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论坛_第1页
我国企业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论坛_第2页
我国企业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论坛_第3页
我国企业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论坛_第4页
我国企业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论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道新:中国企业必须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2024年5月24日—25日,第八届科博会高新企业开展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科学开展观与可持续开展〞。以下为论坛实录:吴道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快乐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企业必须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我想从三个方面讲:第一,中国企业为什么必须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第二,中国企业能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第三,假设可以,我们应该怎么样走完这个历程,如何成为国际经济的领导力量?第一,中国企业为什么必须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1,由中国的实力、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所决定的。最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一员,中国20年来平均GDP综合增长点对整个世界的奉献率仅次于美国,美国17%,中国14%。在世界每个角落几乎很难再找到一个看不到中国影响的领域。国家强大了,企业也应该强大,中国的强国之梦由三局部组成,强势政府、强势企业、强势公民。国家强大,企业不强大,也不能成为一个强国。2,在企业经营里不主动就永远是被动,没有有效的控制别人永远只能被别人控制,被别人控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利润低,意味着本钱高,所以为了提高效率,为了降低本钱,必须成为一种主导力量。第二,中国企业能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可能有人讲中国企业现在如此差劲,当然我们也有一些优秀企业,有没有方法充当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答复是肯定的,为什么?世界各国的历史开展史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力量之一的时候,它必然会产生一批企业在整个国际上有影响,在国际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多。打一个比方,现在世界500强中国只有十几家,世界500强的评估体系比较科学,有一个预计说明,不到20年的时间,在世界500强的排行榜里中国将占十分之一的江山,这就意味着历史趋势说明不是这家企业上就是那家企业上,反正在整个中国企业体系里面总归要有一批力量代表中国在世界上说话。第三,中国企业如何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这句话说起来好象很高,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一点也不是。我结合一个案例告诉大家,这样的事情确确实实事关每个企业的切身利益。去年我在中国钢铁年会上做了一个主题演讲,中央新一年工作会议还没有开,300多人的会议,为什么大家热情这么高?两个原因,一个是宏观调控,一些企业大赚特赚,一些企业严重受损,一个是今年钢铁的价格是高还是低,大家想听专家的意见。我在那个会上说,价格肯定还涨,为什么?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到了今天这个时候整个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刚毕业的时候想买一部电视机,要消耗我多少年的工资,我刚毕业的时候一月200块,现在每个家庭可以买几部电视机,我们现在的消费结构是买房子、买汽车,这些才会觉得买了一件象样的东西,甚至有相当一局部人要买第二套房子。消费结构的不同决定了生产结构方式的不同,钢铁生产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而且起码要持续30年,这是我们当初的预言。我提的第二个建议,中国的钢铁产业要建立起一个联盟,我们只有建立起联盟,在国际竞争中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时钢铁协会的市场部主任非常同意我的观点,开完会之后他告诉我说很难,很不现实,中国这些大企业要组在一块儿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言下之意,他可能觉得我是教书出身的,不现实。今年4月13号我们看到一个令人鼓舞的新闻,中国100家钢铁企业有效的团结起来了,他们为什么会团结起来?那是因为他们被打疼了,被宰的跳起来,不宰就不会团结起来。前几年我们一直讲WTO,那时候大家感觉到中国很悲哀,WTO以后我们怎么办?我说没关系,等到那天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国歌会起作用的,“当我们处于危难的时候,中华民族有很优秀的民族素质,会团结起来,不用怕〞。今年2月20号,世界三大矿铁石巨头联手调高了矿铁石的价格,调高幅度71.5%,澳大利亚的巨头BHP公司另外跟中国要了更高的价格,要求在此根底上再调高七到十美元一吨的价格,暴利。假设认同了这种做法,我们整个钢铁企业的损失会非常沉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中国100多家企业被迫走在一起共商对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国务院重视这个问题,当年矿铁石的价格如此高,受影响的行业非常多,事关国计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务院出面召集会议、寻求对策,同时企业界联合起来抵抗这样不合理的要求,最后BHP公司迫于压力,认为在中国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开展最符合他们的利益要求,所以放弃了他们的无理要求。当自己的经济力量能够通过自发的组织上升到一种统治力量、控制力量的时候,表达为我们自己的“金钱〞。中国往后的企业应该如何做到这一步呢?1,思想要提高重视,要有这种意识。我们有一句广告语“心动不如行动〞,另外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首先要想,思想要有准备,那么就会主动。特别是作为决策层,首先要有这种想法。2,要有知情权,不能光临着做自己的生意,我们要了解跟行业相关的各种政策、各种标准、各种行情,任何理智的判断都是建立在充分客观的信息根底上,中国的企业普遍是信息系统不灵。比方日立,日立公司平均每天一万多条信息送到总部,这样的信息量恐怕比中国新闻司的信息总量还要多,人家的成功是有道理的,信息灵敏,下了工夫。3,要积极参加商会。客观上来讲,中国的商会现在大多数并没有觉醒,他们根本还没有发挥起他们应该发挥的作用,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很多商会连过去封建社会的作用都不如,我们应该统一价格、统一步骤、统一对外,这是商会最起码的功能之一,但是现在没有做到这个功能。同时我们很快乐的看到,有一些商会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应有的作用,并且在积极的发挥作用,刚刚我举的钢铁协会就是一个例子。任何企业在自己所属的行业里面要尽量多的参加一些商会的活动,不管怎么样,现在的商会比起我们自己来讲,在接受信息、了解市场行情方面的综合优势还是比较强的。4,结成企业战略合作联盟,我们可以通过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我们自己的经济价值,战略合作联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方式,是各成员单位为了各自的目的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充分共享各自的资源结成的一种经济联盟。这种联盟不必要像商会一样履行很多手续,纯粹是民间可以组成的。战略联盟这种方式也可以使得我们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发挥我们的重要影响。衷心祝愿我们有很多有识之士能够扛起这个大旗,尽早成为中国的代表力量,在整个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谢谢大家!主持人:谢谢各位领导及专家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第八届科博会高新企业开展前沿论坛“数字城市与数字园区〞专场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对于各位嘉宾的演讲我们再次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相信在各位朋友的支持下,我们的论坛会越办越好,也祝各位工作顺利、生活如意。谢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强网公司陈志平:城市管理与公共效劳2024年5月24日—25日,第八届科博会高新企业开展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科学开展观与可持续开展〞。以下为论坛实录:陈志平: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下午好。很荣幸接受科博会组委会的邀请在这里介绍我们公司,以及我们公司最近参与到的一个研究课题,“城市管理与公共效劳〞。这个课题是北京市科委科技方案工程重点支持和资助的工程,同时得到了国信办、清华公管学院、北大数字中国研究院、北京行政学院以及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等政府机构和研究单位领导专家们的密切关注和悉心指导。作为课题组的承担单位,我今天代表强网公司就“城市管理与公共效劳〞研究课题向各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主要讲三点:第一,强网公司简介,第二,城市管理与公共效劳,第三,GBC模式应用展望。第一,强网公司简介,强网公司是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公司办公地点在中关村软件园。公司专注于基于空间信息资源的电子政务创新和应用业务,产品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公共效劳与运营,为政府提供数字化城市、电子政务、社会公共效劳等整体解决方案和实施。公司产品包括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等。我们的根底框架+业务中间件产品获得2024年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房屋管理综合业务系统、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工程,城市管理与公共效劳平台是北京市科委科技方案重点支持工程并获得资助。第二,城市管理与公共效劳。这是一个政务创新的课题,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课题,它主要是针对城市公共管理和效劳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的需求,通过与现有各类电子政务系统的比较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效劳的GBC模式和系统解决方案,强调政府、企业、市民的良性互动,从而有利于创立有序、和谐的城市管理局面。我们作为课题组的成员,从一个实例的角度,根据我们最近一段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注解。具体涉及到GBC概念、要素模型、业务模型、数据模型、标准体系、平台体系、运行模式等。首先是基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效劳需求,北京表现的更加突出,比方井盖丧失、冬季供暖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城市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开展。另一方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标准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以推动公共效劳建设。其次是电子政务创新的需求,电子政务的模式有G2G(政府对政府)、G2B(政府对企业)、G2C(政府对公众),从目前的应用情况看,更多的是着眼于政府某类局部业务,缺乏整体考虑,从而形成了政府业务之间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等问题,导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困难。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城市管理和公共效劳新需求的产生,需要一种新的电子政务的模式产生,GBC模式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提出的。GBC模式是一种电子政务公共管理效劳模式,它包括一个公共管理效劳统一平台和一套公共管理效劳标准。G是政府,B是企业,不仅仅指企业化运作,还包括工商企业、政府的事业单位,以及提供企业化效劳的相应单位,C是公众或者社区。GBC模型包括要素模型、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同质信息三角模型,各类模型的意义在于发现相关要素及其关系,为系统提供理论指导,明确系统建设的重点和各方面,提高系统建设的效率和效益。城市管理与公共效劳涉及的要素有四个方面,政府、企业、公众、公共物,以公共物为核心,围绕公共物实现政府、企业、公众三者之间的联动。我们用业务模型更好的表达三者之间的能动关系,在业务模型当中,各类要素的分工是不一样的,政府的管理与效劳职能通常分为日常的具有可重复行为的行业规划等,第二类是事件的处理,表现对城市公共物进行监管,以及受理来自公众的投诉,企业运营城市的公共物,公共物包括城市各类公共设施、环卫、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各种效劳,市民从政府企业获得效劳,并以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城市管理中。业务模型中的职责很清楚,协同是可以互动的,这跟以前政府的管理职能、效劳职能是不同的。GBC模式的数据模型,要素是数据的载体,为了到达数据的平安、准确、完整、可扩展性,以及实现数据的更新、共享,依据数据与要素的关系,以及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公共物中间的核心数据类型分为GBCT编码,包括属性信息、状况信息、运营费用、地理位置、权属信息。政府的数据分类可以分为机构职能、场地设施、人员设备、法律法规、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包括OA、考勤、档案、政务公开。企业的数据分类可以分为注册信息、场地设施、人员设备、经营许可、运营记录、效劳质量,人员设备包括效劳网点以及设备分布图。市民数据可分为身份信息、居住地、联系方式、效劳请求、质量评价、效劳反响,质量评价主要是对政府或者是企业的效劳质量进行评价,效劳反响指的是对政府或者是企业的效劳提供更多的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基于这种模型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会发现,对同一个要素的模型可以做多种表达,我们建立了同质信息三角模型,从业务人员到管理人员、决策人员层次越来越高,从而让GBC平台覆盖各项管理和效劳业务,同时可以以更自然、更人性化的方式展示信息。GBC模式有一套标准体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许可监管机制,政府将能够以企业化运作的职能机构以特许经营许可的方式交与企业运作,政府成了效劳质量的监督者。二是企业效劳流程标准,企业效劳流程从受理、调查、设计、实施、验收、反响等几个环节,都要做到有章可依。三是企业效劳质量标准,不同的企业效劳的内容不一样,可以进行归纳,可从处理时间、处理效果,比方锅炉房的出水温度,自来水各项卫生指标,道路垃圾清扫的干净程度各方面制定相应量化的标准。四是全面评价指标体系,对整个GBC管理和效劳工作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对象包括企业和政府,评价的内容包括评价工作过程的标准性、责任主体的绩效、标准标准的科学合理性,要制定出各项评价指标及量化考核的方法,而且这种评价是由公众和社会媒体共同参与。GBC的平台体系,GBC是一个沟通协调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提供先进的技术、数字手段,实现GBC三者之间的信息高效、快速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包括一个中心和四个平台。呼叫中心主要是提供多种接收手段,接收公众反映的信息,这是GBC公共管理和效劳的统一入口,目前北京市已经采用的像市长热线,以及更多西方国家提供的公共效劳统一入口,这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范围。监测平台,目前各类视频监测掌握事件地点的动态数据。效劳监管平台具备PCRM功能,也就是客户关系管理,引入了更多企业的观念,能够给事件处理以及企业效劳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业务处理平台是提供与政府对应的市政供热、环卫等方面的支持。为了更直观的表达GBC这个平台的功能,包括两类运行模式,管理运行模式、效劳运行模式。管理运行模式包括呼叫中心、数字监控设施以及专业巡查,这都是作为效劳的事件或者是一些事故信息采集的渠道,这些信息都要上报到政府的值班室,由值班室根据事件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发,如果程度比较严重,可能需要和上级政府进行沟通,如果是下属的,需要和下级有关部门沟通,如果是专业部门,由专业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置,集中的焦点就是公共物。监管部门可以对整个事件的报告、处置过程以及处置的结果进行时时监控,同时对相关的办事记录评价进行存档,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布,接受市民的监督。效劳运行模式更多的表达了公众怎么样便捷的获得政府或者是企业的公共效劳,侧重点不一样。我们可以把运行的环节进行归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数据采集环节,数据采集人员的结构,我们的原那么是打造强大的呼叫中心,优先设置专业巡查,鼓励社区自治、城管队员的巡查优先于市民巡查,在数据核实方式,比方井盖的恢复情况不必要进入核实方式,专业的问题、紧急例外的情况或者是较严重的事故,由政府监管部门协调落实,非专业工程问题可以协调城管部门。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技术手段是多样化的,采集者可以通过语言互动、短信、互联网以及手机拍照等视频设备采集各种声音、文字、视频,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包括北京先近开通的FM97.4,实现数据的传递和互动,做到事件的位置能够定位准确、传递时时、不留盲区。二是事件分派环节,由呼叫中心负责呼叫,将信息分给相应的责任主体,责任主体依靠效劳标准约束自觉解决问题,遇到专业问题、例外或者是重大事故,那么由专业部门强制责任主体解决问题。呼叫中心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企业化运作。三是事件处置环节,政府制定效劳标准,标准企业行为,政府明确定位,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效劳标准,企业是责任主体,是公共效劳的提供者。责任主体必须按照行业效劳标准设置值班员。四是检查反响节,检查的主体可依靠社区力量,必要的时候可由专业队伍进行。对事件处置情况的检查应该以抽查为主,可采用定期抽查不定期全面检查的方式,情况反响以应答为主,针对市民的查询要求,以相应的要求提供办事情况的反响,从而减少社会资源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信息平安、保密的需要,从另一方面,适度将办事过程网上公布,引导公众政府舆论,参与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GBC模式的特点,以公共效劳为导向,方便市民参与,统一的入口、效劳、资源和空间参照,以GIS和PCRM为支撑、话网互通的呼叫中心,资源共享、系统联动互动,讲究检查监督、专业管理,GBC协同,行政本钱低、综合效益高,可伸缩、灵巧性高。通过平台的建设,基于统一的空间参考,管理各类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各类城市管理效劳资源的有效调配,为市民、企业提供获取效劳的统一入口。通过呼叫中心的建设,为市民提供包括电话、短信、互联网等多种接收手段,方便市民提出效劳申请或者进行各类举报、投诉,呼叫中心以技术系统为支撑,能够进行精确的位置确定,将用户身份、联系方式综合管理,能够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效劳,同时从呼叫中心接出的各类信息可以直接发送到市民的手机上。通过整合各类信息传输手段,方便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使得市区、街道、社区都能以自己适宜的方式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连接到一个平台,实现各类信息流、指令流的高效运转,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情况。对各类责任主体的各类责任行为都有相应的全面评价指标体系和应用系统,从另一方面检查监督的主体一般问题由市民和城管进行,专业问题由专业部门进行。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提高市民的主人翁责任感,自律、律他,有利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利用现有的资源效劳社会,在城市管理中引入更多的经济运作手段,讲究少投入、多产出,通过制定效劳流程标准、质量标准对其加强监管,可以减少各类事故和公民的投诉。根据城市管理的需求和本地的实际,在建设规模上、技术手段上,有条件的可以上GPS卫星定位或者是移动时视频采集,从效劳内容和应用模式上,比方呼叫中心的外包,以到达量体裁衣的效果。基于以上这些特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照城市管理公共效劳的不同,可以把GBC的应用划分为两种方式,G—C是政府集中型的,G—G是属地自治型的。G—G的条件要求是因地制宜,市民和企业直接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第三,GBC模式应用展望。以GBC模式统领电子政务的规划和整体建设,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能,同时防止重复投资和建设。应用城市公共管理和GBC系统有助于实现管理有序和社会和谐,尤其在创立效劳型政府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状况,在公共管理和效劳过程中可以做到责任清、数据明、协调快、决策准、效劳好。对于公共效劳企业来说,可以实现效劳标准、信息共享和行政作业。对公众而言,可以做到反映情况方便、请求援助快捷、获取效劳及时,通过提高事后处置效率、降低损失、减少事故的发生,能够极大提高政府公共效劳职能。GBC的模式对B2B、B2C、B2G的融合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希望更多的领导、政府机构和专家们沟通关注GBC的研究和应用。我们期待这种新型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效劳模式能够成为政府创立效劳型政府,以及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气氛的新抓手。谢谢大家!

杨吉江:加强总体设计推动电子政务建设2024年5月24日—25日,第八届科博会高新企业开展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科学开展观与可持续开展〞。以下为论坛实录:杨吉江:大家好。我今天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从电子政务这个角度,我演讲的题目“加强总体设计,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第一,电子政务的定义、本质及挑战,第二,电子政务的总体设计理论、方法,第三,政府信息架构,第四,案例研究和分析。第一,电子政务的定义、本质及挑战。现在电子政务非常热,无论是做软件设计的,还是做上层设计的,大家都在谈电子政务,到底什么叫电子政务?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的定义,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效劳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世界银行的定义,电子政务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赋予政府部门以独特的能力,转变其与公民、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技术可以效劳于不同的目的,向公民提供更有效率的政府效劳、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的履行公民权以及增加政府管理的效能。电子政务+新型政府=电子政府,电子政府的管理以现代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根底。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以集权模式为根底,采用严格的行政规那么约束,排斥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模式,重规那么、轻绩效和目标,强调监管。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引导,强调竞争,引入科学得气也管理方法,如绩效评估、本钱核算、目标管理分权集权结合。新的政府模式,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到效劳型,政府结构从科层结构到扁平化、网络化结构,政府主体行为从政府及其行政机构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政府行政过程从封闭到公开、透明,强调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从注重机构内部工作效率到注重外部结果、效劳质量和公众满意度。传统的政府模式在理念上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按职能横向划分,而新的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政府是以效劳为引导,管理高效,监管也非常有效。从结构上,传统的政府是递阶式的结构,新的政府是网络化的结构。从技术支撑上,过去条块分割,在信息传递上也是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有交互,现在是跨域运作、资源整合,部门之间有非常好的协调。公共管理变革促进政府向效劳化转型。政府转型的战略目标是在保证政府加强责任、信息更加透明、管理更加有效率、对用户反映更加快速、保证客户民主积极参与的根底上,最终目标是保证客户满意。电子政务是新公共管理的使能器。在效劳模式上,传统的政府信息是单向的,部门分割独立,单向交流,来回反复,手续复杂,效率低下。新型的效劳政府由于信息交流非常透彻,而且非常方便,数据可以共享,效劳效率非常高,公民可以非常方便的去政府办事。电子政务的本质是政府职能转化,使现在存在管理型、监管型政府变成效劳型政府。电子政务开展的增长模型,从起步开始有一个根本的开展模式,一般有四种开展模式。第一个开展阶段,信息目录,指信息展示、信息目录介绍、简单的下载表格,表格不能通过网上传输,而是下载以后打印,然后人工送到政府办公部门,这是最简单的。第二个开展阶段,简单的事务处理,在线填表,数据库可以支持简单的数据处理,数据库可以自动办理,非常简单的计算。第三个开展阶段,垂直集成,政府从上而下的功能性部门可以得到集成,在同一个部门下级政府和上级政府得到集成,现在做的比较好的就是税务部门,上下级税务部门系统可以集成。最高阶段是水平集成,形成网络化的政府,系统是跨部门、跨功能集成,真正的一站式效劳,公民只要在一个站点上登陆就可以得到想得到的效劳,而不用点击其它的站点。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在内网上建立办公业务资源管理系统,在外网上建立以四大数据库为支撑的G—G的业务,最外层建立G—B、G—C的门户网站。未来政府的远景,最外层是公民和企业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访问政府的门户网站,包括数字电视,包括移动设备,可以通过电话,也可以通过个人电脑,通过各种渠道访问政府的门户网站,目前主要是通过PC来访问政府的网站。通过政府的网关制度,和后台政府办事机构连接,政府办事机构数据互相交流,地方政府和地方相关部门的信息通过政府的网关和其他相关的私营企业机构接入政府的系统中,形成一种比较好的远景。我们将来到政府办事,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到政府办事。电子政务建设缺乏总体设计框架。现在很多领导、专家学者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指出目前北京市电子政务力度很大,但是缺乏总体的设计、整体的组织和顶层的设计。深圳市政府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了评价,认为问题较多,系统建设没有到达电子政务规划的要求。在总体设计上,现在电子政务还非常非常缺乏,我们现在做电子政务的时候,大多数政府或者是大多数机构做电子政务实施的时候都存在一个问题,从远景规划直接到系统实施,我们一开始给一个战略远景,比方北京市做数字北京,最终的数字北京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一个远景和战略任务。我们现在一般直接进入工程选择和进行工程招标阶段,比方网络建设、功能性应用系统的开发、组织结构的重组,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机构、不同的功能单位按照自己的一套思路、自己的数据组织结构方式来实施自己的系统,我们缺少了一个中间环节,就是在非常大范围内的体系结构的设计,这个结构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统一系统架构,在政策标准和技术标准上进行统一。比方北京市下面分很多区还有公共的管理部门,这些部门现在又分出很多工程,都是按照自己的概念进行实施,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进行实施,没有统一的系统架构和政策指导进行工程实施,这样导致的结果将来在系统交互的时候能力非常弱。同样一个数据,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意思,没有一样的结构,造成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非常困难,尽管可能这个数据是一样的,这是目前我们非常非常缺乏的。现在很多人也讲总体规划、总体设计,但是并没有全局意义上的总体规划。第二,电子政务中的总体设计理论、方法。为什么要总体设计?确保各部门在信息系统设计中以统一的语言、结构、方式和路径进行,运用通用模型进行跨部门的协同和整合,可以加强系统之间的互通能力,促进政府部门之间数据沟通和集成,加强政府业务过程优化,利用总体模型到达各个部门、各个系统之间的交互、交流和数据的集成。在国外总体设计目前有这么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将整个政府作为一个整体,以业务为驱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根据企业架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设计和转换,这类国家或地区的电子政务体系架构理论比较系统、标准。第二种方法,主要强调底层的信息数据交换能力,因此数据标准的统一和标准是其工作的侧重点。第三种方法,从软件工程理论为根底,更多的是从软件设计和应用实现出发,对软件进行多角度描述,以简化细化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确定软件的设计方法、模型描述工具使用的产品、体系架构等。基于企业架构方法的总体模型,美国的电子政务总体模型包括五个参考模型和实施这个模型的方法,以模型为根底,以这种理论作为实施电子政务的方法指导,这种方法反过来又为开发统一的电子政务模型提供指南。五个参考模型包括业务参考模型、技术参考模型、数据参考模型、绩效参考模型、效劳构件参考模型。业务参考模型,我们现在业务梳理的时候,原来很多部门在进行业务梳理的时候都是以职能部门为单位,这个部门有多少处,美国的业务参考模型是以业务作为主线,并不涉及具体的职能部门,也可能这个业务跨几个部门,也可能这个业务只有一个部门做,好处是并不涉及具体的业务部门,将来在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迫使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因为它以绩效为驱动,在设计工程的时候必须要告诉你要按照这种业务模式来申请这个工程,通过这个业务参考模型一看就知道这个业务还涉及到其它职能部门,必须要和这些部门合作。效劳构件参考模型,是给开发商提供标准化的构件,提高系统实施的效率。在美国整个联邦政府把业务分成四个域、39个业务线,业务线有可能是跨部门的,可能涉及到工商、税务,并不考虑是工商部门还是税务部门办的,而是考虑这件事要到达什么样的结果,每一个业务线有153个子功能,跟具体的职能部门挂钩。效劳参考模型主要是针对软件,对应业务参考模型,把效劳参考模型分为效劳域、效劳类型、效劳构件。效劳模型分七大域,客户效劳、过程自动化、业务管理、数字资源的管理、业务分析、后台办公效劳等,每一个域下面有许多的构件,每一个效劳域下面有效劳类型,效劳类型下面再细分为效劳构件。技术参考模型主要是支撑软件的实施、系统的实施,分效劳访问域、效劳平台根底设施建设、构建框架、效劳接口。数据参考模型,目前我国比较缺这一块,把数据分成三大块,数据分类、数据交换、数据结构。数据分类非常有特色,把数据分类跟业务部门紧紧关联起来,我接收到你的数据就知道你的数据从哪儿来,你的数据有什么含义,非常非常清楚。数据结构,现在可能很多部门涉及到数据结构。数据交换,形成通用的信息包,大家在交换信息的时候非常方便,比方我们通过某种方式相同的语言、相同的协议交换信息,这个信息的含义就非常明确。数据参考模型,比方说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先进行数据分类,你的数据跟哪个业务相关的,把这个数据填到数据结构里,形成一个数据包,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传递到另外一个组织结构,这个组织结构拿到这个数据理解的含义和你是一样的,而不是有歧义的。绩效参考模型,在电子政务实施的时候,我们与很多政府官员讨论的时候,他们说电子政务存在巨大的浪费,很多工程达不到预期的成果,做完了以后就扔那儿了,因为工程在评估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评估,或者说他们不知道怎么评估这个工程,绩效参考模型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参考依据,从六个方面,人力本钱、固定资产、任务结果、用户满意结果等等对工程进行评估,看看这个工程到底要到达什么样的结果,这个工程对电子政务、对整个政府职能转化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基于互操作的模型,主要着眼点是信息管理,从系统的互联性、数据集成、可访问性、内容管理对整个电子政务进行约束,没有强调业务模型。基于软件开发工程的模型,现在是基于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功能域做的,而不是对整个政府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企业视图,包括两个根本元素,电子政府的通常组织结构和应用的组织模型。信息视图,确定系统信息的结构和语义。计算视图,将系统的逻辑和系统功能进行分布。工程视图,系统在实施过程中所包含的具体技术。技术视图,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方法。在总体架构设置过程中,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美国的模式以总统办公厅和预算办公厅牵头,英国是以内额办公室、电子政务处牵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立一个公共交流平台。现在很多人做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也知道需要一些标准,也知道参考一些政策,但是苦于没有统一的平台来了解信息,很多信息分散在很多不同的网站或者是不同的地方,没有一个统一权威部门来调节。美国在建立模型的同时建立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非常权威,任何一个政府部门要实施电子政务必须登陆这个网站检查这个工程是否别人已经做过,如果别人已经做过,政府相关部门会告诉你跟他们协商,是不是有通用的局部,如果这个工程涉及到其它部门,你必须跟其他部门进行合作。在英国,英国专门有一个网站,专门存储电子政务方面的标准、电子政务方面的政策,给电子政务开发者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他们可以向政府提供意见,如果觉得哪一个模型、标准并不合理,他们可以交流这个意见。实施总体模型的机制。咱们国家从中央这一级到地方政府这一级信息办也在做总体模型,但是怎么实施、怎么控制?有的人说我做了,但是他们不听我的,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参考别的国家。美国的总体模型,首先有权威,利用预算过程控制工程的实施,在报工程的过程中必须检索,按照参考模型检索别人是否已经做过,或者你跟别人是否有重叠的局部。英国的总体模型,通过国家计算中心对所有涉及公共部门的工程进行评估,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是否遵循整体设计标准,同时对一些个人和组织进行认证,比方开发商是做电子政务的,你是否有这种资质,很多系统,包括现在的软件供应商,包括IBM这些供应商,它每年要提供一次报告,这些开发商在某些领域是不是符合总体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如果不符合,它就不能进入英国的电子政务实施系统平台。国外总体设计中工程组织的主要特点,电子政务设计的决策层比较高,信息主管部门都与财政预算关系密切,我们国家现在这方面比较弱一点,信息部门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掌握多少钱。电子政务工程必须财政局、发改委同时会同信息办签字,三家必须签字,如果有一家不签字这个工程就不能通过。电子政务工程的功能和任务,开发一套核心的标准化体系架构模型,评估和鉴别,对上层架构、关键的成功因子和业务线性能等信息进行评估。电子政务工程的组织结构有几个特点,层次结构,不同的层次由不同的人员组成,负责和执行不同的任务,分工明确,每个层次所具体完成的任务十清楚确,整体由主管部门把关。我国电子政务总体设计的思考,将自上而下的方式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结合,强化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总体设计的概念和能力,电子政务开发和应用标准应该成为强制性标准,但开发过程应该分阶段进行,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及时发布“不变〞的内容。现在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尝试开发电子政务的标准,但是如果要形成一个非常非常完美的标准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有的标准一两年都制定不出来,而且标准会经常变化。浙江信息办主任说现在做电子政务先做的比后做的吃亏,比方做社保,他先做了,没有一个统一的架构来框住他,结果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了,然后上面又来一套新的标准,他只好推翻了重做,还不如不做,所有的人力、物力、精力都消耗了。我们在标准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迅速,把核心的东西迅速公布,一些可能要变的局部放在后面,等拿准了再发布。美国、英国在发布电子政务总体架构的时候都是逐步发布,而不是一次发布就完了。加强政府与开发商、提供商的沟通,建立沟通平台,有统一的网站公布相关的与电子政务有关的政策,并建立沟通机制。主管部门应该具有更多的权威和控制手段,鼓励对通用构件的开发,提高系统交互能力。现在主管部门苦于权威不够、手段不够,说白了就是权力不够,上海的电子政务现在做的比较好,因为上海的信息委具有非常强大的协调功能。GIA的根本概念,以政府业务为核心,以绩效评估为驱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构建政府的应用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得政府的各部门控制、分析、评估电子政务的工程,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横向整合以及各级政府间的纵向集成。以政府业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提供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理论、方法、技术、平台,控制、分析、评估电子政务建设投资,指导总体规划、系统设计,梳理政府业务,指导业务与技术高效结合,指导连续性的推进方案制定。政府、信息、架构是GIA的核心。GIA在电子政务开发实施中的定位,战略规划、系统架构、系统实施,我们主要着眼于系统架构和系统实施。GIA参考模型结构,我举一个绩效模型的例子,指导政府电子政务实施。GIA的开发是基于现有的业务,我们现在跟北京市政府合作,基于北京市政府现有的业务分析,对现有的技术趋势进行分析,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综合分析得到GIA这种参考模型,然后开发电子政府通用平台,反过来指导电子政务的实施。这个模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业务、信息、应用、技术等模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在不断动态的过程中完善的,同时指导电子政务的开发和实施。我们现在是基于GIA开发一个电子政务的政府构件库,最底层是中间件平台,这些构件为电子政务的开发、实施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根底。GIA的研究开发队伍是以清华大学电子政务中心为主体,电子政务中心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部门,形成一个既松散又综合的电子政务中心。第三,政府信息架构。目录体系总体框架,目录体系这个概念在国外用的比较多,我们早期门户网站的时候用的比较多。比方雅虎,我们进入雅虎主页的时候会看到很多的分类。我们希望用一个统一的概念、统一的目录体系指导所有的电子政务资源管理和应用。举几个例子,加拿大的政府网页、美国的政府网页、北京市首都之窗、上海政府网站,现在很多人讲电子政务的时候说政府是以效劳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政府向效劳型转化,但是真正涉及到电子政务的时候又把这个概念忘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政府网页非常好的表达这一点,美国的政府网站可以看到政府的热线电话,有很多标准化的目录,你一进这个目录就可以进到后面,并不需要关心交税要到哪个部门,我是德克萨斯州的,我在纽约交德克萨斯州的税是否可以,很少牵扯到具体部门的连接,我们国家现在在往这方面转化,但是转化的并不彻底。美国政府门户网站是所有政府门户网站中做的最好的,很多的连接还是放在具体的职能部门,比方市政厅,作为用户并不用关心这个事是谁办的,驾照并不是市政厅办而是公安局办,这就是门户网站的缺陷,他只是给你一个链接,我把网站告诉你了,你自己去找,你有可能找到几十个。我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我查怎么找到相关部门咨询国外驾照是否能转到国内驾照,怎么也找不到,因为当时北京交通网的网站我并不知道,好不容易找到了,里面很多的信息不是特别的完整。我们将来在电子政府实施的过程中真正表达向效劳型政府转化的概念。另外一个案例是交换平台,海淀区要实施交换平台。现在不同的职能部门有很多的数据,这个数据怎么使大家共同呢?给一个通用的交换平台,同时自动的备份数据,别的部门享用这个数据的时候不会引起歧义,而且能时时共享这些数据。现在很多部门涉及到人民,公安局和民政部门的数据交换时就会出现问题,这个标准平台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工作流系统的案例,基于业务构件、业务驱动的集成化平台开发整个政府的工作流。谢谢大家!鲁勇:新型城市化促进高新企业创新开展必然选择2024年5月24日—25日,第八届科博会高新企业开展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科学开展观与可持续开展〞。以下为论坛实录:鲁勇:各位朋友,下午好。感谢论坛组委会给我这个时机在这里汇报一下我的一些想法。今天我们是高新企业开展前沿论坛,我个人认为在探讨和论述高新企业开展的问题上,不仅要从产业的角度更多的研究和思考,也不仅需要更多的从创造有利的创新机制和政策支持的角度来探讨,同时我个人还认为要使高新技术产业有效的得到开展,还必须完善和落实有效的环境支撑体系和要素聚集的功能。因此,在今天的论坛上,我提出一个想法,要论新型城市化问题,外表看和这个题目没有关联,但是实际上我认为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必然需要的一个环境条件所在。我知道,高新企业的开展是科技革命的必然结果,而高新企业在何种区域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开展?首先要考虑其自身成长规律和客观的需求,我个人认为,与传统工业企业需要相比,高新企业的区域选择有独到的新特点。传统工业企业更注重于在制造环节的土地价格、劳动价格等一次性投资本钱最低的选择,而高新企业更注重于创新本钱最低的区域,实现创新本钱最低就不是单一的经济要素所左右。与传统工业企业相比,由于传统工业更关注于制造和物流两个环节能够有机衔接的区域,而高新企业开展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研发、商务、制造、物流整体四个环节有机衔接的区域。传统工业企业更关注于自身的产品竞争力高的区域,而高新企业更注重于相关产业集群开展能力强的区域。也就是说,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或者是工业企业更多的是一种单打独斗的竞争,而高新企业更注重的是产业关联的集群供应竞争。与传统工业明显不同的是,高新企业由于更加倚重人的作用,因此更加注重选择员工本人包括家属的工作、学习、生活、交流环境好的区域。高新企业上述的一些需求就为我们如何创造有利于高新企业快速开展的环境提供了借鉴。我记得有两个教授,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和英国的教授,比照了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以后,认为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在那样的区域崛起,主要得益于这些大城市所具有的创新环境,这种创新环境是非流动性的经济要素与可流动性的经济要素有机整合的结果,更是两者优化配置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土地、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经济要素,研发、营销、制造、物流等经济环节,效劳环境等根底条件,都对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社会信息化条件下高新企业的开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要促进高新企业的开展必须推动一种环境的再造和环境的创新,我称之为实现一种新型的城市化。营造出高新企业综合投资本钱,也就是说创新本钱最低的条件和环境,才有利于高新企业加速开展。我们大家都知道,传统的城市是伴随着传统工业化而展开的,从社会的角度分析,城市化使农民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由于生产规模的经济需求和交易的驱使,导致效劳于经济开展与社会需求的要素和生产趋向聚集,形成要素的聚集体和承担体,实际上现在的城市开展无不打着工业化开展阶段的烙印,同时城市的开展也反作用于工业化的进程。人们看到传统工业化的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开展,但是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环境破坏也有目共睹,与此相适应,由于大多数城市开展建立在初始工业化创造成果之上,因为传统工业化带来的问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都有反映,反过来阻碍高新企业在这一区域的加速崛起。为此,我们国家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路的战略决策,也就是科技含量高、资源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开展的道路,这种道路是总结传统工业化开展的教训、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开展要求得出的结论。新型工业化由于增添了信息化的助推力,从而对城市产生了更多的影响。由于高新企业促进了信息产业日益增长,资本的频繁流动,带动了高新产业的生产,同时也带来了管理的高效聚集,这就要求城市必须满足信息社会开展的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的要求。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探讨,比方说我们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探讨建设一个高社能的社区里面如何实现共同的开展,在社区里更多的讨论的电网、电话网、宽带等如何满足开展的要求。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反作用于城市化,用一根电网线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从城市开展过程中的一些载体来讲,假设干年前,一句非常著名的广告词“呼机、手机、商务通成功的男人一个不能少〞,今天是“一机在手走遍天下〞,这对城市的管理模式、建设的理念、开展规划的设计思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要求城市必须满足信息社会开展的规模和构架,由初级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需要在新型工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展中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才能营造出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创新开展的环境,才能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我个人认为这种新型城市化是指表达着新型工业化要求和成果,按照科学开展观实现空间的合理化布局、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社会的信息化流通、产业形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创新活力与社会和谐相统一的一种可持续开展的过程。在推动新型城市化过程中,要求要以新型的工业化为动力,借助信息化带开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带来的成果,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探索适应适当要求的城市建设构架和开展思路。一句话,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城市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这种新型的城市化,需要做出多方的努力。首先是城市建设理念的创新与变革,创造以适应信息化开展阶段的城市建设规划理念,同时推动多方面工作,在运用高新技术产业成果改造城市上下工夫,同时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出来的城市来进一步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加快开展的环境和条件,这里包括城市空间的合理化布局问题,包括打造创新要素的集聚化优势问题,包括促进资源要素的集约化利用问题,包括实现主导产业的集群化开展问题,包括建立立体的系统化网络问题,包括创造宜业宜居的双生态环境问题,也包括完善公共效劳的信息平台等等。作为我本人来讲,来自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国务院批准的2024到202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亦庄作为优先开展的三大重点之一,被定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的中心,以开展电子、汽车、医药、装备等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制造业为特色,以完善研发、制造、商务、物流和城市配套效劳功能为配套,逐步形成产业综合新城,这个新城就是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40平方公里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因此营造有利于高新企业开展的条件和环境就成为我和我们这个部门所肩负的责任。事实上,经过了12年的开发建设,这个区域已经从当初的一个村落开展成了初步具备了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开展、空间标准布局、政府法制监管的一些比较优势。而目前的几大主导产业也在加快生产、壮大,在这个区域里面,从1995年到2024年,整个园区的GDP以年均62.33%的速度增长,这个区域的工业总产值以年均82.71%的速度增长,在刚刚过去的一至四月份,同比增长了65%,这样一个快速的开展区域,有了这样的根底,怎么样能营造一个使它加速开展的良好环境?作为我们来说,更多的是要营造这样的条件和环境,尤其是已经处在这里的170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企业,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工程59家,在这里,资源得到了一种相对集约利用,比方说在这个区域已出让的工业用地平均密度每公顷一千多万亩,年创造产值到达每公顷1.77亿元。在这个区域的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不到北京市的五分之一,万元工业总产值的综合能耗不到全市规模工业平均能耗的十分之一,现在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根底。随着这样一个新城确实定,随着把这个区域定位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展中心,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多年根底的奠定,我们将按照一种建设新型城市化的思路来完善这个区域有利于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此迅速聚集和加快成长开展的效劳环境,走出一条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城市化促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为更有效地借助北京特有的比较优势和环渤海经济区域特殊的区域优势,和东北亚区域快速崛起的优势,使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一区域迅速的开展壮大。我们有信心和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出一条更符合区域经济开展的区域环境和要素环境。谢谢各位!周良洛:从数字园区数字政府到数字城市2024年5月24日—25日,第八届科博会高新企业开展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科学开展观与可持续开展〞。以下为论坛实录: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数字城市与数字园区论坛,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多名国内企业家,政府行政领导和专家学者,他们将针对本论坛的主题做精彩的演讲。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论坛的主要来宾。他们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周良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鲁勇,清华大学电子政务中心副主任杨吉江,北京强网政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平,国际工和经济开展中心主任吴道新。在此,我代表论坛组委会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第一位演讲者是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兼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周良洛先生。题目:从数字园区、数字政府到数字城市周良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第八届科博会组委会及高新企业开展前沿论坛秘书处,使我有时机与大家深入交流海淀信息化开展的脉络和历程,共同探讨未来数字海淀建设的方向和前景。我报告的题目是“从数字园区、数字政府到数字城市〞。当今世界正处于向信息化社会开展的历史,信息化是以培育开展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信息化是一场革命。信息化既是信息领域传递、分配、使用的划时代进步,也是对产业、经济、社会乃至人的开展的一场革命。以信息技术的广泛为先导,以信息社会的价值理念为核心,信息化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改造,为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式的增长提供历史的契机。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信息化自身有着显著的阶段性,细化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人类开展的主题,将对于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同行,新的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将会突破路径依赖和实现跨越增长,从而不断进化、不断变革,这是一个漫长逐步的过程。信息化是一种创新,信息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有效的解决经济社会转型开展中的各位问题,因此信息化的实践途径至关重要,信息化的自身开展有赖于创新,信息化的开展也会带来创新,对所带动的产业注入创新。数字化是信息化的技术表达,信息化将使国家、地区的开展格局重新调整,为每一个城市带来时机和挑战,因此数字城市是我们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海淀区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信息技术资源丰富,信息产业根底雄厚,去年海淀GDP已经过千亿,财政收入、个人收入都具备相当雄厚的根底。我国的第一台计算机、第一个互联网、第一个门户网站、第一个数字园区都诞生在这里,因此可以说海淀是中国具有开展信息化优势的地区。为此,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在成为中国开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排头兵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地根底上,历经了数字园区、数字政府和数字海淀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数字园区建设阶段,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联想、方正、用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面对高新技术企业这一特殊的对象,要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管理效劳,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才能真正的实现。为此海淀区管委会以应用为中心,以网络为手段,以效率为目的,从1998年开始进行数字园区的一期工程建设,于2000年7月28日成功开动了数字园区电子政务网上审批系统。在原有政府机制的框架下,将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批、管理、外事、统计、财政等海淀园17个业务部门六大类47项审批事项全部转移到网上办理,建立了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化网上办公平台,开创了全国电子政务历史的先河。到目前为止,网上工作查询超过300万次,参加网上办公系统的企业一万家,受理各类申请审批事项十万多项,8000多家企业从网上报送数据累计超过30万套,近246万张表格,系统引入了数字认证技术,发企业数字证书3700张,培训企业7000余家,原来需要15个工作日的审批业务现在平均只需要三个工作日可完成。经过网上的统计调查,99%以上的企业对园区的电子政务系统表示了认可和支持。数字园区工程研究课题荣获了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在北京华盛顿举行的全球电子政务大会上,园区的主题演讲和大会的交流得到了世界同行的广泛赞美和高度肯定。第二阶段,数字政府建设阶段,数字园区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挑战,存在一些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如信息孤岛,信息分散孤立,难以实现共享,条强块弱,区域的统筹十分落后,虚实别离,实际应用推广难度大,效能不高,很多功能没有实现,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为此,必须统一组织,强力攻关,下决心将信息化从园区的管理机构扩展到整个政府。同时强化政府的效劳职能,借助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先进技术手段逐步实现从管理行政向效劳型政府的转型,精简行政审批业务,标准简化业务流程,促进政府流程优化再造。基于统一的信息资源效劳平台,制定信息化业务协作模式等标准标准,带动区域信息化的开展。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全区的政府专网,建设统一的信息资源效劳平台,全面进行网上办公。为此,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探索。梳理先行,从2024年5月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政府对外办公事项的梳理工作,对全区的35个委办局的1578项对外办理业务事项进行了逐一梳理,整理编制了海淀区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对外工程的文档,实现了对外办理事项的数量清、内容清、条件清、流程清,特别是协同关系清楚。二是再造流程,根据网上办事的需求,我们对全区各部门进行了调整,对科室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改造。三是网上审批,去年11月,网上办公系统上线试运行,今年1月1日区政府所有对外办理业务事项均经过网上全程办理,在线投诉举报、满意度调查等20多项功能。截止到目前,网上办公系统办理事项1.35万件,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四是协同办公,将各业务事项串联成合理的协同连路,划分成合理的政府职能群,依托统一的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实现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办公。目前这一步我们正在进行中。电子政务的推行得到了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全国政府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与会领导和代表的视察和好评。第三阶段,数字海淀建设阶段,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在数字园区、数字政府的根底上开始进行数字海淀的全面建设探索,既按照信息时代的价值理念和时代特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为政府效劳、企业开展、科教繁荣、居民生活构造一种崭新的高效便捷、以人为本的数字化生态环境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字化区域。数字化海淀的框架体系,一个平台,搭建一个统一、平安的公共信息平台,包括一个网络平台和两个内外政府的网站,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到一起。两个根底,包括标准标准体系、培训体系、法规体系、绩效管理和运用管理体系,以及电子政务模式下政府行政体制的保障根底,另一个是构造区域信息化的4+N资源支撑根底,包括人口根底、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信息数据库,和覆盖行业信息化体系的N个子数据库。三大体系,构建政府效劳体系,包括应急连动指挥体系、城市综合管理系统、政务一网通系统、区域经济决策与支持监测系统、数字园区创新工程、海淀新区信息化工程等六项应用示范工程。三是构建企业开展效劳体系,包括招商引资效劳平台、创新资源与知识产权平台、数字物流港平台、生态办公区信息化工程等。社会与公共事业效劳体系,包括网络教育平台、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医疗信息管理与效劳平台、网络计算机推广应用工程等六项工程。截止到目前,数字海淀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政府信息化指标来看,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政府内部事物网上协同电子政务已覆盖区内的90%的政府机构和60%以上的政府管理业务实现了网上处理。从企业信息化指标来看,区内高新技术企业100%上网,电子交易额占北京市的80%以上。从社区信息化指标来看,社区宽带网接入率到达100%,计算机普及率达每百人90台。当前我们正在集中精力建设智能化社会管理体系,即基于视、讯、信息技术的社会精细化智能管理工程。采用可视单元三级管理法和管理目标GIS动态定位法等技术,建立监、控、办三级管理体制和全区统一的视讯、信息管理调度中心,实现社会的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的全面覆盖,可视化、精细化、高效率,建成后将广泛应用于应急指挥、治安防范、交通管理、市政管理、招商引资、森林防火、环境保护各个方面。回忆海淀园区的建设范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我们大胆革新,不断突破,第一阶段数字园区阶段,一表式报表、信息共享、流程再造、组织再造等一系列电子政务的新名词,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园区管委会内部的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第二阶段数字政府阶段,我们已实现全区所有部门网上协同办公,建设新型政府管理体制为根底,建成了一系列重大根底设施。第三阶段数字海淀阶段,按照分层推进的原那么,全面加大海淀信息化的进程。2,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海淀信息化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关键在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突出了政府的示范带头作用。政府是社会信息资源最大的拥有者,信息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如何信息化,这其中我们突出强调信息政府建设,整合区域开展资源,改造政府工作流程,加快建设新民、利民、勤政、高效的新型政府,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等政府新型的职能与信息化实现互动,作为北京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区域,下一步我们还将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信息化开展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此外,我们积极组织金融、租赁机构、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法律、资源、信息、教育、医疗、交通等部门构建全方位的数字效劳体系,整体提升区域的信息化水平。3,坚持以需求为主,在第一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是数字园区建设的重要根底,我们围绕企业的需求,改进效劳手段,从点上取得突破。在第二阶段,我们以全区所有的企业和群众的需要为根底,创新政府效劳体系,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在线上取得了进步。第三阶段,我们以所有的社会行为主体为对象,完善城市社会管理体系,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局面。4,坚持以开展为中心,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的意义表达在四个层面,行为层面的影响,管理层面的影响,产业层面的影响,社会文明形态层面的影响。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将引起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按照信息社会价值理念构筑全新的人类文明,海淀信息化在这四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特别是在生产力的开展,我们促进了资源的整合配置,提升了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推动现代化的生动局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海淀信息化开展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今天的各位领导、来宾大多是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理论者、具体实践者,大家的建议、经验必将使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信息化的认识,促使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谢谢大家!李颖:打造信息化建设新思维提升企业竞争力2024年5月24日—25日,第八届科博会高新企业开展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科学开展观与可持续开展〞。以下为论坛实录:主持人:张钹院士的精彩演讲和美妙的图片带给我们很多的享受,谢谢张院士,我们今天最后一位演讲者,也是我们唯一的一位女性演讲者李颖女士,她现任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研究副院士,中国计算机报社社长,她担任的中国计算机报社是创下业界多个第一,是IT业的第一大传媒,有请李颖女士。李颖: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大家一直很辛苦,因为一上午精彩的报告,前面很多老师和专家从很多的非常重要的角度给大家做了很好的演讲,那么我是最后一个,今天中午大会的主办方也谈到可能还有一个宴会,所以我就尽量加快一下速度,能够把我的报告尽快讲完,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打造信息化建设新思维,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信息化应该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其实我当时有一点犹豫,因为确实信息化是很重要的焦点问题,各种各样媒体会议来讨论,我们有没有再做进一步的探讨和价值,刚刚我们主持人老师也给我们赛迪做了一个非常高度的夸奖和介绍,我们的赛迪集团跟研究院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在这二十年里一方面为产业的开展为政府进行决策支持,另一方面为市场和商业提供信息化的效劳,我深深感到我二十年来我们的研究院和集团跟着产业一起在成长,从产品技术驱动到应用驱动的开展,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之后,其实我们整个产业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网络,再到现在今天真正的运用,信息资源为主体,确实信息产业经历了非常大的产业过程,信息化非常热门,但是到底信息化开展的状况怎么样,目前对信息化的理解其实也应该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大家比较有共识的思路,以信息化为根底在生产经营广泛的运用的一种形态,以信息化带动经济化,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国民经济与信息化建设高速开展,这是现在大家根本上形成的一个共识,信息化的作用被广阔的企业根本熟知,今天就这个话题我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中国信息化的概况。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加快,信息化工作在提高企业生产力方面形成巨大的潜力,我们赛迪参谋和中国计算机报通过不同的采集的原文做的一个调查,应该说,调查的结果大型企业据中国计算机报调查,73%的企业完成了财务的计算化,中小企业是赛迪参谋的调查,2024年底99%的中小企业除财务系统信息化应用大多缺乏30%,同这两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总体偏低这也是我们今年赛迪包括中国计算机报传播的重点,针对中小企业这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非常多,这里面我也简单地有几个数据,中国计算机报调查显示,虽然我们国家整个信息化建设十千亿元,但是只有34.7%的大型企业和34.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为企业帮助的作用是比较明显,60%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没有什么多大作用等等,信息化的效率应该还有待大幅度的提升。我们应该说对信息化做一个最根本的反思,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历经20多年,有的案例是说明我们降低了本钱假设干,降低库存假设干,提高效率假设干,但是另外也有一些案例,不上信息化等,上信息化是找死,确实是,不同的企业为什么有不同的结果,取得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关键在哪儿,这些应该说是我们今天这个会来分享和讨论的出发点。我们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的投入,但是效果还不尽如人意,那我们如何来建设有成效的信息化?我这里面一个思路就是信息化建设就是创新和管理先行,我们要让企业上信息化,那我们要站在企业的角度他们为什么要上信息化,企业的做这件事的原动力在哪儿,目前我们的企业在高速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里面主要包括一个是买方市场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参加WTO以后,特别是WTO进程是最后的阶段国际化的竞争规那么,前面很多专家,包括我们现在微软的老总也都讲到这种游戏规那么,国际市场环境的竞争规那么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开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企业要在不断的竞争过程中中不断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的提升主要表达在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提高创立高效的价值链,保持现有的优势领域进行有效的市场扩充等等。那么如何才能使企业能够形成竞争优势,应该说有一个比较大的共识,大家都不否认,创新应该不断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因为我们的企业在不断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效劳,就要不断发现市场,不断研究市场,不断更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完成这个过程。我前面讲了,竞争优势是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另一个是通过不断的创新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从这两个点上讲,我们为什么讲创新是建立优势的途径呢,这里可以看到,提高生产力角度看,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提高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加强业务沟通的协调和整合,通过差异性的竞争提供效劳,提高优势的话,应该有一点,就是效劳的个性化,效劳的品质更高,反映能够更快捷,都能够有利于我们的企业通过差异性的效劳来提高自己的价值,效劳的价值。创新和管理就是信息化建设的根底,我们讲企业的追求是提高自己生产效益,创新能够帮助企业,我们讲信息化应该是帮助企业实现有效创新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信息化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创新,信息化首先面临的就是新型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的调整,而不是简单地利用IT的工具来实行陈旧的管理。首先你要研究市场,对自己的现状进行诊断和评价,然后要找到竞争对策,生产和管理,进而是生产和管理的优化,再有找到可行的方法,对你的经营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包括流程的创新最终实现这个过程,我们看到中国的企业应该首先具备良好的管理的根底,信息系统才能发挥作用,中国企业的经营水平应该现在来讲还比较薄弱,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他自己的管理水平比较薄弱,在企业文化经营模式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如果仅仅简单导入一个技术工具,很难促进企业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开展,信息化水平很难到达预期的效果。这里面我也讲了失败的案例,我们做了大量的信息化企业的调研,其中很多企业是很有代表性,原来信息化之前销售定单很多,但是单一的品种比较少,规模小,经常接到临时的定单,交货时间又特别急,企业生产频率频繁调整,企业化之后,上了ERP系统但是没有解决问题,主要是企业自身存在着很多问题,实现ERP没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很好的调整,也没有进行调整的条件。成功的案例我想大家也都知道知道,海尔整个传统的模式最终调整到海尔市场链管理的模式,他在信息化之前定单执行时间较长,首先是由于销售部门制定销售方案,生产部门制定定单方案,组织评审制定方案,组织生产,最后配送等等,信息化提高了效率和速度,能够在短时期内开发客户需要的产品,主要的原因就是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业务模式,转变为以市场链的新型的模式,同时将传统的业务流程再造享受外部市场需求的同时的过程,这是一个例子。第二点,创新不等于革命,创新的层次其实它也是有不同的层次,它也不是一概而论,包括革命性创造的一个过程,信息化的类型要针对创新这样一个需要,针对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的信息化的效劳的方案,这里面我们大概做了一个,经过对大量的信息化案例,我们有一个梳理,把信息化效劳于整个管理创新和整个生产制造创新的过程大概有这么几种形态,一种是工具型,一种是流程型,一种是战略型。工具型如办公电脑,企业的网站等等,它能够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但对组织结构影响较小,流程型是管理的模型化,如OA系统、财务软件、对企业战略有一定的影响,而战略性就是比较深刻的改变企业传统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类似ERP,电子商务等等,影响企业未来的组织、战略市场等很多方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必须有相当的条件才能上。信息化等于创新,但是创新需要循序渐进,从这样一个流程不断推进。“创新〞也需要创新,我们经过前面的调研,应该说还是发现有这么几种现象,主要是创新遭遇格式化,我们遇到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家蜂拥而至,概念不断翻新,给大家的感觉,包括我们的报纸和媒体都在不断地教育市场,但是信息化给大家的感觉前面这些年有一种引导,这些东西好象是信息化和创新的圣经一样,好象不ERP你就落后了,这些领域虽然是信息化的经典,但并不一定都适合于自己,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不同,紧追潮流可能制约着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创新还是要结合写现实的状况和市场,比方海尔的SST,就是人人做市场,这是海尔确定的一个企业生存和开展的一个根本的逻辑。将战略绩效管理落实到个人,让每个人成为一个SBU,也是一个战略单元,每个人都有一本帐,在这个体系下又提供了积分卡的管理,企业一个人,一个目标,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制定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海尔自己一套逻辑是清楚的,再选择适宜的工具为它的流程再造和效率提升。创新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并不是说只有用了大型的ERP等等才算创新,我们可以因地制宜进行信息化,我们可以用新的推广方法,通过网络通信的技术,电子邮件营销等等,包括手机短信都提供得很普遍,现在有很多很好的技术都可以针对我们实际的需要来选择。采用新的协同工作方式,比方企业及时通,网络视频会议,设计新的产品标签和防伪方法,FRD等等,开发客户需要的工具。我们的信息化对创新是一个很有利的工具和手段,但一定不要盲目上,要针对自己的需要循序渐进真正地效劳你的目标。第四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前这样两年在调研感觉到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的一个短板,就是信息化建设需要有效的执行管理,信息化效果不明显,除了管理和技术之外还存在着信息化的执行问题,执行过程中管理就缺乏着几大病症,一个是缺乏统一全局的信息化战略规划,第二个是信息化领导者的缺位,再有论证缺乏,再有是信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刚刚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