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2022年下册)试卷完整版”的悲惨生活,抒发对遭宫市盘剥的百姓的同情;杜甫推己及人,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体现了广济苍生的情怀。
【答案】(1)潭影空人心(2)落日故人情(3)拣尽寒枝不肯栖(4)接天莲叶无穷碧(5)
字词书写只有香如故(6)骈死于槽杨之间白居易心忧炭贱愿天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短语。士俱欢颜
文章合为时而著【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
【答案】认真书写即可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
【解析】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
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要注意“拣”“栖”“杨”“庇”等字词的书写。(6)还考查了作者。
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
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字词书写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
名句名篇默写寒噤()抉()择chuan()流不息名fii()其实
用诗文原句填空。
【答案】jinju6川副
(1)ft光悦鸟性,。(常建《题破ft寺后禅院》)【解析】
(2)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
(3),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彗院寓居作》)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4),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读“hAnjin”,注意据义定
(5)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音。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
(6)古人常借诗文抒写对时事的忧思。韩愈借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读音、形旁辨形。如“副”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
的不幸遭遇,表达对人才被摧残的愤慨;(填作者名)借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
别字形。再如“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注意据义第
1页共10页
定形。小忠:“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和”的内涵。
小永:我认为亚洲文明大会的标志的设计的形态、视觉效果、、、等
也体现了“和”的内涵。
[3](材料二)中,小忠和小永发生争吵,班主任让你劝和他俩,你将怎么劝?
综合性学习【答案】
综合性学习。[1]D
某班级开展了以“和”为主题的讨论会,以下是讨论会上所用的材料。[2]象征含义(标志内涵)、七彩颜色、英文缩写。
(材料一)首届亚洲文明大会于5月22日闭幕。大会标志极具特色。图案主体部分由牡丹【3】示例:小忠,小永,你们好,咱们都是为班级服务,既然目的一致,还是应该以和为
花衍生而来,①六瓣互动的花瓣图形代表亚洲六个分区,并将抽象的人的形态融入其中,贵。不同人有不同的阅读喜好,我们不妨在保留自己的意见基础上听听同学们的想法吧?
②产生人与人之间手牵手连接沟通的视觉效果,③象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④【解析】
体现了亚洲人民携手搭载的命运共同体。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颜色体现了[11第④句“体现了亚洲人民携手搭载的命运共同体”搭配不当。“搭载”改为“构建”
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也象征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图形中间嵌入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英或“共建”即可。所以选D项。
文译名的缩写的首字母。[2]考查根据题干要求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注意对关键句的分析概括。如“象
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一句说的是象征含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
七彩颜色体现了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是说七彩颜色;而“图形中间嵌入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英
文译名的缩写的首字母”是说英文缩写。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和”的内涵。
[3]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理服人。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
«MDiatogiMoaAsianCcvttatailon*
好吗、行吗等),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不能偏离“和为贵”这一劝说主题。
(材料二)班级举行汉语周读书演讲活动,学习委小忠和语文课代表小永在书目的选择上
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发生争吵。
[1](材料一)中划线语的分句存在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2】课堂上几位同学根据(材料一)对“和的内涵”进行了探讨,请将对话补充完整。
第2页共10页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小题
第3页共10页
(甲)[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使东川•骆口驿二首(其一)
(唐)元稹①
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②题名王白③诗。
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乙)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骆口驿旧题诗
(唐)白居易
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
唯有多情元侍御④,绣衣不惜拂尘看。
(丙)
呜呼微之!贞元季年,始定交分,行止通塞⑤,靡所不同,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
阔⑥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于人间,今不复叙。至于爵禄患难之际,寤寐忧思
之间,誓心同归,交感非一,布在文翰,今不重云。唯近者公拜左丞,自越过洛,醉别愁
泪,投我二诗,吟罢涕零,执手而去。私揣其故,中心惕然⑦。及公捐馆⑧于鄂,悲讣⑨
忽至,一恸之后,万感交怀,复视前篇,词意若此,得非魂兆先知之乎?无以寄悲情,作
哀词二首,今载于是,以附奠文。
呜呼微之!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⑩两绝,其今日乎?
(节选自白居易《祭微之文》,有删改)
注释:①元稹:字微之,别称“元九”,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②
百:口曜诏、李逢吉,唐代诗人。③王白:即王质夫、白居易唐代I寺人。瓯侍御即元稹。⑤行止
通塞:行为举动,顺境逆境。⑥死生契阔:死生合离。⑦惕然:担忧恐惧的样子。⑧捐馆:
去世。⑨悲讣:悲讯。⑩弦笔:吟诵诗歌和创作诗歌。
第4页10页
A.甲诗一、二句叙述诗人偶见墙上白居易等人题写的诗句,见诗生情。【DD项"是实写”说法错误。乙诗第四句描绘了元稹不惜用衣服擦拭诗歌上灰尘的画面,
B.甲诗三、四两句写诗人壁前独自徘徊,与乙诗中的''多情"相呼应。
C.乙诗题目中的“酬"为‘'酬答"之意,表明了诗的写作缘由和背景。
D.乙诗第四句描绘了元稹不惜用衣服擦拭诗歌上灰尘的画面,是实写。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执手而去:
(2)私揣其故:
(3)词意若此:
(4)其今日乎: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
[4]请用“/”标出文中画线句的两处停顿。
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
[5]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元稹与白居易的深厚友情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D
[2]离开;缘故,原因像;表示加强诘问语气:难道。
[3](你我)死生离合的时间有三十年,歌诵唱和的诗作有九百篇。
[4]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
[5](1)文学创作上,元白唱和,如诗歌两首,元稹读诗思人,白居易以诗酬答。(2)
交往时间长,“三十载”,唱和的诗歌多,“九百章”。(3)惺惺相惜,相存相依,元稹去世
后白居易悲痛欲绝。
【解析】
第5页共10页
是想象,虚写。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
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
如“去”:离开。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若”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像”的意思,还有
"其"作为语气副词“难道”的用法,都要理解好上下文的内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
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
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
的翻译,如“契阔”:离合,聚散。“栽”:年。“者”:……的(诗)。
[4]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
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始以诗交/终以诗诀/
弦笔两绝。译为:开始凭借诗定交,最终用诗诀别;诵诗作诗二者断绝。此题要注意把相
关的几个意思划开。注意四字句的形式。
【5】属于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要想捕捉信息、,就得首先理解诗歌和文章,扫清文字障
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
基础上,梳理诗句或文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文学创作上,
两人相互配合,元稹读诗思人,白居易以诗酬答。从“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
百章”等句分析,两人唱和的诗歌多,交往时间长。从“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其
今日乎”等句分析,两人感情深厚。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
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
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
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
第6页共10页
翻译:汽车在ft间公路上奔驰着,几番盘旋之后,上到了ft腰之中。路旁ft坡间,遍是几人方可
唉呀,微之,从贞元末年,我俩才有定交的名分,行为举动,顺境逆境,无所不同。金石
胶漆般地坚固亲密,都不足以比喻。死生离合的时间有三十年,歌诵唱和的诗作有九百篇,
这些都流播在人间,今日不再叙述。至于做官遇到危险艰苦之际,日日夜夜忧虑思念之间,
我俩誓心同归,相互鼓励影响很多。这些都陈述在文章里,今日不再重复提说。只是近年
来,您拜为左丞,从越州经过洛阳,酒醉离别时悲伤叫嚷、投赠我二首诗作,您吟完诗作
涕泪纵横,拉拉我的手而后离去了。我内心揣摩您如此难舍的缘故,心里担忧恐惧。到您
逝世于部州,悲讯忽然到了,我一场痛伤之后,万种感情都涌到心怀。再次翻看以前您写
给我的那二首诗作,词意就像这样,莫不是您的魂魄预先已经知道了吗?没有办法继续寄
托我的悲痛之情,就作了二首哀词,现在记载在这里,用来附着在祭文中。
唉呀,微之,开始凭借诗定交,最终用诗诀别;诵诗作诗二者断绝,难道是今天吗?
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后面小
题锁在雨雾中的冰川
谭谈
常听人说:看ft去张家界,看水去九寨沟。
那么,看冰呢?
“去我们海螺沟吧!那是亚洲海拔最低、离都市最近的一座现代海洋性冰川。这里,生态
完整的原始森林遍布ft间。一棵棵树木,挺拔而高大。高的有一百多米。”陪同我们的主人,
十分自豪地对■我们说。
第7页共10页
合抱的大树,挺拔直上,刺破云天,高约百米。云团在ft间飘动,洒下一片蒙蒙细雨。偶是天公地母的一处杰作。
尔云团飘开,看到对面陡峭的绝壁悬崖上,泻下一片水瀑,如一挂白练从空中垂落。这绝
壁悬崖,这百米飞泽,生发出无比的气势,给这座ft峦,平添一种威严与神奇。
上到一个fl间台地上,汽车在一块坪地上停住了。我们走下车来,仿佛已经从初秋走进了
严冬。我已把带着的所有衣服都穿到身上了,仍感寒气逼人。天下着小雨,ft间林子中,
处处升腾着白色的水雾。景区在这里架设了上到ft顶的索道,游人们从这里登上缆车。如
果天气晴好,这段乘坐缆车的二十分钟的游程,你能看到景色壮丽的冰川,看到气势磅礴
的冰瀑。然而,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的美景,全都严严
实实地锁住。只偶尔看到缆车下面,在浓雾中探出头来的一棵棵树尖。这里,那高达一千
零八十米、宽达一千一百米的大冰瀑布,那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
冰川风采,我们只能在图片中、图书里看到。
缆车把我们载到了ft顶。--条游道,引领我们去看一处冰川。细雨中,我们艰难地前行,
想近距离地去感受一下冰川。这里海拔三千多米,空气稀薄,行路稍快,就胸闷,就气喘
吁吁。不时有抬竹轿的人要拉我上轿,我都拒绝了。终于走到了几块巨大的“岩石”耸立
的地方,导游告诉我们:那不是岩石,而是冰块。他说:有一年,一位游客在这里照相,
一不小心,掉入了冰缝之中,就被冰川永久地收留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是何等的
渺小!
没有观赏到冰川最壮丽、最雄伟、最神奇的景色,一种巨大的遗憾,占据了我的心胸。世
界上的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遗憾里,深藏着一种诱惑。这种诱惑,就是我下次来探看
这处冰川美景的动力。
这天晚上,我们落脚在海螺沟二号营地。这是一个温泉宾馆。四周冰天雪地,这里却热气
腾腾。一挂蓬生腾腾热气的温泉瀑布,从一处高壁上飞泻而下。冰川里冒出温泉,且出水
口的温度高达九十八度。世间热与冷、冰与火本不相融,却神奇地在这里和谐相处,这就
第8页共10页
我们住的这个房间后面,有一个高墙相围,却又露出天顶的小温泉池。晚餐以后,赤身
这-特点。从表面看,这些内容似乎与冰川无关,实际上时时处处皆有冰川的影子,因为
躺在温泉池里,泡上半个小时,舒服极了。
不觉间,心间的遗憾悄然退去,一种温馨油然而生。
海螺沟,挺美;海螺沟的温泉,挺美!
(《湖南文学》2017年第6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可“看冰要去海螺沟”的说法。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的美景,全都严严实实地锁住。(“锁”
字运用妙在何处?)
131有人认为,本文题为“锁在雨雾中的冰川”,但还写了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似与
冰川无关的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
[4]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之所以拒绝抬竹轿的人上轿,非要自己走去看冰川,就是因为怕别人看不起。
B.作者听闻一位游客因掉入冰缝而被冰川永久地收留,感到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
C.作者因为雨雾没有欣赏到最壮丽的冰川,感到遗憾,但同时乂被诱惑着下次来看。
D.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作者享受着温暖舒适的冰ft温泉,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答案】
[11(1)因为海螺沟有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2)因为海螺沟有原始、古老、野性、神奇、
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3)因为海螺沟在冰天雪地中还有温泉,将热与冷,冰与
火和谐相融。
[2]以动写静。“锁”原指封闭,封锁。这里指细雨浓雾让作者看不到任何冰川的美景。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之情。
【3】示例1: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
出
第9页共10页
文章所写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都是海螺沟景色的构成,这些景物与冰川一起成为作者似乎与冰川无关,实际上这些景物与冰川一起成为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的
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的寄托。示例2: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
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这些内容与冰川一起成为海螺沟
的美好景色,是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寄托。主题是鲜明而集中的。另一方
面,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丰富了散文的内容,使海螺沟平添了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
章的可读性。
[4]A
【解析】
【1】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
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
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看冰要去海螺沟”的原因可提取第3段“这里,生态完整的
原始森林遍布ft间”,第5段“这里,那高达一千零八十米、宽达一千一百米的大冰瀑布,
那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第8段“冰川里冒出温泉,且
出水口的温度高达九十八度。世间热与冷、冰与火本不相融,却神奇地在这里和谐相处”
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2]考查文字的表现力。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
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如“锁”本义:当动词用时,
是指用锁把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关住或拴住。引申为封闭,封锁。语境义:细雨浓雾让
作者看不到任何冰川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一定要答出词语对表达人物心理或
情感的意义。
[31考查文章作者安排材料的用意。具体考查写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似与冰川无关的内
容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
案的准确无误。一般要答不赞同题干“不太妥当”说法。写了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内容
第10页共10页
寄托。散文内容丰富,但主题鲜明而集中。所以这正好体现了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一般意义上的有意思的书,可能很少会让你去想,越枯燥的书你想的就越多。凡事你多想
凝的特点。答案开放,分析合理即可。
【4】A.项对选文理解不正确。选项的意思于文无据,原文中没有此意的表达。属于无中
生有。
应学会筛选信息。其方法是: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围,提
高效率;把握线索,跟踪追击;严密分析,准确把握。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小题
(材料一)
读书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锻炼你的抽象能力。我们今天已进入一个读图时代,所以我们
反复地在问自己:读书有什么用?读书是读字啊!你要锻炼你自己的抽象能力。人类文明
之所以有推进,是因为人类发明了文字。我们的文字即便是象形文字,它也是在锻炼你的
抽象能力。所以你读书的时候,你读文字书的时候,你的理解跟旁边的人的理解可能就完
全不一样。可惜,我们今天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开始大量地读图。读图会
限制一个人的抽象能力,所以读图的危险逐渐向人类靠拢,但我们浑然不觉。将近四千年
的文字史,孕育了我们民族如此丰富的思维和情感,这是我们的文字的能力,不是你个人
的能力。
我昨天晚上在床头翻的那本书,它的全名叫“斯基泰时期的有色金属加工业”,副标题叫''第聂
伯河左岸森林草原地带”,是前苏联一个叫巴尔采娃的女学者写的。这书枯燥吧?非常的枯燥。
我认为这是我一生中读的最枯燥的书,但对我的影响最大,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书。
第1110页
一步,你就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容易的成功。“同志们,这本书是《牛虻》,是我从营政委那儿借来的。这本书太感人了,深深打动了我。
(节选自马未都在《开讲啦》第138期的励志演讲稿《读书有什么用?》,有改动)
(材料二)
我觉得最鲜明的记忆就是饥饿,双重的饥饿。一个饥饿是真的胃里头的,每天晚上踢球后
就开始变得饥肠辘辘。但是我觉得这种饥饿的记忆,都不比与阅读有关的饥饿的记忆更让
我刻骨铭心。在我现在的藏书当中,有很多本都在86年买到的,而使我的生命发生重要转
变的好几本书也都与86年有关。我很惊讶,当我打开《朦胧诗选》的时候,我赫然看见了:
“1986年5月8号购于王府井书店。”
我觉得对于我目前的写作和所有的思维,包括创作来说,最重要的相遇都与86年有关,第
一个就是《朦胧诗选》。那一刻我走近了诗,在饥饿当中走进了诗。
《朦胧诗选》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当你打开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跟过去我的父母和我的爷爷奶奶说的
话都是不一样的。突然我意识到,在别人心目当中是如此“朦胧”的诗,可是对于我们来
说却是那么轻易就可以读懂。因为,它反映的是我们的心声,从此让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
的语言表达。
《朦胧诗选》就是这样深深地改变了我。
阅读意味着什么呢?阅读就是在你生命的春天里不断地播种。然后让你的生命之树越长越
郁郁葱葱。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一个个体,还是整个民族,都需要气质。
那是一个启蒙的时代,那是一个阅读显得如此饥饿的时代,是每个人都认为,阅读有助于
文化和精神上的成长的时代。阅读,要比吃一顿饱饭还要让人开心。我相信阅读不仅会让
个人变好,也会让一个国家变好。
(节选自白岩松在2016年“世界读书日”的演讲《只有阅读,才有诗和远方》,有改动)
(材料三)
第1210页
要是大伙安安静静地坐着,我就念了。”“决[4]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你对材料二中“阅读,要比吃一顿饱饭还要让人开心”
念E!没有H吆河说的!没/会呦1”
保尔念完了最后几页,把书放在膝盖上,若有所思地看着火苗。
大家好几分钟没有说一句话,所有的人都被牛虻的死深深感动。
“这个故事太悲壮了,”谢列达打破了沉默,“这就是说,在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本来这个
人是难以忍受那种磨难的,但当他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能战胜一切!”
他说的时候,显然异常激动。这本书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安德留沙•福米乔夫激愤地呼喊道:
“神甫硬把十字架往牛虻嘴里塞,要是碰上我,我非得马上把他这个该死的鬼东西送上断
头台!”
安德罗休克用小棍子把饭盒朝火里推了推后,深信不疑地说:
“知道为什么而死是至关重要的。明白这一点的人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要是你觉得真理
在你一边,你就会从容就义。英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结合三则材料,说说读书对我们的意义有哪些。
[2]下列对材料一、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则演讲稿表达观点时都结合了个人的阅读经历,显得亲切自然。
B.两则演讲稿都运用了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演讲表达效果。
C.两则演讲稿都体现了口语化的特点,运用一些短句便于听众领会。
D.两则演讲稿既庄重严肃,引人思考:又轻松活泼,不乏幽默诙谐。
【3】结合(材料二)的语境,说说“我走近了诗,在饥饿当中走进了诗”这句话中“饥饿”
的含义。
第13页共10页
的理解。【解析】
[5]“本来这个人是难以忍受那种磨难的,但当他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能战胜一切!”原
著中保尔有很多经历诠释了这句话,请结合其中一次经历加以分析。
【答案】
【1】材料一可提炼信息为:锻炼抽象能力;推进人类文明;让人有丰富的思维和情感;影
响自己的人生等。材料二可提炼出:让个体和民族有气质;有助于文化和精神成长;可以
让个人和国家变好;培养写作和思维能力;提升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等。材料三可提炼出:
阅读可以感人、打动人,净化心灵;可以获得某种思想,引发读者思考;可以让人获得巨
大力量,维护真理等。
[2]D
[3](1)饥饿(本义):肚子饿,材料信息“胃里头饥饿”是“运动后饥肠辘辘(2)(比
喻义)人们文化知识欠缺,精神空虚,或表达为每个人文化和精神上的需要。
[4](1)在一个启蒙的时代,大家对阅读都有需求。比如,材料三中“快念吧!没有什么
可说的!没人会打岔的!”,大家对听保尔念书充满渴望。(2)文化和精神上的成长很重要。比
如,文中大家渴望听书,希望知道书的内容和知识。(3)阅读有利于精神成长。”(保尔)若有
所思地看着火苗”和材料最后安德罗休克的话。(4)阅读的感悟令人印象深刻。如材料三
中谢列达的评论,安德留沙•福米乔夫激愤地呼喊。(5)阅读对个人和国家都有利。材料
三中,人们从阅读中找到了真理,坚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
【5】示例: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本来是难以忍受的磨难,但是只要他(她)拥有信念(“知道
为什么而死”)、明白真理、有着坚强的意志等,他(她)就能战胜一切的磨难。比如,保
尔在崎兵部队战斗中,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头部受了重伤,右眼失明。在医院他忍着
疼痛,咬牙不发出呻吟。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所举经历中,磨难、思想、战胜结
果需要具体化)
第1410页
【1】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
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材料一可提取“读书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锻炼你的抽象能力”“人类文明之所以有推进,
是因为人类发明了文字”“孕育了我们民族如此丰富的思维和情感”等句分析;材料二可提取
“不管是一个个体,还是整个民族,都需要气质”“阅读有助于文化和精神上的成长的时
代”“我相信阅读不仅会让个人变好,也会让一个国家变好”等句分析;材料三可提取“这本
书太感人了,深深打动了我”“若有所思地看着火苗”“所有的人都被牛虻的死深深感动”
“要是你觉得真理在你一边,你就会从容就义。英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等句分析。即
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2]D项"不乏幽默诙谐”对材料一、二分析有误。两则演讲材料内容并无诙谐。
[3]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
作答。“饥饿”本义:肚子饿,“胃里头饥饿”使用的是本义,即“运动后饥肠辘辘”。而“在饥
饿当中走进了诗”使用的是语境义(比喻义),是指人们文化知识欠缺,精神空虚。答题时一
定要把词语放入句子中或语境中去理解,这样才能分析出准确的答案。
111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题干要求说说对材料二中“阅读,要比吃一顿饱饭还要
让人开心”的理解。作答时,一定要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如可分析材料三“快念吧!没有
什么可说的!没人会打岔的”“这个故事太悲壮了”“若有所思地看着火苗”“这就是说,在
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本来这个人是难以忍受那种磨难的,但当他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能
战胜一切”等句,说明大家对对书的内容充满渴望,人们需求文化和精神上的熏陶。育织阅读中
找到了真理并坚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等。
[5]题干要求结合原著中保尔的一次经历来诠释“本来这个人是难以忍受那种磨难的,但
当他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能战胜一切!”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所举经历中,磨难、思
想、战胜结果需要具体化。如后来保尔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
第15页共10页
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午后时分,我光着脚丫漫步在沙滩上,欣赏着那无边无际、与天一色的大海。炙热的
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强忍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
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在1936年12月14日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从保尔身上体现
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那么崇高的革命理想,高尚的道德
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战胜
的磨难的原因。
作文
作文
梁衡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刚柔并济;马丽华游览奇绝险远的各拉
丹冬,感受到生命的坚毅永恒;马克•吐温登上陡峭瑰奇的勃朗峰,领略到人生的率性自
在……你也一定游历过著名的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关键点:2024年秘书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税务师大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系统分析师考试战略实施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省考模拟卷及试题答案
- 收纳师个人品牌战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师考试主题变化与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咖啡师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收纳与幸福感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施工管理试题及答案针对二级建造师
- 热对流现象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UL859(个人修饰电器标准)中文
- JC∕T 2533-2019 预拌混凝土企业安全生产规范
- JBT 3997-2011 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 技术条件
- 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验检测技术规程
- 机械制图与CAD (第3版) 课件 任务4.3 减速器从动轴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 数学《对数》教学课件
- 河南省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 中国联通2020年中级IT专业能力认证-需求分析试题题库
- QBT 3653-1999 羽毛球拍行业标准
- 犬的品种-犬的品种类型及外貌鉴定
-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