃继任,以成就大业。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初,孙坚发起义兵讨伐董卓,孙坚搬家到舒城。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周瑜同年,相互之间关系很好,周瑜推让道路南边的大宅来作为孙策家的屋舍,还拜见了孙策的母亲,两家的财物生活用品共用。

“孙坚兴义兵”是完整的主谓宾句子,其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C;

“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一句中,“策”做“舍”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B。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以及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省”,探望/反省。句意:周瑜前往探视他/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参省反省。

B.正确。

C.正确。

“地方”,土地方圆。句意:土地方圆几千里/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几千里。

D.“两个‘为’的含义相同”错,“为”,为了,表目的/写作。句意:为汉朝除去奸邪恶贼/于是撰写一首长诗。两个“为”字含义不同。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除周瑜一人主战外,其他人都主张投降”错误。依据文章内容“君言当击,甚与孤合”可知,此话为孙权说的,可见孙权也是主战的。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初”,刚刚;“引次”,撤退、退避;“江北”,长江北岸。

②“顷之”,不久、一会儿;“张”,遮满、遮蔽;“人马烧溺死者”,定语后置,曹军烧死淹死的人马;“遂”,于是、就。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信息及归纳要点的能力。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表述了对君主给予恩遇、委以重任表示感激;

“人生死有命,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表述了为身患重病,无法报答君主知遇之恩、施展个人才志而愧疚遗憾;

“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表述了推荐鲁肃继任,以成就大业。

参考译文:

文段一: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周瑜自少年开始精意于音乐,虽然三杯酒之后他还是能够听出缺憾或弦误,周瑜知道一定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所以当时有人编出歌谣:“曲有误,周郎顾。”当初,孙坚发起义兵讨伐董卓,孙坚搬家到舒城。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周瑜同年,相互之间关系很好,周瑜推让道路南边的大宅来作为孙策家的屋舍,还拜见了孙策的母亲,两家的财物生活用品共用。周瑜的叔父周尚是丹杨太守,周瑜前往探视他。正赶上孙策带兵东渡,到达历阳后,孙策派人通知周瑜,周瑜就带领人马迎接孙策。孙策十分高兴:“我得到你的帮助,事情就能成功了!”周瑜跟随孙策进攻横江、当利,都顺利攻克。建安五年,孙策死了,孙权统领事务。周瑜带兵前往奔丧,于是就留在吴郡,以中护军身份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诸事务。建安十三年春季,孙权征讨江夏,周瑜任前部大督。这年九月。曹操进入荆州,刘琮率人马投降,曹操得到了他的水军,水兵、步兵有几十万人,吴军将士听说此事都很恐惧。孙权召见众属下,询问计策。议论的人都说:“曹公是豺虎一样的人,但他假藉汉朝丞相名义,挟持天子,征讨四方,行动都以朝廷为藉口,现在如果抵抗他,事情就更不顺利。而敌我实力的强弱,又不能相提并论,我们认为最上策不如迎接他。”周瑜说:“不对。曹操虽然假藉汉朝丞相的名义,其实是汉朝的奸贼。将军您以神勇英武的雄才,又依仗父兄的功业,割据江东,土地方圆几千里,军队精良,物资充足,英雄乐意报效,正应当横行天下,为汉朝除去奸邪恶贼。何况曹操亲自来送死,怎么能去迎接他呢周瑜我请求得到精兵三万人,进军驻守夏口,保证为将军您打败曹操。“孙权说:“老贼想废掉汉室自立为皇帝已很久了,只是顾忌二袁、吕布、刘表和孤罢了。如今几位雄杰已经灭亡,只有孤还在,孤与老贼,势不两立。您说应当抗击,和孤的心意非常相合,这是上天把您授予给我啊。”孙权于是就派周瑜和程普与刘备合力迎击曹操,在赤壁相遇。这时曹操的军队士卒已经发生了疾病,刚一交战,曹军失败后退,撤军驻扎长江北岸。周瑜等人在南岸。周瑜的部将黄盖说:“现在敌众我寡,难以和他们长时间相持。但是看曹操军队的船舰首尾相连,可以用火烧而打败他们。”不久,烟火冲天,人马烧死淹死的很多,曹军于是就败退。刘备和周瑜等人又共同追击。曹操留下曹仁守江陵城,自己径直返回北方。

文段二:

我是个平凡的人,过去受到讨逆将军特殊的厚爱,委托我很重要的事,于是担负光荣的任务,统率兵马。规划平定了巴蜀,接着又占领襄阳,凭借着国家与吴主的威力,觉得事业的成功好像就在手掌之中。后来因为不注意,中途得了急病,前些日子医治疗养,病却是日日加重不见减轻。人生必有一死,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实在不值得叹惜。只是遗憾我微薄的愿望未能得到施展和实现,再也不能受到您的教诲和差遣罢了。现在曹操在中原称雄,边境未得平静,天下的事还不知结局如何,这是文臣武将忙得不能按时吃饭的时候,是主公思考焦虑的日子啊。(在这样的日子里)鲁肃忠诚严正,遇事不会随便苟同,他是可以代替我的人。人到临死时,他的话是善意的,倘若对主公来说可以采用,我死而无憾了。

(二)课内文言诗文阅读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歌窈窕之章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击空明兮溯流光④栗深林兮惊层巅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⑦济水东流⑧顺流而东也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⑩侣鱼虾而友麋鹿

A.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①名词作动词,吟诵。句意:吟诵《窈窕》这一章。

②名词作状语,向上。句意:向上可以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地下泉水。

③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句意: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④使动用法,使……震惊。句意: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⑤使动用法,使……归顺。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⑥名词作状语,每天。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⑦名词作状语,向东。句意:济水向东流去。

⑧名词作动词,东下。句意:沿长江顺流东下。

⑨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句意: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

⑩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句意: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①⑧⑨名词作动词/②⑥⑦名词作状语/③形容词作名词/④⑤使动用法/⑩意动用法。

故选B。

13.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句读之不知

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定语后置句,“利”“强”分别修饰“爪牙”“筋骨”,正常语序为“蚯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A.被动句,“于”,介词,被,被动句标志;句意:不受时俗的拘束。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蓼蓝草还要青。

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千里马者”;句意:(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不知句读”;句意:不知句子(如何)停顿。

故选C。

14.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俟我于城隅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④不拘于时,学于余⑤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寄蜉蝣于天地

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⑧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⑤⑧B.②③⑦C.④⑥⑦D.②⑥⑦

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介词,比;句意: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蓼蓝草还要青。

②介词,;句意:约我等在城角旁。

③介词,从;句意:明月从东山后升起。

④介词,表被动,被;句意: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⑤介词,比;句意: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⑥介词,在;句意:(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

⑦介词,在;句意: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⑧介词,表被动,被;句意: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②⑥⑦意义相同;①⑤意义相同;④⑧意义相同;

故选D。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而雪与人膝齐

B.挟飞仙以遨游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惟江上之清风泰山之阳

D.客有吹洞箫者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与”,连词,和/介词,同。句意: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B.“以”,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介词,在。句意:(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之”,都是结构助词,的。句意:只有江上的清风/泰山的南面。

D.“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表判断。句意: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故选C。

1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凌万顷之茫然(越过)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合适)③纵一苇之所如(去,往)④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稍微)⑤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

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②“适”:享用。句意:我和你共同享受它们。

④稍:逐渐。句意:逐渐看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掷具一样的立着的东西。

①③⑤正确。

故选C。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其贤不及孔子;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小学而大遗;⑥今之众人;⑦师不必贤于弟子;⑧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①②⑧B.②③⑧C.③⑤⑦D.③④⑧

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不及”,古今相同,比不上。句意:他们的才德比不上孔子。

③“相似”,古今相同,相仿、相像,接近。句意:他和他年纪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

④“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⑤“小学”,古义:指小的方面(文中指句读)学习。今义:指小学阶段学校教育。句意:小的方面学习了而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

⑥“众人”,古义:指一般人、普通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句意:如今的一般人。

⑦“不必”,古义:指不一定今义:指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句意:老师不一定超过弟子。

⑧“风雨”,古今相同,都指风和雨。句意:堆土成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

古今意义相同的是②③⑧。

故选B。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展西湖二首①(其一)

(宋)宋庠

绿鸭东陂②已可怜,更因云窦③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①皇祐年间,宋庠贬官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完工后,他写下《重展西湖》二首以记其事。②东陂,指西湖的东部分。③云窦,指从山穴或山谷中涌流而出的云。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绿鸭”写水的色彩。东半湖绿波荡漾,水光粼粼,风景已经十分可爱了,“更因”承接上文,描写西半湖流云涌动,其风景更令人陶醉。

B.颔联凿通了东西两湖,鱼和鸟得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展尽”是个双关动词,既是说湖面开阔了,就像大江大河一样无边;又是说诗人极目远眺,看到水天一色,胸怀顿觉开阔。

C.尾联抒情达意。古人称太守、郡守、刺史之类的地方长官为使君。这时宋庠正贬官许昌,为知州,故自称“使君”。

D.诗人善于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述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诗人的观察力比较细密,故状物、写景细腻传神。

19.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18.A19.(1)热爱自然。诗人寓情于景,透露出诗人热爱眼前美景,怡然自得的喜悦心境。(2)厌恶官场庸俗的生活。尾联写自己虽然身为“使君”却只想做个渔翁,含蓄的表述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3)意欲归隐。尾联中说但愿朝廷给我一个闲散的州郡,让我在自然恬适清闲的环境里度过一生。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想要作对,必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读懂诗歌,其次要了解如何写,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最后掌握诗歌表述的思想感情。A项,“流云涌动”错,诗中“更因云窦注西田”,指山穴中涌动而出的云注入西半湖,用流云比喻水,“注”是注入,不是“涌动”。

故选A。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本题要求回答诗人的思想感情,要从全诗进行把握。这首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诗人善于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述丰富、热烈的感情,自然而含蓄。诗人的观察力比较细密,故状物、写景细腻传神,中间两联的对仗十分工整精巧。

颔联写重整后的西湖胜景。由于凿通了东西两湖,西湖的面积扩大了,西部的水也加深了。这两个变化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鱼和鸟得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诗人用一个动词“凿开”,十分准确地交代了疏浚之功,又用“忘情地”三个字,在模拟鱼鸟的欢情之余,诗人热爱眼前景色,并透露出诗人自己喜悦的心境。

尾联即景抒怀。古人称太守、郡守、刺史之类的地方长官为使君。这时宋庠正贬官许昌,为知州,故自称“使君”。“直欲”即“真欲”、“真想”;“称渔叟”,就是做个渔翁,意即归隐。

“愿赐闲州不计年”,意思是,但愿朝廷赐给我一个闲散的州郡,让我在大自然恬适清闲的环境里度过一生。这表述了诗人热爱自然、厌恶官场庸俗生活的强烈感情,但也流露出消极厌世的情绪。

分析诗歌表述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解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述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述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四)名篇名句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观在《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胜过人间凡俗之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登泰山记》中,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金风玉露一相逢②.便胜却人间无数③.爱而不见④.搔首踟蹰⑤.吾尝终日而思矣⑥.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⑦.舞幽壑之潜蛟⑧.泣孤舟之嫠妇⑨.苟非吾之所有⑩.虽一毫而莫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搔”“踟蹰”“须臾”“壑”“嫠”“毫”“苍”。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表情包创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国古代戏曲的脸谱。脸谱是通行于剧场的表情符号。通常,红色绘制的脸谱表示忠义刚烈,黑色绘制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绘制往往作为奸臣的,如此等等。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道德褒贬与脸谱风格之间显而易见的呼应表明,古代戏曲擅长提炼与夸大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而归纳为某种相对固定的类型。这些角色代表了一个单纯而强烈的世界:是非分明,爱憎透彻,尽量祛除犹豫、妥协、矛盾、宽宥与谅解等暧昧的情感成分。

相形之下,孵化表情包的那一部分网络文化无法适应如此刚烈的气质。的痛斥,的赴死,的悲伤,的离别,古代戏曲垂青的那些情节过于沉重,以至于不堪重负。如今的表情包是一种“软性”的符号,卡通柔和的表述更为适合这一代人的温情与宽容,令人开怀的幽默则显现了出色的智商与情商。人们喜欢轻松地发一个表情包:萌萌哒!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义无反顾慷慨激昂令人动容撼人心魄

B.慷慨激昂义无反顾撼人心魄令人动容

C.撼人心魄慷慨激昂令人动容义无反顾

D.慷慨激昂令人动容撼人心魄义无反顾

2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C.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

B.三尺戏台划分出了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让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

C.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让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

D.三尺戏台划分出了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

21.B22.B23.D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令人动容:指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形容被言语、行为所感动。

撼人心魄:让自己失去了自我,以至于像魂被取走了似的。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第一空,“痛斥”指的是对别人的叱责,情绪上非常激动,并且言语中充满正义,所以选用”慷慨激昂”。

第二空,“赴死”中“赴“是奔赴之意,一般是不犹豫的、不退缩的。所以选用“义无反顾”。

第三空,“悲伤”是情感,如果够强烈,可以让人心魂动摇,所以选用“撼人心魄”。

第四空,“离别”指的是事件、场面让人感动,从而吸引人,所以搭配“令人动容”。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古代戏曲垂青的那些情节过于沉重,以至于不堪重负”中,“垂青”不堪重负”一般用来指人,而这里面却用来指戏曲,所以运用拟人的手法。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恋、思”拟人,比拟。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比喻,把琵琶声比成急雨和私语,分别表现其浑宏悠长和缓幽细切的特点。拟人不会出现所拟之物本身,但比喻一定会出现喻体。

C.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拟物,比拟。以“载不动”来形容“愁”,以物拟物,以有形有重量之物写无形无重量之愁。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送”拟人,比拟。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道德阵营,观众”中途易辙,把“的”改为“了”;

二是“识别区别”谓宾搭配不当(成分赘余、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区别”。

只有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