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篇_第1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篇_第2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篇_第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篇_第4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2

说到苏炳添的田径生涯,可谓是“开挂”一般:2007年进入广东省队,两年后进入国家队;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上,他以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中国短跑史上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2015年5月,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他以9秒99获得男子百米第三名,成为首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选手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更是以9秒83的成绩晋级决赛,尽管最终由于体力消耗过大与抢跑选手的影响未能夺得奖牌,但这已然足够。在当时100米赛道长期由欧美国家垄断的背景下,能够进入决赛已然难得可贵,更别说苏炳添还跑入了10秒大关,这打破了亚洲纪录,创造了历史性的时刻,为我国未来短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光明的前景。

苏炳添的卓越成就,与他数十年来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在他与博尔特的多次竞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苏炳添首次与博尔特交手。在巨大的实力悬殊下,苏炳添最终以秒的差距败给了博尔特,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努力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积极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就这样,经过了三年的准备,苏炳添终于完成蜕变。在2015年北京世锦赛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又一次遇到了博尔特。在国人期盼的目光中,他以极快的速度起跑,并在前80米一度带乱博尔特,只可惜敌不过博尓特的中后程加速。最终博尔特险胜,拿下冠军,但苏炳添也同样以第四名的成绩晋级,更加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成绩与博尔特的差距缩小到了秒,这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万事皆有可能,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苏炳添身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优点:他很自律,据教练与亲人回忆,他对于布置的任务,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家庭聚餐时,他也从不喝酒,吃猪肉,严格遵守国家的饮食要求;他也很谦虚,即使拿到了全国冠军,苏炳添也不曾有丝毫的骄傲自满,一有机会,还是一如既往地回家看望亲人及启蒙教练,汇报一些日常的训练情况。同时,作为一名体育生,他的文化科目成绩却十分优异,虽然因训练会落下一些课程,却总是及时补上;他也能同他人和睦相处,他与张培萌协手共进,互相帮助,拿下了亚运会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用一句话总结苏炳添的真实写照:不论在路上走得多远,始终不忘记当初为何上路。

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与时间和命运赛跑,一次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能拿到奖牌,又有何妨?致敬“中国速度”,也致敬每一位为了国家荣耀而拼搏的英雄!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3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题记

十大人物其中王宽很让我感动,他是郑州戏曲圈的一位老艺术家,74岁,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

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是: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在我们的一生中,能经历无数个令人感动的人,小到帮老人家开门,大到舍生取义,或许檫身而过,或许就在眼前。在我没说的8个人中,有坚持的、有温暖的、但也有悲伤的,还有爱的,有无数种传达的方式与方法,只是…我们未能感受、与接受到他们的实质存在的爱与温暖,我们只能盲目的去报人家而忽视了爱与温暖。

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

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

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

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

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

台上,你苍凉开腔;

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4

有报道说,一个短跑选手最大的年龄限度为28岁,苏炳添参加2023年东京奥运会时已经32岁。

在2023年的国内比赛中,苏炳添发现,参赛名单上的运动员内,他是唯一的“80后”,在以“00后”为主力的赛场上,他的年龄有些突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苏炳添在本该退役的年纪,坚持自己的夺冠梦想,用实力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都不晚!

“我觉得我还能跑”,苏炳添怀揣着这句话,一直跑进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中,以9秒83的成绩,成为亚洲第一位站在百米决战现场的黄种人,又一次刷新了亚洲纪录。

这场让苏炳添封神的比赛后,他在网络平台发文:回头再看这场比赛,好多情绪都涌上心头,32岁了,当时外界有很多声音认为我的成绩很难再有突破……

然而,“超龄”苏炳添的名字成了中国优秀运动员的代名词,15岁开始练短跑,32岁才站上事业的巅峰,苏炳添庆幸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

苏炳添提高秒的成绩,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追梦的人,总会跑着与梦想相遇,没有天赋就靠努力创造奇迹。

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苏炳添说到:

当运动员不就是这样吗?到了一个高度,就想要另一个高度。

人生没有捷径,所有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干出来的,所以,你只管付出,命运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最好的回报。

苏炳添用自己的实力打破黄种人无法进入田径短跑赛道的魔咒,让世界看到中国速度!

刷新纪录后,苏炳添又有了新的目标,他将身披红色铠甲,飞出亚洲、飞向世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5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看了“XX年度感动中国”节目,有几个人的事迹把我感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那个带领大家移民的老支书,为了南水北调工程顺利进行,让北方人民喝上水,离开了家乡,离开了80多岁的老父母。那对去山区支教的.老夫妻,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卧室紧挨着学校的厕所,臭气从窗户飘进来,他们睡觉要戴上两个口罩。他们年龄大,身体不好,但是他们还坚持了10年。还有去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疗队,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非洲人民。还有做好事不留名的炎黄,无私资助了很多人……

他们都爱帮助别人,很有爱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6

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感动中国》,每当听到那感人肺腑的事迹,每当看到那奋不顾身的壮举,我的心灵就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一个老人的故事。

他,耄耋之年,以拾荒为生;他,省吃俭用,只为献出爱心;他,几十年来资助了百十余名贫困学生,捐款十余万元;他,隐瞒身世,不求回报;他就是感动中国20_年度获奖者之一——刘盛兰。

刘盛兰爷爷今年92岁,曾是一位工厂工人,月收入只有300元,却从中捐出六分之一给了贫困学生。可是不久,工厂倒闭了,他失去了工作以捡垃圾为生,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从没有停止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10块,20块,30块,无论省下多少,他总是寄出去。可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一场大火使他失去了在城市的安身之所,他只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废品难卖,为了继续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只能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掏。

一位平凡的老人却拥有着这样高尚的心灵,使我深深震撼了:没有经济收入,自己都吃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